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再婚的花朵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报记者约我写写老年再婚的成功经验,放下电话,陷入沉思——
  1999年,我由双方儿女做媒,和74岁的退休工人苏国珍结婚了,走进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她是从贫苦人家长大的女子,虽然没文化,却心地善良,能勤会俭。我们结婚后,立刻拥有了一个庞大的家庭,双方的子女加起来达到10个。
  开始4年里,我为她当了“上门女婿”,住到她家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年四季,翁妪携手垦荒种菜,打柴驱寒。这4年里,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我的宿疾痊愈了。对付我的慢性病,她的诀窍就是“妻管严”。虽然,国珍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她听广播、看电视,凡是听来看到的有关保健、养生的知识,都记在心里。不但学以致用,而且还持之以恒。保健专家说“吃饭先喝汤,身体不受伤”。我呢,吃饭又快又急,一见清汤寡水就不乐意。她则要求“饭前一碗汤,照喝没商量”,很快把我的胃胀,消化不良的毛病治好了。以前,我身板虚弱,感冒常常光顾。我这个人记性不好,严寒酷暑外出常常忘记戴帽子,她就拿着帽子,连追带喊跑到大门外,我不戴上决不罢休。我好饮茶,有时图方便,就用茶水服药。她见了,夺下茶杯,换上白开水。我患有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都与药物结缘。病情不同,药量也不同,她都细心监管。她的“严”里面还有“宽”,我二弟家居农村,病多开销大,她给捎衣服,送零钱。四弟儿子家遭了雹灾,她又催我打电话安慰。
  半路夫妻,10家儿女,关系复杂不好处。特别是我们结婚4年后,儿子见我们年事已高,接到自己身边照顾。公公在外客居4年,带回来一个后婆婆。有朋友担心婆媳关系不好处。而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老伴国珍快人快语,待人热诚,几句话就能把一个陌生的老太太、小媳妇说得心里热乎乎的,和她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因为她的人格魅力,在儿女中也享有极好的人缘。
  儿女们也知情达意,儿媳手巧,心更好,看到老伴想理发,一下班回家就说:“婶!不嫌弃还是我来理吧,长短、薄厚您说话,保您满意。”说着搬来椅子,拿来理发工具,婆媳边唠嗑边理发,真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家居图。节日前,在沈阳的四女婿来电话,特意把老太太叫到电话机前说:“姨,您辛苦了!我爸爸82了,得人照顾啦,我们做儿女的,远水解不了近渴,您多受累……”一句感激的话说得老太太心里升起一团火,脸上皱纹乐开花,比中大奖还高兴。她逢人就夸:“好闺女还得有个好女婿!”见此情景,我忍不住笑她:“给你点阳光就灿烂。”
  8年再婚路上有艰辛也有快乐,可爱可敬的老伴和懂事的子女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这株迟开的花,让它常开不败。
其他文献
调往海拉尔油田工作的儿子约我和老伴旅游,海拉尔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首府,从大庆出发到海拉尔,要经过800里大草原。一路上,火车窗外是漫漫起伏的大草地,远近成群的牛羊,遥远的天边有一个个小村或蒙古包。  海拉尔城市不大,喜欢健身的人徒步就可以横穿城区。我的整体感受就是——净、新、美!条条街道都干净明亮,我们很少看到裸露垃圾堆,甚至看不到陈旧房屋的迹象,桥梁到了晚上就灯光璀璨,比天上的银河还绚丽
期刊
两年前的11月11日,早晨一如往常地醒来,却再不用那样匆忙。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而对我,却是一段历史的结束,一种新生活的开始 这一天是我退休的日了。  接到退休通知时,我还在副局长办公室参加有关下属事业单位改制问题的会议。我是个极有自知之明也很乐观的人,二话不说,立刻准备清理交接手头的工作。  我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一切,并递交了一份4000多字的交接报告。共事6年的搭档有些感动,只说了
期刊
国外有关机构曾对500名妇女进行调查,询问她们对不理想的形体最讨厌的是哪一部位,她们绝大多数人认为肥胖松垮的大腿最烦人。大腿粗,除大腿后部、前部外,主要还是大腿内侧多余脂肪堆积惹的祸。  有什么好方法能够有效减掉腿部的多余脂肪呢?反馈证明,芭蕾把上练习和我的几种垫上练习比较有效。  1.把上一位全蹲练习  预备姿态:左手扶把,右手侧平举,双脚外开并拢成一字,头看手(图1 实线)。  练习方法:双膝
期刊
丁老师:  我是一名大西北的民办教师,已教书育人近50年,尽心尽力,一辈子奉献给了家乡的孩子们。可到头来,我的儿女却要为上学苦恼,我真不知道该怨谁,现在一直为这事焦虑。  我一共有3个孩子,3个孩子都很努力,学习也都不错。家里墙上挂满了他们的奖状,大女儿中考是全乡第一名,儿子今年高考也上了分数线,可好事到我家却变了味,孩子们的学费成了我的大难题,全家人一筹莫展。  本来打算儿子上大学,学费可以贷款
期刊
为子孙,甘做“牛郎织女”  ■薛以六    5年前,孙女要上幼儿园,在外地上班的次子要把孩子接回自己身边。本来双双告别工作岗位的我和老伴曾下定决心不再两地分居,可是看到长子家、次子家都需要照顾,我们犯难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经过再三考虑,老伴毅然陪着孙女去了次子家中,而我则留在长子家里,过起了晚年的分居生活。从此,老伴和我天各一方,独挡一面,成为子女们的炊事员、家庭教师和保姆。一日三餐是生活中的第一
期刊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老年大学的李洪宝校长已79岁,他离休前曾任原崂山县委书记,1992年李沧区成立老年大学,他出任校长一干就是14年。学校刚组建时,硬件设施跟不上,学员不多,李洪宝经常跑有关单位,筹措办学资金,广泛宣传,学校很快走上正轨。学员从最初的10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700多人,从最初几门课,发展到目前17个专业、20个教学班。  在办学过程中,他十分注重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经常组织学员
期刊
9旬老父的来信  ■亦杰    我过70岁生日时,收到了95岁老父亲写来的信。这是我离开父亲和家乡到外地工作50年来,第一次收到父亲的亲笔信。我非常惊讶,父亲岁数这么大,还是个文盲,除了自己的名字和阿拉伯数字,别的字都不认识,更不会写字了。如今居然还能写信,虽然信笺上歪歪扭扭仅90来个字,光错别字就20多个。但是意思还能揣摩出来,无非是说他想我们,夸我们对他孝顺云云。  几个月后,回家探亲,才解开
期刊
母亲63岁生日,我们一家三口回家为老人祝寿。母亲拿出一叠照片让我看,没想到这照片上舞姿优美、光彩照人的男女主人公竟是年迈的父母!照片上母亲穿着她自己缝制的镶着羽毛边的白色舞裙,很有专业舞蹈演员的气势。  二老以前并没有学过舞蹈,退休后,双双加入到老年活动中心舞蹈队,学跳交际舞,几乎每天晚上他们都跟老伙伴们一起到老年活动中心跳舞。没想到他们进步这么快,连我们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退休前,母亲全身心扑
期刊
中国老年产品博览会从化开幕    2006年12月16日,第二届中国老年产品博览会暨2006中国老龄产业高峰论坛在广州市从化万盛广场开幕。万盛嘉年国际老年产品交易中心也同时开业,该交易中心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厂商最多、产品最齐全的中老年类及相关产品一站式采购商贸平台。  据介绍,今年的博览会展览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展出产品过万个品种,同时还引进了韩国、日本、澳洲等国家的老年产品,专门设立了海外老年
期刊
小苗,别忘了我托你的事。  亲家,我这里的吴九妹想托你在干休所里找个老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