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一书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该书作者杨艳琳教授从就业与失业的基本理论入手,把就业问题放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并与国际上的就业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就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我国就业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就业;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2.030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杨艳琳教授等人所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2010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武汉大学国家“985工程”“‘两型’社会建设”创新研究项目、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中国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研究”等项目的综合研究成果。作为一部系统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就业问题的专著,该书主要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紧扣现实,立意新颖,观点鲜明。
一、理论框架自成体系
这部专著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为主题,其分析框架独树一帜,体系完整,内容充实,结构合理,特色十分鲜明。它始终瞄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突出强调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就业问题,研究对象定位十分明确。该书既有对现状的分析,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既有原因分析,也有战略对策;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研究,结构合理,体系完整。
该书从对就业与失业的基本理论分析入手,首先探讨中国面临的就业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就业趋势。作者运用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所面临的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就业率、就业弹性等进行全面描述,运用大量详实的统计数据,分析就业人数及其增长率,对就业和失业的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清晰地刻画出中国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次探讨了新阶段的经济发展与就业,经济改革与就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人口变动与就业,知识经济与就业,全球化与就业等重大问题。作者把经济改革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等与就业问题相结合,系统地进行研究,不仅思路新颖,而且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就业问题,也为中国在进一步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如何处理和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把就业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这些发展战略对就业的不同影响,这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在国内同类研究成果中尚属首次。
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举措,认为中国就业发展的目标不仅在于增加就业数量与规模,同时还应该逐步改善就业结构,稳步提高就业质量。该书把就业问题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对外开放,知识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揭示了中国就业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举措。论著分析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路径的较好把握。
二、注重动态和时效分析
该书综合研究了中国就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在分析就业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就业发展趋势,这种动态分析贯穿于全书。在对就业总量和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后,作者专门开辟章节,讨论中国的就业趋势,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就业人数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明确提出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波动较大并且呈下降态势,让读者对中国未来就业压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对劳动力总量、劳动力素质、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城乡结构、就业质量、就业观念等现状及其变化趋势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清晰地展现出中国未来的就业形势。
该书紧密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热点,讨论就业问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如我国在2007年6月2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颁布实施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有助于保障用人单位和就业人员的权益,但是有的学者却认为该法的颁布与实施有可能会提高企业用工成本,从而增加失业。该书充分吸收借鉴了争论双方的合理成分,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进而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观点。再如,2008年9月發生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外出就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沿海地区大批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近2 000万农民工被迫提前返乡,并导致2009年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新的就业问题,作者及时收集整理了相关文献资料,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不会因为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而发生重大改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下的就业对策。
三、研究视野开阔
该书的研究紧密结合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充分考虑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就业问题,突出了就业的国际比较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分析中国就业形势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对比,在分析中国劳动力素质变动趋势,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时,通过横向比较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就业数据,清晰地勾画出中国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存在的结构问题;其次,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对就业的影响,阐述了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的机制,如促进经济发展效应,促进技术进步效应、商品结构优化效应,贸易方式结构优化效应等;再次,在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对策时,作者鲜明地提出要拓展国际就业空间,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增加海外就业规模等。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都是不可逆转的基本趋势,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在扩大开放的条件时充分考虑并解决就业问题,该书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动因、特征、作用进行梳理后,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就业效应,明确指出:新世纪全球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竞争加剧和国家间的经济冲突等都不利于扩大就业。这使读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议题。同时,作者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影响一个国家就业的途径,如贸易自由化、跨国公司投资、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全球化等。此外,作者详细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对就业的影响,并乐观地认为国际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国际产业转移可以通过改善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来优化中国的就业结构。
四、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该书不仅从基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就业问题的一般路径,而且在对中国的就业形势、就业趋势、就业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举措。这主要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加快非农化和城镇化,完善和转换再就业工程功能,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创业以带动就业,扩展国际就业空间等六大战略举措。这些既有专门针对就业管理者(政府)的战略举措,又有针对劳动力个人的战略举措;既有促进就业总量的战略举措,又有调整和优化就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它们既有较好的针对性,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各个战略举措的针对性有所不同,如在强调政府作用的同时,突出了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促进就业与创业中的不同作用。
同時,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的六大战略举措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如提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制造业,是吸引就业的重要渠道;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就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出路;优化就业制度与环境,是稳步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
总之,该著作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就业基本问题,就业难点和热点问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和充分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就业问题,对于就业相关部门更好地把握和解决就业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该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可以为从事就业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它不失为一部深入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就业问题的佳作。
(责任编辑 易 民)
A Masterpiece of Intensive Study of Chinese Employment System
——Review of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China
YANG L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Hubei,China)
Abstract:In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China,Professor Yang Lin'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issues in the backgrou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th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and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mployment problems,Professor Yang points out the trend of employment,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employment;economic development;strategies;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就业;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1.02.030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杨艳琳教授等人所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2010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武汉大学国家“985工程”“‘两型’社会建设”创新研究项目、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中国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研究”等项目的综合研究成果。作为一部系统探讨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就业问题的专著,该书主要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紧扣现实,立意新颖,观点鲜明。
一、理论框架自成体系
这部专著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为主题,其分析框架独树一帜,体系完整,内容充实,结构合理,特色十分鲜明。它始终瞄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突出强调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就业问题,研究对象定位十分明确。该书既有对现状的分析,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既有原因分析,也有战略对策;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研究,结构合理,体系完整。
该书从对就业与失业的基本理论分析入手,首先探讨中国面临的就业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就业趋势。作者运用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所面临的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就业率、就业弹性等进行全面描述,运用大量详实的统计数据,分析就业人数及其增长率,对就业和失业的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清晰地刻画出中国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次探讨了新阶段的经济发展与就业,经济改革与就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人口变动与就业,知识经济与就业,全球化与就业等重大问题。作者把经济改革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等与就业问题相结合,系统地进行研究,不仅思路新颖,而且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就业问题,也为中国在进一步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如何处理和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把就业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这些发展战略对就业的不同影响,这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在国内同类研究成果中尚属首次。
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举措,认为中国就业发展的目标不仅在于增加就业数量与规模,同时还应该逐步改善就业结构,稳步提高就业质量。该书把就业问题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对外开放,知识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揭示了中国就业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举措。论著分析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路径的较好把握。
二、注重动态和时效分析
该书综合研究了中国就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在分析就业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就业发展趋势,这种动态分析贯穿于全书。在对就业总量和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后,作者专门开辟章节,讨论中国的就业趋势,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就业人数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明确提出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波动较大并且呈下降态势,让读者对中国未来就业压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对劳动力总量、劳动力素质、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城乡结构、就业质量、就业观念等现状及其变化趋势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清晰地展现出中国未来的就业形势。
该书紧密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热点,讨论就业问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如我国在2007年6月29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颁布实施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有助于保障用人单位和就业人员的权益,但是有的学者却认为该法的颁布与实施有可能会提高企业用工成本,从而增加失业。该书充分吸收借鉴了争论双方的合理成分,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进而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观点。再如,2008年9月發生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外出就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沿海地区大批中小企业纷纷倒闭,近2 000万农民工被迫提前返乡,并导致2009年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新的就业问题,作者及时收集整理了相关文献资料,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不会因为全球金融经济危机而发生重大改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下的就业对策。
三、研究视野开阔
该书的研究紧密结合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充分考虑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就业问题,突出了就业的国际比较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分析中国就业形势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对比,在分析中国劳动力素质变动趋势,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时,通过横向比较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就业数据,清晰地勾画出中国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存在的结构问题;其次,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对就业的影响,阐述了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的机制,如促进经济发展效应,促进技术进步效应、商品结构优化效应,贸易方式结构优化效应等;再次,在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对策时,作者鲜明地提出要拓展国际就业空间,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增加海外就业规模等。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都是不可逆转的基本趋势,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在扩大开放的条件时充分考虑并解决就业问题,该书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动因、特征、作用进行梳理后,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就业效应,明确指出:新世纪全球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竞争加剧和国家间的经济冲突等都不利于扩大就业。这使读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议题。同时,作者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影响一个国家就业的途径,如贸易自由化、跨国公司投资、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全球化等。此外,作者详细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对就业的影响,并乐观地认为国际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国际产业转移可以通过改善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来优化中国的就业结构。
四、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该书不仅从基本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就业问题的一般路径,而且在对中国的就业形势、就业趋势、就业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举措。这主要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加快非农化和城镇化,完善和转换再就业工程功能,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创业以带动就业,扩展国际就业空间等六大战略举措。这些既有专门针对就业管理者(政府)的战略举措,又有针对劳动力个人的战略举措;既有促进就业总量的战略举措,又有调整和优化就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它们既有较好的针对性,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各个战略举措的针对性有所不同,如在强调政府作用的同时,突出了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促进就业与创业中的不同作用。
同時,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的六大战略举措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如提出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制造业,是吸引就业的重要渠道;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就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出路;优化就业制度与环境,是稳步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
总之,该著作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就业基本问题,就业难点和热点问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和充分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就业问题,对于就业相关部门更好地把握和解决就业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该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可以为从事就业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它不失为一部深入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就业问题的佳作。
(责任编辑 易 民)
A Masterpiece of Intensive Study of Chinese Employment System
——Review of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China
YANG L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Hubei,China)
Abstract:In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China,Professor Yang Lin'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issues in the backgrou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th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and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employment problems,Professor Yang points out the trend of employment,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employment;economic development;strategies;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