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此生多长,那一刻心头的钝痛,都会蔓延到我生命的黄昏。
我是她喂养大的。
那时她已年近70,瘦瘦的,矮矮的,头发花白,穿一件深蓝色自制大襟衫,裹着绑腿,一双缠足又尖又细。她年轻时患过严重的中耳炎,跟她说话需要吵架的分贝。
她一向羡慕村里那些有女儿的人家,眼馋他们经常以看望外孙的名义轮番去女儿们家打打牙祭,躲躲清静。她只有父亲这根独苗,于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巴不得我夜之间就到了出嫁的年纪,然后拖儿带女未接她,绕着全村转三圈,让所有的人都看到。
小时候,我对她床头那只黑色檀木箱充满了好奇,每每趁她不在时乱翻气。里面的很多银饰,被我拿出去显摆,往往就弄丢了。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还有她所有青春岁月的见证,她定很心疼,却从来不曾责骂过我。
我结婚前,她把最后只银帽花交给父亲,拿到银器店做了一对戒指给我。那年她已经92岁,听力几乎完全丧失。我忙着准备嫁事,偶尔回娘家趟,没和她说过什么话。从我进门开始,她就眼巴巴地望着,踮着小脚里里外外地跟着,直到我离开。
我生下儿子那年,她彻底失去听觉,儿子满月时我们回家小住。她颤巍巍伸手来抱孩子,大声夸他长得漂亮,跟我小时候模样。她抢着拆洗孩子的棉衣裤,似乎是抢份喜悦,抑或是抢份责任。她抱大的婴儿,如今竟也做了母亲,她心中自然满是喜悦。可惜我们不常回去,更不能长住,每次走的时候她满眼都是不舍。
她去世前的那个冬天,儿子两岁多,弟弟也生了女儿,父亲在做完次大手术后,需要每天去医院放疗。母亲与父亲住在弟弟家,把她个人留在乡下,请邻居在我家老宅照顾她。
那个冬天,雪从冬初直下到冬末,纷纷扬扬,像我的忙碌,也像我乱糟糟的心。但凡有一丁点空闲,我就会忐忑难安:她95岁了,一天中总有些时候神志模糊,一生操劳,儿孙俱全,伸出手去却握不住丝温暖。
周末我回去看她,发现她睡颠倒了时间,晚上在院子里转,碰到门框廊柱,额上有几片青紫。我为她梳头,帮她洗脚,剪脚趾甲。她的脚严重变形,脚趾根根蜷曲在生了厚茧的脚掌里,从脚心到小腿冰凉冰凉,像截枯木。它走了个世纪的路,漫长而泥泞的路。
忍住眼泪,狠下心肠离开。她追出来嘱咐我:“别总惦着回来看我。”我不敢回头,无论此生多长,那刻心头的钝痛,都会蔓延到我生命的黄昏。
总担心她一个人熬不过那个冰冷的冬天,她却坚持到了早春。年后一天天变暖,我盼着儿子秋天上了幼儿园,一定把她接未,逛逛城市的街道,再到澡堂好好洗个澡。她那么爱干净,她那么渴望走“女儿”家。
但她却在春天离我而去。
她要走的那个周末,自己穿好了早年备下的寿衣,仔仔细细缠好了绑腿,还戴上了蓝色的丝绸帽子,甚至连寿鞋也整整齐齐摆在床下。
她一个人,有些焦跺地等待那个时刻。
寿衣单薄,早春乍暖还寒。她坐在床边等了父亲和母亲个多小时,应该浑身早没有一丝热气。那天的公交车晚点,父亲和母亲从医院到家的时间,显然超出了她的预算。
母亲进房后招呼她,伸手扶她躺下,她着力而倒,恰是头朝外脚朝内。这时,他们才看清她的身装束。
我赶到的时候,她已经走远。跪在床前,握住她的手——那双将我拉扯大的曾经最温暖的手——已经永远冷却,右手还紧紧地攥着一张合影——那是我上小学时与她、起照的……
我是她喂养大的。
那时她已年近70,瘦瘦的,矮矮的,头发花白,穿一件深蓝色自制大襟衫,裹着绑腿,一双缠足又尖又细。她年轻时患过严重的中耳炎,跟她说话需要吵架的分贝。
她一向羡慕村里那些有女儿的人家,眼馋他们经常以看望外孙的名义轮番去女儿们家打打牙祭,躲躲清静。她只有父亲这根独苗,于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巴不得我夜之间就到了出嫁的年纪,然后拖儿带女未接她,绕着全村转三圈,让所有的人都看到。
小时候,我对她床头那只黑色檀木箱充满了好奇,每每趁她不在时乱翻气。里面的很多银饰,被我拿出去显摆,往往就弄丢了。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还有她所有青春岁月的见证,她定很心疼,却从来不曾责骂过我。
我结婚前,她把最后只银帽花交给父亲,拿到银器店做了一对戒指给我。那年她已经92岁,听力几乎完全丧失。我忙着准备嫁事,偶尔回娘家趟,没和她说过什么话。从我进门开始,她就眼巴巴地望着,踮着小脚里里外外地跟着,直到我离开。
我生下儿子那年,她彻底失去听觉,儿子满月时我们回家小住。她颤巍巍伸手来抱孩子,大声夸他长得漂亮,跟我小时候模样。她抢着拆洗孩子的棉衣裤,似乎是抢份喜悦,抑或是抢份责任。她抱大的婴儿,如今竟也做了母亲,她心中自然满是喜悦。可惜我们不常回去,更不能长住,每次走的时候她满眼都是不舍。
她去世前的那个冬天,儿子两岁多,弟弟也生了女儿,父亲在做完次大手术后,需要每天去医院放疗。母亲与父亲住在弟弟家,把她个人留在乡下,请邻居在我家老宅照顾她。
那个冬天,雪从冬初直下到冬末,纷纷扬扬,像我的忙碌,也像我乱糟糟的心。但凡有一丁点空闲,我就会忐忑难安:她95岁了,一天中总有些时候神志模糊,一生操劳,儿孙俱全,伸出手去却握不住丝温暖。
周末我回去看她,发现她睡颠倒了时间,晚上在院子里转,碰到门框廊柱,额上有几片青紫。我为她梳头,帮她洗脚,剪脚趾甲。她的脚严重变形,脚趾根根蜷曲在生了厚茧的脚掌里,从脚心到小腿冰凉冰凉,像截枯木。它走了个世纪的路,漫长而泥泞的路。
忍住眼泪,狠下心肠离开。她追出来嘱咐我:“别总惦着回来看我。”我不敢回头,无论此生多长,那刻心头的钝痛,都会蔓延到我生命的黄昏。
总担心她一个人熬不过那个冰冷的冬天,她却坚持到了早春。年后一天天变暖,我盼着儿子秋天上了幼儿园,一定把她接未,逛逛城市的街道,再到澡堂好好洗个澡。她那么爱干净,她那么渴望走“女儿”家。
但她却在春天离我而去。
她要走的那个周末,自己穿好了早年备下的寿衣,仔仔细细缠好了绑腿,还戴上了蓝色的丝绸帽子,甚至连寿鞋也整整齐齐摆在床下。
她一个人,有些焦跺地等待那个时刻。
寿衣单薄,早春乍暖还寒。她坐在床边等了父亲和母亲个多小时,应该浑身早没有一丝热气。那天的公交车晚点,父亲和母亲从医院到家的时间,显然超出了她的预算。
母亲进房后招呼她,伸手扶她躺下,她着力而倒,恰是头朝外脚朝内。这时,他们才看清她的身装束。
我赶到的时候,她已经走远。跪在床前,握住她的手——那双将我拉扯大的曾经最温暖的手——已经永远冷却,右手还紧紧地攥着一张合影——那是我上小学时与她、起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