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8197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立法进程的加快和司法实务的深入,我国逐步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司法作为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司法最终要通过个体来实施,在某种程度上讲,个体的法律思维在司法运作过程中颇为关键。法律教育有多重形式,其中法律硕士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实困境出发,以比较法为视角,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来推动法律硕士教育的改革,以实现法治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法律硕士;改革;教育;比较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84-02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体制的展开需要法治的改革与配合,从实质上来讲,二者是互为影响,共同促进的。社会的需求是教育的动力和源泉,法律硕士教育的形成,源于法律实务部门在法治建设中对职业法律人才的需求,它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司法作为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司法最终要通过个体来實施,个体的法律思维在司法运作过程中颇为关键。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内心的确信,而这种内心的确信需要通过法律教育来形成。法律教育有多重形式,其中法律硕士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个法律事实,法律硕士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以下将从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实困境出发,以比较法为视角,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来推动法律硕士教育的改革,从而实现法治的不断进步。
  一、我国法律硕士制度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立法进程的加快和司法实务的深入,法律实务部门迫切需求大批职业法律人才,为满足我国法治建设的需求,法律硕士制度应运而生。在我国,作为一个法律事实,法律硕士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
  (一)我国法律硕士的演进与发展
  从严格意义上讲,法律硕士是个舶来品,在美国,本科未设置法学专业,要成为法律人,必须在获得大学的学士学位后,再考入法学院就读,毕业后授予JM学位,即我国法律硕士的来源。
  法律硕士学位的设立,目的在于为我国法治建设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这不仅是法律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而且也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一方面,它充分借鉴和吸收了美国的JM法律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法学教育的不足与缺陷。另一方面,法学是反映人的经验理性的学问,是人的法律经验、知识、智慧和理性的综合体现。①在法学中,经验的审慎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个人只有在具备了较为全面的学识、经验以及一定的人生阅历之后,才能在社会的世俗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
  (二)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法律硕士是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发展的时间较短,它是我国特色法律教育的一个探索,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有其特殊的作用力,它为推动我国司法的改革和完善等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基础之上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第一,普及法律教育,推动了法学教育的改革,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二,促进了政法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在执法、司法过程中权利意识的增强;第三,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但是作为一项新兴法学教育制度,它并不十分成熟,在法律硕士教育实践过程中一些问题已经凸显,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法律硕士教学仍然以学校为主体,纯粹的填鸭式教育,脱离法律实践;其次,在的课程设置上,以本科法学主干课程为专题的讲授为主和以法律实践课程为辅,学生普遍缺乏法律交流沟通和实践操作能力;再次,法律硕士再设置时的不完善,学生没有相应的导师指导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盲目性,导致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实状况与对目标定位存在明显差距。
  二、比较法视角下的法律硕士教育制度
  我国传统的法律思维偏于形象思维,强调直观感受,不注重逻辑归纳,然而在法学教育实践当中,基本以学术教育即理论教学为主导,当二者之间产生冲突,便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美国的法学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侧重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实务型人才,这是社会的共识。法律教育的目标不外乎两个,一是为法律行业培养新人,一是为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提供法律知识与意识上的训练。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法律教育的内容、专业化程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②
  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是基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的差异而形成的。在大陆法系国家,强调法官的诉讼主导地位,因而法学教育的目标被定位在为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提供法律知识与意识上的训练。在这种背景下,法学教育的起点在大学本科阶段,四年的大学教育完成后,经过一定期限的实习便进入法律职业界。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中,除了美国以外,几乎所有国家的法学教育都是从本科开始的。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传统相对应,英美法系国家(特别是美国)基于为法律行业培养新人的目标,法学教育从一开始即被界定在培养专才方面。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以硕士学位为起点的。基于侧重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实务型人才的目标,从法律硕士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方法,都体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实际上,无论是在经验和阅历方面,还是学科背景和实践能力方面,要想有所作为和发挥,都要求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法学教育的束缚,抛弃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而采取更为灵活、更为务实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最终培养的是学生的洞察力、判断力及思辨力。
  三、中国特色法律硕士教育制度的完善
  基于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实困境,可以看出法律硕士教育现状与目标定位的距离,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因地制宜,吸收国外合理的理念,来推动法律硕士教育的改革,以适应国家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个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建构和完善:
  首先,坚持法律硕士教育的法律职业教育定位,即培养面向社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这一大方向要明确,正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因此,教育不仅仅传授法律知识和习惯传统,更要注重人才的质量及人文素养的塑造。在前述基础上,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信仰,养成独立的法律人格。
  其次,完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以法律院校培养为主,辅以法律职业培训学院等相关培训机构。这种培养机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实现法学院校和法律职业培训学院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例如人大的律师学院就是一个创举,一定程度促进了这种培养机制的形成与完善。
  然后,科学合理设置教学课程。教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宗旨,在于安排结构合理、严谨、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实现法硕教育的目标。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即要把握好基本的法律知识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之间的平衡,注重理论与实务的结合。③同时,通过举办模拟法庭、法律讲座、毕业实习等途径来加强法律硕士研究生对法律职业的感知和体验,提高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思维与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判断力及思辨力。
  再次,加强法律硕士院校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有利于院校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实现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学生的学识和见识。比如定期在院校之间开展法律知识论坛,开展法庭辩论以及研讨会等。
  最后,完善法律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为培养面向社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院校的师资队伍应具有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要求,其专业化要求教师应具备法学或法律专业的学识水准,其职业化要求教师应具备法律职业工作的技能和经验,并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在此之外,应该聘任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给学生授课,以给学生带来新鲜,缓解课堂理论教学的枯燥和乏味。
  综上所述,要走出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现实困境,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在这些合力的作用下,法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将离我们越来越近。我始终坚信“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注释:
  ①舒国滢.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②贺卫方.培养目标与法律教育模式[EB/OL].http://www.acla.org.cn/pages/2005-11-28/s32572.html.
  ③冯玉军.面对中国的法律硕士教育[EB/OL].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7993.
  参考文献:
  [1]贺卫方.法律教育向JM教育的转向[J].法硕评论,2003,(1).
  [2]何跃春.对当前我国法律硕士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3]董士忠.法律硕士教育现存问题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
其他文献
摘 要:唐宋时期的伊斯兰教凭借陆路和海路以一种和平的方式传入中国,大体上只在若干较大城市中传播和发展,而这种传播和发展是内敛和平稳的并且走的是一条“汉化”的道路。唐宋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不仅给中国输入了一种新的宗教、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念,而且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民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今天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还极大地促进了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唐宋时
期刊
摘 要:频阳的《故乡事》是一部唯美的乡土小说集,小说中采用“互见法”来塑造了大量生动的乡土人物形象;采用绘画视角,以风景画和风俗画的叙事方式凸显了作者的新乡土观念;同时在乡土小说的主题域上多有拓宽,对城中村、农民工等的生存状态有着深刻揭示。  关键词:乡土小说;新视域;乡村图景;生存状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01-04     乡土题材是现代以来中国文
期刊
摘 要:熊希龄是近代中国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从维新变法,到慈善济世,到抗日救亡,终其一生都在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长期以来,他却受到史学界的冷落,很少有人作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从熊先生1937年去世到1996年间,没有一部关于熊先生的完整的传记,周秋光教授十多年潜心研究,倾其心血,于1996年通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版《熊希龄传》,弥补了这一近代史学研究的遗憾。  关键词:熊希龄;近代
期刊
摘 要:一个城市的文化依赖于一个城市的历史,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就是一个没有根的城市。而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具有其风貌特色,是因为其拥有大批的特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而不仅仅是因为有几栋文物建筑,但是在历史遗产的保护中,我们往往忽略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目前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保护;问题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74
期刊
韩 邦 靖 传 略    韩邦靖是诗人、曲作者,更是道德高尚的士子和深受百姓爱戴的贤良官吏。他与胞兄韩邦奇在明代被誉为“关中二韩”。他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韩邦靖(公元1488年——1523年) 字汝庆[1],号五泉。陕西朝邑人,自幼颖悟,人称神童。弘治十四年,年仅十四即先于邦彦、邦奇两位兄长考中举人;正德三年,二十一岁时,与仲兄邦奇同举进士。数年间,由工部虞衡司主事,升都水
期刊
摘 要:毕飞宇在“玉”篇三章(《玉米》、《玉秀》、《玉秧》)中,成功地塑造了三个有着鲜活生命和清醒意识的女性形象:玉米、玉秀、玉秧。本文从这三个各具特色的人生历程中,在困境中挣扎的以及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从而对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以重新认识。  关键词:“玉”篇三章;追求权力型;欲望型;报复型;自我意识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20-02     毕飞
期刊
摘 要:寺庙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文化,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与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文化相互排斥并相互兼容的过程。寺庙文化历经了各个时代的不断发展演变,几乎囊括了各种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愈加具备研究价值。剖析寺庙文化,揭开寺庙各种文化现象,对深刻认识佛教文化的内涵是大有益处的,寺庙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对今天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用巨大。  关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时,面对着社会变革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挑战,有的正在被人们遗忘甚至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27-02     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就同汉民族一起生活在祖国
期刊
摘 要:民族主义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本文首先从学理上对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和现代民族主义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不出现代民族主义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民族主义历史形成过程的分析,得出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是西方文明冲击下的产物。最后对中国民族主义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提出中国民族主义是一种“雪耻型”的民族主义,并认为这种形态的民族主义有某些不健康因素,对其需要重视。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穆时英作为“新感觉圣手”,在30年代中国文坛上享有独特地位。他小说中关于男女关系的书写更是直接体现了速食主义的爱情观——不问对方姓名来历,只求肉欲上的刺激。这种速食主义的爱情观的始作俑者是他所描写的女性,这些女性综合了东方与西方女人的不同特质,她们的存在是与当时上海容纳百川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的。上海是穆时英的创作的源泉,而他的创作也抽象凝练了上海现代的繁华和物欲的异化。  关键词:情欲速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