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存在班级人数多、时间紧、教材新、任务重等问题,从而难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实践活动,使教学难以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而小组合作,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方法之一。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在倾听、感知、探索、体验中充分发挥主体性、能动性,从而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为达到一致目的进行合作交流,课堂氛围必然活跃,交流也会热烈,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一、合理组建小组,促进学习效果
首先,小组成员合理搭配,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都要有所考虑。进行分组时,应尽可能地合理资源,使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一起进步。各小组间应尽可能均衡,不要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才有利于开展公平的竞争。其次,进行组内分工时,我一般以每四人为一组,他们有明确的分工,如记录员、资料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中的记录工作等,这样小组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分工,才能有序进行,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发挥教师作用,促进学生思维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起到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的角色。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是合作学习主要目的。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抛砖引玉是教师在这活动中一种形象的说法。
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及时反馈评价。当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在小组的任务出现卡顿时,教师应及时勒住马缰,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可行性的指导;对小组的任务还不能重点把握时,教师要给予小范围的提示;当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必须检验他们是否是真正顺利完成了任务,如实,则可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
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互为启迪,优势互补,解决个体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独立学习无疑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所以,我们应善于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在参与讨论、进行探究时,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独立思考具有唯一性、独创性,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只有当思考到达相应的程度时,进行讨论才有可能达到一触即发、豁然开朗的效果。同时,还应指引学生进行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所以,在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探索前,应留有相应的时间,使学生进行充分的独立学习思考。
小组合作之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得到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按照其有效信息有的放矢。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有“海纳百川”的情怀,不气不馁,作积极的启迪指引,促使学生的思维在发散中产生高度的碰撞火花。
三、选择恰当内容,提高课堂实效
其实,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一种教学现象:有的看似全员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是好学生的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没有真正达到“合作”和“共同提高”的目的。如,老师一说“Practice in pairs”“Work ingroups”,学生就马上围坐好,都表演生动活泼的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霎时间,教室里雾腾腾地热闹一场,看起来好像每位学生都在拼尽全身力气积极参与,每个小组出色地完成任务。可是,你如果低下头去倾听、睁大眼睛仔细看,就会发现有的小组都是优等生,讨论积极,气氛热烈;许多学生基础较弱,恰如南郭先生在滥竽充数,甚至乘机乱说话;怎么会变成这样?其实,这是因为老师未能对合作学习的内容作有效性的合理性的设置。
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可“因教材施教”。如,教材中对话部分,给学生提供完美的运用英语的场景,很好地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因此,教师应指引学生熟悉相关的句型,联系运用新、旧语言知识,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角色表演。如我常要求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如此学生演得非常投入。每个人在组内都发挥作用,对角色的表演特别到位,对语言知识的输出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
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进行精心的设计和选择,并非所有的活动都必须进行合作,合作学习不是唯一的一种模式,非他不可,还可以选用其他的学习模式。在为学生讨论提供所需的内容时,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从而把那些极富有思考性、开放性、有趣性、能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内容进行精心组织设计,使学生进行有效合作,进而实现学习模式的多样化,真正提高课堂实效。
四、有效评价引导,促进学习反思
在评价中,有的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成果常常只进行“Good”、“Welldone”等简单的程式化的评价,而未能进一步提升其有效性。如,我曾参与的一节学习关于天气的教研课中,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Whichseasondoyoulikebest Why 课堂氛围热烈效果还不错。可是,没几分钟,教师一声Stop令下后,面对学生的回答甚至是某些精彩的语言,教师只是给予一个微笑,一个点头而已,随之活动结束。发言的学生平静坐下,心如止水,面无表情。
无可置疑,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鼓励性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我常常鼓励小组对其成员进行积极、中肯的评价,这是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手段。在小组评价中,由小组长牵头,对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反思评价。
由于教学经验及环境的差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必然有所不同,不过,只要我们肯努力探索、不断研究、精于总结,就能够使之不单单是一种学习形式,而是使之成为每位教师的教学特色中的一部分,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就将更深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合理组建小组,促进学习效果
首先,小组成员合理搭配,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都要有所考虑。进行分组时,应尽可能地合理资源,使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一起进步。各小组间应尽可能均衡,不要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才有利于开展公平的竞争。其次,进行组内分工时,我一般以每四人为一组,他们有明确的分工,如记录员、资料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中的记录工作等,这样小组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分工,才能有序进行,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发挥教师作用,促进学生思维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起到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的角色。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是合作学习主要目的。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抛砖引玉是教师在这活动中一种形象的说法。
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及时反馈评价。当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在小组的任务出现卡顿时,教师应及时勒住马缰,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可行性的指导;对小组的任务还不能重点把握时,教师要给予小范围的提示;当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必须检验他们是否是真正顺利完成了任务,如实,则可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
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互为启迪,优势互补,解决个体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独立学习无疑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所以,我们应善于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在参与讨论、进行探究时,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独立思考具有唯一性、独创性,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只有当思考到达相应的程度时,进行讨论才有可能达到一触即发、豁然开朗的效果。同时,还应指引学生进行针锋相对的观点碰撞。所以,在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探索前,应留有相应的时间,使学生进行充分的独立学习思考。
小组合作之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得到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按照其有效信息有的放矢。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有“海纳百川”的情怀,不气不馁,作积极的启迪指引,促使学生的思维在发散中产生高度的碰撞火花。
三、选择恰当内容,提高课堂实效
其实,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一种教学现象:有的看似全员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是好学生的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没有真正达到“合作”和“共同提高”的目的。如,老师一说“Practice in pairs”“Work ingroups”,学生就马上围坐好,都表演生动活泼的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霎时间,教室里雾腾腾地热闹一场,看起来好像每位学生都在拼尽全身力气积极参与,每个小组出色地完成任务。可是,你如果低下头去倾听、睁大眼睛仔细看,就会发现有的小组都是优等生,讨论积极,气氛热烈;许多学生基础较弱,恰如南郭先生在滥竽充数,甚至乘机乱说话;怎么会变成这样?其实,这是因为老师未能对合作学习的内容作有效性的合理性的设置。
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可“因教材施教”。如,教材中对话部分,给学生提供完美的运用英语的场景,很好地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因此,教师应指引学生熟悉相关的句型,联系运用新、旧语言知识,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角色表演。如我常要求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如此学生演得非常投入。每个人在组内都发挥作用,对角色的表演特别到位,对语言知识的输出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
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进行精心的设计和选择,并非所有的活动都必须进行合作,合作学习不是唯一的一种模式,非他不可,还可以选用其他的学习模式。在为学生讨论提供所需的内容时,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从而把那些极富有思考性、开放性、有趣性、能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内容进行精心组织设计,使学生进行有效合作,进而实现学习模式的多样化,真正提高课堂实效。
四、有效评价引导,促进学习反思
在评价中,有的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成果常常只进行“Good”、“Welldone”等简单的程式化的评价,而未能进一步提升其有效性。如,我曾参与的一节学习关于天气的教研课中,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Whichseasondoyoulikebest Why 课堂氛围热烈效果还不错。可是,没几分钟,教师一声Stop令下后,面对学生的回答甚至是某些精彩的语言,教师只是给予一个微笑,一个点头而已,随之活动结束。发言的学生平静坐下,心如止水,面无表情。
无可置疑,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鼓励性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我常常鼓励小组对其成员进行积极、中肯的评价,这是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手段。在小组评价中,由小组长牵头,对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反思评价。
由于教学经验及环境的差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必然有所不同,不过,只要我们肯努力探索、不断研究、精于总结,就能够使之不单单是一种学习形式,而是使之成为每位教师的教学特色中的一部分,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就将更深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