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多元视角下的教材使用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7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教育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并逐步实现《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统编统用。各省依据新课标新编的教材虽然即将不作为教材使用,却可以成为本课程重要的资源。本文以《道德与法治》教育部统编版、苏教中图版(2011年课标修订)为例,通过对教材的编写理念、逻辑、内容以及呈现形式的多元解读,探索多版本教材的求同存异、融合创新,从而提升教学观念,拓宽教学思路,丰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关键词】教材观 多元视角 研读比较 融合创新
  按照教育部部署要求,2017年秋季开始,《道德与法治》教材作为教育部统编统用的三科教材之一,从一年级开始全国使用,并逐步完成过渡。各省市地区依据新课标修订、新编的教材,虽然即将不再作为教科书使用,但每一本教材都凝聚着编者的情感、智慧和汗水,体现着编写者在相同的教育追求、价值取向下,不同的编写风格与教学视角。而这些不同恰恰可以成为教材使用者——广大的线教师不断研读教材、开阔视角、创新思想的宝贵资源。
  笔者以《道德与法治》教材教育部统编版与苏教中图版(2011年课标修订)为例,通过多元视角研读、比较它们,发现、融合它们,求同存异中启迪我们的教学实践。
  一、多元研读教材编写理念提升教学观念
  每套教材的编写理念是教材的灵魂更是教学的灵魂,导引着教学的出发点、方向与归宿。我们通过研读、比较可以感受不同版本教材中传递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教师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修正教学取向,改变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德性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
  以课程的“生活性”理念为例,在上一轮课程改革中,“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的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老师们已经达成了“德育课堂”与“学生生活”链接、教学回归生活的共识。然而,在实践中大家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困惑:这门课程只是讨论一些生活事件吗?课堂是学生生活体验与经验的再现吗?……研读《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与苏教中图版教材,两套教材依然秉承着课程的“生活性”,然而教材引入的生活情境与对生活话题的导引却向我们传递着对课程的“生活性”内涵的新解读。统编版二年级上册《大家排排队》一课与苏教中图版一年级上册《游乐园里真开心》中的“小论坛”环节都是引导学生学会“排队”这一公共文明礼仪。两个版本的教材不约而同地呈现了诸如“排队过安检的话可能要错过火车了,我该怎么办?”“好朋友让我直接站在他前面,可以这样做吗?”“排队时想上厕所了怎么办?”等学生在生活中排队时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情境。可见,教材改变了过去单一进行“规则说教”“道德辨析”的引导方式,而是转向指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指向了学生生活智慧的培养。可见课程倡导的生活教育不再是对学生生活的翻版和简单再现,启示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生活的问题、生活的需要、德性发展的生长点,通过生活的课堂、反思生活、改变生活、引领生活,帮助学生形成学科的核心素养与生活实践智慧。
  二、多元分析教材逻辑拓宽教学思路
  不同版本教材都有自己独特的编写逻辑,不仅在整体的编写逻辑框架上各有特色,对同一主题内容的编写也有不尽相同的编写逻辑。以“规则”教学为例。两个版本教材采用了不同的编写逻辑。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从“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和“公共财物”三个方面聚焦“爱护公物”“爱护公共卫生”“自觉排队”“不大声喧哗”四个具体的公共规则习惯培养。而苏教中图版则将规则教育寄予儿童在学校、社会生活的场景中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规则,按照生活场域的逻辑进行编排。多元分析教材的不同编写逻辑可以帮助教师扩宽教学思路,在执教中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思路。以《这是大家的》一课教学为例,融合兩个版本的编写思路可以形成三个不同的教学思路:一是规则主题学习。即按照统编版教材编写思路进行教学:“了解身边的公物”“体验公物与我生活的关系”“调查公物使用现状”“指导使用、爱护公共设施”。但在教学过程中又可将苏教版教材中设计的情境融合进去,如校园里、游乐场里、马路上等不同地方的公共设施如何使用与爱护,拓展学习的生活情境,加深体验。二是情境下的规则学习。上课伊始,教师创设一起去游乐场玩木马游戏。当孩子们看到木马之后,都兴奋地一哄而上,最先抢到的孩子占着总也不肯让。这时老师现场采访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大家通过讨论交流明白“木马”是大家共同的游乐设施,应该大家一起玩。此时老师继续创设情境“喜欢小木马想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发现小木马损坏了”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使用、爱护公共设施。在这样的具体情境下的学习之后,向其他生活场域拓展,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公物,它们的现状如何,需要怎样爱护它们呢?三是规则实践体验学习。在进行公共场所规则的认知学习之后,创设不同场域中学生常常遇到的真实问题或者两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辨析,尝试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公共场所的规则。
  三、多元比较教材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资源之一,教材中的图例、案例、文字都是教学可以利用的资源。每一个版本的教材在选用资源时,会有不一样的视角、途径和呈现方式,多元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可以丰富教学的资源,为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两个版本教材有许主题和内容相近,在内容素材的呈现上却不尽相同。我们可以建立主题内容对应列表,方便我们融合、吸收不同版本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学的补充。
  由于统编版教材在编写时面对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内容选择与难度上会考虑不同省市、不同民族、城乡的学生的可能差异,更加强调适中与普适性。这样一来,教材文本呈现的生活与江苏学生的生活或许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生活的视野,另外一方面则因为其与学生实际较远,难以引发学生共鸣,那么此时,我们可以借鉴地方版教材中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进行替换。
  四、多元借鉴活动设计创新教学形式
  “教学合一”是本次教材新编、修订的重要理念。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活动的提示。不同版本的教材给了老师们在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更多的启发,我们借鉴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从中获得启发,根据教室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创新教学形式,从而不断丰富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利于学习体验,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成学生需要的课,学生喜欢的课,学生受益的课。
  综上,教材只是教学的“范例”“拐杖”和“资源”,不同版本的教材,甚至是旧版教材都会给我们提供不同特色的资源。教师在熟稔课标、教材、教参和各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打破唯教材的思路,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教学成为一个有主体性的、有教育自觉和教育智慧的教师,我们的路才会更宽,也会走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鲁洁.《重新认识道德和道德教育》[J].人民教育,2015(19).
  [2]陈柏华.《教师教材观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2).
  [3]孙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J].中小学德育,2016(9).
其他文献
教材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设计理念:  古诗文教学是一种人文美的教学,是一个感悟诗中意境、享受诗韵之美的过程。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通过文本与艺术的内在联系,利用多媒体课件精心地将文本、音乐、图画巧妙结合,以陶醉诗境、品读诗韵、体味诗趣、陶冶诗情四个步骤为主线,通过读、思、议、想、说、写、唱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进入古诗情境,让学生徜徉于诗韵中,陶醉在诗境中,从而激发其热爱
一、背景分析  随着栖霞中心小学慧学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在苏教版第四册《谁的本领大》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赋予课堂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慧学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谁的本领大》一文根据《伊索寓言》中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单元,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器、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并探索计算中的一些规律。练习中安排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趣题以及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这样的安排自有编者的意图,但在设计教案之前经调查统计,全班同学都使用过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有的是老师要求带计算器而特地买了一个,权当新的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在“玩”中不
在正确清洁和消毒猪舍上,目前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利时研究人员认为是时候对以下2种方法进行检测了。益生菌清洁是否具有强力的功效?在两个生产周期之间采用更长的空舍期是否有所差异?  中图分类号:S815.9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61-02  近年来,多项研究报道称沙门氏菌、甲氧西林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
摘 要:建立鸡肉中喹乙醇代谢标识物3-甲基喹恶啉-2-羧酸(MQC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样本在一定温度下酶解、盐酸酸化后,用酸乙酯提取,吹干浓缩后再用0.1 %甲酸水溶液 乙腈(V∶V=1∶9)溶解,加入正已烷除杂;以0.1 %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经C18柱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MQCA提取效果好,检
摘 要:用移液枪准确吸取尿样本于离心管中,加入乙腈水,涡旋混合后超声。经PRiME固相萃取柱净化,用45 ℃水浴氮吹至吹干。最后用流动相溶解定容,充分涡旋混合,过膜后用UPLC-MS/MS测定。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13,加标回收试验的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等结果满足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的要求。本方法操作简便、高效,质谱条件
【摘 要】 为推进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基于苏州教育传统和教育实践,苏州市教育局提出了“苏式课堂”理念。什么是“苏式课堂”?“苏式课堂”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作者以译林版英语4B Project 2 At a party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生活为基石,创设真实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思想为引领,融入情感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 英语教育 苏式课堂  “苏式课堂
丁酸已被证明对动物肠道健康有益,能够提高仔猪的消化率。由于该化合物有恶臭味,因此已采用不少措施来克服这一问题,如包被技术。那么,以三丁酸甘油酯形式使用又会呈现出什么情况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仔猪健康的定义已发生了变化。在过去,健康被定义为“没有疾病”。在谈及严重的传染病,如伪狂犬病和猪瘟的时候,这个定义仍然被使用。然而,在涉及其他病原体时,这个定义就不太理想,因为它们存在于大多数猪场中,且大多数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在言语实践中动态生成的。在“语言建构与运用”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遵从文本阅读规律,以儿童的视角,在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表达的基础上,巧妙穿插习作微技巧教学,循序渐进地学习领悟和“语用”实践,让“阅读”与“表达”相得益彰。  【关键词】微技巧 言语实践 习作表达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一、确立学生核心素养。夯实“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方向与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怀特海)而如何让教育直面学生的生命成长?这是当下教育改革最值得教育者思考的问题。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核心素养,虽提在当下,但却指向未来。如何落实到位?  (一)学生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