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里空间:关于茶的仪式感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年初,遥里茶事开业,到现在已经一年多时日。在一个城市里,茶空间就像是一个“精神堡垒”,由茶叶,技法,物件的逐渐发酵,到美学,文化的相互交融,最终影响到人的内心和生活态度。
  成都是泡在茶里的,只是早年茶馆遍街的市井形态已悄然逝去,留下零星点缀,比如彭镇茶馆、鹤鸣茶社。去的人,与其说是追忆过去,不如说是过过“复古”的新鲜劲儿。更多新兴的茶空间赶着趟儿的逐渐兴起,风格各异,又少了那么些地气儿。
  是生活的地气儿。茶,是一直在的。过去我们喝茶,是呷一呷嘴,能说出个一二,喝的是生活里的习惯;现在我们喝茶,喝的是茶了,谈的笑的却和茶无关,喝的是生活里的偶然。
  茶,小小杯中之物,却包罗万千韵味。深入细致地品茶,亦同品味漫漫人生。泡上“太平猴魁”,接着是“碧螺春”、 “黄山毛峰”、 “蒙顶甘露”……百茶有百味,最终回到的是生活味。爱茶之人,亦爱生活。饮茶,一人得渴,二人得趣,三人得味。遥里的主人说:“茶就是生活,遥里要做的是日常的生活茶。”
  生活可以是市井的,也可以是讲究的。遥里做的茶是生活的,更是一个有讲究的生活茶空间,这体现在遥里对下美学的坚持。遥里店内的每一处,都经过仔细的推敲和精心布置。从众人围炉吃散茶的随性,再到有黄泥与谷草搅拌作隔墙的日式茶室,那种肃然会让你深觉某种关乎茶的仪式感在心底来回曲绕。
  遥里还一直是变化的,合理的利用调整才是对空间最大的尊重,像遥里二楼的宽阔空间,见证了时令茶会,特别茶席,遥里洞穴影院,系列哲学课,综艺录制的始末,应着景儿地变化着自己的样貌。这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总是让人腻味,适时地抽离出来,换个气儿是聪明人的自我排遣。
  遥里的核心价值,是别人模仿不来的,不仅是茶,不仅是茶器摆放的方式,不仅是空间设计的风格,不是茶空间里也有花艺沉香等其他空间的复合形式,而是遥里聚拢了的人。
  李曙韵老师,从台湾嘉义县的一间老房子,做到台北茶室圣地永康街上的“人澹如菊茶书院”。虽未曾来过遥里,但在遥里开幕时,由老师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独特的剧场茶会,将茶的高雅和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用这种方式同遥里说话。
  黄永松先生,台湾汉声杂志社总策划,文化大家。他用这本杂志,记录着中国偏远山村中蕴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一做就是几十年。用他的话说, “今天我们的时代发展步伐这么快,文化的立足点出发点,文化的未来怎么走,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蔡永和老师,相信茶性本简,生活亦简。用茶人摄影课的方式完成关于茶事的一切观察与学习。学茶是学习对事物的观察,那是对生活的一种阅读训练:回到初衷以为本真,灵感自由流动,欣然接受自己成长与改变。
  龚美华老师,是遥里的老熟人,事茶十余年,师承三位茶界大师,大家都喜欢叫她“美华姐”。茶,是温度的传递,美华姐,是生活茶的传递,她的一言一行都以茶的温度搁置在遥里的角角落落,有着最温暖和舒适的味道。
  廖宝秀老师,瓷器瑰宝的守护者。在台北故宫漫长的时光里,她都在探寻陶瓷的秘密。好茶离不开好器,她爱茶,也爱瓷,唐宋元明清,定汝官哥钧,她携釉色而来,在遥里,传递着与瓷中繁华打交道时,浸润出的感悟与心得。
  王介宏,台湾涤烦茶寮的主人。他在遥里讲茶奉茶,一点一滴地恢复和重建着唐宋明清的饮茶方式,逐渐完善世人对当代茶事生活的理解。品茶的人乐得神游太虚,而竹影下那个烧炭烹茶的身影,始终不动如山,
  故宫王健华老师,中华花艺的徐老师,为遥里题字的李晟老师,日本将军流派的土居老师,讲电影的王咏诗老师,讲哲学和美学系列课程的梁中和,孙奥麟老师,贺念老师……还有来来往往的全国茶界的同道中人,因“茶”集合起來,原来就是场美妙的缘分。生人变新人,新人变熟人。遥里就像是个香炉,重要的人物来了,为遥里增添了墨香,茶香,书香,因此遥里才能四处飘香。
  茶与日常的结合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本身的日常是什么状态。茶在人的生命中,是一种物化的符号,也是一次升华的契机。
  遥里让一些特别的人在这里感受了特殊的亲和和认同感。这些人的进进出出,创造了遥里的温度。进到遥里的人或许会进去其他空间形式,但遥里不是那些空间。它让即使会去到其他空间形式的人,进到遥里就有了不同的心情,甚至不同的行为模式。
  遥里,就是成为了提供人与人相聚感觉一个场合,任何合乎常理或不合常理的故事都可以发生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来说,有点像如今音乐正面临的改变。过去十年来,音乐行业最大的灾难可能就是没人买唱片了。但现在全世界的音乐正在重新回到一个贩卖现场演唱的状态。
  他们不再靠卖唱片赚钱,唱片对他们来讲是一个推销演唱会的工具。那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花一大笔钱去听演唱会和音乐会呢?是为了感受现场气氛。
  同样的,人们来到这里喝茶,是为了感受茶室的氛围。它是茶空间,但其实却又早已不再是茶空间,而是成都茶文化地图上的一个地标,一枚记号。“遥里”之于文化成都,就像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它们都带着城市走往想象和期待的方向。
其他文献
四月的阿那亚(北戴河黄金海岸腹地),刚有春意,海上的风尚不温柔,不愿离去的冬天的风,还有清晰可辨的寒凉。  早上五点,在海边却忽略了海,火一样从望不见的地平线上蔓延开来的朝霞,把整片海天烧得通红。才知道,原来北方海的气质里有着这样的热情。  和阿那亚,第一面有多清冷,这一面就有多激情。朝霞给了每一个人罩上了红光,沙滩上深一脚浅一脚的模糊印迹也显得正式。  安静地走向“最孤独的那座图书馆”。卢梭说,
期刊
我曾将评茶、品茶、赏茶分开来解释,将评茶说是对茶叶理性的分析,品茶是具备“评茶”能力的赏茶,赏茶则是不一定具备评茶能力的享用。现在我要将品茶与赏茶合并成一条,用“赏茶”来代替,因为具备“评茶”能力的赏茶与不具备“评茶”能力的赏茶不必要使用二个不同的名词来称呼。这其间只是一个受过“评茶”的专业训练,另一个没有而已,但是两个都必须要有“赏茶”的能力。如果受过评茶专业训练的人没有赏茶的能力,反而获得更少
期刊
在说起新加坡美食的时候,小编默默脑补了许多:咖椰土司、咖喱烧烤、福建炒面、肉骨茶、蛋羹螃蟹……其中最有共通感的当属老华侨带去“家乡味”——中国茶与福建菜。  新加坡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华人,这个国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很亲近的一个国度。不仅那里有我们相同血缘的人,也是因为它与中国有太多的相似元素。同是亚洲地区,与内地、香港、台湾密切往来,生活习惯上也多为相近。比如中国人爱喝茶,新加坡人的生活同样离不开
期刊
茶道的艺术是口、鼻之艺术,现在仍有许多人在谈论举行茶汤作品欣赏会时为何不播放音乐,是将茶道侧重在耳朵,轻视茶汤的香味欣赏。音乐的确较容易给人带来疗愈感,能让听众产生放轻松的共鸣,这恰恰是茶道所不需要的。茶道作品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只是流光瞬息间,音乐在这种时刻只变成干扰,我们需要品茗者与泡茶师共同的全神贯注,关心茶叶、水、水加热的方法、泡茶器、茶海、茶杯等器物,感受到它们之间的搭配
期刊
我国茶叶多种植在山地,如果单一种茶,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衰退、病虫害多发、农残高等问题,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和生态环境。因此,要在山地茶园引种多种植物,建設山地立体生态茶园,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各地茶区因地制宜,创新研究出很多立体生态茶园的建设模式。  茶一林(果)复合型  在茶园周边
期刊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茶产业与茶文化全面复兴,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味道,近年来高层的茶叙外交更是让茶以最高规格向世界推介。在未来的文化交流中,最具东方特性的茶依旧是人们的心灵寄托,它包含着艺术的美感与深厚的哲学意味,必将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最有魅力的方式之一。  谈到茶,不得不谈儒释道的精神力量。佛教不能饮酒,他们只能饮茶,在饮茶中,能体会到禅的本质,哪怕世俗中人也可以在茶中了解禅的意趣;道家的修身
期刊
武夷山脉绵亘550公里,位于祖国版图的右下角,由东北至西南,在东南沿海丘陵和江南丘陵之间,划出一道巨大的弧线,形成了江西和福建两省的天然屏障。中国茶叶在地理上也有一条分界线,大致沿着南岭山脉为界,大岭南北自然分化成茶业的两大区域,岭北以浙皖赣为代表,岭南则以福建为代表,而福建产区主要以武夷山脉为依托。近半个世纪以来,北方盛销浙皖赣等省绿茶的传统地区,虽然也开始出现福建茶的身影,但闽粤地区和东南亚盛
期刊
2019年两岸茶界资深茶人举行高峰对话,谈初心,谈使命,谈未来  两岸茶界,一味同心。  如同牵连在两岸间血浓干水的亲情,茶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日常之饮,也是共同的民族文化记忆。  虽曾几度离索睽隔,但茶缘却始终不绝如缕。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关系逐渐从紧张对峙走向平和对话。  “春风”吹拂,“坚冰”消解,两岸茶产业与茶文化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以李瑞河为代表的台湾茶商“登陆”创立天福茗茶,带
期刊
有句心灵鸡汤说『人不可能生而完美,但可以追求完美,学会欣赏,懂得欣赏,才会充实你的人生。』对于喝茶这件事,除了欣赏茶汤之外,要充实你的茶桌,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让你愉悦的物件。赏,代表一个观赏的过程,更代表着一种品位,这种品位可以引领我们让茶事更优雅,让心灵更纯净。  赏花  明代袁宏道的《瓶史》有“清赏”一节,第一句即“茗赏者上也”,意思是烹茗赏花,最为雅正。其次才是“谈赏”和“酒赏”。它把花与茶
期刊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宋人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中,为现代人描绘了一副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写照:焚一炉馨香,挂一幅字畫,插一瓶鲜花,品一壶香茗,与三五好友共聚一堂,这是最雅致之闲事。以闲养心、养性,追求逸趣,成为那个时代的“中国风”。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时期随着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茶为国饮已是大势所趋,以茶为核心,找寻更多样、更雅致的生活情趣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