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的西夏灵武窑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55443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北曾建有西夏王朝,与宋、辽三足鼎立,历史长达190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那高高耸立的西夏王陵,让人想起党项族在这里开创过—个辉煌的时代。代表西夏文化的灵武窑在银川市西南方向,高速公路半个小时可到达。沿途可见蜿蜒起伏的明代长城,下了高速公路,顺着用岩石垒成的干涸沟底,来到当地人称为“磁窑堡”的灵武窑。
  我们攀登而上,山上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烽火台,是这里的制高点。在干沟的西侧断崖上是厚达2~4米的瓷片堆积层和数座馒头窑炉残迹,堆积成山的瓷片,一堆连着一堆,成为一个个曲线玲珑的小山丘,跌宕起伏,蔚为大观。向南望去,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沙漠边横卧着一座座带有远古文化气息的瓷片山丘,使原本荒芜的沙漠,有了陪衬,有了生命,有了活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古瓷片脉搏的跳动,聆听古瓷片呼吸的声音。窑址紧贴着沙漠,千百年来却未被吞噬掉,当笔者目瞪口呆地望着人工与大自然巧妙结合时,心里充满了喝彩声。这片荒滩,就是神秘的西夏瓷窑遗址所在地。不远处是煤矿区,装满煤炭的各种大卡车不时发出轰鸣声。
  
  198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著名的黑城遗址收集到一些宋元时期的瓷片。这些瓷片的特征,既不同于南方瓷窑产品,也有别于北方瓷器。考古人员从出土的两只大瓮分析认为,如此巨大的瓷器绝非远途运输之物。猜测古窑址不会离得太远。明嘉靖《宁夏新志》中记载:“瓷窑山,灵州东北六十里,为陶冶之所。”当地专家根据这段史料进行了考察并发现了灵武窑。1984年7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马文宽先生率领考古队员来到灵武,把磁窑堡遗址作为研究西夏瓷历史的突破口。1984年至1986年,考古队经过3次系统发掘,共清理西夏窑炉3座、西夏瓷器作坊8座、元代瓷器作坊1座、清代窑炉1座。出土瓷器、瓷具、窑具共3000余件,同时发掘出大量墨书西夏文瓷片、墨书汉文西夏年款的瓷片和西夏钱币。这里烧制的瓷器属西夏、元朝两代,其中以西夏时期的数量最多。考古学者确认灵武窑遗址是宁夏境内古代制瓷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唯一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西夏瓷窑。
  
  党项族建立西夏王国以来,统治者热衷于学习汉文化,国力强盛,四出侵扰宋朝边境,地盘不断扩大,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还拥有自己的文字,由此西夏进入了鼎盛时期。1002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了灵州城,把都城迁来此地,定名为西平府。1023年,李继迁之子李德明又把都城从灵州迁往银川,定名为兴庆府。此后,西平、兴庆二府被称为西夏王国的东西两京。1038年,李元吴建立大夏国,仍然定都兴庆府。灵州距兴庆府不足50公里,是西夏王国的又一政治、文化中心。因此,西夏大型瓷窑建在灵州(灵武),自在情理之中。
  西夏是强悍的党项民族建立的王朝,曾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搏战六次,使这位曾征服世界的英雄最终死在这块土地上。西夏王朝于1227年被元军所灭,元军采取极端的报复手段,烧掉了王陵,挖掘了祖坟,砸碎所有石碑,毁灭西夏文化,致使人们今天无法搞清楚这些西夏王陵里安葬的究竟是哪几位王爷。
  西夏统治者在汉化过程中对汉族统治者的奢华生活极力模仿。日常生活中使用高质量的瓷器,修建豪华宫殿、陵园、寺庙和宅院也需要大量的瓷质建筑材料。西夏境内缺乏金属矿产,铁、铜、锡矿极少,无法生产日常所需的一些金属制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少量金属,首先用于战争所需的兵器,尽管西夏王国拥有高度发达的冶金制造业。西夏人不得不用瓷器来代替金属器,西夏境内大量使用宋代钱币就是最好的见证。发展瓷业是西夏国一项重要的经济战略。
  
  窑场选址在灵武决非偶然,尽管它地处沙漠边缘,但这里地下蕴藏着丰富煤矿,燃料充沛;山上有高岭石质泥岩,这是天然的制瓷原料;窑址旁边的河沟常年流水,为窑场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而且这里离西夏王国都城不远,黄河流经此处,农业生产发达,素有“塞北江南”之誉,因而它的产品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宁夏时,盛赞这里制造的驼毛毡为“世界最良之毡”。可见这里手工业发达的程度,经济非常繁荣,社会生活安定。
  灵武窑大量生产日常用的瓷器,与北方诸多窑址的产品相似,品种繁多。产品有碗、杯、盘、盆、钵、高足杯、壶、瓶、缸、瓮、罐、灯等,还有西夏所特有的扁壶、瓷铃、钩等,反映了党项族的游牧民族特点。笔者在宁夏博物馆见到的藏品中,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瓷扁壶,壶两侧有双耳或四系便于穿绳携带,这种器具为西夏境外的其他窑址所罕见。雕塑陶瓷艺术品,在灵武窑出土的有人物和动物形象,如秃发的青褐釉供养人头像,证实了西夏第一代皇帝李元昊为推行党项族传统发式所下“秃发令”的规定,在西夏王国各代都在认真执行。卧姿褐釉骆驼、羊、马等造型生动,形象逼真,釉色精美,可见这些动物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
  灵武窑烧造工艺特点:一是普遍使用化妆土;二是刮釉叠烧;三是支圈垫烧。瓷器胎体沉重,造型浑厚,多呈浅黄色,此乃先天不足,而西夏王国崇尚白色。他们采用中原已广泛使用的化妆土技术,使之成为人造白瓷,给人端庄优雅的感觉。装饰主要有剔刻花瓷,它主要用于黑釉、褐釉和茶叶末釉的器物上,剔刻掉部分釉层而形成美丽精致的纹饰,然后罩上透明釉,产生鲜明的黑白色彩对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西夏人的聪明才智留在别具一格的灵武窑瓷器上。
  
  我们又去了回民巷瓷窑遗址考察,它是灵武窑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离磁窑堡才4公里左右,这里基本保持原始的状态,窑场规模略小,烧造时间短,窑炉平面呈马蹄形。这里的瓷片以白瓷为主,釉面较肥厚,同定窑有点相似,这里还生产不少大件器物。器具以碗、盆之类的生活用品为主。1997年这里出土了西夏黑釉槽心瓦,令人称奇。笔者还采集到一些姜黄釉瓷片,这明显是仿耀州窑的东西,质量不错,刻花自然生动,这表明西夏瓷器还受到耀州窑系的影响。后来在当地博物馆见到了大量复原的藏品,才知灵武窑的确是不简单的,善于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值得肯定。
  器物无声,漫步在宁夏这块古老富饶的大地上,笔者感到自己以无声的心曲,与它们款款交流着,古代瓷器就是一部活的字典,博大精深。沙漠边上的灵武窑,那苍凉中的辉煌,已深深地镌刻在笔者的记忆中。
  (责编:耕生)
  (编者按:明弘治《宁夏新志》栽,灵武“磁窑寨,城周回二百一十丈,门一。产砟碳,其土可陶”,从文献和窑址采集的标本可看出灵武磁窑堡窑场的烧造并未因西夏灭亡而停废,元代仍在烧造剔刻花瓷器,灵武窑普通民瓷的停烧下限应为明末清初。当地回民巷窑址早于磁窑堡窑址并烧造带有明显耀州窑风格的青黄釉刻花瓷器,反映出西夏早期制瓷的学习对象包括耀州窑。)
其他文献
王生才多少年前就喜欢上了青花,他收罗了一大筐明清小瓷片,为的就是找瓷片上那一笔一笔的感觉。一壶小酒,一枚瓷片儿能把玩半天,直到醺醺,方才罢手。而日后如果在他的笔下、画里,能见到近似的“生生不息”,就不足为怪了。  生才是个讷言的人,话极少。自从在江西画了两个月青花,人就变了。逢人便说江西,逢人便说瓷,逢人便说青花。友人说,你这是得了“青花恋”了。生才也不急不恼,只是回敬呵呵。  从江西回来以后,生
期刊
编者按:每个行业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口头语,也就是自己的行话。收藏业中行话的命名,是针对器物的真假、整残、价格等等来定名的,当然地区的不同,对同样的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称谓。由于这些行话同时也作为衡量是否是行家的标准之一,因此,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熟悉一些行话,亦有益处。因行话涉及范围很广,本文只对瓷器中的一些行话作一介绍。    1. 口磕:器物口上的胎釉,受到了撞击后,出现的大小不等的各种缺磕伤痕
期刊
天津福信2007秋拍亮点    天津福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将于9月28日在天津市福信大厦五层拍卖大厅举行。本次拍卖会囊括了中国书画、玉器、瓷器、佛道造像等珍品。  名家精品力作陈年绘画的《秋华晚艳》成扇,设色纸本,所绘花卉尽显其吸收明、清各家花卉画法而独树一帜的特点,风格娴静,技法精熟,隽秀天成,扇背为章棍草书。字一山,光绪三十年进士,工诗能文,所书草书翰墨清华,体势秀
期刊
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巴次大陆,面积为295万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早在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印度。葡萄牙人在1498年进入印度。随后,丹麦、法国和英国也登陆印度。1757年,发生了印度与英国在普拉西的一场大战,印度战败后,印度的孟买、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及部分内地城市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到了1849年,英国赶走了其他国家的殖民
期刊
陶瓷质地的佛像其滥觞可追溯至东汉、吴晋墓葬出土的钱树陶座与青瓷魂瓶,然而其上贴塑的坐佛尚属与黄老神仙信仰杂糅并处的中土佛像雏形,历史价值远胜其艺术魅力。嗣后虽偶见如山东博兴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北齐模印素烧彩绘菩萨瓷像为代表的少数早期陶瓷佛像,但真正意义上陶瓷造像艺术实非宋辽元明四代莫数。宋代广东潮州窑、陕西耀州窑制作的神采奕奕的瓷塑佛像,河北易县八佛洼白玉、百花二山秘藏的16尊神容逼真的辽三彩等身罗
期刊
民国元年辛亥革命后,前清陕西秦丰官钱局歇业,并改组为“陕西秦丰银行”。嗣因现钱缺乏,又设立陕西富秦钱局,发行制钱票和铜元票。至民国十年五月,秦丰银行被裁撤,并将富秦钱局改为富秦银行,发行银元票。至民国二十年,由杨虎城接任陕西省主席时筹资设立的陕西省银行正式开业。另陕北地方实业银行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成立于陕北,发行银元票和铜元票,后因发行额大大超过其资金总额,无力回收,于民国三十三年歇业。  陕西省
期刊
笔者去年在《中国书画报》读到署名刘云鹤《老僧不作留人意——吴茀之隶书扇面》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并见到了随文附刊的扇面书法书影(图1)。刘文在赏析扇面书法和评价作者(吴茀之)书艺中略称:  纵观吴茀之这件作品,依笔者拙见,他也只能位列“画家中的书家”这个层次。尽管吴茀之在现代画坛上的名气较大。然只局限在画界,好像没有多少人提及他的书法,也就是说他的书法还没有像他的画那样得到认可。往好处说,其“
期刊
一、存单发行的背景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粮食的供求矛盾便摆在了共和国决策者们的面前,而且这个矛盾还呈现不断加剧之趋势。据史料记载:从1951年起开始出现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1952年和1953年这种情况变得严重起来。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人均粮食数量少,1952年才570斤。1953年以后粮食供求关系进一步紧张,是由于1953年开展的经济建设,一开始便追求
期刊
从目前的文献记载来看,人类使用枕头的行为不会早于商周时期,《诗经》中有“角枕粲兮”,“寤寐无为,辗转伏枕”之类记述,表明此时枕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木质、玉质枕,隋代张盛墓出土的青瓷枕模型则是最早的瓷枕。隋唐以降,各式瓷枕时有发现,宋代是瓷枕的鼎盛时期,南北各大名窑,诸如磁州窑、定窑、登封窑、汝窑、巩县窑和越窑、景德镇窑、吉州窑,均有烧造,器形繁多,产量巨大。本文简
期刊
在我国古钱币中,有一种称为“花穿”的钱币。这种花穿钱,多数藏者对它不屑一顾,视为“垃圾品”;主流藏家偶有所藏,但不以为珍;文博界有不少学者把它归为形制特异之品,但在解释其成因时却又与实物有较大差距。笔者这些年来广集花穿钱,现有藏品数百枚,上自秦半两,下至清光绪,几乎历朝各代都有“代表”品。这些钱币,绝大多数都是从“垃圾品”中开采出来的。时下把玩观赏,真有“夜赏挑灯欲断魂”的感觉。这里以实物为据,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