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深刻领会、内化教学内容,需要借助于实践经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直接接触社会,无疑可以使学生对社会现实具有更直接的感性认识。但是,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由于一方面活动范围较宽,活动时间较长,容易受时间、空间、人力、物力等限制;另一方面高职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面对的人数多,班级多,涉及的内容广,导致任课教师难以有精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由此导致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处于被忽略或边缘化的状态。可见,如果将实践教学仅限于课外,高职思想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加强实践环节”的要求是难以落实的。按照目前的情况,课堂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要真正落实实践教学,必须改进我们仅把实践活动局限在课外的认识,本文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活动教学;探索
一、实践的概念
实践概念的来源。实践属于人的活动。从词源上考察,西方哲学使用的实践概念来源于希腊文,具有活动的、积极的意思。在中国古汉语中,实践是由“实”(实际)和“践”(践履)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概念,意思是实际的践履。在词义上,实践指的是人的实际行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丰富了“实践”的内涵。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这就使实践区别于人以精神的、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认识、理论活动。
如何理解“活动”呢?马克思著作中多次用到“活动”概念,与无目的、无成效的“动作”、“操作”、“行为”的含义不同,指的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通过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与“实践”有相通之义。但是,马克思所说的“活动”不能完全代替“实践”。
可见,“实践”本身也是“活动”,但“活动”的使用意义更为广泛、灵活。一般地讲,我们把人类的总体活动划分为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
二、实践活动教学目前在高职思想政治课程中实践的现状
活动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得相当成熟,其中以杜威的活动教学思想为代表,强调做中学。《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一书指出:“活动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教师指导下的,以技能性知识、情感性知识、问题性知识为基本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开放、创造的实践性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学。” 可见,活动教学强调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动、能动活动,也强调实践性特点。这与高职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精神相符合。笔者试想,为什么不直接研究“活动教学”而要研究“实践活动教学”呢?原因在于目前不少教师的活动教学缺失实践性。
目前不少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将活动教学宽泛化理解,“活动”运用相当宽泛,如教学中听、想、看、回答问题、阅读、练习、讨论、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以思维活动为主的活动,也作为活动教学的教学方式。另外,思维活动为主的活动,使教学容易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老师们对活动教学的共识,从而导致活动教学的实践性的缺失。
正是因为教师在实际运用活动教学中缺失实践性,直接导致我们这些年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难有显著成效。为突出高职思想课教学实践性,更好地落实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本文提出以“实践活动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虽然,笔者也认识到,目前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某些理解还没有形成共识,我们直接以“实践活动”命名教学形式,有可能会产生争议或歧义。但是,为了与目前我国中小学广泛开展的活动教学中存在的单纯地以思维活动为主的活动大致区别开来,笔者认为采用“实践活动教学”的概念,才更符合现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所提倡的“做中学、做中体验”的要求。
“依据实践活动的对象的属性,可将实践区分为客体性实践和主体性实践。前者是指以客观世界为直接作用对象而进行的物质活动,包括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各种活动。后者指人们以实践的主体——人作为直接改造对象的客观物质活动,它以改造主观世界为目的,有别于人们以客观世界为直接作用对象的客体性实践活动。教育属于以主体——学生为直接改造对象的主体性实践活动,它致力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笔者形成思政课的“实践活动教学”的初步理解:取向西方学者理解的活动教学理念为指导,强调“做中学”,是主体性实践活动教学形式。
三、高职思政课实践活动教学的新探索
传统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定位在课外,称为课外实践活动,强调参与现实生活,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学习提高,并逐步实现从认识到行为的转化。然而,课外实践活动容易被受时间、人力、物力等影响,而导致思政课的课外活动长期处于被忽略或边缘化。可见,如果局限在传统实践活动教学的认识中,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实施。
那么,如何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活动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有关实践教学的观点值得我们参考。何宏成提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应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广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既可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更多的是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外。”陈霞提出,“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说,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思想政治理论所涉及的问题而从事的社會性实践活动。从广义上说,一切含有“社会实践性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属于实践教学范畴。”另外,《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的理论与操作》一书中更具体指出:“教学中的‘实践’,与人类一般的实践活动是有差异的,即是说它不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它强调的是通过‘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事物、形成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掌握事物的规律。因此,教学活动不仅是间接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学生的‘实践’过程,让学生自己获得直接经验、提升直接经验。” 由此,笔者认为,开展高职思政课实践活动教学,不可能都到校外进行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活动教学不应简单地局限在课外的认识上,而应从广义上理解实践教学,即只要采用“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有实践性内容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实践活动教学。这样,就可以创设丰富的课堂和课外多样化的“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事物、形成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掌握事物的规律,这样才有利于落实并加强德育课实践教学。
四、高职思政课堂实践活动的含义和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高职思政课借助活动教学有关“做中学”理念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教学。
所谓思政课堂实践活动,是指以活动教学理念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操作、探究、体验活动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
高职思政课堂实践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高职思政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具体地说是一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创新教学形式;
2.是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创设的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3.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
4.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
如何判断一个课堂教学活动是否属于实践活动呢?
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阅读、演讲、辩论、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教学活动,如果仅局限在理论讲解和分析的范围内,停留在认识和理论层面上,那么,这些教学活动都属于理论教学活动。
而实践活动则强调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与直接经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因此,判断是否属于实践活动,要把握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学生有直接体验。二是学生有操作行为,包括动作操作和智力操作。对于高职思政课来说,直接经验主要是与知识学习相关的体验。操作行为指的是直接操作或模拟,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动作操作以模拟、展示、操作、表演等为主,智力操作以方案设计、解决问题为主。
五、高职思政课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目的
高职思政课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目的,是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通过“操作”、“经历”、“探究”、“体验”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各种能力,如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思政课堂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形式,使学生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从而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把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生活、职业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经历操作、经历、体验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学习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因此,高职思政课堂实践活动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构建思政学科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新教学形式,从而改变过去思政课单纯地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宋宁娜.活动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7
[2] 潘洪建、孟凡丽.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9
[3] 何宏成.浅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4] 潘洪建、孟凡丽.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4
[5] 陳霞.实践课堂:高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新载体[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6]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著.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的理论与操作[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
作者简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名师。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活动教学;探索
一、实践的概念
实践概念的来源。实践属于人的活动。从词源上考察,西方哲学使用的实践概念来源于希腊文,具有活动的、积极的意思。在中国古汉语中,实践是由“实”(实际)和“践”(践履)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概念,意思是实际的践履。在词义上,实践指的是人的实际行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丰富了“实践”的内涵。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这就使实践区别于人以精神的、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认识、理论活动。
如何理解“活动”呢?马克思著作中多次用到“活动”概念,与无目的、无成效的“动作”、“操作”、“行为”的含义不同,指的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通过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与“实践”有相通之义。但是,马克思所说的“活动”不能完全代替“实践”。
可见,“实践”本身也是“活动”,但“活动”的使用意义更为广泛、灵活。一般地讲,我们把人类的总体活动划分为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
二、实践活动教学目前在高职思想政治课程中实践的现状
活动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得相当成熟,其中以杜威的活动教学思想为代表,强调做中学。《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一书指出:“活动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是教师指导下的,以技能性知识、情感性知识、问题性知识为基本内容,通过学生自主、开放、创造的实践性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学。” 可见,活动教学强调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动、能动活动,也强调实践性特点。这与高职思政课课程教学改革精神相符合。笔者试想,为什么不直接研究“活动教学”而要研究“实践活动教学”呢?原因在于目前不少教师的活动教学缺失实践性。
目前不少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将活动教学宽泛化理解,“活动”运用相当宽泛,如教学中听、想、看、回答问题、阅读、练习、讨论、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以思维活动为主的活动,也作为活动教学的教学方式。另外,思维活动为主的活动,使教学容易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老师们对活动教学的共识,从而导致活动教学的实践性的缺失。
正是因为教师在实际运用活动教学中缺失实践性,直接导致我们这些年在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难有显著成效。为突出高职思想课教学实践性,更好地落实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本文提出以“实践活动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虽然,笔者也认识到,目前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某些理解还没有形成共识,我们直接以“实践活动”命名教学形式,有可能会产生争议或歧义。但是,为了与目前我国中小学广泛开展的活动教学中存在的单纯地以思维活动为主的活动大致区别开来,笔者认为采用“实践活动教学”的概念,才更符合现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所提倡的“做中学、做中体验”的要求。
“依据实践活动的对象的属性,可将实践区分为客体性实践和主体性实践。前者是指以客观世界为直接作用对象而进行的物质活动,包括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各种活动。后者指人们以实践的主体——人作为直接改造对象的客观物质活动,它以改造主观世界为目的,有别于人们以客观世界为直接作用对象的客体性实践活动。教育属于以主体——学生为直接改造对象的主体性实践活动,它致力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笔者形成思政课的“实践活动教学”的初步理解:取向西方学者理解的活动教学理念为指导,强调“做中学”,是主体性实践活动教学形式。
三、高职思政课实践活动教学的新探索
传统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定位在课外,称为课外实践活动,强调参与现实生活,在亲身体验和身体力行学习提高,并逐步实现从认识到行为的转化。然而,课外实践活动容易被受时间、人力、物力等影响,而导致思政课的课外活动长期处于被忽略或边缘化。可见,如果局限在传统实践活动教学的认识中,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实施。
那么,如何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活动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有关实践教学的观点值得我们参考。何宏成提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仅仅局限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部分而不是全部。应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广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既可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更多的是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外。”陈霞提出,“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说,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思想政治理论所涉及的问题而从事的社會性实践活动。从广义上说,一切含有“社会实践性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属于实践教学范畴。”另外,《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的理论与操作》一书中更具体指出:“教学中的‘实践’,与人类一般的实践活动是有差异的,即是说它不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它强调的是通过‘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事物、形成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掌握事物的规律。因此,教学活动不仅是间接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学生的‘实践’过程,让学生自己获得直接经验、提升直接经验。” 由此,笔者认为,开展高职思政课实践活动教学,不可能都到校外进行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活动教学不应简单地局限在课外的认识上,而应从广义上理解实践教学,即只要采用“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有实践性内容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实践活动教学。这样,就可以创设丰富的课堂和课外多样化的“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事物、形成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掌握事物的规律,这样才有利于落实并加强德育课实践教学。
四、高职思政课堂实践活动的含义和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高职思政课借助活动教学有关“做中学”理念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教学。
所谓思政课堂实践活动,是指以活动教学理念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操作、探究、体验活动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
高职思政课堂实践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高职思政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具体地说是一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创新教学形式;
2.是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创设的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3.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
4.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
如何判断一个课堂教学活动是否属于实践活动呢?
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阅读、演讲、辩论、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教学活动,如果仅局限在理论讲解和分析的范围内,停留在认识和理论层面上,那么,这些教学活动都属于理论教学活动。
而实践活动则强调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与直接经验,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因此,判断是否属于实践活动,要把握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学生有直接体验。二是学生有操作行为,包括动作操作和智力操作。对于高职思政课来说,直接经验主要是与知识学习相关的体验。操作行为指的是直接操作或模拟,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动作操作以模拟、展示、操作、表演等为主,智力操作以方案设计、解决问题为主。
五、高职思政课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目的
高职思政课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教学的目的,是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通过“操作”、“经历”、“探究”、“体验”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各种能力,如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思政课堂教学中,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形式,使学生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从而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把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生活、职业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经历操作、经历、体验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学习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因此,高职思政课堂实践活动是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构建思政学科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新教学形式,从而改变过去思政课单纯地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
参考文献
[1] 宋宁娜.活动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7
[2] 潘洪建、孟凡丽.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9
[3] 何宏成.浅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4] 潘洪建、孟凡丽.活动教学原理与方法[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4
[5] 陳霞.实践课堂:高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新载体[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6]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著.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的理论与操作[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
作者简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