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论体系在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在理论的建构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这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上,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变革上,新课程理念支持、提倡、引领能够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也是当代教学改革中大家极为关注的核心问题. 新课程理念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能动学习观和有效学习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学习的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于革新传统教学观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作为肩负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大多能够遵循新课程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也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偏差.
重视学习的输入性,忽视学习的能动性,导致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欠缺. 建构主义理论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尽量换一种知识的传递方式:让事实和现象去告诉学生. 学习不单是知识的转移,它首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实现知识建构. 而且,学习并不单是为了知道某种知识,还需要学生对知识作出自己的分析和检验,看它是否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一致,是否合理,是否可信. 学习也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 由于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重结论的获得,而轻视得出知识的探索过程,把结论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它,然后就是巩固知识,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极为贫乏,而且,这些结论都是作为定论教给学生的,学生没有对它们进行深入的推敲,学习活动基本是理解和记忆,缺少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在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欠缺.
重视知识的结论性,忽视知识的建构性,导致理智上独立性与自主性的欠缺. 有的教师过于强调课本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教学成为知识的搬运,假如学生有想不通的地方,怀疑的只能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力,而不是教师. 在这种教学中,讨论的问题一般都有确定的、标准的答案,教师是学生发言的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不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却没有自己的思想,缺少分析和批判,他们非常顺从,以至于在理智上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在信息化社会中,面对各种来源的丰富信息,社会成员需要有主动选择、获取信息,并具有对信息作出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这要求他们在理智上具备自主和独立的品格. 另外,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众多方面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面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的上述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作出有力的回应. 不仅要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品格,提高他们在理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是智育的重要目标.
重视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致使学到知识的广泛应用与灵活迁移欠缺. 一些教师常常认为,在教学之前,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主题本身基本是无知的,学生自己是无法或很难形成这些知识的,当然也就无法解决与此有关的问题. 然而,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 所以,实际上,在某一主题内容的教学之前,学生常常对这一主题本身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教学不能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而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的处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本停留在对关键要点的记忆上,面对与课本中的例题相类似的问题,他们可以套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来加以解决. 但在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条件、目的都隐含在具体情境中,没有现成的解决问题的套路,学生只能具体分析眼前的问题,建构起解决问题的思路. 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常常无法在需要的时候灵活运用,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作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同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实用的知识.
重视学习的输入性,忽视学习的能动性,导致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欠缺. 建构主义理论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尽量换一种知识的传递方式:让事实和现象去告诉学生. 学习不单是知识的转移,它首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实现知识建构. 而且,学习并不单是为了知道某种知识,还需要学生对知识作出自己的分析和检验,看它是否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一致,是否合理,是否可信. 学习也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 由于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重结论的获得,而轻视得出知识的探索过程,把结论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它,然后就是巩固知识,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极为贫乏,而且,这些结论都是作为定论教给学生的,学生没有对它们进行深入的推敲,学习活动基本是理解和记忆,缺少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在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欠缺.
重视知识的结论性,忽视知识的建构性,导致理智上独立性与自主性的欠缺. 有的教师过于强调课本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教学成为知识的搬运,假如学生有想不通的地方,怀疑的只能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力,而不是教师. 在这种教学中,讨论的问题一般都有确定的、标准的答案,教师是学生发言的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不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但却没有自己的思想,缺少分析和批判,他们非常顺从,以至于在理智上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在信息化社会中,面对各种来源的丰富信息,社会成员需要有主动选择、获取信息,并具有对信息作出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这要求他们在理智上具备自主和独立的品格. 另外,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众多方面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面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的上述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作出有力的回应. 不仅要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品格,提高他们在理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是智育的重要目标.
重视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致使学到知识的广泛应用与灵活迁移欠缺. 一些教师常常认为,在教学之前,学生对所要学习的主题本身基本是无知的,学生自己是无法或很难形成这些知识的,当然也就无法解决与此有关的问题. 然而,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 所以,实际上,在某一主题内容的教学之前,学生常常对这一主题本身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教学不能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而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的处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本停留在对关键要点的记忆上,面对与课本中的例题相类似的问题,他们可以套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来加以解决. 但在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条件、目的都隐含在具体情境中,没有现成的解决问题的套路,学生只能具体分析眼前的问题,建构起解决问题的思路. 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常常无法在需要的时候灵活运用,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透视学生的理解,洞察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作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同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实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