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语篇教学从理解篇章的整体内容入手,在语义层次上,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快速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获取语篇的总体印象;在篇章结构层次上,理清行文脉络,合理划分段落,确定段落大意和篇章大意,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
最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和态度倾向,结合自身价值观和生活阅历,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等形式,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对篇章进行评价性理解。在日常课文教学中,语篇阅读教学一般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一、读前(Pre-reading)
激发动机,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pre-reading部分是对课文的导入,这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恰当地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变“要学生读”为“学生要读”。一旦学生有了阅读动机,就会思维活跃,阅读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现行高中英语课本不仅题材丰富,涉及到人物传记、日常生活、科技、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而且体裁多样,有叙述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根据不同的文章,我们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是,在阅读
教学中,以下几种导入方法是较为常用的:提问法,对话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影片引入法:提问、读图编故事、导入影片片段。
二、读中(While-reading)
理解文章的层次,把握作者的意图。语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把一篇文章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教师所安排的阅读教学活动重点是围绕对语篇的两个理解来进行的,即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
1.表层理解。所谓的表层理解就是以不同的阅读速度来阅读文章,对文章形成一个总体印象,找出文章的重要信息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等。深层理解是指在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态度和意图、写作目的等。评价性理解就是在学习了目的文章之后,对其做出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
两个理解的先后顺序和内在联系正好符合学生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灵活运用。语篇阅读教学是有步骤地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几个活动来进行的。分步骤是为了分解阅读教学总的教学目的,也增加了阅读教学理论的可操作性;设计成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这些活动大多数是在两两之间(pair work)、小组之间(group work)或者是男女生两大组的竞赛(team competition)之中来完成的。
2.深层理解。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表层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精读、讨论、师生对话等活动来分析作者的立场、态度和写作目的。深层理解是高层次的理解,学生已经从理解文章上升到了欣赏文章的层次。也只有在学生清楚了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之后,思想教育、德育渗透才有可能得以实施,同时也为后面的评价性理解提供了保障。
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通常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瓶颈。采用分组讨论、两方辩论等活动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不失为可取的做法。一方面,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得出的结论有良好的成就感。
在大量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多次将语篇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逐渐有意识的从宏观上去理解课文的含义和主旨;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乐于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解决问题。
三、读后(Post-reading)
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教学到了这个环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已经比较透彻,无论是对文章的主旨、结构安排,还是对作者的观点、意图都有清楚的认识,他们希望能有机会交流,有机会输出,也就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表达评价性理解的机会。
阅读后期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单独活动、学生之间的两两活动、分组活动等形式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活动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小结和检查全篇课文,可以是复述式表演课文内容,或以完型填空的形式总结课文概要,也可以是缩写课文或者写出一篇与课文体裁相同的作文。在讲解人教版高二英语选修8 Unitl阅读课文Cloning:Where is it leading us?时,课文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However,scientists still wonderwhether cloning will help or harm us and where it isleading us.我随后设计了一个问题,Since different peoplehold different views of human cloning,do you think itshould be rejected or encouraged?Give your reasons,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结合多利羊的命运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克隆人这一行为的利弊。学生积极发言,甚至与同桌辩论,“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自然地呈现了出来。
(作者单位:湖北鄂州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最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和态度倾向,结合自身价值观和生活阅历,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等形式,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对篇章进行评价性理解。在日常课文教学中,语篇阅读教学一般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一、读前(Pre-reading)
激发动机,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pre-reading部分是对课文的导入,这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恰当地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变“要学生读”为“学生要读”。一旦学生有了阅读动机,就会思维活跃,阅读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现行高中英语课本不仅题材丰富,涉及到人物传记、日常生活、科技、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而且体裁多样,有叙述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根据不同的文章,我们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是,在阅读
教学中,以下几种导入方法是较为常用的:提问法,对话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影片引入法:提问、读图编故事、导入影片片段。
二、读中(While-reading)
理解文章的层次,把握作者的意图。语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把一篇文章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教师所安排的阅读教学活动重点是围绕对语篇的两个理解来进行的,即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
1.表层理解。所谓的表层理解就是以不同的阅读速度来阅读文章,对文章形成一个总体印象,找出文章的重要信息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等。深层理解是指在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态度和意图、写作目的等。评价性理解就是在学习了目的文章之后,对其做出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
两个理解的先后顺序和内在联系正好符合学生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灵活运用。语篇阅读教学是有步骤地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几个活动来进行的。分步骤是为了分解阅读教学总的教学目的,也增加了阅读教学理论的可操作性;设计成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这些活动大多数是在两两之间(pair work)、小组之间(group work)或者是男女生两大组的竞赛(team competition)之中来完成的。
2.深层理解。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表层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精读、讨论、师生对话等活动来分析作者的立场、态度和写作目的。深层理解是高层次的理解,学生已经从理解文章上升到了欣赏文章的层次。也只有在学生清楚了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之后,思想教育、德育渗透才有可能得以实施,同时也为后面的评价性理解提供了保障。
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通常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瓶颈。采用分组讨论、两方辩论等活动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不失为可取的做法。一方面,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得出的结论有良好的成就感。
在大量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多次将语篇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逐渐有意识的从宏观上去理解课文的含义和主旨;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乐于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解决问题。
三、读后(Post-reading)
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教学到了这个环节,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已经比较透彻,无论是对文章的主旨、结构安排,还是对作者的观点、意图都有清楚的认识,他们希望能有机会交流,有机会输出,也就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表达评价性理解的机会。
阅读后期活动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单独活动、学生之间的两两活动、分组活动等形式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活动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小结和检查全篇课文,可以是复述式表演课文内容,或以完型填空的形式总结课文概要,也可以是缩写课文或者写出一篇与课文体裁相同的作文。在讲解人教版高二英语选修8 Unitl阅读课文Cloning:Where is it leading us?时,课文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However,scientists still wonderwhether cloning will help or harm us and where it isleading us.我随后设计了一个问题,Since different peoplehold different views of human cloning,do you think itshould be rejected or encouraged?Give your reasons,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结合多利羊的命运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克隆人这一行为的利弊。学生积极发言,甚至与同桌辩论,“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自然地呈现了出来。
(作者单位:湖北鄂州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