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有益的影响,才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也必须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才能成为真正成功的、生命常青的课堂教学。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预习自学—自学置疑--创设情景—合作讨论—师生共析—测试反馈--小结反思”。
一、自学置疑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注意不是教学目标)。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注意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积极迅速提出问题。(本环节一般要求5-6分钟)
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斯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既反映了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也体现出一个人善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自学置疑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要善于鼓励敢于动手、敢于大胆设想、敢于标新立异的同学。
二、合作讨论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三、测试反馈
本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反馈。学生在经过自学、置疑、解疑、教师点拨后作一套本节的检测题。做完后,教师或学生给出答案,并给予简单解析。教师对检测成绩做以简单的统计,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本环节需要10分钟左右。如何在10分钟左右让学生把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完整真实地展现在教师面前?这需要教师在检测题上要下大功夫。检测题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生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检测题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知识,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检测题的功能,设计检测题时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的搭配。在试题设计上,应将知识、素质、能力的考查统一起来,既有知识性、分析性题目,又有应用性、直觉形象性题目。提高创新性题型的比重和难度,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对某些问题,你以为如何”等,增强答案的发散性。
四、小结反思
下课前2分钟由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方法,本节应注意的问题。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上。因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仅要学会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还要学会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要学会反思问题解决过程中所用的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当然,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关键是看在你的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能够实现,教无定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更有效和有益的教学方法。
一、自学置疑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注意不是教学目标)。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注意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积极迅速提出问题。(本环节一般要求5-6分钟)
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斯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既反映了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也体现出一个人善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自学置疑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要善于鼓励敢于动手、敢于大胆设想、敢于标新立异的同学。
二、合作讨论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三、测试反馈
本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反馈。学生在经过自学、置疑、解疑、教师点拨后作一套本节的检测题。做完后,教师或学生给出答案,并给予简单解析。教师对检测成绩做以简单的统计,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本环节需要10分钟左右。如何在10分钟左右让学生把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完整真实地展现在教师面前?这需要教师在检测题上要下大功夫。检测题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生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检测题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知识,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检测题的功能,设计检测题时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的搭配。在试题设计上,应将知识、素质、能力的考查统一起来,既有知识性、分析性题目,又有应用性、直觉形象性题目。提高创新性题型的比重和难度,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对某些问题,你以为如何”等,增强答案的发散性。
四、小结反思
下课前2分钟由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方法,本节应注意的问题。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上。因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仅要学会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还要学会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要学会反思问题解决过程中所用的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当然,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关键是看在你的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能够实现,教无定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更有效和有益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