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尚”从名词变成动词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片森林
  风,很清新
  我们徒步行走
  没有负担
  梦,很纯真
  早起一点
  便多一点绿色。
  近处很浅。
  远处很深。
  刘江的这几句诗,令人想起唐代著名诗人韩愈的名作:“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刘江在此翻旧出新,记叙了中国时尚人先行一步的勇气和快意。正是他们,为中国时尚的大片绿荫栽种了最早的树苗。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浪漫主义,它从不忽略当下,更是将目光投向未来。
  时尚激发的既有创造的快乐,也有生活的快乐。19世纪的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宣称:“生活在别处。”这句名言引发了人们的无限想象和好奇,把人们的目光拉向了旷渺、多少有点未知的远方。平心而论,这是一则天才的断言,但也是一则天才的谬论。与此相对,刘江则诚实地告诉人们,生活就在生命的内部,就是我们自己,就是周遭的人与事。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应该是“自信的岛屿”:
  何必仅只是旁观呢
  每一个人都是一道风景
  每一个位置
  都可以瞩望
  更可以出发……
  作为中国时尚界的风云人物,刘江信奉的却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原则。这源于他对人,尤其是普通人有着清醒的认识,而没有因事业的成功而流露出常人极易滋生的傲慢之心。在对人的定位上,刘江表现出了极强的人文精神,非常合乎现代的标准:
  我想,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但谁都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事。如同街角那一盏盏路灯,再微弱的光也能撕碎黑暗,这种勇敢和责任让平凡的事物,变得令人尊重。我以崇敬的心,刻画它们的轮廓,我希望自己和读它的人,都能够无所畏惧,为理想奋力前行。
  对于生活,诗人始终心存一份感谢,这份谢意自然需要一个表达的渠道。此时,诗歌就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渠道。他在诗中如是表述:
  如果
  生活是一首诗
  ——感谢,就是
  最关的旋律
  阳光很公平地照耀着我们
  出发不久的月亮很可爱
  不是因为她很圆满
  而是由于她翘起的嘴角
  把感谢作为美妙的旋律,无疑是歌者的智慧。在刘江那里,写作不是功利的选择,也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游戏。写作,首先是出自对日常生活的敏感,怀抱对周遭的人与事发自深心的爱,投入一种饱经沧桑、却历久弥坚的热情。
  对于一名诗人而言,想象力极其重要。但是,仅有想象力是不够的,写作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表达能力。细节有时尽管不起眼,往往可能因此而决定成败。写作的细节同样至关重要,一个细节的处理是否妥帖,将决定诗歌本身的真实性、生动性、可感性臻达何种程度。刘江写有一组题为《细节》的短诗,诗的篇幅如同日本的俳句,但流动其中的语感则更加舒展、自如,令每一首短诗都像厅堂中随意摆放的玉饰:
  生活是一排排纽扣
  欲望的手
  将它们一个个打开
  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其生动性便来自观察的细致与感受力的敏锐。纽扣是细小的,看似不起眼,但是,对于一件服装来说,它们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抛头露面的领子与袖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必不可少的。
  广义地说,人的生命就是一次布满了风景与坎坷的旅行。一路走去,旅行者在阻难、凶险处往往感到漫长,在美景前又觉得时光的脚步为什么如此迅疾。因此,作为一种对应性的参照,现实中的旅行自然就会催人萌生抚今追昔的无限遐思。中国古代便有纪游诗的传统,东晋以降,谢灵运、谢胱先后各领风骚,凿开汉语诗歌的风气之先,或寄情于山水,或托意于名胜,在直面山川风物的慨叹中铺叙现实或历史的世态人情,为后人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等。这一传统历经唐宋,贯穿明清,在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大诗人的笔下曾大放异彩。
  今天,交通空前便利,在此背景下,“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已不再犯难,而纪游诗也更呈兴旺发达的趋势。在刘江的创作中,也有不少这类即兴抒发的怀古诗和咏景诗,它们绽放着作者沿途偶拾的生活体悟与感想。值得一提的是《与黄果树大瀑布对望》,诗歌传达的不仅仅是“相看两不厌”的古典情愫:
  这一刻,整个世界屏住呼吸
  我,与黄果树大瀑布
  久久地对望
  只有水柱敲击心潭的鼓声
  如浓缩的雷,倾吐雨云的郁闷
  表达一路风尘梦寐以求的欢畅
  过往的日子,像溪涧中的卵石
  轻轻滑过,似乎已经消失
  没有留下值得怀恋的印象
  诗笔蛇行至此,完成了一幅静态的铺陈,仿佛光阴就停留在那一刻,没有过去,也不存在未来。但瀑布就是瀑布,它的驻足是为了积蓄更大的力量,随即进发的轰响惊醒了人的错觉:
  脚下,终于踏响了命运的门铃
  轰然一声,朝大地怀抱中的扑落
  升华为跃向天空的飞翔
  由静而动,命运在摁响门铃的同时,也赋予了超越的可能,赶在坠落之前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飞翔。正如诗人所体验:
  一种旷达,一种果决,一种渴望
  瞬间里,完成了生命体验的超越
  黄果树和我,昨天不可想象……
  “黄果树和我”,对望的人与物,存在的主体与客体,那“不可想象”的是什么?是等待成功的焦虑?是博弈中的胶着?抑或是创业的艰难?省略号给出的是想象的自由,笔者当然也无须强作解人,显示画蛇添足式的聪明。刘江说:“一个人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了他与世界的关系。”那么,一个人看另一个人的角度呢?这也应该决定他与他的关系。我觉得,幸运的是,本人与刘江先生迄今尚未谋面,却预先站立在了一个诗的角度。
  (本文编辑 谢宁)
其他文献
这里说的“引文”,是指引自其他报刊书籍的语句。引文无误,才能撑起主题内容,增添文章色彩,增强论辩力量;反之误用,就会曲解原意,甚至错上加错。因此,引文须认真辨析。  “游泳应该突出鼻子”出自何处  2005年,满妹出版了《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书中有段话(《羊城晚报》2006年1月9日选载):  1966年初夏,父亲以前的一个秘书告诉他,《北京日报》上一篇社论的题目是《游泳也要突出政治
“十九年来,哈利的伤疤再也没有疼过,一切都很好。”  2007年1月11日晚上,当J·K·罗琳在爱丁堡巴莫落酒店552房间里,写下小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最后一行字后,嚎啕大哭。她从冰柜里拿出一小瓶香槟,一饮而尽。17年的《哈利·波特》写作旅程,告一段落。  这部给全世界数亿儿童和成人带来无穷幻想、想象和欢乐的系列儿童文学作品,就诞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伴随着苦难和忧愁而生。  哈利·波特的
4年前,我完成了对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dJaspers,亦译为卡尔·雅斯贝尔斯、卡尔·雅斯培等)生存美学的研究,借着他所提供的“轴心时代”这一观照世界哲学史的智慧,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轴心”人物——孔子。我在研索原典——主要是《论语》——的同时,也翻读时人的相关著述。在这类著述中,李零先生推出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及其续篇《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仔细品读之后
文学是一种女性气质的人类精神活动,只在乎呈现而不在乎解释说明。女性作家领唱的小叙事就像过去女性做的针线活,一丝一毫拼出生活较全面的图景。  我初入“圈”时,满怀期望,觉得当一文学评论家挺痛快的,把爱读小说的闲情和爱议论的那点小思想、小才华算是水乳交融了。可真入了“圈”,那点原始的阅读乐趣、完全自由的阅读选择权被渐次剥夺,何况——至少有两个何况——其一是当代小说在我关注的2000年以后感觉越来越没大
八十五岁的我,从《六一诗话》到民国时期种种同类的书,大概都翻阅过;今人“诗法”之类,也大抵涉猎过。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俞陛云的《诗境浅说》,一新耳目的要数少年时读的《饮冰室诗话》,而常置座右、经常过眼的,则是《石遗室诗话》和《兼于阁诗话》。现在忽得徐晋如博士的《大学诗词写作教程》,捧读一过,竟如梁启超说晚清一般维新志士初读龚自珍文,“若受电然”。这才是中国现代化新时期的说诗论词之作,一股清新的气息
最近看了青年学者肖知兴的《中国人为什么创新不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题材虽不新颖,但在《序言》中,用作者的话来说,该书“角度独特”,侧重的是创新的“人文、历史和思想的内涵”,“这是一个很少有人触及的角度”。其实,《中国人为什么创新不起来》要谈的不仅是创新问题,而且还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行政治体制进行反思、重构。实际上,“文化”与“体制”是该书的核心词汇,但作者并未言明。本文结合
《在民国》,孙郁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28.00元。    关于民国文人的气质、性情以及由此衍生的故事,是一个很旧但是有滋有味的话题。旧人、旧闻、旧时代,保守分子与激进者并存,狂士与酸儒共处,迷惘者与殉道者同行。在那样一个充满复杂性的过渡时代,他们按照各自的方式安排着自己的灵魂生活。孙郁在《在民国》(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一书,将民国与六朝、唐宋相提并论,这些时代因为文
周遭外在的这个世界天天“刷新”得让人有点不知所措。泥石流般的万千资讯以病毒般的速度传播,移动电话即时qq似乎还不够快,微博、微信、微群这些新的功能飞快地刷新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啃噬着本应属于晨昏雨雪、四季相思、悠闲寂寞、读书云游的时间,人人患了强迫症似的时刻刷着手机。这个世界有点上“火”,有药可解吗?  在这一整个中国都有点“上火”的盛夏,静夜借一朵不明不暗的小小台灯之光焰,慢慢读这样一本开本盈
重视文化转型的现实意义  两年前,我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访谈学部委员的任务,第一次见到久仰的丁伟志先生。几次约谈访问使我收获很大。当时丁先生告诉我,和陈崧老师合作完成《中西体用之间》后,又以一己之力独撰一部民国文化思潮的通论著作,已近杀青。这就是丁老的得大著《裂变与新生:民国文化思潮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版)。  读罢此书,总的感受是著作对民国文化思潮论述周全、公允持正,但
国内外对于中国模式的热烈讨论既不是一个偶然性的现象,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所引发和推动。从根本上,这一现象的形成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至今的自然结果。    概念:中国模式的认同度高    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等概念究竟哪一个最准确的争论,显然并不是关于这一议题中最为重要的问题,首先需要认真对待和回答的,应该是概括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