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布鲁姆说:“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也说过:“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这一切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紧紧地围绕目标精心设计富有思考性的教学内容,最后还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进行目标的拓展。
本学期,有幸参加片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我以设计《称赞》教学过程为例,来研究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落实。
一、合理的目标,有效教学的基点
根据单元目标,我将文本认认真真地进行了阅读。在读文本时,首先,作为一个读者去读,进入情景,忘掉自己,去欣赏文本;接着,作为学生去读,一边读,一边设身处地地想,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揣摩学生的阅读起点;最后,作为一名老师去读,跳出文本,理性地思考文章的主旨,品味文本的语言,揣摩文章的中心。将文本读厚,再读薄。于是,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刺、猬”等10个生字,会写“采”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二、合适的内容,有效教学的起点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流程。
(1)课前谈称赞,引入文本。读准“称赞”字音,理解意思。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生字音,理解词义。
(3)再读课文,深入理解。引出文中的主人公,根据填空的形式,说出课文的大意。初步感知文中的“称赞”是相互的。
(4)学习“刺猬称赞小獾”
①启用各种感官,并联系生活,理解“粗糙”(坐、摸)。
②理解、运用“一个比一个好”。
③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称赞小獾。
(5)略学“小獾称赞小刺猬”,体会相互称赞能给人带来快乐。
(6)四、书写:整体回归,将文本故事缩成简短小故事,故事中出现生字,并学习生字。
三、合宜的策略,有效教学的焦点
教学片段一:运用各种感官,感悟“粗糙”
师:小刺猬这样称赞小獾,那小獾的板凳到底做得怎样?快速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很粗糙。
师:粗糙的小板凳,看上去怎样?(课件出示三只粗糙的小板凳)
生1:凳子的腿有的长,有的短。
生2:凳子的腿有的粗,有的细。
生3:凳面有很粗的裂缝。
生4:凳面的钉子,有些没有完全钉进去。
……
师:这样的板凳,坐上去什么感觉?
生1:摇摇摆摆,不稳定。
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生1:有毛刺,糙糙的。
师:我们摸摸自己的桌子,什么感觉?
生(摸后):很光滑。
师:“光滑”和“粗糙”是一组反义词。
教学片段二:在实践中运用“一个比一个好”
(在学生理解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原因后,再读称赞的话)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一个比一个好的”?看着屏幕的三个板凳说一说。
生1:二号板凳比一号板凳光滑,三号板凳比二号板凳更光滑。
师:说得真好,谁能像这位同学说的,再来说说。
生2:二号板凳比一号板凳稳定,三号板凳比二号板凳更稳定。
师:那说其他的东西,可以怎么说呢?
师:现在我明白了,一个比一个好,不是说小獾做得好,而是一次比一次又进步。咱们也来做做小刺猬,夸夸小獾吧。(出示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生1:(强调了“能干”、“一个比一个好”)……
生2:(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
师: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生3(竖起大拇指读)……
师:真会动脑筋夸别人。一起来,加上动作称赞一下吧。
全体生:(加上动作)……
教学片段三:回归整体,落实生字教学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课件出示)请你来读读。
生:清晨,刺猬去采果子,称赞小獾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使他有了自信。傍晚,刺猬背回大红苹果,小獾送他椅子,表达谢意。刺猬送他苹果回谢,小獾称赞刺猬的苹果最大,最红,消除了他一天的疲劳。互相称赞,不但让他们获得了快乐,还让他们成了好朋友。
师:这段话中,红色的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今天我们就来写两个字。
(课件出示)第一个要写的字啊,就藏在这幅图中。你看,一只手在——(采),有人已经才出来了。古时候的人根据这个意思,造出了这个字(课件出示)到了现在,我们就演变成了这样的写法(课件出示)什么字呀?采,看老师板书。
师:(边写边解说)采:先写平撇,下面两个小点,再一个短撇。是爪字头,下面是木字,横在横中线,竖在竖中线,要注意的是,木和上面的点,不要连在一起。
背:是一个多音字。可以念第一声,也可以念第四声。文中是第一声。请分别给这两个音组一个词吧。写的时候要注意,月,变成偏旁时,撇变成了竖。
生:在练习纸上,读一读,写一写。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阅读教学和识字之中。
在理解“粗糙”一词时,我用了形象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粗糙的板凳是等面不光滑,毛糙,凳腿长短不一,粗细不同,做工不精致的。接着,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这样的板凳,我们坐上去是不稳定,不平稳,摸上去凹凸不平,手心有刺痛感,从而理解“粗糙”的意思,进一步感知“粗糙”与“光滑”这一反义词。
叶圣陶老人家就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文本中出现的句式练习——“一个比一个好”,仅仅是一个例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会使用这样的句式,首先要通过想象,心中想好一个事物,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说出合适的量词与形容词。
阅读教学中,离不开重要的环节——读。特别是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传统、最基本、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方法。以读带悟,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朗读中体会句子的语气,增强语感,体会真诚的称赞能带给人自信。同时,教学时注意称赞学生的感悟理解,点滴进步。这样,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注入了激情和活力。
在最后的生字教学中,我以故事小结的形式,将所有要求会写的字出现在短文中,让课文回归到整体。让学生既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巩固,又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总之,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布鲁姆说:“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也说过:“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这一切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紧紧地围绕目标精心设计富有思考性的教学内容,最后还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进行目标的拓展。
本学期,有幸参加片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我以设计《称赞》教学过程为例,来研究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落实。
一、合理的目标,有效教学的基点
根据单元目标,我将文本认认真真地进行了阅读。在读文本时,首先,作为一个读者去读,进入情景,忘掉自己,去欣赏文本;接着,作为学生去读,一边读,一边设身处地地想,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揣摩学生的阅读起点;最后,作为一名老师去读,跳出文本,理性地思考文章的主旨,品味文本的语言,揣摩文章的中心。将文本读厚,再读薄。于是,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刺、猬”等10个生字,会写“采”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
3.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二、合适的内容,有效教学的起点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流程。
(1)课前谈称赞,引入文本。读准“称赞”字音,理解意思。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生字音,理解词义。
(3)再读课文,深入理解。引出文中的主人公,根据填空的形式,说出课文的大意。初步感知文中的“称赞”是相互的。
(4)学习“刺猬称赞小獾”
①启用各种感官,并联系生活,理解“粗糙”(坐、摸)。
②理解、运用“一个比一个好”。
③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称赞小獾。
(5)略学“小獾称赞小刺猬”,体会相互称赞能给人带来快乐。
(6)四、书写:整体回归,将文本故事缩成简短小故事,故事中出现生字,并学习生字。
三、合宜的策略,有效教学的焦点
教学片段一:运用各种感官,感悟“粗糙”
师:小刺猬这样称赞小獾,那小獾的板凳到底做得怎样?快速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很粗糙。
师:粗糙的小板凳,看上去怎样?(课件出示三只粗糙的小板凳)
生1:凳子的腿有的长,有的短。
生2:凳子的腿有的粗,有的细。
生3:凳面有很粗的裂缝。
生4:凳面的钉子,有些没有完全钉进去。
……
师:这样的板凳,坐上去什么感觉?
生1:摇摇摆摆,不稳定。
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生1:有毛刺,糙糙的。
师:我们摸摸自己的桌子,什么感觉?
生(摸后):很光滑。
师:“光滑”和“粗糙”是一组反义词。
教学片段二:在实践中运用“一个比一个好”
(在学生理解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原因后,再读称赞的话)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一个比一个好的”?看着屏幕的三个板凳说一说。
生1:二号板凳比一号板凳光滑,三号板凳比二号板凳更光滑。
师:说得真好,谁能像这位同学说的,再来说说。
生2:二号板凳比一号板凳稳定,三号板凳比二号板凳更稳定。
师:那说其他的东西,可以怎么说呢?
师:现在我明白了,一个比一个好,不是说小獾做得好,而是一次比一次又进步。咱们也来做做小刺猬,夸夸小獾吧。(出示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生1:(强调了“能干”、“一个比一个好”)……
生2:(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
师: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生3(竖起大拇指读)……
师:真会动脑筋夸别人。一起来,加上动作称赞一下吧。
全体生:(加上动作)……
教学片段三:回归整体,落实生字教学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课件出示)请你来读读。
生:清晨,刺猬去采果子,称赞小獾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使他有了自信。傍晚,刺猬背回大红苹果,小獾送他椅子,表达谢意。刺猬送他苹果回谢,小獾称赞刺猬的苹果最大,最红,消除了他一天的疲劳。互相称赞,不但让他们获得了快乐,还让他们成了好朋友。
师:这段话中,红色的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今天我们就来写两个字。
(课件出示)第一个要写的字啊,就藏在这幅图中。你看,一只手在——(采),有人已经才出来了。古时候的人根据这个意思,造出了这个字(课件出示)到了现在,我们就演变成了这样的写法(课件出示)什么字呀?采,看老师板书。
师:(边写边解说)采:先写平撇,下面两个小点,再一个短撇。是爪字头,下面是木字,横在横中线,竖在竖中线,要注意的是,木和上面的点,不要连在一起。
背:是一个多音字。可以念第一声,也可以念第四声。文中是第一声。请分别给这两个音组一个词吧。写的时候要注意,月,变成偏旁时,撇变成了竖。
生:在练习纸上,读一读,写一写。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阅读教学和识字之中。
在理解“粗糙”一词时,我用了形象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粗糙的板凳是等面不光滑,毛糙,凳腿长短不一,粗细不同,做工不精致的。接着,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这样的板凳,我们坐上去是不稳定,不平稳,摸上去凹凸不平,手心有刺痛感,从而理解“粗糙”的意思,进一步感知“粗糙”与“光滑”这一反义词。
叶圣陶老人家就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文本中出现的句式练习——“一个比一个好”,仅仅是一个例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会使用这样的句式,首先要通过想象,心中想好一个事物,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说出合适的量词与形容词。
阅读教学中,离不开重要的环节——读。特别是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传统、最基本、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方法。以读带悟,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朗读中体会句子的语气,增强语感,体会真诚的称赞能带给人自信。同时,教学时注意称赞学生的感悟理解,点滴进步。这样,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注入了激情和活力。
在最后的生字教学中,我以故事小结的形式,将所有要求会写的字出现在短文中,让课文回归到整体。让学生既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巩固,又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总之,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