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这是擅长写作史诗的伟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极度赞扬。杜甫的诗句,倾诉着国人对这位古圣先贤的无比崇仰。
几乎所有历史名人,生前,人们对之总是或褒或贬;死后,随着历史的复杂演进,其所受毁誉也多有变化,甚至全誉全毁,尖锐对立。唯有诸葛亮,其生也倍受赞叹,其死也尽享美誉,一千八百多年来,国人对诸葛亮,一直是有口皆碑,古今共仰。
诸葛亮生前多受美誉。刘备有次向著名隐士司马徽打听人才,司马徽素有“水鉴”之号,极善识人,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徐庶到新野投刘备,受到刘备器重,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让徐庶去请诸葛亮,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之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刘备即亲往拜请,遂演出“三顾茅庐”的历史名剧。而当时建安十二年,诸葛亮还仅是个未出茅庐的27岁小青年,这样一帮人这样倾心于一个未涉世故的青年,足见诸葛亮身上,有着怎样吸引和折服人心的魅力。
随着诸葛亮走出茅庐,人们对他的爱慕和赞美也就与日俱增。刘备初与之接触,便“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理解,刘备告诉他们:“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二人对诸葛亮也日渐仰慕。刘备死后,诸葛亮秉政,国人更颂之为“一时之杰”。诸葛亮的胞兄诸葛瑾仕吴,官至大将军,举国“服其宏量”。堂兄诸葛诞仕魏,为镇东将军、扬州刺史,名动京师。人们却品评道:“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径直把诸葛亮推崇为无与伦比的时代冠冕。
诸葛亮死后,人们对之追思不已,同样更是赞美有加。刚一死,各地就纷纷请求给他立庙,以便致祭,蜀汉王朝因礼制所限,没有答应,老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上”。多少年后,仍是“百姓巷祭,戎夷野祀”。蜀汉王朝只好顺从民意而打破礼秩,在今陕西省勉县诸葛亮墓附近为之建祠。
不仅蜀汉人民如此,邻国吴、敌国魏之士人,也对诸葛无比怀念。吴之大鸿胪张俨毅然代蜀人完成这个任务,所作《默记》多记诸葛亮行事,极尽褒美。在《述佐篇》中,将司马懿同诸葛亮对比,极贬司马懿之“劣”,盛赞诸葛亮之“优”。甚至不惜为诸葛亮编造一篇《后出师表》,以彰诸葛亮之忠。至今盛传的诸葛亮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出自这篇伪作。可以想见,吴人张俨对蜀相诸葛亮崇敬、厚爱到了什么程度!
汉末魏晋以后,随着正统之争、华夷之争愈演愈烈和政治斗争日益惨烈,政治人物加剧腐败,诸葛亮的历史地位也愈来愈高,到《三国演义》问世,诸葛亮更被圣化、神化到极致,过犹不及,以至有点妖化了。
诸葛亮究竟凭借什么,获得历史这等不同寻常的赞誉?
细读诸葛亮事迹,就不难发现:一个崇高的人品,完美的人格,粲然巍然,耸立面前,让你不由得不肃然而生敬意。诸葛亮远胜其他历史名人征服人心的强大魅力,正在这里。
诸葛亮的人格魅力表现为一个“忠”字,忠于国家的统一事业,忠于高尚纯净的友谊,忠得一心不贰,不掺半点杂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和刘备,既是君臣,更是在“汉”字大旗下实现国家统一这个崇高目标结成的挚友。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诸葛亮和刘备为封建时代的君臣知遇,写下了“稀世一时”的珍贵篇章。特别托孤一幕,堪称绝唱。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诸葛亮执政时期的蜀汉王朝,才没有搬演中国古史惯常上演的权臣由专政进而窃位的“保留节目”。而这在当时的魏和吴,却是频频演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惨重的灾难。
诸葛亮治蜀,罚虽严而为政仁。一则说其“开诚心,布公道”,再则说其“用心平而劝诫明”,归根到底,所讲的就是一个“仁”字。诸葛亮的仁政,在少数民族政策上表现尤为突出。南征之前,他即采用马谡建议,确定了“服其心而已”的战略方针。战争中,不多杀人,唯服其心。对首乱分子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使之感动。这种“以夷制夷”的政策,较之魏和吴纯用武力征服和编管的办法显然进步许多,因此受到西南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真诚拥护。
诸葛亮英才盖世,也特别重视人才,他选才有慧眼,用人自公心,提拔官吏,不讲门阀不论资历,唯看才德。姜维本是曹魏降将,蒋琬原为县长,费祎乃刘璋亲戚,诸葛亮看出三人皆“社稷之器”,培养,提拔,尽其器能,诸葛亮死后,三人遂继之撑持蜀汉江山三十年。
持身正,执法平,为政仁,选才公,一个政治家,四者具其一,便会受到人们的敬仰,而诸葛亮却四者兼备,且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他身上所迸发出的人格光辉,无论在其生前,还是殁后,都生发出强大的折服人心,震慑人魂。
刘禅曾被人们当作昏君的典型,至有“扶不起的阿斗”之说。然而,他尊信诸葛亮,一无所疑。不仅诸葛亮在世时,权力一委诸葛亮主宰,而且于诸葛亮死后整整三十年间,一遵诸葛亮遗制,全用诸葛亮选定之人,爱之者用之,恶之者同样用之,不做丝毫变更。这之中,固然有刘禅并不全昏的因素在,但最根本的,还是诸葛亮巨大的人格力量,诱引着、震慑着刘禅,使其自觉不自觉地遵奉着诸葛亮的一切。
诸葛亮以其伟大的人格魅力恒久的感动着历史,给世人震慑,受后人敬仰。他的崇高品质无疑是他立身处世的法宝。一个人受人尊重是一种从内到外的折服,外在的东西我们或许可以去装饰,内在的品格却只能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沉淀。做事先修身,这无疑是我们必须秉承的准则。
几乎所有历史名人,生前,人们对之总是或褒或贬;死后,随着历史的复杂演进,其所受毁誉也多有变化,甚至全誉全毁,尖锐对立。唯有诸葛亮,其生也倍受赞叹,其死也尽享美誉,一千八百多年来,国人对诸葛亮,一直是有口皆碑,古今共仰。
诸葛亮生前多受美誉。刘备有次向著名隐士司马徽打听人才,司马徽素有“水鉴”之号,极善识人,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徐庶到新野投刘备,受到刘备器重,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让徐庶去请诸葛亮,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之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刘备即亲往拜请,遂演出“三顾茅庐”的历史名剧。而当时建安十二年,诸葛亮还仅是个未出茅庐的27岁小青年,这样一帮人这样倾心于一个未涉世故的青年,足见诸葛亮身上,有着怎样吸引和折服人心的魅力。
随着诸葛亮走出茅庐,人们对他的爱慕和赞美也就与日俱增。刘备初与之接触,便“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理解,刘备告诉他们:“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二人对诸葛亮也日渐仰慕。刘备死后,诸葛亮秉政,国人更颂之为“一时之杰”。诸葛亮的胞兄诸葛瑾仕吴,官至大将军,举国“服其宏量”。堂兄诸葛诞仕魏,为镇东将军、扬州刺史,名动京师。人们却品评道:“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径直把诸葛亮推崇为无与伦比的时代冠冕。
诸葛亮死后,人们对之追思不已,同样更是赞美有加。刚一死,各地就纷纷请求给他立庙,以便致祭,蜀汉王朝因礼制所限,没有答应,老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上”。多少年后,仍是“百姓巷祭,戎夷野祀”。蜀汉王朝只好顺从民意而打破礼秩,在今陕西省勉县诸葛亮墓附近为之建祠。
不仅蜀汉人民如此,邻国吴、敌国魏之士人,也对诸葛无比怀念。吴之大鸿胪张俨毅然代蜀人完成这个任务,所作《默记》多记诸葛亮行事,极尽褒美。在《述佐篇》中,将司马懿同诸葛亮对比,极贬司马懿之“劣”,盛赞诸葛亮之“优”。甚至不惜为诸葛亮编造一篇《后出师表》,以彰诸葛亮之忠。至今盛传的诸葛亮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出自这篇伪作。可以想见,吴人张俨对蜀相诸葛亮崇敬、厚爱到了什么程度!
汉末魏晋以后,随着正统之争、华夷之争愈演愈烈和政治斗争日益惨烈,政治人物加剧腐败,诸葛亮的历史地位也愈来愈高,到《三国演义》问世,诸葛亮更被圣化、神化到极致,过犹不及,以至有点妖化了。
诸葛亮究竟凭借什么,获得历史这等不同寻常的赞誉?
细读诸葛亮事迹,就不难发现:一个崇高的人品,完美的人格,粲然巍然,耸立面前,让你不由得不肃然而生敬意。诸葛亮远胜其他历史名人征服人心的强大魅力,正在这里。
诸葛亮的人格魅力表现为一个“忠”字,忠于国家的统一事业,忠于高尚纯净的友谊,忠得一心不贰,不掺半点杂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和刘备,既是君臣,更是在“汉”字大旗下实现国家统一这个崇高目标结成的挚友。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诸葛亮和刘备为封建时代的君臣知遇,写下了“稀世一时”的珍贵篇章。特别托孤一幕,堪称绝唱。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诸葛亮执政时期的蜀汉王朝,才没有搬演中国古史惯常上演的权臣由专政进而窃位的“保留节目”。而这在当时的魏和吴,却是频频演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惨重的灾难。
诸葛亮治蜀,罚虽严而为政仁。一则说其“开诚心,布公道”,再则说其“用心平而劝诫明”,归根到底,所讲的就是一个“仁”字。诸葛亮的仁政,在少数民族政策上表现尤为突出。南征之前,他即采用马谡建议,确定了“服其心而已”的战略方针。战争中,不多杀人,唯服其心。对首乱分子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使之感动。这种“以夷制夷”的政策,较之魏和吴纯用武力征服和编管的办法显然进步许多,因此受到西南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真诚拥护。
诸葛亮英才盖世,也特别重视人才,他选才有慧眼,用人自公心,提拔官吏,不讲门阀不论资历,唯看才德。姜维本是曹魏降将,蒋琬原为县长,费祎乃刘璋亲戚,诸葛亮看出三人皆“社稷之器”,培养,提拔,尽其器能,诸葛亮死后,三人遂继之撑持蜀汉江山三十年。
持身正,执法平,为政仁,选才公,一个政治家,四者具其一,便会受到人们的敬仰,而诸葛亮却四者兼备,且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他身上所迸发出的人格光辉,无论在其生前,还是殁后,都生发出强大的折服人心,震慑人魂。
刘禅曾被人们当作昏君的典型,至有“扶不起的阿斗”之说。然而,他尊信诸葛亮,一无所疑。不仅诸葛亮在世时,权力一委诸葛亮主宰,而且于诸葛亮死后整整三十年间,一遵诸葛亮遗制,全用诸葛亮选定之人,爱之者用之,恶之者同样用之,不做丝毫变更。这之中,固然有刘禅并不全昏的因素在,但最根本的,还是诸葛亮巨大的人格力量,诱引着、震慑着刘禅,使其自觉不自觉地遵奉着诸葛亮的一切。
诸葛亮以其伟大的人格魅力恒久的感动着历史,给世人震慑,受后人敬仰。他的崇高品质无疑是他立身处世的法宝。一个人受人尊重是一种从内到外的折服,外在的东西我们或许可以去装饰,内在的品格却只能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沉淀。做事先修身,这无疑是我们必须秉承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