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介绍了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相关背景和智能电网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评价的重要性,分析了智能电网效益评价的研究现状,构建了一个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的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的含义进行阐释。
关键词:智能电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较严重的电力供需矛盾。我国电力供需矛盾具有暂时性、季节性、时段性和区域不均衡性等特殊性。智能电网是解决我国电力供需矛盾和电力实业高效清洁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电网建设包括坚强的基础网架、智能化的电力调度、智能装备、智能变电站和智能用电。这使得智能电网具有可控性、开放性、灵活性、自愈性、互动性、经济性、协调性以及全局性等优点。从而,智能电网能够促进清洁发电、实现调度优化、提高传输效率、优化用电管理,从而实现投资优化,解决我国电力供需区域不平衡问题,以及电力供需的季节性和时段性矛盾,实现电力的高效清洁化,并最终实现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国政府倡导“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以应对气候变化。对智能电网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下简称“SEE”)效益进行评价,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智能电网实现SEE效益的水平、大小以及效率,以此更好地指导智能电网按国家既定目标发展,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绿色运行。
二、研究現状
评价智能电网的SEE效益,首先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效益评价指标。比如刘跃新等(2010)提出了一种智能电网成本效益评价模型,对智能电网投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成本效益进行了测算,并据此推算出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曾鸣等(2012)则从电力生产、电力传输和电力消费这三个环节对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李晓彤等(2012)建立了低碳电网规划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引入区间数理论处理电网规划面临的不确性问题,结合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靶决策方法构建区间型多指标灰靶决策模型,并以保定地区电网规划为例进行方案评价比选。周黎莎和余顺坤(2013)构建了低碳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环境因素对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影响较大,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阶段-超效率DEA方法的低碳效益评价模型。这些研究都是从经济或者环境某一个方面评价智能电网的效益。吴鹏和蒋莉萍提出从节能减排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智能电网,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体系。贺静等构建了智能电网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用于描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6个环节的关键技术的发展程度的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反映智能电网建设给发电公司、电网公司、电力用户和整个社会可能带来的效益与影响的效果/影响指标体系。
三、智能电网的SEE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智能电网的SEE效益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范畴。为全面评价智能电网的SEE效益,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以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体系为框架范畴,将评价的总指标体系设计为四层。其中,将评价目标“智能电网SEE效益”作为指标体系的第一层,即目标层;将评价维度“发电侧SEE效益”、“电网侧SEE效益”、“用电侧SEE效益”作为指标体系的第二层,即一级指标层;将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的9个关键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第三层,即二级指标层;最后,考虑指标的合理性和易操作性,在各关键指标下选取对其影响大的重要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第四层,即三级指标层。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共选取“供电可靠程度”、“降低发电成本程度”、“ 清洁能源并网装机容量提升幅度”等28个指标作为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的三级指标。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的总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四、结论
论文介绍了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相关背景和智能电网对保障电力供给和节能减排的作用,并分析了现有相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构建了一个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的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兼顾了发电侧、电网侧和用电侧的各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电力项目规划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跃新,熊浩清,罗汉武.智能电网成本效益分析及测算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0,38(6): 821-823.
[2]曾鸣,王涛,李娜,等.智能电网经济效益形成机理及效益测算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2,40(11): 1863-1867.
[3]李晓彤,陈英杰,曾鸣,等. 区间数-灰靶决策模型在低碳电网规划评价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2(12):184-186.
[4]周黎莎,余顺坤.考虑环境因素的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3(2):0275-0280.
[5]贺静, 宋琪, 文福拴,等. 智能电网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2):46-54.
[6]吴鹏, 蒋莉萍. 智能电网综合效益评价[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9, 2009(7):35-37.
[7]宋琪, 文福拴, 王维洲,等. 智能电网社会效益测评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2):23-32.
[8]孙强, 葛旭波, 刘林,等. 智能电网多属性网络层次组合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J]. 电网技术, 2012, 36(10):49-54.
[9]贾文昭, 康重庆, 刘长义,等. 智能电网促进低碳发展的能力与效益测评模型[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1):7-12.
项目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项目编号:SGJLJY00JJJS1600006)
关键词:智能电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存在较严重的电力供需矛盾。我国电力供需矛盾具有暂时性、季节性、时段性和区域不均衡性等特殊性。智能电网是解决我国电力供需矛盾和电力实业高效清洁发展的必由之路。智能电网建设包括坚强的基础网架、智能化的电力调度、智能装备、智能变电站和智能用电。这使得智能电网具有可控性、开放性、灵活性、自愈性、互动性、经济性、协调性以及全局性等优点。从而,智能电网能够促进清洁发电、实现调度优化、提高传输效率、优化用电管理,从而实现投资优化,解决我国电力供需区域不平衡问题,以及电力供需的季节性和时段性矛盾,实现电力的高效清洁化,并最终实现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国政府倡导“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以应对气候变化。对智能电网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下简称“SEE”)效益进行评价,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智能电网实现SEE效益的水平、大小以及效率,以此更好地指导智能电网按国家既定目标发展,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绿色运行。
二、研究現状
评价智能电网的SEE效益,首先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效益评价指标。比如刘跃新等(2010)提出了一种智能电网成本效益评价模型,对智能电网投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成本效益进行了测算,并据此推算出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曾鸣等(2012)则从电力生产、电力传输和电力消费这三个环节对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李晓彤等(2012)建立了低碳电网规划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引入区间数理论处理电网规划面临的不确性问题,结合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靶决策方法构建区间型多指标灰靶决策模型,并以保定地区电网规划为例进行方案评价比选。周黎莎和余顺坤(2013)构建了低碳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环境因素对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影响较大,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阶段-超效率DEA方法的低碳效益评价模型。这些研究都是从经济或者环境某一个方面评价智能电网的效益。吴鹏和蒋莉萍提出从节能减排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智能电网,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体系。贺静等构建了智能电网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用于描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6个环节的关键技术的发展程度的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和反映智能电网建设给发电公司、电网公司、电力用户和整个社会可能带来的效益与影响的效果/影响指标体系。
三、智能电网的SEE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智能电网的SEE效益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范畴。为全面评价智能电网的SEE效益,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以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体系为框架范畴,将评价的总指标体系设计为四层。其中,将评价目标“智能电网SEE效益”作为指标体系的第一层,即目标层;将评价维度“发电侧SEE效益”、“电网侧SEE效益”、“用电侧SEE效益”作为指标体系的第二层,即一级指标层;将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的9个关键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第三层,即二级指标层;最后,考虑指标的合理性和易操作性,在各关键指标下选取对其影响大的重要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第四层,即三级指标层。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共选取“供电可靠程度”、“降低发电成本程度”、“ 清洁能源并网装机容量提升幅度”等28个指标作为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的三级指标。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的总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四、结论
论文介绍了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相关背景和智能电网对保障电力供给和节能减排的作用,并分析了现有相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构建了一个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的智能电网SEE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兼顾了发电侧、电网侧和用电侧的各个方面,涵盖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电力项目规划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跃新,熊浩清,罗汉武.智能电网成本效益分析及测算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0,38(6): 821-823.
[2]曾鸣,王涛,李娜,等.智能电网经济效益形成机理及效益测算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2,40(11): 1863-1867.
[3]李晓彤,陈英杰,曾鸣,等. 区间数-灰靶决策模型在低碳电网规划评价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2(12):184-186.
[4]周黎莎,余顺坤.考虑环境因素的智能电网低碳效益评价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3(2):0275-0280.
[5]贺静, 宋琪, 文福拴,等. 智能电网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2):46-54.
[6]吴鹏, 蒋莉萍. 智能电网综合效益评价[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9, 2009(7):35-37.
[7]宋琪, 文福拴, 王维洲,等. 智能电网社会效益测评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2):23-32.
[8]孙强, 葛旭波, 刘林,等. 智能电网多属性网络层次组合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J]. 电网技术, 2012, 36(10):49-54.
[9]贾文昭, 康重庆, 刘长义,等. 智能电网促进低碳发展的能力与效益测评模型[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35(1):7-12.
项目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项目编号:SGJLJY00JJJS16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