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03—06地块长和国际工程抗剪箍筋基础底板的施工工艺,重点介绍基础底板的箍筋优化设计及绑扎工艺,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
关键词:基础底板抗剪箍筋逆作法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on the home financial district 03-06 plot at long and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shear reinforcement of the foundation slab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foundation slab reinforcement assembling the optimized design and process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 basic bottom shear stirrup top down
中图分类号:TU75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结构设计计算过程中,往往存在类似于“水桶效应”的情况,即:达到安全设计值以“短板”为计算依据。就本工程基础底板而言,局部区域剪力过大是本工程的“短板”。如果按常规思路计算,为满足“短板”抗力之要求,须增大构件截面积,其基础底板设计厚度达4.0m以上方可满足,但这样,其他参数安全系数过大,无形中造成浪费;为达到最优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师打破常规,对“剪力”较大的区域进行补强设计——通过矩形箍筋将底板上下层钢筋网片联成整体的方法,这样,2.6m厚基础底板即可满足各个计算指标,从而可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
但是,由于增加了抗剪箍筋,其施工工艺也变得更为复杂。施工前必须精心策划、精心组织,过程中层层把关、动态管理,才能使基础底板结构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施工过程中技术难点的解决办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二 天津长和国际工程项目概况
天津长和国际工程项目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是一座以公寓住宅为主要使用功能的B类超高层建筑。该工程占地面积约10000㎡,总建筑面积约133000㎡。整体地下3层,主要使用功能为汽车库和设备房;地上部分,分为4层裙楼和48层塔楼。其中,塔楼高188.40m,为剪力墙结构,一级抗震(抗震措施为特一级)。
三 抗剪箍筋基础底板设计概况
为提高局部区域抗剪能力,结构设计工程师参照梁箍筋形式,在板上下皮钢筋间设置箍筋,箍筋为矩形套箍形式。这样,其受力模型就等同于若干条紧密相连的连续梁。该做法极大的增加了底板的抗剪强度。同时,由于在底板上下皮钢筋间设置了箍筋,筏板整体刚度也有所增强。经复核计算,本工程基础底板在增加抗剪箍筋的情况下,2.6m厚即能满足受力和抗震要求。
图1抗剪箍筋基础底板结构剖面、三维透视图
四 施工技术难点
传统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流程(正施法)为:底层钢筋网片—→立型钢支架(马凳)—→中层钢筋网片—→上层钢筋网片。
但当增加抗剪箍筋后,由于其宽度为300㎜,间距为300—300, 如果按上述方法施工,底层、中层网片可顺利施工,但施工至上层钢筋网片时,由于空隙越来越小,最上层钢筋几乎无法通过。因此,调整钢筋绑扎顺序成了本分项工程施工需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 抗剪箍筋基础底板“逆作法”施工技术
所谓“逆作法”,即:立型钢支架(马凳)—→绑扎箍筋、上层钢筋网片—→绑扎底层钢筋网片—→绑扎中层钢筋网片。
其中,上层钢筋网片与箍筋穿插安装,具体流程如下:
立型钢支架(马凳)—→摆放上层①层钢筋网片—→摆放箍筋就位—→穿上层②层钢筋网片—→摆放上层③层钢筋网片—→穿上层④层钢筋网片。
5.1型钢支架布置
基础底板区域钢筋支架采用[10槽钢作为立柱,纵横间距2400mm,立柱下端立于桩顶上,下端垫150×150×5钢板,顶部焊接[10槽钢作为承受底板上皮钢筋重量及施工荷载的横梁,沿垂直于底板上层网片最下一排钢筋方向布置,横梁间距2400mm。横梁上口位置为基础底板上层网片最下排钢筋下皮。
图2型钢支架布置图
5.2 摆放上层①层网片
首先在横梁上用脚手板搭设操作平台,确保工人安全、便捷的摆放上层第①层钢筋,从起始边界依次向后推进。如下图所示:
图3第①层钢筋摆放初始阶段工况(俯视图) 图4第①层钢筋摆放后期工况(俯视图)
5.3 摆放箍筋就位
在第①层钢筋上铺脚手板,将箍筋摆放就位,并与第①层钢筋用绑扎丝临时固定。如下图所示:
图5第①层钢筋、箍筋立面位置关系图(剖面)
5.4 绑扎上层第②层钢筋
第②层钢筋需穿入箍筋内。施工步骤如下:
A在第①层钢筋上固定约500高的钢筋马凳;先将第②层钢筋(3根一组)摆放到上面,并完成机械连接;
B将箍筋提起、掰开、套住第②层钢筋;
C箍筋封闭复位;
D撤出钢筋马凳,第②层钢筋就位,用绑扎丝第一层固定。
图6第②层钢筋安装顺序图(剖面)
5.5 绑扎上层第③层钢筋
第③层钢筋不穿在箍筋内(与箍筋平行),直接摆放就位即可。如下图所示:
图7第③层钢筋(红色虚线)摆放示意图(剖面)
5.6 绑扎上层第④层钢筋
第④层钢筋需穿入箍筋内。其安装顺序与第②层钢筋相同,如下图所示:
图8第④层钢筋安装顺序图(上层钢筋网片全部绑扎完毕)
5.7底层、中层钢筋网片施工流程:
上层钢筋网片安装完成后,工人在空隙内依次穿插底层钢筋。其施工工艺与正常绑扎工艺相同。但由于上层钢筋网片绑扎完毕,箍筋已完全定位,骨架已形成,内部空间十分狭小,只能找身形瘦小的工人在内部挪移完成底层钢筋网片和中层钢筋网片的绑扎工作。
六 施工注意事项及技巧
从整体而言,要先难后易,即:先施工含抗剪箍筋区域,后施工常规区域;这样,就能方便的完成底层钢筋的安装。再进一步说,抗剪箍筋区域要先施工上层钢筋网片,后施工底层钢筋网片。
七 实施效果及总结
通过“逆作”底板钢筋的研究,创造性的解决了含抗剪箍筋基础底板钢筋安装中的实际问题,该工艺是基础底板施工技术方面的一个创新。本工程基础底板优质、高效的完成,为业主赢得了巨额的经济效益(基坑深度减小、混凝土方量减少);也为我司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基础底板抗剪箍筋逆作法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on the home financial district 03-06 plot at long and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shear reinforcement of the foundation slab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foundation slab reinforcement assembling the optimized design and process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 basic bottom shear stirrup top down
中图分类号:TU75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结构设计计算过程中,往往存在类似于“水桶效应”的情况,即:达到安全设计值以“短板”为计算依据。就本工程基础底板而言,局部区域剪力过大是本工程的“短板”。如果按常规思路计算,为满足“短板”抗力之要求,须增大构件截面积,其基础底板设计厚度达4.0m以上方可满足,但这样,其他参数安全系数过大,无形中造成浪费;为达到最优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师打破常规,对“剪力”较大的区域进行补强设计——通过矩形箍筋将底板上下层钢筋网片联成整体的方法,这样,2.6m厚基础底板即可满足各个计算指标,从而可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
但是,由于增加了抗剪箍筋,其施工工艺也变得更为复杂。施工前必须精心策划、精心组织,过程中层层把关、动态管理,才能使基础底板结构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施工过程中技术难点的解决办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二 天津长和国际工程项目概况
天津长和国际工程项目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是一座以公寓住宅为主要使用功能的B类超高层建筑。该工程占地面积约10000㎡,总建筑面积约133000㎡。整体地下3层,主要使用功能为汽车库和设备房;地上部分,分为4层裙楼和48层塔楼。其中,塔楼高188.40m,为剪力墙结构,一级抗震(抗震措施为特一级)。
三 抗剪箍筋基础底板设计概况
为提高局部区域抗剪能力,结构设计工程师参照梁箍筋形式,在板上下皮钢筋间设置箍筋,箍筋为矩形套箍形式。这样,其受力模型就等同于若干条紧密相连的连续梁。该做法极大的增加了底板的抗剪强度。同时,由于在底板上下皮钢筋间设置了箍筋,筏板整体刚度也有所增强。经复核计算,本工程基础底板在增加抗剪箍筋的情况下,2.6m厚即能满足受力和抗震要求。
图1抗剪箍筋基础底板结构剖面、三维透视图
四 施工技术难点
传统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流程(正施法)为:底层钢筋网片—→立型钢支架(马凳)—→中层钢筋网片—→上层钢筋网片。
但当增加抗剪箍筋后,由于其宽度为300㎜,间距为300—300, 如果按上述方法施工,底层、中层网片可顺利施工,但施工至上层钢筋网片时,由于空隙越来越小,最上层钢筋几乎无法通过。因此,调整钢筋绑扎顺序成了本分项工程施工需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 抗剪箍筋基础底板“逆作法”施工技术
所谓“逆作法”,即:立型钢支架(马凳)—→绑扎箍筋、上层钢筋网片—→绑扎底层钢筋网片—→绑扎中层钢筋网片。
其中,上层钢筋网片与箍筋穿插安装,具体流程如下:
立型钢支架(马凳)—→摆放上层①层钢筋网片—→摆放箍筋就位—→穿上层②层钢筋网片—→摆放上层③层钢筋网片—→穿上层④层钢筋网片。
5.1型钢支架布置
基础底板区域钢筋支架采用[10槽钢作为立柱,纵横间距2400mm,立柱下端立于桩顶上,下端垫150×150×5钢板,顶部焊接[10槽钢作为承受底板上皮钢筋重量及施工荷载的横梁,沿垂直于底板上层网片最下一排钢筋方向布置,横梁间距2400mm。横梁上口位置为基础底板上层网片最下排钢筋下皮。
图2型钢支架布置图
5.2 摆放上层①层网片
首先在横梁上用脚手板搭设操作平台,确保工人安全、便捷的摆放上层第①层钢筋,从起始边界依次向后推进。如下图所示:
图3第①层钢筋摆放初始阶段工况(俯视图) 图4第①层钢筋摆放后期工况(俯视图)
5.3 摆放箍筋就位
在第①层钢筋上铺脚手板,将箍筋摆放就位,并与第①层钢筋用绑扎丝临时固定。如下图所示:
图5第①层钢筋、箍筋立面位置关系图(剖面)
5.4 绑扎上层第②层钢筋
第②层钢筋需穿入箍筋内。施工步骤如下:
A在第①层钢筋上固定约500高的钢筋马凳;先将第②层钢筋(3根一组)摆放到上面,并完成机械连接;
B将箍筋提起、掰开、套住第②层钢筋;
C箍筋封闭复位;
D撤出钢筋马凳,第②层钢筋就位,用绑扎丝第一层固定。
图6第②层钢筋安装顺序图(剖面)
5.5 绑扎上层第③层钢筋
第③层钢筋不穿在箍筋内(与箍筋平行),直接摆放就位即可。如下图所示:
图7第③层钢筋(红色虚线)摆放示意图(剖面)
5.6 绑扎上层第④层钢筋
第④层钢筋需穿入箍筋内。其安装顺序与第②层钢筋相同,如下图所示:
图8第④层钢筋安装顺序图(上层钢筋网片全部绑扎完毕)
5.7底层、中层钢筋网片施工流程:
上层钢筋网片安装完成后,工人在空隙内依次穿插底层钢筋。其施工工艺与正常绑扎工艺相同。但由于上层钢筋网片绑扎完毕,箍筋已完全定位,骨架已形成,内部空间十分狭小,只能找身形瘦小的工人在内部挪移完成底层钢筋网片和中层钢筋网片的绑扎工作。
六 施工注意事项及技巧
从整体而言,要先难后易,即:先施工含抗剪箍筋区域,后施工常规区域;这样,就能方便的完成底层钢筋的安装。再进一步说,抗剪箍筋区域要先施工上层钢筋网片,后施工底层钢筋网片。
七 实施效果及总结
通过“逆作”底板钢筋的研究,创造性的解决了含抗剪箍筋基础底板钢筋安装中的实际问题,该工艺是基础底板施工技术方面的一个创新。本工程基础底板优质、高效的完成,为业主赢得了巨额的经济效益(基坑深度减小、混凝土方量减少);也为我司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