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针对民族小学生来说,识字不但是重点而且是难点。因为简单的认读、识记学生遗忘的很快,学生难以达到真正识记的目的。
所以识字教学必须根据民族学生的特点,综合、灵活应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民族学生喜欢汉字,让他们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识字时让他们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如何运用汉字进行交流。作为一名双语教师,如何将识字教学更好的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呢?下面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把看图和实物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识字
在识字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看图识字”的优势,指导民族学生借助图画来了解字义,这样可以使声音、图像、语义与符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联系,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比如:让民族学生认识汉字“手”,我先让学生拼读“手”的拼音,知道这个字读shǒu,然后让学生看看“手”的图片,最后让同座位互相拍拍手,学生便知道了“手”的语义,很快学生就会认识汉字“手”了。
二、运用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识字
学生在在识字起始阶段,掌握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识字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汉字结构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字的(上下、左右、半包围等)字型结构,还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编一顺口溜(三字经形式),让学生在掌握汉字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识字。如:小大尖、小土尘;二木林、三木森;弓长张、女生姓;……。第一句也就是“小”和“大”组成“尖”字,“尖”属上下结构,这样学生不但认识了“小”、“大”、“尖”三个字,还知道了“尖”字属上下结构。
三、运用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猜字谜:我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并大声地念谜语,学生以手势表示猜得的结果,比一比谁猜得字有准又快。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
2、找朋友。我把生字卡片发到学生手中,一名学生拿着“练”说:“我是‘练',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习”的学生马上出来和‘习' 合在一起说:我是‘习',我和‘练'合在一起组成“练习”,全班读“练习”。学生不但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而且认识了汉字。效果十分好。
3、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例如:在教科版第三册《识字1》中,在巩固阶段,我出示了“宀”和“且”,“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宀’和‘且’一碰,宜。”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识字乐趣,识记效果很好。
4、表演动作识字。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跑”,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生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活跃。
5、比赛法。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我教了生字后,让学生玩开两列火车比赛的游戏,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开得又快又好。学生为了取得好名次,就要认真辨认汉字,如果汉字认错了,就拿不上奖了。我采取比赛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汉字,使学生不但掌握了汉字的难点与重点,也减少了学生对汉字的混淆。极大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给字配“身体动画”和“思维动画”,有效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低年级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喝、”等字时,让学生运用表演,通过想象,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露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字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性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吗?”我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交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他们潜在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除此之外,我在教学生学习形声字时,注意引导学生寻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熟字加偏旁:如“包”加足字旁是“跑”,熟字去偏旁:如“荷”减“艹”是“何”,熟换偏旁:如把“桃”的“木”换成足字旁就是“跳”。这些字,由于偏旁不同,它的意义也不同。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掌握了形声字的规律。这样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地位,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六、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儿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我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的识字也一样,经常朗读字词及儿歌,书写字词的笔画,把字词融入课文朗读,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把字词记了下来,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在平时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比如:教“法、丢”字,我先复习“去”,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学生掌握了儿歌顺口溜,我让他们规范大声地朗读,在朗读中纠正他们的字音。这种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记忆字形,读准字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利用空隙时间有意识引导学生巩固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喜欢听故事,还喜欢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并利用下课和空隙时间,让他们进行看图练习,讲故事,我提醒他们注意看图片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我。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在无意中不但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而且他们在良好的语言刺激中学会了这些生字,取得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作为一名双语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想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识字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一些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识字。让学生先感知、体验,后理解运用。同时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帮助学生识字。这样,枯燥的识字就成为学生积极探求的目标,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困难迎刃而解。总之,只要我不断努力,不断探索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识字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所以识字教学必须根据民族学生的特点,综合、灵活应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民族学生喜欢汉字,让他们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识字时让他们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如何运用汉字进行交流。作为一名双语教师,如何将识字教学更好的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呢?下面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把看图和实物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识字
在识字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看图识字”的优势,指导民族学生借助图画来了解字义,这样可以使声音、图像、语义与符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联系,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比如:让民族学生认识汉字“手”,我先让学生拼读“手”的拼音,知道这个字读shǒu,然后让学生看看“手”的图片,最后让同座位互相拍拍手,学生便知道了“手”的语义,很快学生就会认识汉字“手”了。
二、运用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识字
学生在在识字起始阶段,掌握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识字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汉字结构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字的(上下、左右、半包围等)字型结构,还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编一顺口溜(三字经形式),让学生在掌握汉字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识字。如:小大尖、小土尘;二木林、三木森;弓长张、女生姓;……。第一句也就是“小”和“大”组成“尖”字,“尖”属上下结构,这样学生不但认识了“小”、“大”、“尖”三个字,还知道了“尖”字属上下结构。
三、运用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猜字谜:我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并大声地念谜语,学生以手势表示猜得的结果,比一比谁猜得字有准又快。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
2、找朋友。我把生字卡片发到学生手中,一名学生拿着“练”说:“我是‘练',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习”的学生马上出来和‘习' 合在一起说:我是‘习',我和‘练'合在一起组成“练习”,全班读“练习”。学生不但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而且认识了汉字。效果十分好。
3、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例如:在教科版第三册《识字1》中,在巩固阶段,我出示了“宀”和“且”,“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宀’和‘且’一碰,宜。”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识字乐趣,识记效果很好。
4、表演动作识字。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跑”,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生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活跃。
5、比赛法。小学生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我教了生字后,让学生玩开两列火车比赛的游戏,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开得又快又好。学生为了取得好名次,就要认真辨认汉字,如果汉字认错了,就拿不上奖了。我采取比赛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汉字,使学生不但掌握了汉字的难点与重点,也减少了学生对汉字的混淆。极大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给字配“身体动画”和“思维动画”,有效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低年级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喝、”等字时,让学生运用表演,通过想象,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露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字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性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吗?”我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交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他们潜在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除此之外,我在教学生学习形声字时,注意引导学生寻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熟字加偏旁:如“包”加足字旁是“跑”,熟字去偏旁:如“荷”减“艹”是“何”,熟换偏旁:如把“桃”的“木”换成足字旁就是“跳”。这些字,由于偏旁不同,它的意义也不同。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掌握了形声字的规律。这样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地位,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六、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儿歌,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我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的识字也一样,经常朗读字词及儿歌,书写字词的笔画,把字词融入课文朗读,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把字词记了下来,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在平时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比如:教“法、丢”字,我先复习“去”,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学生掌握了儿歌顺口溜,我让他们规范大声地朗读,在朗读中纠正他们的字音。这种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记忆字形,读准字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利用空隙时间有意识引导学生巩固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喜欢听故事,还喜欢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并利用下课和空隙时间,让他们进行看图练习,讲故事,我提醒他们注意看图片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我。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在无意中不但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而且他们在良好的语言刺激中学会了这些生字,取得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作为一名双语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想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识字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一些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识字。让学生先感知、体验,后理解运用。同时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帮助学生识字。这样,枯燥的识字就成为学生积极探求的目标,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困难迎刃而解。总之,只要我不断努力,不断探索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识字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