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选秀类节目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r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娱乐行业发展,音乐选秀类节目不断涌现,为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但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和自身发展的不完善,很多音乐选秀类节目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对节目加强创新,对歌手加强培养,处理好与商业利益的关系。
   關键词:音乐选秀;电视节目;流行音乐
  分类号:G623.71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的数字音乐的发展,音乐类选秀节目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音乐选秀类节目增强了流行音乐活力,吸引普通民众广泛参与加入,推动了我国流行音乐向着更加开放、多元、时尚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在很多音乐选秀类节目中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促进中国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必须对选秀类节目的影响进行深入客观的分析。
  1.中国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发展概述
  我国最早的音乐类选秀节目可追溯到中央电视台1984年举办的青歌赛,其举办的初衷是为了丰富我国群众对于声乐艺术的审美以及文化需求。青歌赛尽管是专业声乐比赛,但已经具备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特点。客观而言,青歌赛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观众参与度低、歌唱形式单一、电视媒体互动性较差等,后期的关注度逐渐下降。[1]进入21世纪,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改变音乐传播的形式,很多电视台利用网络媒体的特点做出了应对之策,2004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掀起了收视狂潮,开创了平民选手参与选秀的模式。《超级女声》选手呈现出平民化的特征,公众参与的门槛较低,带动了全民的参与。《超级女声》的巨大成功带动了其后的很多音乐选秀类节目,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很多音乐选秀类节目恶意炒作、内容低俗,观众逐渐对这类节目失去了热情和耐心。2012年夏季,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再一次将音乐选秀类节目推向观众的视野,它开创的盲选模式吸引了众多身份选手的参与,将音乐类选秀节目再度推向高潮。2013年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则由专业歌手参与,但需要歌手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也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度。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好歌曲》,这款节目也以盲选的模式进行,但注重选手的音乐创作能力,得到了音乐界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中国音乐选秀类节目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在于参与门槛低,这类节目对参与选手的限制较少,无论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都可参与,给了普通人参与专业音乐节目的机会,吸引了平民互动与广泛参与。另一方面,这类节目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扩大影响力,网络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具有传统电视节目无法比拟的优势,广大观众积极参与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效果。
  2.音乐选秀类节目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音乐类选秀节目让流行音乐的门槛越来越低,由于其低门槛性能够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广泛参与,为流行乐坛挖掘更多的优秀歌手。同时,音乐选秀类节目还有利于鼓励流行音乐的原创和多元风格融合,发现更多的优秀流行音乐作品,有利于提升观众的审美能力,更进一步推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音乐类选秀节目存在的一些弊端也对我国流行音乐造成了不良影响。首先,我国音乐选秀类节目普遍缺乏原创性。纵观我国绝大部分音乐选秀类节目,几乎所有的音乐类选秀节目都是购买了国外的版权,如《超级女声》购买了《American  Idol》的版权,《中国好声音》购买了《The Voice of Holland》的版权,《我是歌手》购买了《I am a singer》的版权,《我为歌狂》够买的《Mad for music》的版权等。其次,我国音乐类选秀节目的比赛规则极不完善,绝大部分节目缺乏规范的评判标准,选手的胜负往往由几个评委的评价和网络投票所决定,显失公平和公正。评判标准的不规范导致很多选手钻规则的空子,靠恶意刷票来取胜,影响了我国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第三,传媒商业性的影响。电视节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业利润。但很多节目为了追逐高收视率,制作了很多品位低下、粗制滥造的节目,节目制作上呈现出了低俗化的趋势。如有些节目为获得收视率和网上的点击量而曝光选手的隐私,利用新闻炒作来获得更高的关注度,伤害了选手和观众的心理健康。而这种运做模式也误导了很多选手,很多选手为了获得关注度也在节目中造假,如通过编造自己追逐音乐梦想的奋斗故事等来博取评委和观众的同情。
  3.推动音乐选秀类节目发展的建议
   首先,注重节目自身改革与创新。当前我国音乐选秀类节目基本都是从国外购买的版权,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则少之又少,因此,必须要对音乐选秀类节目进行改革与创新。一方面,在节目的选秀模式上,可以在原有盲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增加对选手综合音乐能力的考察,如《中国好歌曲》在盲选阶段注重选手之前创作的作品的考查,而在复赛阶段则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命题创作,这无疑与传统音乐选秀节目大为不同。另一方面,节目组要避免商业炒作、流量为王的选秀乱象,对于哗众取宠、穿着怪异的选手要坚决拒之门外,杜绝炒作的行为,要将节目的中心放在音乐本身之上,突出节目的音乐性。节目组还要制定详细的比赛规则,并保证规则的客观性和透明度,尽可能的排除主观性评价和暗箱操作来决定选手的胜负。还要降低网络投票的占比,排除场外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最大限度的保证比赛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其次,音乐选秀类节目要注重音乐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挖掘优秀歌手是音乐选秀节目的重要目的之一。目前中国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很多歌手成名后马上与音乐公司签约,然后就开始各类商业演出,很难再将精力放在音乐之上,也很难在音乐上再有所发展和突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节目组和音乐公司要注重对优秀歌手的培养,要制定科学的管理以及培养制度,对歌手进行多元化好和个性化的音乐训练,提高歌手的综合素质。
  第三,要正确处理音乐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节目的举办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节目组追求商业利益本来无可厚非,但过度的追求商业利益则会导致节目缺乏音乐内涵,降低竞争力。因此,节目组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审核效益,要保证节目的音乐性。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音乐选秀类类节目的数量,加大对音乐类选秀类节目的审查力度,要保证节目的质量。政府要引导节目组加强自律,控制植入的商业广告数量,严格禁止虚假宣传和恶意炒作。另一方面,节目组要要更多的鼓励歌手进行创新,鼓励歌手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作品,为节目的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高心远.从歌唱类选秀节目谈中国流行音乐发展[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6):3
  作者介绍及联系方式
   缪珂,1983年2月生,四川音乐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于从事于流行演唱、钢琴弹唱、吉他弹唱、唱跳和即兴和声的教学与表演。
其他文献
摘要:巧用互动教学法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灵活互动性与科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更对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综合素质以及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等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简单介绍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互动教学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为实现互动教学法应用效果的最佳化而提出一些新建议与新措施。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侧重于常考易错知识
细胞周期蛋白是真核细胞周期循环中主要的调节因子,它们参与细胞周期的精密调控,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及发育平衡。近年来发现,细胞周期蛋白与哺乳动物生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集成化程度愈来愈高,视频监控系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随处见到监控,以往的视频监控需要布
摘要:在现代课程教学实际的开展中,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应该处理好教和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成为课程中真正的小主人等,教师则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真正的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因此,在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中,教师就应该大力的倡导“少教多学”这样的策略,让学生在课程中有更多自主、合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的发展变得更加全面和综合。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
摘要:在初中阶段,将音乐教学和情感教育建立密切联系,完美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丰富学生课堂体验。教师可采用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创设优良教学环境等等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丰富学生课堂体验,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完美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摘要】:远程教育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探讨了在基础数学教学中远程教育的运用,并析了如何利用远程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关键难点并丰富教学资源。最后,在进行远程教育时,教师还应注意一些问题,以便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基础数学的远程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远程教育;小学数学;应用;教学方法  远程教育的发展有效地利用了声、像、图、文相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特征,使复杂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