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庙会的由来
刘守庙位于保定东郊府河北岸,供奉的是金代名医刘守真。据光绪《保定府志》载,“同治十三年(1874年)提督唐立业在旧有刘守真君庙的基础上倡捐重修”。清末、民国又多次修葺。文革时被毁,1984年在原址基础上重建。现有两套院,包括前后院正殿及东西配殿共十余间。1984年被列入市级文保单位。
刘守真(约1128-1214年),名完素,字守真,别号“通玄处士”,河间人。自幼学医,精于《素问》,以《黄帝内经》中有关病机的论述,阐明六气过甚化火之理,首次提出“火热论”的观点。故治病开方多用寒凉药,并创制了不少治疗伤寒热病的方剂,世称“寒凉派”。在多年行医实践中,潜心医学研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伤寒直格方》等10部医书。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金元时期“四大名医”(刘完素、李同垣、张子和、朱丹溪)之首。他首创的《防风通圣散》至今仍流传应用。
相传宋末金初,保定周边战事频繁,瘟疫流行,百姓得瘟病至死的人很多,刘守真为搭救百姓,自配中草药给百姓治病、送药,常常药到病除,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被百姓视为救命神医,自此刘守真几乎成了人神合一的偶像。这一下刘守真神医的大名,就被传开了。刘守真一生行医为民,不肯为官,金朝章宗慕其名,三次聘请刘守真出任御医,被其谢绝,章宗赐号 “高尚先生”。他不为名利所动,仍以悬壶济世辗转于民间行医。曾在保定城东的东、西高庄村行医居住,为一危重病人“起死回生”,病家以重金相谢,被其谢绝。
金贞祐二年(1214年)刘守真卒,病家为感怀老刘爷,赠地五亩,并发起捐资为其建祠,时有历朝大臣拜谒。洪武二十五年明高祖朱元璋追封刘守真为“金灵圣医”、“广济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又将其医书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医学类。同治九年提督唐立业随直隶总督李鸿章驻军于此,时庙已倾圮,唐立业首倡捐资重建,同城官绅商民相应,于同治十三年落成。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刘守真诞辰之日,每逢这天,人们怀念他“仁术为人”治病救人的医德,都来祭祀。人多了就自然形成了会,有了会就引来了各类商贩及各种文艺表演,久而久之竟形成了每年民间定期上庙的习俗,这就是刘守庙会的由来。
庙会的求神娱神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庙会,是保定特有的民俗传统节日,是保定人上刘守真君庙的日子。这是一个规模大、会期长、远近闻名的庙会,从三月十日到月底赶庙的川流不息,为全省庙会之首。来这里赶会上庙的有几万人,除保定各县的人外,还有沧州、衡水、石家庄、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的人,分别从陆路、水路汇集而来。他们随着上庙的人流进入正殿。正中塑有刘守真的坐像,前廊两边抱柱上写有对联,上联“探素索灵力主火热开温病学派之先河”;下联“阐幽发微药用寒凉补前人方论所未备”。门上方悬一块“仁术为人”的匾额,祭拜者争相烧香上供的络绎不绝。供桌两壁山墙挂满了善男信女及香客敬奉的匾,除少数木制匾额外,大多数用黄布、红布书写的“万世医表”或“普渡群黎”之类字样。这些烧香者,除虔诚的善男信女外,多数是有事所求,希望得到某种福佑,但每人各有所求。一是求治病药方。过去庙主人将刘守真医书中正偏大小药方整理成册,编排号码,制成木刻印版,供求治者相应药方;二是求避灾祈福;三是求患病家人病体痊愈;四是求早生贵子;五是求婚姻和谐美满;六是求父母身体健康;七是求富贵及仕途升迁;八是求全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据人们传言,来此祈求者,凡心底虔诚的,不论求什么,无一不灵验。因而在老刘爷神像供桌前,摆满了大小不等的布娃娃,凡祈求者,许个愿磕个头,用红线拴回一个(实际上买一个)这里的布娃娃,或者用腰带拴一个带回家,都会得一“贵子”。
除了求神祈福的以外,多是许愿还愿的。人们遇到疑难病症除延医服药之外,常祈“老刘爷”保佑,患者许愿时说按你的药方治好了病回来兑现自己许愿的诺言。祈求还愿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不少是老人或其子女,从家门始,每十步磕一个头,不怕头破血流,不怕手脚磨坏,一直磕到老刘爷神像前,其虔诚与坚韧若此。有的病好后,给老刘爷披袍,有的送匾,有的给布施钱,有的请戏在庙前戏楼演出。许愿者还愿最出名的当属时任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其三夫人患病,用了老刘爷的药方,病情康复,夫妻俩许愿为老刘爷“重修庙宇,再造金身”。现存“重修刘守真庙碑”就是这次重修的记文。
看到这些许愿还原的人们对刘守真祈求之事,似也不是刘守真的特长,也忘了刘守真是一代名医,并非万能之神。看来是走错了庙门,拜错了菩萨。如早生贵子,要拜托他;避灾祈福,要托付他;甚至连升官、升学、富贵都托他来保佑。对这些祈求者,不能给他们冠之以“迷信”。这都是人生路上的坎坷、缺憾使他们转向对老刘爷的信赖之情的表现,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诉求。
庙会娱神成为整个祭祀活动的主要部分。可以说没有娱神活动,就没有庙会。于是产生了庙会文艺,主要有高跷、寸跷、舞狮、旱船、跑驴、腰鼓、扭秧歌等。还有文艺团体的杂技、魔术、歌舞、马戏等各自进行表演,观众、香客、表演者人数众多,节目精彩广泛,热闹非凡。特别是庙前戏楼唱戏的每天早晚两开箱,全是各地善男信女敬神“还愿”的,戏的内容全部是为广大群众熟悉的民间故事,有《福禄寿》、《金榜题名》、《花木兰》、《杨门女将》、《小二黑结婚》、《刘巧儿》等几十出,深受赶会上庙的人们欢迎。
庙会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求神娱神为中心的活动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逛庙会的多于祭祀的,他们走进了庙会一不烧香,二不给布施,三不拜老刘爷,也就是一种游观态度,只是看看烧香人的感叹。因为不烧香,很难体会烧香者的心理,作为一种信仰,烧香者拥有烧香的自由,毫无疑问。除虔诚的善男信女拜老刘爷且不说,很多人求神拜佛,是祈求功名、福贵。但不知佛教的宗旨是教人放弃功名福贵,刘守真本人不就是这样做的吗?传统庙会的求神娱神之风已经淡薄,如今逐渐演变为物资交流,融文化、游乐为一体的社会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经济、繁荣市场,于1950年恢复举办刘守庙会。1951年,保定市、县及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的工商业户有1465家拥入庙会。促使了庙会买卖兴隆。庙西两侧的过街大席棚主要是卖日用百货、布匹、服装、鞋帽等。庙南边府河南岸,主要是卖农用产品,有杈把扫帚,笸箩、宅筐、担子、锨镐锄镰、犁耧、耙盖、绳索、辘轳、大车、小车。盖房用的梁、檩、椽子、苇箔。家具有桌椅、板凳、风箱、箱子、柜子等。炊具有锅碗瓢盆、刀、勺、铲、叉、砧板、擀面杖、笼屉、擦板、饸饹床和洗衣用的搓板,还有骡、马、牛、驴等牲畜市。戏楼前广场儿童木制玩具是庙会畅销货,有刀、枪、剑、戟,还有纸质脸谱面具(即花脸)各式各样,有三国、水浒、西游记书里面的人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还有手工业者和农民自产的梨膏糖、薄荷糖、棉花糖、冰糖葫芦、冰棍、冰糕、汽水等。其中冰棍是那个时代小朋友首选的冷饮。
风味小吃分布在庙会各摊点,其中不少颇具保定特色。如各种风味的包子、罩饼、驴肉火烧。回民专卖的酱牛肉、卤煮鸡、羊杂碎。还有扒糕、凉粉、烧饼、油条、豆腐脑、炸虾、炸鱼、煎饼、饸饹、面条、烩饼等小吃,让你大饱口福、流连忘返。
庙后大街西侧主要是中草药市场,由于刘守真医术医德的名声远扬,庙会成了求医购药之地,人们认为药材到了刘守庙就沾了神气,买药的人多,故各地药商纷纷而来。其中各种中成药和各种香料包,边唱边卖,成为庙会一大特色。
庙会折射的社会风情
刘守庙是传统的货运码头。清同治年曾实现由保定直达天津通航。光绪年,芦汉铁路通车后又修从保定到刘守庙支线,使水陆相接。有大小船只205条,市内10余辆汽车和不少大车往返运载游客。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城乡民众赶会上庙者多是乘船于水上往返。从南关天水桥坐船,沿河东行3里到刘守庙下船上庙,一般民众坐大船的为多,去时顺水不用拉纤,回来时逆流而上要靠拉纤和撑篙。纤夫的艰难绝不是如“纤夫的爱”歌声所唱的“荡呀么荡悠悠”那么惬意。实际上他们拉着几十人乘船的纤绳,身子弯得几乎挨了地,汗流浃背吃力的一步一步前行。河水稍深,他们又收纤回船,用蒿抵住河底使船行进。而官商富豪却包租带蓬小船,一般是二人或三、四人,他们不上庙,而是往返游玩。夜晚租船的比白天还多,有的还雇艺人吹拉弹唱,有的还包酒席有美女相陪。似是旧时的秦淮河。
庙会来往的路上,乞讨要钱的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南关大桥到刘守庙的路上,每百米就有十几个乞丐跟在赶会上庙的游人和香客中进行讨要,他们的行话叫“盯梢”。但他们认为,女人比男人心软,容易被打动。跟踪的目标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口称“老爷、太太行行好吧”,然后伸手要钱。有的还唱着顺口溜讨要,如“老爷、太太做做好事吧,一钱不落空地,明中去、暗中来,行了好事,有好报,发发慈悲心,开开金龙手,赏赐一点小钱,让穷人买碗粥吃吃”。另一种乞讨方法比“盯梢”要文明得多的是乞讨者在路边放一张白纸或一块白布,上面写着“落难人哀求各界慈悲君子,救苦救难,实因公婆生病,无法可想,只能在路旁求求来往好人,施舍几个小钱,帮帮落难的人吧。”乞讨者不开口,俯着头,跪在旁边,有的还不时地向路人磕头。
1984年刘守庙重建后“香火重燃”。近几年,随着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府河两岸拆迁改造,刘守庙周围的空闲地几乎被“裹”在市区之中,但仍有虔诚的善男信女及香客每年三月十五来此进香。这是因为庙会承载着太多人们的希望和快乐,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药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医学家刘守真的深深怀念。
刘守庙位于保定东郊府河北岸,供奉的是金代名医刘守真。据光绪《保定府志》载,“同治十三年(1874年)提督唐立业在旧有刘守真君庙的基础上倡捐重修”。清末、民国又多次修葺。文革时被毁,1984年在原址基础上重建。现有两套院,包括前后院正殿及东西配殿共十余间。1984年被列入市级文保单位。
刘守真(约1128-1214年),名完素,字守真,别号“通玄处士”,河间人。自幼学医,精于《素问》,以《黄帝内经》中有关病机的论述,阐明六气过甚化火之理,首次提出“火热论”的观点。故治病开方多用寒凉药,并创制了不少治疗伤寒热病的方剂,世称“寒凉派”。在多年行医实践中,潜心医学研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伤寒直格方》等10部医书。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金元时期“四大名医”(刘完素、李同垣、张子和、朱丹溪)之首。他首创的《防风通圣散》至今仍流传应用。
相传宋末金初,保定周边战事频繁,瘟疫流行,百姓得瘟病至死的人很多,刘守真为搭救百姓,自配中草药给百姓治病、送药,常常药到病除,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被百姓视为救命神医,自此刘守真几乎成了人神合一的偶像。这一下刘守真神医的大名,就被传开了。刘守真一生行医为民,不肯为官,金朝章宗慕其名,三次聘请刘守真出任御医,被其谢绝,章宗赐号 “高尚先生”。他不为名利所动,仍以悬壶济世辗转于民间行医。曾在保定城东的东、西高庄村行医居住,为一危重病人“起死回生”,病家以重金相谢,被其谢绝。
金贞祐二年(1214年)刘守真卒,病家为感怀老刘爷,赠地五亩,并发起捐资为其建祠,时有历朝大臣拜谒。洪武二十五年明高祖朱元璋追封刘守真为“金灵圣医”、“广济侯”。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又将其医书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医学类。同治九年提督唐立业随直隶总督李鸿章驻军于此,时庙已倾圮,唐立业首倡捐资重建,同城官绅商民相应,于同治十三年落成。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刘守真诞辰之日,每逢这天,人们怀念他“仁术为人”治病救人的医德,都来祭祀。人多了就自然形成了会,有了会就引来了各类商贩及各种文艺表演,久而久之竟形成了每年民间定期上庙的习俗,这就是刘守庙会的由来。
庙会的求神娱神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庙会,是保定特有的民俗传统节日,是保定人上刘守真君庙的日子。这是一个规模大、会期长、远近闻名的庙会,从三月十日到月底赶庙的川流不息,为全省庙会之首。来这里赶会上庙的有几万人,除保定各县的人外,还有沧州、衡水、石家庄、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的人,分别从陆路、水路汇集而来。他们随着上庙的人流进入正殿。正中塑有刘守真的坐像,前廊两边抱柱上写有对联,上联“探素索灵力主火热开温病学派之先河”;下联“阐幽发微药用寒凉补前人方论所未备”。门上方悬一块“仁术为人”的匾额,祭拜者争相烧香上供的络绎不绝。供桌两壁山墙挂满了善男信女及香客敬奉的匾,除少数木制匾额外,大多数用黄布、红布书写的“万世医表”或“普渡群黎”之类字样。这些烧香者,除虔诚的善男信女外,多数是有事所求,希望得到某种福佑,但每人各有所求。一是求治病药方。过去庙主人将刘守真医书中正偏大小药方整理成册,编排号码,制成木刻印版,供求治者相应药方;二是求避灾祈福;三是求患病家人病体痊愈;四是求早生贵子;五是求婚姻和谐美满;六是求父母身体健康;七是求富贵及仕途升迁;八是求全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据人们传言,来此祈求者,凡心底虔诚的,不论求什么,无一不灵验。因而在老刘爷神像供桌前,摆满了大小不等的布娃娃,凡祈求者,许个愿磕个头,用红线拴回一个(实际上买一个)这里的布娃娃,或者用腰带拴一个带回家,都会得一“贵子”。
除了求神祈福的以外,多是许愿还愿的。人们遇到疑难病症除延医服药之外,常祈“老刘爷”保佑,患者许愿时说按你的药方治好了病回来兑现自己许愿的诺言。祈求还愿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不少是老人或其子女,从家门始,每十步磕一个头,不怕头破血流,不怕手脚磨坏,一直磕到老刘爷神像前,其虔诚与坚韧若此。有的病好后,给老刘爷披袍,有的送匾,有的给布施钱,有的请戏在庙前戏楼演出。许愿者还愿最出名的当属时任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其三夫人患病,用了老刘爷的药方,病情康复,夫妻俩许愿为老刘爷“重修庙宇,再造金身”。现存“重修刘守真庙碑”就是这次重修的记文。
看到这些许愿还原的人们对刘守真祈求之事,似也不是刘守真的特长,也忘了刘守真是一代名医,并非万能之神。看来是走错了庙门,拜错了菩萨。如早生贵子,要拜托他;避灾祈福,要托付他;甚至连升官、升学、富贵都托他来保佑。对这些祈求者,不能给他们冠之以“迷信”。这都是人生路上的坎坷、缺憾使他们转向对老刘爷的信赖之情的表现,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诉求。
庙会娱神成为整个祭祀活动的主要部分。可以说没有娱神活动,就没有庙会。于是产生了庙会文艺,主要有高跷、寸跷、舞狮、旱船、跑驴、腰鼓、扭秧歌等。还有文艺团体的杂技、魔术、歌舞、马戏等各自进行表演,观众、香客、表演者人数众多,节目精彩广泛,热闹非凡。特别是庙前戏楼唱戏的每天早晚两开箱,全是各地善男信女敬神“还愿”的,戏的内容全部是为广大群众熟悉的民间故事,有《福禄寿》、《金榜题名》、《花木兰》、《杨门女将》、《小二黑结婚》、《刘巧儿》等几十出,深受赶会上庙的人们欢迎。
庙会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求神娱神为中心的活动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逛庙会的多于祭祀的,他们走进了庙会一不烧香,二不给布施,三不拜老刘爷,也就是一种游观态度,只是看看烧香人的感叹。因为不烧香,很难体会烧香者的心理,作为一种信仰,烧香者拥有烧香的自由,毫无疑问。除虔诚的善男信女拜老刘爷且不说,很多人求神拜佛,是祈求功名、福贵。但不知佛教的宗旨是教人放弃功名福贵,刘守真本人不就是这样做的吗?传统庙会的求神娱神之风已经淡薄,如今逐渐演变为物资交流,融文化、游乐为一体的社会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经济、繁荣市场,于1950年恢复举办刘守庙会。1951年,保定市、县及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的工商业户有1465家拥入庙会。促使了庙会买卖兴隆。庙西两侧的过街大席棚主要是卖日用百货、布匹、服装、鞋帽等。庙南边府河南岸,主要是卖农用产品,有杈把扫帚,笸箩、宅筐、担子、锨镐锄镰、犁耧、耙盖、绳索、辘轳、大车、小车。盖房用的梁、檩、椽子、苇箔。家具有桌椅、板凳、风箱、箱子、柜子等。炊具有锅碗瓢盆、刀、勺、铲、叉、砧板、擀面杖、笼屉、擦板、饸饹床和洗衣用的搓板,还有骡、马、牛、驴等牲畜市。戏楼前广场儿童木制玩具是庙会畅销货,有刀、枪、剑、戟,还有纸质脸谱面具(即花脸)各式各样,有三国、水浒、西游记书里面的人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还有手工业者和农民自产的梨膏糖、薄荷糖、棉花糖、冰糖葫芦、冰棍、冰糕、汽水等。其中冰棍是那个时代小朋友首选的冷饮。
风味小吃分布在庙会各摊点,其中不少颇具保定特色。如各种风味的包子、罩饼、驴肉火烧。回民专卖的酱牛肉、卤煮鸡、羊杂碎。还有扒糕、凉粉、烧饼、油条、豆腐脑、炸虾、炸鱼、煎饼、饸饹、面条、烩饼等小吃,让你大饱口福、流连忘返。
庙后大街西侧主要是中草药市场,由于刘守真医术医德的名声远扬,庙会成了求医购药之地,人们认为药材到了刘守庙就沾了神气,买药的人多,故各地药商纷纷而来。其中各种中成药和各种香料包,边唱边卖,成为庙会一大特色。
庙会折射的社会风情
刘守庙是传统的货运码头。清同治年曾实现由保定直达天津通航。光绪年,芦汉铁路通车后又修从保定到刘守庙支线,使水陆相接。有大小船只205条,市内10余辆汽车和不少大车往返运载游客。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城乡民众赶会上庙者多是乘船于水上往返。从南关天水桥坐船,沿河东行3里到刘守庙下船上庙,一般民众坐大船的为多,去时顺水不用拉纤,回来时逆流而上要靠拉纤和撑篙。纤夫的艰难绝不是如“纤夫的爱”歌声所唱的“荡呀么荡悠悠”那么惬意。实际上他们拉着几十人乘船的纤绳,身子弯得几乎挨了地,汗流浃背吃力的一步一步前行。河水稍深,他们又收纤回船,用蒿抵住河底使船行进。而官商富豪却包租带蓬小船,一般是二人或三、四人,他们不上庙,而是往返游玩。夜晚租船的比白天还多,有的还雇艺人吹拉弹唱,有的还包酒席有美女相陪。似是旧时的秦淮河。
庙会来往的路上,乞讨要钱的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南关大桥到刘守庙的路上,每百米就有十几个乞丐跟在赶会上庙的游人和香客中进行讨要,他们的行话叫“盯梢”。但他们认为,女人比男人心软,容易被打动。跟踪的目标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口称“老爷、太太行行好吧”,然后伸手要钱。有的还唱着顺口溜讨要,如“老爷、太太做做好事吧,一钱不落空地,明中去、暗中来,行了好事,有好报,发发慈悲心,开开金龙手,赏赐一点小钱,让穷人买碗粥吃吃”。另一种乞讨方法比“盯梢”要文明得多的是乞讨者在路边放一张白纸或一块白布,上面写着“落难人哀求各界慈悲君子,救苦救难,实因公婆生病,无法可想,只能在路旁求求来往好人,施舍几个小钱,帮帮落难的人吧。”乞讨者不开口,俯着头,跪在旁边,有的还不时地向路人磕头。
1984年刘守庙重建后“香火重燃”。近几年,随着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府河两岸拆迁改造,刘守庙周围的空闲地几乎被“裹”在市区之中,但仍有虔诚的善男信女及香客每年三月十五来此进香。这是因为庙会承载着太多人们的希望和快乐,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药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医学家刘守真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