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MA/TiO2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989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用经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纳米TiO2,与MMA单体混合,合成PMMA/TiO2纳米复合粒子。探讨了TiO2表面改性机理,并用TG、IR、DSC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表明纳米TiO2被包覆在聚合物PM—MA中。将复合粒子加入紫外光固化涂料,制得复合涂膜。由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分析,制备的PMMA/TiO2复合粒子平均粒径约为75nm。分别在涂膜中添加等量的纳米TiO2和PMMA/TiO2纳米复合粒子,制成两张复合涂膜,比较发现PMMA/TiO2纳米复合粒子在涂膜中的分散情况优于纳米TiO2,呈现
其他文献
采用改进的溶液浇铸/粒子沥滤工艺,将聚乳酸(PLLA)与致孔剂粒子粉碎后,制备了双层和多层孔径梯度变化的PLLA泡沫支架。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材料内部界面处存在一定的扩散现象,且界面处
通过紫外光照射将半频哪醇自由基偶合到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膜表面,利用该偶合基团上的羟基与对苯二甲酰氯(TPC)和双酚A(BPA)进行交替反复的逐步缩合反应,制备了以共价键结合的多
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作为NMPC重要组成的滚动优化部分对控制效果的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寻求一种可靠的优化算法十分必要。PSO算法
详细考察了合成工艺(加料方式和加料顺序)对稀土有机三元配合物铕-啉菲咯啉-水杨酸(Eu(Sal)3Phen)荧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单体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顺序对Eu(Sal)3Phen的荧光性能有影响;对Eu
选用了10种具有不同膜结构的板式膜,并以CO2-去离子水或0.1mol/LNaOH溶液为实验体系,进行了静态膜吸收实验。实验研究了对于不同微孔形态的膜(拉伸孔膜,指状孔膜),膜孔隙率和膜厚度
应用计算软件Matlab,根据矢量方程解析法对摇滚式混合机的摆动机构进行了分析,由摆动支架摆角变化求出其相应的摆动角速度和摆动角加速度,并计算出整个摆动部分的重心和转动惯量
以简单回路振荡热管为热力系统。通过热力学分析,导出了稳定循环的条件:蒸发端吸热量等于冷凝端放热量.且必须考虑耗散功的影响作用。推导出稳定循环过程的特征和热力学参量变化
采用Hartree-Fock(HF)及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方法,在LANL2DZ和CEP-31G基组水平上,对配合物CpW(CO)2(μ-CO)(μ-PPh2)Fe(CO)3(1)和CpW(CO)3(μ-PPh2)Fe(CO)4(2)的结构进行了
在消除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在装填工业Ni/α-Al2O3催化剂的微分反应器内进行了甲烷水蒸气重整的本征动力学研究.实验证明在低产物浓度时H2,CO和CO2为主要产物,且两者的生成速率
对来自于Candidasp.99-125的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合成异维生素C棕榈酸酯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反应速率v0与棕榈酸和异维生素C摩尔浓度的比值有关。v0随着cpal/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