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我国许多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和新一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做过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在这里,就介绍一下本人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树立“大语文”观念,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增进语文学科的情感。
一般地,学生要过写作(说话)关,必须解决两个问题,那就是“写什么”和“怎样写” 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是为了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则是为了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那就只剩下怎样安排的问题了。
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
1.从点滴做起。常言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课堂上、在与别人交谈时、在阅读课内外书刊时,时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新鲜词句,指导学生将这些词句分门别类的积累起来,久而久之,便是一笔可观的语言财富。做这项工作,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还为习作奠定了语言基础。可谓“一石三鸟”之举。
2.注意观察。“观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仔细看某种事物或现象。”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平日所说的“观察”,既包含了包括眼睛在内的各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又包含了对观察对象的思考分析。因此,我建议给“观察”下这样一个定义:“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积极感知和思索的过程。”这样,既强调了观察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了包括眼睛在内的各个感觉器官的参与,就比较恰当的反映了“观察”的内涵了。
3.循序渐进。不管是学生积累词句,还是观察生活积累,都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对词句、语汇的积累,可以从简单的词句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积累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最后积累语段。对观察生活积累,可采用先静物、再动景,后人物事件,最后场面的顺序。
不管观察什么事物,都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如抓住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等等。譬如,我在指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时,就按时间划分了三个阶段:初秋、仲秋、晚秋,学生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自然就会找出各个阶段的特点了,不至于让学生老停留在“秋天到了……”的认识水平上。
4.说写结合。积累,主要是让学生头脑中贮存材料,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不在于学生在积累本上记多少。因而,在培养学生积累的过程中,我常采用以说代写的方法。如早上第一节课时,提前五分钟到教室,向学生提出“今天早上遇到的第一人”、“昨天下的大雨”之类的问题。让全体同学自己说一下,然后指名让一两名同学说一下,其他同学评议。这样,既可以提示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在这两方面有所收益。
5.鼓励激趣。小学生刚开始积累,可能觉得很新鲜,还能自觉主动地进行。但时间一长,就有可能坚持不了了。因而,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才能使积累活动坚持下去而不至于夭折。上学期,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班内开展了四次较大规模的积累激趣活动:一是成语接力赛;二是描写秋天景色的精彩语段朗诵;三是对初秋、仲秋、晚秋不同景色的描写比赛;四是描写数学老师肖像比赛。前两次是针对词语积累的,后两次是根据观察生活积累的。另外,还随时对学生的积累本进行调查,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
荀子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学生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从点滴做起,博采众长,定会构筑起自己语文能力的大厦。这样的积累,如果能坚持几年乃至十几年,学生的语文能力焉有不过关之理?这种方法看起来笨拙,且短期内不会有显著成效,但这是脚踏实地地挖掘语文潜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办法。如果将这种读与写的双向积累让学生坚持上较长的时间(比如三年),再蓦然回首来看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发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非复吴下阿蒙”。
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例如《怀念母亲》一课,作者通过介绍自己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怀着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和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你喜欢自己的母亲吗?谁能列举一件小事,谈一谈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简短的一句话,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学生纷纷发言。正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简单的交流中,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正是基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当然,要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这一方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譬如,学生各年级训练连续性的问题。这就需要一是制订完备的长期训练计划,二是不要频繁地更换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起“大语文”观念,使“中小学语文占用大量时间,而学生仍然本国语言不过关”的问题(叶圣陶语),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语文科在各科中的地位便会由“拖后腿”变成“领头羊”了。
一般地,学生要过写作(说话)关,必须解决两个问题,那就是“写什么”和“怎样写” 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是为了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则是为了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那就只剩下怎样安排的问题了。
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
1.从点滴做起。常言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课堂上、在与别人交谈时、在阅读课内外书刊时,时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新鲜词句,指导学生将这些词句分门别类的积累起来,久而久之,便是一笔可观的语言财富。做这项工作,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还为习作奠定了语言基础。可谓“一石三鸟”之举。
2.注意观察。“观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仔细看某种事物或现象。”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平日所说的“观察”,既包含了包括眼睛在内的各种感觉器官的感觉,又包含了对观察对象的思考分析。因此,我建议给“观察”下这样一个定义:“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积极感知和思索的过程。”这样,既强调了观察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了包括眼睛在内的各个感觉器官的参与,就比较恰当的反映了“观察”的内涵了。
3.循序渐进。不管是学生积累词句,还是观察生活积累,都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对词句、语汇的积累,可以从简单的词句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积累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最后积累语段。对观察生活积累,可采用先静物、再动景,后人物事件,最后场面的顺序。
不管观察什么事物,都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如抓住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等等。譬如,我在指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时,就按时间划分了三个阶段:初秋、仲秋、晚秋,学生通过三个阶段的比较,自然就会找出各个阶段的特点了,不至于让学生老停留在“秋天到了……”的认识水平上。
4.说写结合。积累,主要是让学生头脑中贮存材料,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不在于学生在积累本上记多少。因而,在培养学生积累的过程中,我常采用以说代写的方法。如早上第一节课时,提前五分钟到教室,向学生提出“今天早上遇到的第一人”、“昨天下的大雨”之类的问题。让全体同学自己说一下,然后指名让一两名同学说一下,其他同学评议。这样,既可以提示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在这两方面有所收益。
5.鼓励激趣。小学生刚开始积累,可能觉得很新鲜,还能自觉主动地进行。但时间一长,就有可能坚持不了了。因而,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不断的鼓励,才能使积累活动坚持下去而不至于夭折。上学期,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班内开展了四次较大规模的积累激趣活动:一是成语接力赛;二是描写秋天景色的精彩语段朗诵;三是对初秋、仲秋、晚秋不同景色的描写比赛;四是描写数学老师肖像比赛。前两次是针对词语积累的,后两次是根据观察生活积累的。另外,还随时对学生的积累本进行调查,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
荀子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学生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从点滴做起,博采众长,定会构筑起自己语文能力的大厦。这样的积累,如果能坚持几年乃至十几年,学生的语文能力焉有不过关之理?这种方法看起来笨拙,且短期内不会有显著成效,但这是脚踏实地地挖掘语文潜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办法。如果将这种读与写的双向积累让学生坚持上较长的时间(比如三年),再蓦然回首来看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发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已有很大的提高,“非复吴下阿蒙”。
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例如《怀念母亲》一课,作者通过介绍自己对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怀着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和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设计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导语:“你喜欢自己的母亲吗?谁能列举一件小事,谈一谈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简短的一句话,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学生纷纷发言。正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简单的交流中,学生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正是基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学生才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当然,要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这一方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譬如,学生各年级训练连续性的问题。这就需要一是制订完备的长期训练计划,二是不要频繁地更换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起“大语文”观念,使“中小学语文占用大量时间,而学生仍然本国语言不过关”的问题(叶圣陶语),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语文科在各科中的地位便会由“拖后腿”变成“领头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