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给彝区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思想观念,外加市场经济的影响,尔普也随之产生了变迁。与民族改革前和民主改革后的尔普相比,此时的尔普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人乃至整个彝区有何影响?教育应该如何引导文化变迁走向发展性道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凉山彝族家支;尔普;变迁;引导
一、改革开放后的尔普解析
(一)状态及适用范围
尔普仍然很活跃,且不只用于丧葬、命金、纠纷中,不只是赔偿金、申诉费之类的,其适用范围再一次得到扩大,不仅用于不幸之事,还用于喜事之中。笔者调查对象“的忍此共”家支有这样一条家规:“凡是谁的儿子结婚和考上大学,其他兄弟补助当事人最低金额100元,超出100元不限”。赫小才毕摩提到,如今人们也开始把这种所凑的钱称作尔普。
(二)作用
以前是经济帮助,帮助家支成员排忧解难,也是自身为了寻求家支保护需要,如今部分彝族男性为了个人利益,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政治资源,通过出尔普来转换宗族身份、姓氏。男性随时随地出尔普进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受到彝区社会的赞扬,使得男性的强势性得到强化。
(三)存在形式
这个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多,尔普的数目之大,而且大多是人民币,也有富裕人家甚至直接给银行卡、存折或支票,丧葬中有的大量出礼炮、啤酒、白酒和花圈。如今较小的家支需要跨宗族、跨族群的尔普。家支势力大,完全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故无需其他宗族帮忙,不存在跨宗族的尔普。家庭职业、状况也影响到尔普的多少。若有正式职业,收入、家庭情况较好,就可多出一点,家庭困难的可以少出点。
(四)要求
许多家支将出尔普纳入家规,富的多出,穷的可少出、晚出,但是也有的遇到该出而不出或该分享而不分享,部分女性有决定权。尔其家规规定:家支成员与外家支打架,致使对方受伤或死亡,赔偿由当事人负责,与家支其他成员无关。1据习惯法,家支里的人(因人命案或拐妻案)需要赔偿给外家支,其他家支成员共同平摊,外家支赔偿给本家支某人,其他家支成员可以共同分享,但现在家支内的一些摊派,却困难重重,有的成员得到赔偿后,不按习惯法规定,不分配给家支其他成员,却“独享”。2市场经济发展、个人利益膨胀,不分享尔普的势头越发强硬。
(五)类型
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尔普的类型出现了变迁。巫达谈到凉山甘洛县新市坝镇彝族尔普随彝汉文化的相互融合和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出现了两种变迁形式:一种是跨宗族的尔普,另一种是跨族群的尔普。跨宗族的尔普还有新体现。比如他们家支的某家长子出事,家支成员都会全力的出尔普。如果该男子有姐妹,并出嫁且条件好,那么该女子的夫家也出尔普。了解家支文化后可知同宗族不能结婚,其夫家肯定是外家支,这便产生了跨宗族的尔普。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也加入到彝族尔普中。
(六)性别差异
昭觉县支尔木乡勒尔村的么色支系和海乃支系,都属于阿莫斯都九子家支联盟,么色子正(男)和海乃金吉(女)是相隔九代的本家支少年。某天二人在山上放牧,发生纠纷,男孩打伤女孩,二十日后女孩不治身亡。由于当事人都是少年,所以赔偿者和接受赔偿者都由各自的父亲代表。所有经济赔偿,由男孩的父亲向其家支本支系的成员收取并赔偿给死者。男方的支系按户出,富裕户每户出10元,中等收入户每户6元,贫困户每户3元,同时已经出嫁的妇女也可以参与出钱,并且多出钱者为高尚。
按理来说,若是外家支赔偿给死者金吉的费用,应该在么色家支平均分享,但本案中案件发生在同一家支的不同支系,赔偿费用只由女方家支所属的这一支系均分。女方家在该案中由于没有和阿莫斯都家支分享尔普,所以必须杀羊款待阿莫斯都家支参与调解活动的全体成员。显而易见,此案中尔普的类型主要体现为近亲尔普,凶手家支的近亲凑钱赔偿给死者,死者家支的近亲均享尔普。当命案发生在同一家支不同支系时,必须有近亲尔普出现,同时出嫁的妇女也可以参与凑钱,而且以出钱多者为高尚,可知女性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是妇女仅仅是代表夫家,女性自身存在的价值还是没有显现。出嫁妇女参与凑尔普,这其中还产生了跨宗族的尔普类型,因为同家支不可以结婚,妇女的夫家必定是外家支,如果妇女嫁的是其他民族,则其中还产生了跨族群的尔普。以上案例为改革开放后尔普类型出现了跨宗族、跨族群的变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总结
丧葬中出牛羊不只是男性的责任,女性也加入其中,成为幕后的工作者,并且像牛羊之类的尔普,已经完全被实实在在的人民币所取代。倘若是未婚男女,则各自都要出丧葬尔普,出嫁的女儿在自己父母过世的时候还会出双份尔普,一份代表自己,另一份代表夫家。若家庭实在贫困,根本无力出尔普,以前会受到家支严厉的谴责甚至被开除。但改革开放后,如果很穷没有能力出,则由有钱的、条件好的先出,垫付下,等自己条件好了再还也可以。文化对人的制约,给人的压力减轻很多,男女都取得了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受一些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在传统教育影响下男女还是有自己的苦衷。
尔普是彝族团结互助道德观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彝族尔普文化的变迁分析,可丰富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文化的传承既增加了彝族的知识文化,而且也影响到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培养并塑造出了彝民族的民族意识与精神,具有教育的作用,同时教育能保存并传承文化,教育又可引导文化变迁的方向,针对尔普出现的变迁,我们可以发挥教育在引导文化走向发展性变迁中作用,更加关注文化变迁对人的影响。此外,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而彝区传统的社会教育在传承尔普文化时,在教育主体、内容、方法和目的上存在社会性别差异,这就影响了文化的传承质量与水平,不利于文化发展。所以我们要对文化传承与变迁中的教育要素进行分析,以便能从源头上来缩减彝区的社会性别差异,促进彝区两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张洁(1985-)女,四川西昌人,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人类学。
参考文献:
[1]马长寿遗著,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凉山羅彝考察报告[R].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巴蜀书社,2006年.
[2]刘正发.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注释:
1.严文强.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流变-以个案分析为中心的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严文强.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流变-以个案分析为中心的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关键词】凉山彝族家支;尔普;变迁;引导
一、改革开放后的尔普解析
(一)状态及适用范围
尔普仍然很活跃,且不只用于丧葬、命金、纠纷中,不只是赔偿金、申诉费之类的,其适用范围再一次得到扩大,不仅用于不幸之事,还用于喜事之中。笔者调查对象“的忍此共”家支有这样一条家规:“凡是谁的儿子结婚和考上大学,其他兄弟补助当事人最低金额100元,超出100元不限”。赫小才毕摩提到,如今人们也开始把这种所凑的钱称作尔普。
(二)作用
以前是经济帮助,帮助家支成员排忧解难,也是自身为了寻求家支保护需要,如今部分彝族男性为了个人利益,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政治资源,通过出尔普来转换宗族身份、姓氏。男性随时随地出尔普进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受到彝区社会的赞扬,使得男性的强势性得到强化。
(三)存在形式
这个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多,尔普的数目之大,而且大多是人民币,也有富裕人家甚至直接给银行卡、存折或支票,丧葬中有的大量出礼炮、啤酒、白酒和花圈。如今较小的家支需要跨宗族、跨族群的尔普。家支势力大,完全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故无需其他宗族帮忙,不存在跨宗族的尔普。家庭职业、状况也影响到尔普的多少。若有正式职业,收入、家庭情况较好,就可多出一点,家庭困难的可以少出点。
(四)要求
许多家支将出尔普纳入家规,富的多出,穷的可少出、晚出,但是也有的遇到该出而不出或该分享而不分享,部分女性有决定权。尔其家规规定:家支成员与外家支打架,致使对方受伤或死亡,赔偿由当事人负责,与家支其他成员无关。1据习惯法,家支里的人(因人命案或拐妻案)需要赔偿给外家支,其他家支成员共同平摊,外家支赔偿给本家支某人,其他家支成员可以共同分享,但现在家支内的一些摊派,却困难重重,有的成员得到赔偿后,不按习惯法规定,不分配给家支其他成员,却“独享”。2市场经济发展、个人利益膨胀,不分享尔普的势头越发强硬。
(五)类型
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尔普的类型出现了变迁。巫达谈到凉山甘洛县新市坝镇彝族尔普随彝汉文化的相互融合和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出现了两种变迁形式:一种是跨宗族的尔普,另一种是跨族群的尔普。跨宗族的尔普还有新体现。比如他们家支的某家长子出事,家支成员都会全力的出尔普。如果该男子有姐妹,并出嫁且条件好,那么该女子的夫家也出尔普。了解家支文化后可知同宗族不能结婚,其夫家肯定是外家支,这便产生了跨宗族的尔普。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也加入到彝族尔普中。
(六)性别差异
昭觉县支尔木乡勒尔村的么色支系和海乃支系,都属于阿莫斯都九子家支联盟,么色子正(男)和海乃金吉(女)是相隔九代的本家支少年。某天二人在山上放牧,发生纠纷,男孩打伤女孩,二十日后女孩不治身亡。由于当事人都是少年,所以赔偿者和接受赔偿者都由各自的父亲代表。所有经济赔偿,由男孩的父亲向其家支本支系的成员收取并赔偿给死者。男方的支系按户出,富裕户每户出10元,中等收入户每户6元,贫困户每户3元,同时已经出嫁的妇女也可以参与出钱,并且多出钱者为高尚。
按理来说,若是外家支赔偿给死者金吉的费用,应该在么色家支平均分享,但本案中案件发生在同一家支的不同支系,赔偿费用只由女方家支所属的这一支系均分。女方家在该案中由于没有和阿莫斯都家支分享尔普,所以必须杀羊款待阿莫斯都家支参与调解活动的全体成员。显而易见,此案中尔普的类型主要体现为近亲尔普,凶手家支的近亲凑钱赔偿给死者,死者家支的近亲均享尔普。当命案发生在同一家支不同支系时,必须有近亲尔普出现,同时出嫁的妇女也可以参与凑钱,而且以出钱多者为高尚,可知女性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但是妇女仅仅是代表夫家,女性自身存在的价值还是没有显现。出嫁妇女参与凑尔普,这其中还产生了跨宗族的尔普类型,因为同家支不可以结婚,妇女的夫家必定是外家支,如果妇女嫁的是其他民族,则其中还产生了跨族群的尔普。以上案例为改革开放后尔普类型出现了跨宗族、跨族群的变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总结
丧葬中出牛羊不只是男性的责任,女性也加入其中,成为幕后的工作者,并且像牛羊之类的尔普,已经完全被实实在在的人民币所取代。倘若是未婚男女,则各自都要出丧葬尔普,出嫁的女儿在自己父母过世的时候还会出双份尔普,一份代表自己,另一份代表夫家。若家庭实在贫困,根本无力出尔普,以前会受到家支严厉的谴责甚至被开除。但改革开放后,如果很穷没有能力出,则由有钱的、条件好的先出,垫付下,等自己条件好了再还也可以。文化对人的制约,给人的压力减轻很多,男女都取得了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受一些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在传统教育影响下男女还是有自己的苦衷。
尔普是彝族团结互助道德观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彝族尔普文化的变迁分析,可丰富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文化的传承既增加了彝族的知识文化,而且也影响到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培养并塑造出了彝民族的民族意识与精神,具有教育的作用,同时教育能保存并传承文化,教育又可引导文化变迁的方向,针对尔普出现的变迁,我们可以发挥教育在引导文化走向发展性变迁中作用,更加关注文化变迁对人的影响。此外,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而彝区传统的社会教育在传承尔普文化时,在教育主体、内容、方法和目的上存在社会性别差异,这就影响了文化的传承质量与水平,不利于文化发展。所以我们要对文化传承与变迁中的教育要素进行分析,以便能从源头上来缩减彝区的社会性别差异,促进彝区两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张洁(1985-)女,四川西昌人,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人类学。
参考文献:
[1]马长寿遗著,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凉山羅彝考察报告[R].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巴蜀书社,2006年.
[2]刘正发.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注释:
1.严文强.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流变-以个案分析为中心的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严文强.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流变-以个案分析为中心的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