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新课程改革透析教师校本培训路径的选择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k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而加强高中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培训更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北川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校情为切入点,剖析北川中学在教师校本培训改革实践中的路径选择,通过社会各界的教育援助与北川中学内部的教学改革,揭示教师校本培训的几点创新举措,从而为高中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得出一些启示,即校本培训模式可具多样性,搭建教师校本培训的教研平台和提供教师校本培训的时间保障。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改革 校本培训 北川中学
  
  回顾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4年为第一阶段,海南、山东、广东、宁夏四省区率先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随后进入第二阶段,江苏、浙江、福建、安徽、辽宁、天津等省市区相继掀起课程改革浪潮;2009年,高中课程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即作为最后一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份——四川,拉开了改革大幕。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经省政府同意,从2010年秋季高一年级起,四川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这一年,也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颁布实施之年。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有效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圆满完成课程改革的各项任务,成为绝大多数高中学校面临的时代难题。由此,教师培训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点。传统的教师培训主要以集中式培训为主,内容教条,形式刻板,效果欠佳;而作为一种集实践性、问题性、探究性与综合性为一体的教师校本培训却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本文拟以四川省北川中学为例,探寻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路径。
  一、北川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前后的校本分析
  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重建北川中学成为全校师生苦难经历与美好希望的历史性转折点。在灾后教育重建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教育专家、学者、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支援北川中学,为北川中学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初步探索的经验。2010年9月,四川省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和《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精神,北川中学立足学校实际,遵循“正德惟和,实干创新”的办学思想,秉承“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校训,弘扬“严谨治学,爱生育人,因材施教”的教风和“惜时明礼,弘毅慎思,笃信好学”的学风,在总结和继承学校多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特别是初中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基础上,大力推进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以高中新课程改革作为办好北川中学的重要突破口,努力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的、以学生为本的现代高中新课程和新教材体系,积极推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生动、个性化发展,造就一支适应新课程理念、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为实现北川中学“三年恢复,六年提升,九年跨越”的重建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北川中学教师校本培训改革实践的路径选择
  汶川“5·12”特大地震给四川灾区的教育造成巨大破坏:全省受灾学校1.18万所,灾区师生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创伤,教师生存的基本条件遭到破坏,教师的工作状态和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北川中学受此影响更为严重。灾后社会各界纷纷对北川中学的教育重建给予大力援助,其中对教师的培训的支持意义更为深远。众所周知,地震不仅让许多教师付出了生命,而且阻碍了正常的进修培训。在这一形势下,北川中学教师校本培训成为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大特色。结合北川中学校本培训的改革实践,提出几点创新举措。
  (一)社会各界对北川中学教师校本培训支持的创新之路
  “校本”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2] 受重创的北川中学在大灾面前,选择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模式,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通过顶岗支教,置换岗位外出学习培训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北川中学顶住压力,一方面以绵阳市教体局、绵阳师范学院为首派出优秀教师与大学生顶岗支教,充实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为提升教育质量,北川中学派出各科教师前往全国各地优质中学校观摩学习培训,如山东名校杜郎口中学、偃州一中等积极提供课程改革成功经验,指导北川中学教师打造“高效课堂”;香港伙伴教育基金会联合香港圣保禄学校、香港福建中学等方面的力量,对北川中学的英语教师进行全员在港培训,对部分语文教师进行在港培训。
  2.通过创建教师校本培训中心,提高师资质量
  社会各界纷纷在北川中学建立“教师培训中心”,以北川中学为本,开展师资培训。譬如,北京西城区教委与北川中学达成三年援助计划,除每年派出优秀教师到北川中学支教外,还对北川中学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英语课程改革的全程培训;IBM志愿者服务团队对北川中学英语教师进行口语训练,为北川中学提供智力援助;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多次带领中学教学研究团队,指导北川中学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天津体育学院与北川中学心手相连,发挥各自优势,抢救、发掘、整理、弘扬羌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全力支持北川中学构建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
  3.通过开展教学、科研、管理讲座方式,进行校本培训
  作为对口支援的本地高校,绵阳师范学院为北川中学教师培训提供智力支持,将“绵州大讲堂”迁至北川中学,按期派出各学科专家、教授前往北川中学对全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及管理方面的校本培训;江苏翔宇教育集团与北川中学达成领导互派学习培训协议,提升北川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同时,将其成功的教改经验和案例引进北川中学教师教学活动过程。
  (二)北川中学自身探寻教师校本培训改革之路
  2010年9月,四川省全面实行高中课程改革。爱心和教育智慧的汇聚,为北川中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珍惜机遇,把感恩之情化为发展动力和实际行动,搭建新的工作平台,实现社会爱心资源的再聚合,形成外部支持的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使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与一流的硬件相匹配,推动北川中学向一流学校迈进。[3] 由此,北川中学掀开历史新的一页,从学校实际出发,探寻着一条校本教师培训的改革之路。
  1.创建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搭建教师培训平台
  经过深入探讨和思索,北川中学在校本部成立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通过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整合来自高校、知名中学、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力量,形成交流合作、双向共赢的长效机制,并与社会各界共同搭建北川中学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实践平台,共同致力于北川中学教育事业的振兴和繁荣。该中心根据《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中的八大领域和学校实际情况设置四个模块,中心成员单位或个人可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及援助意向自主选择并签订合作“协议书”,为学校质量的整体提升提供可持续的援助。其中第一模块即是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工作团队高效管理,包括青年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培训,班集体、学科组、年级组、职能处室建设与管理,学校民主管理体系建设,团学组织体系建设等项目。
  2.以教师校本培训为先导,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北川中学在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将教师校本培训作为改革的先导,由学校根据自身的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研讨实践为主的专业培训,转变和更新教师观念,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是开展校本培训。在时间安排上,集中于教职工大会、学科组活动以及专门的培训时间;在培训形式上,采取远程同步互动学习、个人灵活网络自学,集体参加专题研讨,个人书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在培训内容上,以各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关系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变革、课程与评价改革、新教材学习、学科课改方案、课堂教学设计及课改专家讲座为主。另一方面是开展校本主题研修。一是进行集体备课,重点探讨学情学法、课堂教学设计和研究专题;二是上公开教学,重点探讨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程改革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推广高效课堂,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三是进行课题研究,积极引导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题研究,重在解决北川中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开展评优活动,组织课程改革案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评选高效的课堂,及时总结推广课程改革经验。
  3.实施教师培训“1357”工程,提升教师水平
  基于“北川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与“模块化”的教学研究体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在需要状态下学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创新状态下发展。为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北川中学启动青年教师培养“1357”工程,即1年站稳脚跟,3年熟悉教材,5年成为骨干,7年形成特色。充分利用一流设施设备和校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名师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为保证校本研修研训顺利进行,学校建立“北川中学听课制度”“校本研修研训制度”“理论学习制度与管理激励制度”等,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校本论坛、专题讨论、专业会谈、协作教学、经验交流、专家指导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主题研修研训,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基于北川中学教师校本培训路径的几点启示
  汶川“5·12”特大地震给北川中学以沉重打击,但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北川中学師生顶住各种压力,坚毅前行。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北川中学探索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教师校本培训之路,既提高了教师整体队伍素质,同时也保证了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从北川中学教师校本培训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1.校本培训模式可具多样性
  部分学者、专家认为校本培训应立足受训教师所在学校本体,以此为基地展开培训活动,而从北川中学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模式可具多样性、灵活性,以达成实效性之目的。据此,根据培训地点不同,可划分为三种校本培训模式,实现“三足鼎立”,又相辅相成: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中心的培训模式,重在教师的进修或继续教育,目的是偏重于专业与理论素养的培养;以优质中学为中心的培训模式,重在教师实践技能与经验的获得,目的是偏重于教学技能的培养;以受训教师所在学校为中心的培训模式,重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目的是偏重于将在高等师范院校的理论与优质中学的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共同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搭建教师校本培训的教研平台
  通过成立中学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北川中学掀起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从如下两方面搭建教师校本培训的教研平台:一方面,在中学创建课程改革研究中心,融聚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共同研制教师校本培训方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另一方面,在高等师范院校创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共谋中学教改的实施计划,提升师资质量与水平。通过高等师范院校与地方中学的课程改革研究中心的双向互动,可实现准教师与在职教师培养培训双赢互惠,推动教师培养一体化进程,共同致力于提升基础教育师资水平。
  3.提供教师校本培训的时间保障
  灾后北川中学师资紧缺,但仍保证着本校教师校本培训,这既得益于高等师范院校优秀大学生的实习支教,又得益于地方教育局优秀师资的援助。由于当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编制计划紧缺,许多教师无暇顾及专业培训,因此,首先可通过多种方式补给,充足师资,从而保障教师校本培训的时间,譬如一方面,可通过与高等师范院校搭建合作平台,通过顶岗支教方式补充师资,或是监督和规范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农村中学从事教师工作。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西部志愿者”计划或“特岗教师”计划,充实中学师资队伍。[4] 其次加大城镇学校特别是优质学校教师对农村中学的支援力度,可通过教育局统一组织安排任务,依据一定的时间段,城镇中学教师分批次地到农村中学进行对口支援。[5] 以上几种方案均是通过置换形式,使在岗教师能有机会和时间保障投入到校本培训之中,促进专业化发展。
  【本文系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灾后教育重建背景下‘双元双向’实习支教共赢模式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FFB090647)的阶段性成果;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新课程背景下四川高中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TER2009-03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四川高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项目编号:CJF09032)的阶段性成果。绵阳师范学院重点教育改革课题“《 规划纲要 》视域下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合作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号:Mnu-JY1028)。】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四川 绵阳,621000)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2(11).
  [2]李冰,叶际琴.有效性:校本培训的应然追求——基于校本培训管理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5).
  [3]邹俊川.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用“爱”筑起新学校[N].四川日报,2011-01-07.
  [4]蒋平.《 规划纲要 》视域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平性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6).
  [5]高丽.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困境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08(3).
其他文献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是第一生产力”“有安才有全”……从这些安全口号和安全标语中可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安全”二字已深深地渗入人们头脑和各行各业之中。小学生安全意识低,安全知识少,人数又较多,如何才能搞好小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安全工作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关注细节,培养安全意识  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
期刊
以人为本是实现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创新实践是实现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我校小班化教育正是在这些科学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创新实践,以科学的方法解决了小班化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小班化教育在我校不仅扎下了根,而且健康地成长。  一、我校小班化教育的形成轨迹  (一)在无奈中起步  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走进我们学校,是基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解放思想、创新实践的结果。长期以来,中国学
期刊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自由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从而对教师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专业发展除了有赖于外部条件的改善、寻求社会支持系统,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身来提升。就教师自身而言,需要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克服职场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古代的统治者和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第一”也是国家指导教育政策的核心宗旨。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市场经济导向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中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张显个性的同时,面对由于工具理性的发展和扩张而陷入感官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人类社会,内心那些既有的终极意义、最高贵的人生价值逐渐被动摇与遗忘。[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培训。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应积极探讨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其中,重视西部地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组织管理问题,既是提高西部地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关键,又是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西部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本研究旨在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为背景,以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指的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适量而准确的知识有助于将无意识的习得转化为有意识的学得,有助于将混沌的内隐能力转化为明晰的外显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学必须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并在运用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鲸 》一文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根据课文特点确定语文知识,如何在教学中学习领悟、运用语文知识。 
期刊
【摘 要】该报告依据赴新疆喀什地区实习支教学生的实地调查,从现状综述、问题汇总、解决对策三个方面观照喀什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讨论了喀什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背景以及问题和不足,并依据事实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喀什地区 基础教育 现状 解决对策    一、前言  2011年3月,新疆石河子大学的4个专业的400余名08级师范生来到喀什地区,开始了为期近4个月的实习支教生活。参加实习支教的学生大多被
期刊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毛诗序 》)找到诗人感情的源头,摸清诗人感情的脉搏,就等于找到了理解古诗的金钥匙,能轻松穿越时空,与诗人产生共鸣。如果对诗人所处时代情况不清楚,就无法体会他们的“言下之意”,更谈不上从中受到熏陶了。因此,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会对诗人的身世经历、写作背景作具体介绍,帮助学生感悟诗词风格。但效果恐怕并不理想。体悟诗情、探讨思想、琢磨诗风难度比较大,学生年龄
期刊
【摘 要】行动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早已经取得了教育研究者的一致认可。但是,作为行动研究的重要开展者——中小学教师对行动研究的青睐却并没有在行动上展现出来。虽然行动研究在理论层面上走俏,但在实践层面上却遭遇搁浅。这种“上热下冷”的现状既折射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张力,也暴露出应试教育的冲击以及教育理论研究中本土化的不足。这种现状的解决需要教育理论研究者进行反思,同时也需要教育实践者进行反思。
期刊
精彩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思想。综观名师的课堂,教学的大智慧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积淀而成的。细节看似“随心所欲”,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却是教师理念引领和灵性处理的综合效果。  1.精心预设,在建构中品味学生的精彩  课堂上的精彩,源于课前的“精心预设”。没有课前的运筹帷幄,就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教师只有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充分预设,才能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突发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