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旅游資源现状分析和评价是指导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研究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西安市旅游资源特点和现状,并对该市旅游资源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旅游特点具有丰富多样性、级别高、人文资源占据优势等特点,主要面临开发利用率低、结构功能单一、空间连通性不足、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现状,对其评价主要表现为旅游价值高、旅游客源区位吸引优势不足等,最终结合西安市旅游资源特点和优势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旅游资源;特点现状;定性评价;开发策略;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TM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72-0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发展可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张红等,2006)。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特点现状分析和评价成为旅游业开发的的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赵现红等,2005)。
西安又称长安,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拥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享誉中外的旅游景点以及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沈景文,1987)。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旅游业发展迎来良好契机,西安市旅游业也取得较好发展。目前,学界关于西安市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开发定量评价(张结魁,和杨善林,2003)、旅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闫建芳,2008)、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赵现红等,2005)等方面,缺少对西安市旅游资源现状和评价的综合研究,鉴于此,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西安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现状分析和评价,试图认识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为西安市旅游业战略规划和开发提供借鉴性意义和价值。
一、西安市旅游资源特点和现状
(一)西安市旅游资源特点
西安市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根据2004年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资料可知,西安市的旅游资源单体总量排在全省前列,在全省11个地市中是最为丰富的,占比21.41%。除此之外,按照200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西安市旅游资源单体可以划分为7大类、23个亚类、89个基本类型,类型极其多样。相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西安市人文类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多,并且类型丰富,占绝对优势。
(二)西安市旅游资源现状
西安市旅游自然和人文景点空间布局差异明显。自然景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条带状集中分布的格局状态,集中分布于秦岭北麓沿线的区县,是以森林观光度假旅游为主,仅有如华清池、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等少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较好,人群活动量大,表现出较大发展空间。人文景观布局相对分散,虽然文化遗产丰富、文物古迹荟萃,但是由于各文化景点的区域连通性差,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且区域特色没有形成比较优势,特色不够突出鲜明。
随着社会需求对旅游的增长,西安市旅游业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据统计,在2013年西安市全市旅游年收入达到811亿多元,较2000年增加了8倍之多,并且就游客数量来看,海内外游客数量呈现连年增长趋势(胡忆楠和李娜,2016)。但西安市旅游业形式发展依然严峻,旅游产品开发和管理存在较大缺陷,主要表现在旅游项目创新层次低、服务和管理水平较低、景点环境卫生治理差、吃住行旅游环境有待继续提高。
二、西安市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价值评价
历史价值:纵观西安市的文物系列,西安市文物构成较为完整,跨越了历史上几个王朝,可以说是一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通过对西安市历史文物的研究,众多考古学者可以上溯盘古,下至当今,对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历史人物、民俗习性、宗教信仰、历事重要事件等典型地进行了广泛探究、查证、实证考察等。
科学价值:文物均有其较高的艺术价值,文物的艺术呈现是古代高科技技术的集中体现。比如如西周青铜器体现的是非凡的冶炼制造技术;秦始皇兵马俑等则体现了我国制陶技术的兴起和应用发展;汉代的奎金技术,唐代的建筑技术等都反映了我国领先的科学技术水平。
艺术价值:何为艺术珍品?那些能够让人们过目不忘、留连忘返的艺术品才可以视为珍品。当我们目睹了北魏以来我国各大书法家的真迹,我们不得不感慨这些才是人间的极品艺术;当我们亲眼目睹了兵马俑或小雁塔和钟楼时,相信也会被这酣畅淋漓的古代建筑艺术所倾倒,这就是艺术的价值。
环境价值:西安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也有临渔华清池这样的古代园林,更有兴庆宫,大、小雁塔等都有秀美的林木、山水、花草,它们之间互相倒映成景,刻画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这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环境,具有极高的环境价值。
(二)旅游客源评价
西安市的游客来源,主要是西安市一些周围市和省份的居民,近年来国际游客也在增多。从旅游资源竞争力来分析,虽然西安在国际旅游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西安偏离了经济发达旅游需求旺盛的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旅行出行费,让众多游客望而却步。
三、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积极构筑西安市“互联网+旅游”系统,提升西安整体旅游形象
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将会对人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徐金海和王俊,2016),“互联网+”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互联网+”旅游平台仰赖的新基础设施,可分为“云、网、端”三部分。按照“逻辑集中,物理分布”原则,充分利用西安市电子政务网络资源,整合各县区旅游资源,形成完整的旅游云数据服务中心。云数据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有力推动西安市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推动各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可以给游客带来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
(二)内部发掘,提高创新能力,开发高层次旅游文化产品
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受到大众青睐。目前,西安已经开发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但在现有形势下,苏子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日益高涨,旅游目的地必须开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新产品,才能够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这张名片,把西安市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条文化走廊,充分发掘宗教文化内涵,开发创意宗教旅游创意产品,重点包装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独具一格、魅力无穷、举世闻名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三)实行更为优惠的旅游财政政策,让游客游有所值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分对旅游业政策方面的倾斜,西安市政府应当进一步增加旅游业促销经费预算,不断增强西安旅游业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每年安排适当的预算对旅游进行高效的宣传促销,加大西安市旅游宣传;在门票价格上实行优惠政策,减少游客的门票支出费用(崔琰和赵精兵,2007)。
总之,西安市旅游资源在国内旅游业中占得天独厚的地位,由于人文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的连通性差、开发程度的不平衡性、特色不够鲜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西安市旅游业的总体发展。为此,应以西安市旅游资源的深度有效开发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结合现有的科技互联网手段,开发具有独特个性的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从而推动西安市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石婷,吴晋峰,石永祥.西安市13区(县)旅游资源整合与重点项目开发的思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3):132-138.
[2] 赵现红,吴丽霞,马耀峰.西安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15-119.
[3] 沈景文.试论西安市的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J].资源开发与保护杂志,1987,3(1):19-22.
[4] 张结魁,杨善林.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定量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S1):673-677.
作者简介
张辉(1994-),男,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族:汉职称:学生,学历:本科。研读方向:地理科学。
[关键词]旅游资源;特点现状;定性评价;开发策略;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TM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72-0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发展可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张红等,2006)。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特点现状分析和评价成为旅游业开发的的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赵现红等,2005)。
西安又称长安,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拥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享誉中外的旅游景点以及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沈景文,1987)。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旅游业发展迎来良好契机,西安市旅游业也取得较好发展。目前,学界关于西安市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开发定量评价(张结魁,和杨善林,2003)、旅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闫建芳,2008)、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赵现红等,2005)等方面,缺少对西安市旅游资源现状和评价的综合研究,鉴于此,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西安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现状分析和评价,试图认识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为西安市旅游业战略规划和开发提供借鉴性意义和价值。
一、西安市旅游资源特点和现状
(一)西安市旅游资源特点
西安市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根据2004年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资料可知,西安市的旅游资源单体总量排在全省前列,在全省11个地市中是最为丰富的,占比21.41%。除此之外,按照200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西安市旅游资源单体可以划分为7大类、23个亚类、89个基本类型,类型极其多样。相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西安市人文类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多,并且类型丰富,占绝对优势。
(二)西安市旅游资源现状
西安市旅游自然和人文景点空间布局差异明显。自然景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条带状集中分布的格局状态,集中分布于秦岭北麓沿线的区县,是以森林观光度假旅游为主,仅有如华清池、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等少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较好,人群活动量大,表现出较大发展空间。人文景观布局相对分散,虽然文化遗产丰富、文物古迹荟萃,但是由于各文化景点的区域连通性差,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且区域特色没有形成比较优势,特色不够突出鲜明。
随着社会需求对旅游的增长,西安市旅游业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据统计,在2013年西安市全市旅游年收入达到811亿多元,较2000年增加了8倍之多,并且就游客数量来看,海内外游客数量呈现连年增长趋势(胡忆楠和李娜,2016)。但西安市旅游业形式发展依然严峻,旅游产品开发和管理存在较大缺陷,主要表现在旅游项目创新层次低、服务和管理水平较低、景点环境卫生治理差、吃住行旅游环境有待继续提高。
二、西安市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价值评价
历史价值:纵观西安市的文物系列,西安市文物构成较为完整,跨越了历史上几个王朝,可以说是一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通过对西安市历史文物的研究,众多考古学者可以上溯盘古,下至当今,对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历史人物、民俗习性、宗教信仰、历事重要事件等典型地进行了广泛探究、查证、实证考察等。
科学价值:文物均有其较高的艺术价值,文物的艺术呈现是古代高科技技术的集中体现。比如如西周青铜器体现的是非凡的冶炼制造技术;秦始皇兵马俑等则体现了我国制陶技术的兴起和应用发展;汉代的奎金技术,唐代的建筑技术等都反映了我国领先的科学技术水平。
艺术价值:何为艺术珍品?那些能够让人们过目不忘、留连忘返的艺术品才可以视为珍品。当我们目睹了北魏以来我国各大书法家的真迹,我们不得不感慨这些才是人间的极品艺术;当我们亲眼目睹了兵马俑或小雁塔和钟楼时,相信也会被这酣畅淋漓的古代建筑艺术所倾倒,这就是艺术的价值。
环境价值:西安不仅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也有临渔华清池这样的古代园林,更有兴庆宫,大、小雁塔等都有秀美的林木、山水、花草,它们之间互相倒映成景,刻画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这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环境,具有极高的环境价值。
(二)旅游客源评价
西安市的游客来源,主要是西安市一些周围市和省份的居民,近年来国际游客也在增多。从旅游资源竞争力来分析,虽然西安在国际旅游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但西安偏离了经济发达旅游需求旺盛的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旅行出行费,让众多游客望而却步。
三、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积极构筑西安市“互联网+旅游”系统,提升西安整体旅游形象
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将会对人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徐金海和王俊,2016),“互联网+”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互联网+”旅游平台仰赖的新基础设施,可分为“云、网、端”三部分。按照“逻辑集中,物理分布”原则,充分利用西安市电子政务网络资源,整合各县区旅游资源,形成完整的旅游云数据服务中心。云数据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有力推动西安市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推动各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可以给游客带来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
(二)内部发掘,提高创新能力,开发高层次旅游文化产品
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受到大众青睐。目前,西安已经开发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但在现有形势下,苏子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的日益高涨,旅游目的地必须开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新产品,才能够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这张名片,把西安市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条文化走廊,充分发掘宗教文化内涵,开发创意宗教旅游创意产品,重点包装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独具一格、魅力无穷、举世闻名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三)实行更为优惠的旅游财政政策,让游客游有所值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分对旅游业政策方面的倾斜,西安市政府应当进一步增加旅游业促销经费预算,不断增强西安旅游业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每年安排适当的预算对旅游进行高效的宣传促销,加大西安市旅游宣传;在门票价格上实行优惠政策,减少游客的门票支出费用(崔琰和赵精兵,2007)。
总之,西安市旅游资源在国内旅游业中占得天独厚的地位,由于人文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的连通性差、开发程度的不平衡性、特色不够鲜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西安市旅游业的总体发展。为此,应以西安市旅游资源的深度有效开发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结合现有的科技互联网手段,开发具有独特个性的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从而推动西安市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石婷,吴晋峰,石永祥.西安市13区(县)旅游资源整合与重点项目开发的思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3):132-138.
[2] 赵现红,吴丽霞,马耀峰.西安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15-119.
[3] 沈景文.试论西安市的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J].资源开发与保护杂志,1987,3(1):19-22.
[4] 张结魁,杨善林.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定量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S1):673-677.
作者简介
张辉(1994-),男,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族:汉职称:学生,学历:本科。研读方向:地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