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精品鉴赏之一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目前的文献记载来看,人类使用枕头的行为不会早于商周时期,《诗经》中有“角枕粲兮”,“寤寐无为,辗转伏枕”之类记述,表明此时枕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木质、玉质枕,隋代张盛墓出土的青瓷枕模型则是最早的瓷枕。隋唐以降,各式瓷枕时有发现,宋代是瓷枕的鼎盛时期,南北各大名窑,诸如磁州窑、定窑、登封窑、汝窑、巩县窑和越窑、景德镇窑、吉州窑,均有烧造,器形繁多,产量巨大。本文简要介绍吉州窑的各式瓷枕。
  
  吉州窑是唐宋时代一座能生产众多产品的综合性民间窑场,遗址在以今江西吉安县永和镇为中心的赣江两岸,其中以港口所在地永和镇最为集中,也最有代表性。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厂,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吉州,永和属吉州管辖,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吉州窑充分利用本地瓷土资源,博采众窑之长,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窑场,工匠们将传统陶瓷工艺和当地民间艺术结合起来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独特的黑釉瓷和釉下彩绘瓷独树一帜,在我国陶瓷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景德镇陶录》所云:“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出吉州”。吉州窑不仅烧瓷历史悠久,而且生产规模颇大。瓷枕是吉州窑较为常见的器物,从装饰工艺上看,有釉下彩绘和绿釉两种,以绿釉枕居多。釉下彩绘者作束腰形,绘各式花卉。绿釉者,枕面作如意形、八角形,未见束腰形者,饰以蕉叶、荷花。从造型上看,可以分为束腰形、如意形、八角形三型,没有同期其他窑口常见的像生枕。
  A型 束腰形枕,又称亚腰形枕,枕的侧面为正方形,其余四面均内曲,最早见于唐代晚期。宋代特别盛行,只是受宋人审美观的影响,腰逐渐变细,至金、元时期仍然比较常见,南北各地窑场多有烧造。这种枕造型合理,曲线柔美、圆滑,使用时,可以四面翻转,王安石极为喜爱此式枕:“夏日昼睡,方枕为佳,问其何理?日睡久气蒸热,则转一方冷处,是则真知睡者也。”此型枕较为重要的有:
  南宋釉下彩绘风穿菊花纹束腰形枕(图1),长23、宽8~11、高11厘米,1982年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基建工地采集。呈长方形,束腰,内空。胎质坚硬,胎色灰白,薄施白釉,系先制作瓷板再粘结成器,枕一侧有支烧痕和排气孔。枕腰四面呈弧形内凹,六个面相交处均绘褐彩宽边,形成六个开光,枕面、枕侧长方形开光内分别满绘菱形锦地朵菊纹、锦地纹、凤穿菊花纹,两侧立面呈正方形,绘折枝牡丹纹。图案清秀明丽,笔力苍劲,笔法流畅,布局得当,雅而不俗。
  
  南宋釉下彩绘兰花纹束腰形枕(图2),长21.8、宽8~10.4、高8.9厘米,1982年新余市渝水区基建工地采集。呈长方形,束腰,内空。胎质坚硬,胎色灰白,薄施白釉,枕一侧有支烧痕和排气孔。枕腰四面呈弧形内凹,六个面相交处均绘褐彩宽边,形成六个开光,枕面、枕侧分别绘水波纹和折枝兰花,六面三景,各具魅力。全器造型端庄,制作精细,纹饰纤细,美观大方,达到了美观与实用的统一。
  元釉下彩绘诗文束腰形枕(图3),残。长35、宽12、高12.8厘米,1980年永和窑址出土。呈长方形,束腰,内空。胎质坚硬,胎色灰白,薄施白釉,枕一侧有4个支烧痕。枕腰四面呈弧形内凹,五个面相交处均绘褐彩宽边,形成五个大开光,四个长方形面内分别绘锦地开光花卉纹和诗文,其中一面词牌为《踏莎行》。枕侧绘折枝兰花。
  
  宋、元时期,吉州窑还生产一定数量的低温绿釉瓷,以铜为着色剂,含有少量锡,釉面光润,呈色纯绿。吉州窑绿釉瓷存世不多,釉色有深绿、黄绿、淡绿等。主要器形有枕、盆、碗、盏、碟、瓶、壶、炉、器盖等生活用品和筒瓦、鸱吻一类建筑构件,以各式枕为大宗。装饰手法,盘碗等以印花为主,枕则以刻划与印花相结合,塔则雕塑成型。吉州窑绿釉瓷,有确切纪年的是1986年安徽省黄山市新年乡三保村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沈格夫妇合葬墓出土的两件八角形绿釉枕,米黄色胎,其中一件枕面饰荷花纹,底部有“真郭家枕”戳记;另一件枕面饰蕉叶纹。这种绿釉瓷,胎质较其他釉色瓷更白,但由于烧成温度较低,胎体瓷化程度低。胎质更显粗松,釉色莹亮,个别器物有剥釉现象,因为竖烧,一侧常有四个支烧痕。纹饰以釉下刻花、印花装饰居多,常见纹样有弦纹、蕉叶纹、圆圈纹、缠枝牡丹纹、水波纹等,风格简练直率。有的枕底部印有“舒家记”、“严家记”、“曾家记号”、“陈家印置”、“元祖肖家大枕”、“元祖郭家大枕记号”等标识作坊名号的底款(图4)。
  B型 如意形枕,枕的前面平直或稍内曲,有的枕面随枕身两侧曲折连于后墙形成尖状,有的仅是枕面做成如意头形。枕面中间内凹,前墙低而内曲,后墙稍高,犹如人脑后部的模型,使头后部的压力不再集中于后脑勺一点,而是分散于整个脑后部,这样睡起来自然舒适,可以使大脑得到更好的休息,这种设计使器物的实用功能与审美需要得到了有机结合。此型枕较为重要的有:
  
  南宋绿釉“陈家印置”蕉叶纹如意形枕(图5),长27、宽22、高9厘米,1974年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寒山南宋淳熙(1174-1189年)年间墓葬出土。通体施绿釉,有剥釉现象,枕底露灰白色胎,压印“陈家印置”款。枕面呈如意形,刻蕉叶纹,枕腰印圆圈纹,一侧有一个小气孔,另一侧有四个支烧痕。出土于纪年墓中,埋藏绝对年代清楚,为我们鉴定吉州窑同类产品提供了标准器。
  南宋绿釉“刘家印号”蕉叶纹如意形枕(图6),长26、宽19.7、高8.8厘米,1982年吉水县金滩乡南宋张宣义墓发掘出土。呈如意形。除底部露灰白色胎外,通体绿釉。枕面微内凹,刻蕉叶纹,外绕以弦纹数周,刻纹流畅,蕉叶舒展。枕腰墙刻圆圈纹,一侧有一个小圆孔,一侧有四个支烧痕。底部模印“刘家印号”阳文楷书戳记,戳记方框上覆荷叶,下托以莲花,有意思的是,“号”字已是今天的简体字。
  南宋绿釉蕉叶纹如意形枕(图7),长26、宽20、高8.8厘米,1980年永和窑址出土。呈八角形,枕面前低后高,微内凹,双线八角形开光内刻四片蕉叶。枕腰压印圆圈纹,一侧有一个小气孔,另一侧有四个支烧痕;施绿釉,局部剥釉,底部露灰白色胎。此枕出土于窑址中,为鉴定同类器的窑口提供了珍贵的标准器。
  南宋绿釉莲荷纹如意形枕(图8),长26、宽16、高9.1厘米,1975年江西省丰城市袁渡公社出土。枕面呈如意形,前低后高,中间微凹,平底,一侧有一个小气孔。通体施绿釉,略有剥釉,枕底露灰白色胎,胎质细腻、粗松,近泥质。枕面刻划莲荷纹一枝,荷花开放,布局得体,荷叶舒展多姿,线条婉转流畅,运笔潇洒,一气呵成。
  C型八角形枕,由八个侧面加上枕面、枕底粘合而成的箱形枕。此型枕较为重要的有:
  南宋绿釉“严家记”蕉叶纹八角形枕(图9),1988年江西彭泽县南岭农业科技大楼基建工地出土。呈八角形,枕面微内凹,饰蕉叶纹。枕腰正面饰水波纹,背面饰钱纹,两侧面饰方格纹,底部露灰白色胎,模印“严家记”戳记。吉州窑严家记绿釉瓷枕目前见诸报道的共有3件,另2件分别由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和安徽省涂县文物管理所收藏。
  南宋绿釉“舒家”记蕉叶纹八角形枕(图10),1986年江西省高安市征集。呈八角形,枕面前低后高,微内凹,双线八角形开光内刻蕉叶纹。枕腰作竹节状棱柱,柱问八面双双对应分别模印牡丹纹、织锦纹,一侧有一个小气孔,另一侧有四个支烧痕。底部露灰白色胎,模印“舒家记”戳记,戳记左侧,竖刻“有四十二个”五字,表明这种枕已批量生产,产量可观。
  南宋绿釉莲荷纹八角形枕(图11),长21.2、宽9.5、高7.5厘米。呈八角形,枕面前低后高,微内凹,八角形开光内刻莲荷纹。枕腰作竹节状棱柱,柱间八面印花,分别模印荷花、百合、折枝花,背有一个小气孔,一侧有四个支烧痕。底部露灰白色胎。
  上述三型枕,流行于宋元时期,束腰形枕以釉下彩绘为装饰,如意形枕、八角形枕则以绿釉印花与刻花为饰,没有混用的现象,很有地方特色。
  (责编:耕生)
其他文献
笔者收藏一件浮雕虎形青铜鎏金带钩,通长24厘米,重350克。前端呈虎头形,后端也呈虎头形,即一虎身两头。带钩头为蛇头钩形,器身呈S形。正面全部鎏金,背面黑绿锈。由于时间长久,部分鎏金脱落,还有几处鎏金生成的紫锈斑。整个器形抽象生动,华贵美观,它的主人可能是身躯高大的武将。此带钩于2004年11月在安康市一砖厂挖土时出土。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人是一联合部族,其中包括“濮、苴、共、奴、、夷
期刊
笔者藏有一枚折二型花钱。正面隶书上“二”、下“南”,背面篆书横列“宝泉”二字。钱径27.5毫米,穿径5.5毫米,厚1.8毫米,重6.2克。  查几家花钱谱录,未见此钱。后来在“开元泉社·盛世收藏”网上发现,署名尚友者解释“二南雅化”曰:“南是诗经国风中的一支,国风有15国风。本作邦风,因避汉高祖讳,改字作国风。南风分周、召,即周南、召南。周召为中原姬姓封地。南以文字学立场,可知是乐器之象形,象钟,
期刊
王生才多少年前就喜欢上了青花,他收罗了一大筐明清小瓷片,为的就是找瓷片上那一笔一笔的感觉。一壶小酒,一枚瓷片儿能把玩半天,直到醺醺,方才罢手。而日后如果在他的笔下、画里,能见到近似的“生生不息”,就不足为怪了。  生才是个讷言的人,话极少。自从在江西画了两个月青花,人就变了。逢人便说江西,逢人便说瓷,逢人便说青花。友人说,你这是得了“青花恋”了。生才也不急不恼,只是回敬呵呵。  从江西回来以后,生
期刊
编者按:每个行业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口头语,也就是自己的行话。收藏业中行话的命名,是针对器物的真假、整残、价格等等来定名的,当然地区的不同,对同样的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称谓。由于这些行话同时也作为衡量是否是行家的标准之一,因此,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熟悉一些行话,亦有益处。因行话涉及范围很广,本文只对瓷器中的一些行话作一介绍。    1. 口磕:器物口上的胎釉,受到了撞击后,出现的大小不等的各种缺磕伤痕
期刊
天津福信2007秋拍亮点    天津福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将于9月28日在天津市福信大厦五层拍卖大厅举行。本次拍卖会囊括了中国书画、玉器、瓷器、佛道造像等珍品。  名家精品力作陈年绘画的《秋华晚艳》成扇,设色纸本,所绘花卉尽显其吸收明、清各家花卉画法而独树一帜的特点,风格娴静,技法精熟,隽秀天成,扇背为章棍草书。字一山,光绪三十年进士,工诗能文,所书草书翰墨清华,体势秀
期刊
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巴次大陆,面积为295万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早在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印度。葡萄牙人在1498年进入印度。随后,丹麦、法国和英国也登陆印度。1757年,发生了印度与英国在普拉西的一场大战,印度战败后,印度的孟买、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及部分内地城市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到了1849年,英国赶走了其他国家的殖民
期刊
陶瓷质地的佛像其滥觞可追溯至东汉、吴晋墓葬出土的钱树陶座与青瓷魂瓶,然而其上贴塑的坐佛尚属与黄老神仙信仰杂糅并处的中土佛像雏形,历史价值远胜其艺术魅力。嗣后虽偶见如山东博兴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北齐模印素烧彩绘菩萨瓷像为代表的少数早期陶瓷佛像,但真正意义上陶瓷造像艺术实非宋辽元明四代莫数。宋代广东潮州窑、陕西耀州窑制作的神采奕奕的瓷塑佛像,河北易县八佛洼白玉、百花二山秘藏的16尊神容逼真的辽三彩等身罗
期刊
民国元年辛亥革命后,前清陕西秦丰官钱局歇业,并改组为“陕西秦丰银行”。嗣因现钱缺乏,又设立陕西富秦钱局,发行制钱票和铜元票。至民国十年五月,秦丰银行被裁撤,并将富秦钱局改为富秦银行,发行银元票。至民国二十年,由杨虎城接任陕西省主席时筹资设立的陕西省银行正式开业。另陕北地方实业银行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成立于陕北,发行银元票和铜元票,后因发行额大大超过其资金总额,无力回收,于民国三十三年歇业。  陕西省
期刊
笔者去年在《中国书画报》读到署名刘云鹤《老僧不作留人意——吴茀之隶书扇面》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并见到了随文附刊的扇面书法书影(图1)。刘文在赏析扇面书法和评价作者(吴茀之)书艺中略称:  纵观吴茀之这件作品,依笔者拙见,他也只能位列“画家中的书家”这个层次。尽管吴茀之在现代画坛上的名气较大。然只局限在画界,好像没有多少人提及他的书法,也就是说他的书法还没有像他的画那样得到认可。往好处说,其“
期刊
一、存单发行的背景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粮食的供求矛盾便摆在了共和国决策者们的面前,而且这个矛盾还呈现不断加剧之趋势。据史料记载:从1951年起开始出现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1952年和1953年这种情况变得严重起来。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人均粮食数量少,1952年才570斤。1953年以后粮食供求关系进一步紧张,是由于1953年开展的经济建设,一开始便追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