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充斥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香飘四溢,是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人文教育之花”。就高中语文课而言,如何在生态化教学中开启它的“寻芳觅美”之路呢?
一、在语言鉴赏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更是文学作品中艺术美的首要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作为开启“寻芳觅美”之路的第一站。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道:“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读着如此妙不可言的“文字画”,令人油然而生美感和美意。这不仅写出了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美,又赋予它不经意间的动态美。接着通过拟人和比喻等手法,既写出了荷花在月色照耀下的晶莹之美,又写出了它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之美。如此非常优美的语言文字描述,把“月下荷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尽显眼前,令人有如见其形、如闻其香之感。
二、在意境体味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通过品味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境界和情调来引导学生欣赏它的意境美是语文教师开展学科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作者描绘道:“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再加上扫街人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以及作者“潜意识下并且还有点儿落寞”的内在感受等,细腻如斯、悲凉弥漫,既描绘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自然景色,又传递出一种苍凉凄美的秋意。它犹如涓涓细流,缓缓地注入学生心灵;又让他们在心领神会之时,充分感受了故都秋那清静悲凉的意蕴美。
三、在音律感知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所谓“音律美”,集中体现在古诗词文学方面。古诗词内外兼修、独树一帜,把语言美、绘画美和情感美等高度地融为一体。仅从其语言美来说,除了字词精准、语句凝练外,更显得音律和美、气韵流转,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大有和谐回环之美。王维的《滕王阁序》是一篇传唱千古的骈体文经典,以“对偶”手法鲜明地呈现出来,长短有致、错落和谐,富有可视可感的音律和谐之美。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句式长短对应、平仄相间,读来更是抑扬顿挫、节奏分明,足以让学生从诵读鉴赏中充分享受赏心悦目的音韵美。
四、在形象分析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形象性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塑造形象则是文学艺术作品的主要任务和魅力所在。离开了具体生动的形象,美就失去了依附;而缺少美的內涵和元素,形象也就黯然失色或不值一提。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认真分析情节描写的基础上,充分体会各种形象美,以有效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如贾谊笔下的《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以五环相连的排比句式,写出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那“秋风扫落叶”般的所向披靡、气势如虹。其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的文采,同样“塑造”了秦王“千古一帝”的伟人形象——精力充沛、目光如炬,独居高岭、雄视天下,剑之所指、灰飞烟灭。这种“文中有画”的艺术笔法,确实让人为之震撼。
五、在人性挖掘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什么是“人性美”?就是对人之本性的赞美和歌颂。它既是人的根本,也是“芸芸众美”中的最高形式。审美教育的最终追求,就在于用人性美来感染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从中发掘人类精神的闪光点,显现典型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人性美,以此来熏陶学生并增进他们的人性修养,则是“寻芳觅美”之路的拐点。如李密笔下的《陈情表》,内中写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者首先写出了自己的孤独无依以及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接着以祖母病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需要照料为由,表明自身实难奉诏的苦衷。师生从赏析中充分感受到字字哀痛、声声催泪,情深义重、感人至极。作者这种感天动地的至亲至孝之心,正是人类所共有的质朴无华的人性美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必需品和滋补品。
综上所述,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如果对语文学科中的“芸芸众美”视而不见,这既是严重浪费现象,也是教育渎职行为。我们应当在“寻芳觅美”中充分显现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12300)
一、在语言鉴赏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更是文学作品中艺术美的首要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品味作品中的语言美作为开启“寻芳觅美”之路的第一站。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道:“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读着如此妙不可言的“文字画”,令人油然而生美感和美意。这不仅写出了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美,又赋予它不经意间的动态美。接着通过拟人和比喻等手法,既写出了荷花在月色照耀下的晶莹之美,又写出了它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之美。如此非常优美的语言文字描述,把“月下荷花”的形态美和精神美尽显眼前,令人有如见其形、如闻其香之感。
二、在意境体味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通过品味文学作品中的美好境界和情调来引导学生欣赏它的意境美是语文教师开展学科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作者描绘道:“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再加上扫街人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以及作者“潜意识下并且还有点儿落寞”的内在感受等,细腻如斯、悲凉弥漫,既描绘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自然景色,又传递出一种苍凉凄美的秋意。它犹如涓涓细流,缓缓地注入学生心灵;又让他们在心领神会之时,充分感受了故都秋那清静悲凉的意蕴美。
三、在音律感知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所谓“音律美”,集中体现在古诗词文学方面。古诗词内外兼修、独树一帜,把语言美、绘画美和情感美等高度地融为一体。仅从其语言美来说,除了字词精准、语句凝练外,更显得音律和美、气韵流转,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大有和谐回环之美。王维的《滕王阁序》是一篇传唱千古的骈体文经典,以“对偶”手法鲜明地呈现出来,长短有致、错落和谐,富有可视可感的音律和谐之美。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句式长短对应、平仄相间,读来更是抑扬顿挫、节奏分明,足以让学生从诵读鉴赏中充分享受赏心悦目的音韵美。
四、在形象分析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形象性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塑造形象则是文学艺术作品的主要任务和魅力所在。离开了具体生动的形象,美就失去了依附;而缺少美的內涵和元素,形象也就黯然失色或不值一提。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认真分析情节描写的基础上,充分体会各种形象美,以有效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和鉴赏能力。如贾谊笔下的《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以五环相连的排比句式,写出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那“秋风扫落叶”般的所向披靡、气势如虹。其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的文采,同样“塑造”了秦王“千古一帝”的伟人形象——精力充沛、目光如炬,独居高岭、雄视天下,剑之所指、灰飞烟灭。这种“文中有画”的艺术笔法,确实让人为之震撼。
五、在人性挖掘中开启“寻芳觅美”之路
什么是“人性美”?就是对人之本性的赞美和歌颂。它既是人的根本,也是“芸芸众美”中的最高形式。审美教育的最终追求,就在于用人性美来感染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从中发掘人类精神的闪光点,显现典型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人性美,以此来熏陶学生并增进他们的人性修养,则是“寻芳觅美”之路的拐点。如李密笔下的《陈情表》,内中写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者首先写出了自己的孤独无依以及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接着以祖母病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需要照料为由,表明自身实难奉诏的苦衷。师生从赏析中充分感受到字字哀痛、声声催泪,情深义重、感人至极。作者这种感天动地的至亲至孝之心,正是人类所共有的质朴无华的人性美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必需品和滋补品。
综上所述,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如果对语文学科中的“芸芸众美”视而不见,这既是严重浪费现象,也是教育渎职行为。我们应当在“寻芳觅美”中充分显现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