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培养学生勇于提问。作者主要从指导实用的问题发现方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探索情境、构建自由的问题对话平台、采取以问题为纽带的多元评价等方面展开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探索情境 多元评价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教师总是认真地去备课,尽可能详细地挖掘书本中的知识点,把握住文本中的重难点,总结答题的方法要领,并把它们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如此迫切地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与考试成绩,并不在乎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备课、批改与辅导上。在经过数番苦苦寻觅之后,我发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开展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探索情境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得有正确的角色定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业观如今要重新看待。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不是先知先觉者,而是文本学习的参与者、问题构建的促进者。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做法,我以为这种情境应该是相对于知识面前的人人平等,应该强调知识尊严的底线。教师有了这种在知识面前的敬畏感,有了对这种知识传授的谦虚感,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自然会充满无限创意。
创设语文学习的问题情境,应该从自由的朗读开始。吸引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不是教师生动的讲解,也不是文本严密的逻辑,而是文本本身所提供的故事、人物、语言,甚至阅读的障碍或者疑惑都会触发学生的思考。比如《陈涉世家》是文言文,学生在阅读中自然会有许多的障碍,如果在阅读之前就把这些障碍提示或者解释,就会使他们失去好奇感,相反的,不提任何要求,反而能给他们广阔的自由空间去进行探索,这个过程是不可少的。于是学生采取了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高声吟诵,或低语吟哦,或默默体悟,阅读的延伸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布置问题,却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无论是在课前还是课堂,都应该把与文本亲近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不要在中间充当代言人。
学出问题,而不是带着问题学。许多老师喜欢在学生阅读文本前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有时是必不可少的,但多数情况下并无必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惑、形成问题,再经过一定的讨论分析,就像沙里淘金,最后遗留下来的问题才是我们在教学中真正需要解决核心的问题。比如《祝福》一文,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之后,学生自然地把问题指向祥林嫂的死因探寻。这种在学习中形成的问题,对学生的意义远胜于教师课前的预设。尤其是教师牵牛郎一样的问题方式,步步为营,虽然知识传授较为系统,但知识接受恐为负累。而那些是非问、填空问,问者轻巧,答者流利,气氛热闹,实际浪费时间,更谈不上培养问题意识了。
教师不拘泥于“参考”定论的模式也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思考。比如《孔乙己》一文,我先评论了孔乙己的长衫,以为他的长衫是不可脱下的,理由是:那是他的生活来源,是他做人的最后的尊严,是他唯一的心理安慰,脱了就意味着他的毁灭。当然不一定合理,但我要的是提供另一种思路。在语文教学中我尽力教我理解的书而不是“参考”要我教的书。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学生个性与知识基础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表达他们的问题,学习中的问题常常被他们藏在心里、含在口中,我们必须发现现象后面的原因,给他们一个自由交流的时空平台。
在课堂教学时,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往往是给学生看书的时间之后就立刻给学生以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我们读书并不是都等到看完全文才有思考和疑问的,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阅读时可以允许个别人在不同的地方停顿下来进行他们的思考,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是不是也可以说出来,以引起其他同学的关注与思索呢?对于朗读而言这是一种打断与破坏。再如有些心不在焉的同学,在教学已经进行到后面的时候,突然提出了一个全班已经讨论完成的问题。指责?嘲笑?还是稍后进行个别解答?前者也许会使他对课堂更不感兴趣,后者或许会让其他不明白这个问题的学生失去一次共同温习的机会。我应该愉快地接受并解答,即使只有他一个人不懂,为了针对个别的答疑并保护他的积极性也应该重复,毕竟他已经开始思考,何况谁也无法保证讨论过的问题全班就都掌握了。
除了课堂的讨论,是不是可以把“问”扩大到课堂以外的一切时间与地点进行呢?除了口头的疑惑,是不是可以把“问”用写纸条、发短信等方式表达呢?教师可以也应该在课堂外创造一切机会和平台供学生进行问题表达。我想到网络,其自由与隐秘的特点符合高中生的心理期待。我在博客上尝试了一次网络作文评改,效果很好。就是让学生把自己最得意的文章用电子文档交给我,由我统一在博客上发表,班级的每位同学都可以登录留言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与评价。这彻底改变了以往由语文老师一人说了算的评改方式,也改变了同学互相批改时应付了事的现象。
二、采取以问题为纽带的多元评价
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与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有关。教学总要考试,考试总要追求分数,这没有什么错误,不过我们在追求的时候能目光短浅,为分数而教学,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真正具备问题意识的学生,他的思维的开阔性、灵活性、多面性必然能够适应现在的语文试卷,素质教育不排除分数,而是从更理性的角度自然实现分数的目标。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就应该重新定位,学生的观念恐怕也要改一改。
阅读文本之后,学生为什么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呢?肯定有以往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听讲、记录、找答、发言、背诵、练习,步步小心,看似不错,实质失去了主动探索的习惯与能力。因此,我就不给他们听讲和记录的机会,课堂就从他们自己的发现开始。每一节课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没有发现、不参与讨论、不承担小组任务者课堂表现记为不合格,结合高中生学分认定的管理规定,强制学生进入自我学习与自我发问的轨道。只要学生的发现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则绝不吝惜教师的表扬,鲜花与掌声是人人都需要的。课堂作业也以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为重点,使课堂学习向课后自然延伸。
总之,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积极正面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问题意识实质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到解决问题。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对高中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真正地放下架子,转变角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创设各种情景,认真进行方法引导,使学生有问、敢问、能问、会问。当语文课堂的教学问题预设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由学生提出的时候,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探寻的时候,当问题意识成为学生学习习惯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进入了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探索情境 多元评价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教师总是认真地去备课,尽可能详细地挖掘书本中的知识点,把握住文本中的重难点,总结答题的方法要领,并把它们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教师如此迫切地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与考试成绩,并不在乎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备课、批改与辅导上。在经过数番苦苦寻觅之后,我发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开展语文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探索情境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得有正确的角色定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业观如今要重新看待。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不是先知先觉者,而是文本学习的参与者、问题构建的促进者。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做法,我以为这种情境应该是相对于知识面前的人人平等,应该强调知识尊严的底线。教师有了这种在知识面前的敬畏感,有了对这种知识传授的谦虚感,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自然会充满无限创意。
创设语文学习的问题情境,应该从自由的朗读开始。吸引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不是教师生动的讲解,也不是文本严密的逻辑,而是文本本身所提供的故事、人物、语言,甚至阅读的障碍或者疑惑都会触发学生的思考。比如《陈涉世家》是文言文,学生在阅读中自然会有许多的障碍,如果在阅读之前就把这些障碍提示或者解释,就会使他们失去好奇感,相反的,不提任何要求,反而能给他们广阔的自由空间去进行探索,这个过程是不可少的。于是学生采取了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高声吟诵,或低语吟哦,或默默体悟,阅读的延伸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布置问题,却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无论是在课前还是课堂,都应该把与文本亲近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不要在中间充当代言人。
学出问题,而不是带着问题学。许多老师喜欢在学生阅读文本前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有时是必不可少的,但多数情况下并无必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惑、形成问题,再经过一定的讨论分析,就像沙里淘金,最后遗留下来的问题才是我们在教学中真正需要解决核心的问题。比如《祝福》一文,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之后,学生自然地把问题指向祥林嫂的死因探寻。这种在学习中形成的问题,对学生的意义远胜于教师课前的预设。尤其是教师牵牛郎一样的问题方式,步步为营,虽然知识传授较为系统,但知识接受恐为负累。而那些是非问、填空问,问者轻巧,答者流利,气氛热闹,实际浪费时间,更谈不上培养问题意识了。
教师不拘泥于“参考”定论的模式也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思考。比如《孔乙己》一文,我先评论了孔乙己的长衫,以为他的长衫是不可脱下的,理由是:那是他的生活来源,是他做人的最后的尊严,是他唯一的心理安慰,脱了就意味着他的毁灭。当然不一定合理,但我要的是提供另一种思路。在语文教学中我尽力教我理解的书而不是“参考”要我教的书。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学生个性与知识基础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表达他们的问题,学习中的问题常常被他们藏在心里、含在口中,我们必须发现现象后面的原因,给他们一个自由交流的时空平台。
在课堂教学时,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往往是给学生看书的时间之后就立刻给学生以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我们读书并不是都等到看完全文才有思考和疑问的,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阅读时可以允许个别人在不同的地方停顿下来进行他们的思考,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是不是也可以说出来,以引起其他同学的关注与思索呢?对于朗读而言这是一种打断与破坏。再如有些心不在焉的同学,在教学已经进行到后面的时候,突然提出了一个全班已经讨论完成的问题。指责?嘲笑?还是稍后进行个别解答?前者也许会使他对课堂更不感兴趣,后者或许会让其他不明白这个问题的学生失去一次共同温习的机会。我应该愉快地接受并解答,即使只有他一个人不懂,为了针对个别的答疑并保护他的积极性也应该重复,毕竟他已经开始思考,何况谁也无法保证讨论过的问题全班就都掌握了。
除了课堂的讨论,是不是可以把“问”扩大到课堂以外的一切时间与地点进行呢?除了口头的疑惑,是不是可以把“问”用写纸条、发短信等方式表达呢?教师可以也应该在课堂外创造一切机会和平台供学生进行问题表达。我想到网络,其自由与隐秘的特点符合高中生的心理期待。我在博客上尝试了一次网络作文评改,效果很好。就是让学生把自己最得意的文章用电子文档交给我,由我统一在博客上发表,班级的每位同学都可以登录留言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与评价。这彻底改变了以往由语文老师一人说了算的评改方式,也改变了同学互相批改时应付了事的现象。
二、采取以问题为纽带的多元评价
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与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有关。教学总要考试,考试总要追求分数,这没有什么错误,不过我们在追求的时候能目光短浅,为分数而教学,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真正具备问题意识的学生,他的思维的开阔性、灵活性、多面性必然能够适应现在的语文试卷,素质教育不排除分数,而是从更理性的角度自然实现分数的目标。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就应该重新定位,学生的观念恐怕也要改一改。
阅读文本之后,学生为什么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呢?肯定有以往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听讲、记录、找答、发言、背诵、练习,步步小心,看似不错,实质失去了主动探索的习惯与能力。因此,我就不给他们听讲和记录的机会,课堂就从他们自己的发现开始。每一节课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没有发现、不参与讨论、不承担小组任务者课堂表现记为不合格,结合高中生学分认定的管理规定,强制学生进入自我学习与自我发问的轨道。只要学生的发现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则绝不吝惜教师的表扬,鲜花与掌声是人人都需要的。课堂作业也以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为重点,使课堂学习向课后自然延伸。
总之,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积极正面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欢乐。
问题意识实质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到解决问题。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对高中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真正地放下架子,转变角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创设各种情景,认真进行方法引导,使学生有问、敢问、能问、会问。当语文课堂的教学问题预设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由学生提出的时候,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探寻的时候,当问题意识成为学生学习习惯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进入了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