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在多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一个不容忽视且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全面地了解学生,还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评价一直深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教学评价语言是否具有艺术性,更是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多加关注的敏锐话题。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于学习语文效果好坏的评价感情是肤浅的、稚嫩的,他们十分乐于听取教师和同学的意见,获得表扬时他们会呈现出喜悦、兴奋的情绪,接受批评时他们会呈现伤心、低落的情绪,这就是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这句精辟的话语阐述了教学评价艺术的重要作用,也客观上说明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评价的语言。因此,恰当地运用和蔼可亲、充满艺术以及富有激情的课堂评价语言,便能更好的激活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评价,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学生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渴望得到心中权威老师的评价,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表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应多注重提升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使教学评价活动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和效果。下面我就围绕教学评价语言的实践探索谈谈点滴看法和感悟。
一、教学评价语言必须具有感染力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评价语言繁而多,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经常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这样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教学中我发现某个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评价语言不是很满意,于是我因人而异,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从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生自信心等多方面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不同的评价。特别是对优秀学生,我更多地给予激励和启迪,因为这部分“学优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在学习上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必须选择独特的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探究的欲望。卡耐基曾说: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使一个人发挥最佳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因此,在对表现不够好的孩子评价时,我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让这些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时,他们会努力向优秀的学生靠拢。如“这句话你读得太好了,请你再给大家示范朗读一遍吧!”“你的进步真神速!”“老师为你的出色表现而自豪。”对于差生,我热切地激励。这部分学生通常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及主动学习意识等各方面都比较差,他们共同特点是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励。因此我细心地从他们身上发现他们自身的优点,用发现闪光点的办法打消他们的自卑心理。如“很佩服你的勇气,让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好吗?”“今天你读课文没有错别字,可见预习是有作用的。”课堂上我关注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用温情的评价语言,适时给予获得成功的学生予以鼓舞,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求知成功的喜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评价的语言需要启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说得好,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有了安全感后才会产生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因此课堂上的评价语言要注重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不仅要关心智育方面的发展,问题的对错,学习技巧性等,还要帮助学生丰富评价信息,整合现象的评价和实质的评价,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问题,认识自我,接纳和认同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以及和谐的發展。此外,评价还要关注情商的发掘,针对学生发言的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素养,这就要求评价方法也要多元性,如适当运用肢体语言、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各种丰富的表情等。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我点了一个想读书又不敢举手的学生起来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双眼微闭,轻轻摇晃着头,好像陶醉了。学生读完后,看到陶醉的老师伸出了大拇指,瞬间,幸福溢满了这个学生的小脸,于是这个平时并不大胆的孩子在下次朗读中又高高举起了小手。
三、评价的语言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马卡连柯对此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要通过正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让学生情感走向正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如我在一次赛课活动中尝试教学了《一条大鱼》,教学中我提出:“爸爸为什么坚持要汤姆把大鱼放回湖中?”学生回答:“还没到钓鱼时间。”于是我针对该生的回答进行了修正:“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我要求、自我管理,这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文中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汤姆,我们要向他学习。”针对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目的,能够自我教育,坚定学习信心并获得进一步探究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在一次听课活动中, 我发现有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较随意,盲目地评价学生,“你读得好,下一个!”“真好!”“你真棒!”……是如何好,好在哪里,学生也弄不明白。再如有个学生读课文,老师评价“读得没感情”,但又没有具体指导,只是结论式语言,学生不得方法,不知道怎样读才会读得有感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评价语言的正确性和针对性,因为这样的评价往往能够起到点拨作用,让学生豁然开朗,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个理念能否得以实施和落实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关注学生发展”的今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引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科学评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评价,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学生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渴望得到心中权威老师的评价,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表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应多注重提升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使教学评价活动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和效果。下面我就围绕教学评价语言的实践探索谈谈点滴看法和感悟。
一、教学评价语言必须具有感染力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评价语言繁而多,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经常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这样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教学中我发现某个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评价语言不是很满意,于是我因人而异,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从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生自信心等多方面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不同的评价。特别是对优秀学生,我更多地给予激励和启迪,因为这部分“学优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在学习上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必须选择独特的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探究的欲望。卡耐基曾说: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使一个人发挥最佳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因此,在对表现不够好的孩子评价时,我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让这些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时,他们会努力向优秀的学生靠拢。如“这句话你读得太好了,请你再给大家示范朗读一遍吧!”“你的进步真神速!”“老师为你的出色表现而自豪。”对于差生,我热切地激励。这部分学生通常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及主动学习意识等各方面都比较差,他们共同特点是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励。因此我细心地从他们身上发现他们自身的优点,用发现闪光点的办法打消他们的自卑心理。如“很佩服你的勇气,让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好吗?”“今天你读课文没有错别字,可见预习是有作用的。”课堂上我关注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用温情的评价语言,适时给予获得成功的学生予以鼓舞,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求知成功的喜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评价的语言需要启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说得好,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被尊重,有了安全感后才会产生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因此课堂上的评价语言要注重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建构,不仅要关心智育方面的发展,问题的对错,学习技巧性等,还要帮助学生丰富评价信息,整合现象的评价和实质的评价,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问题,认识自我,接纳和认同正确的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以及和谐的發展。此外,评价还要关注情商的发掘,针对学生发言的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素养,这就要求评价方法也要多元性,如适当运用肢体语言、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各种丰富的表情等。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我点了一个想读书又不敢举手的学生起来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我双眼微闭,轻轻摇晃着头,好像陶醉了。学生读完后,看到陶醉的老师伸出了大拇指,瞬间,幸福溢满了这个学生的小脸,于是这个平时并不大胆的孩子在下次朗读中又高高举起了小手。
三、评价的语言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马卡连柯对此曾说:“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作为教师,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要通过正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让学生情感走向正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使他们在启发、引导下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如我在一次赛课活动中尝试教学了《一条大鱼》,教学中我提出:“爸爸为什么坚持要汤姆把大鱼放回湖中?”学生回答:“还没到钓鱼时间。”于是我针对该生的回答进行了修正:“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我要求、自我管理,这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文中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汤姆,我们要向他学习。”针对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目的,能够自我教育,坚定学习信心并获得进一步探究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在一次听课活动中, 我发现有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较随意,盲目地评价学生,“你读得好,下一个!”“真好!”“你真棒!”……是如何好,好在哪里,学生也弄不明白。再如有个学生读课文,老师评价“读得没感情”,但又没有具体指导,只是结论式语言,学生不得方法,不知道怎样读才会读得有感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评价语言的正确性和针对性,因为这样的评价往往能够起到点拨作用,让学生豁然开朗,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这个理念能否得以实施和落实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关注学生发展”的今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引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科学评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