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识很重要,但常识很难为我们带来优势。如果你要创业、创新,那么常识是你必须绕过的第一个巨大而无形的陷阱,一个看上去很不像陷阱的陷阱。
“互联网+”已经成为行业口头禅了。
好消息是,互联网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得到了从官方到民间的认可,“与互联网无关就是自绝于未来”成了普遍的共识。当洗脚与按摩都开始“O2O”的时候,人们明白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我的地盘,听我的”了。
但“互联网+”显然不是点石成金的神器,而且即使是神器,也要看它在谁手里。别人手里的神器对我来说很可能是可怕的凶器,即使神器在我手里,如果我不会用,也可能连烧火棍也不如,甚至擦枪走火,伤及自身。
任何一种思想、思路,当它被无节制谈论和传播时,都会导致“话语通胀”——话语“纸币”的滥发让“纸币”含金量骤降,最后沦为廉价的话语标签,顶多只能是正确到没有多大用处的常识。
常识很重要,但常识很难为我们带来优势。如果你要创业、创新,那么常识是你必须绕过的第一个巨大而无形的陷阱,一个看上去很不像陷阱的陷阱。
彼得·蒂尔说,如果你是基于常识去创业,那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越过“常识”
几个月前,《冬吴相对论》里讲到的“黄鳝王”吴良清邀请我到莫干山挖春笋。
在一个长满翠竹的山坡上,我看到拔地而起的竹笋,就抡起镢头准备开挖。“黄鳝王”阻止我,说这样的笋是没法吃的。在竹林深处,我看到一个刚从地里冒出头的笋,又要抡镢头,“黄鳝王”再次阻止我,说这样的笋也是老到不能吃。
最终,他指着一株“草”说,这才是我们要挖的笋。我仔细看这株“草”,才注意到这与我的“常识”相悖:“草叶”偏宽,颜色也不是绿色,而是赭色的。“黄鳝王”告诉我,这是尚未露出地面的春笋笋叶,只有这样的笋才是鲜嫩可口的。
我立刻想到,创业也是如此。我们自以为是的“常识”,其实并不能导向成功,有时反而是成功路上需要逾越的陷阱。
从吴良清那里,我还得知,春笋尚有迹可循,冬笋藏在地下,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依据竹子的长势和分布,判断其藏身地。挖掘冬笋的难度,较春笋不可同日而语。
这颇像彼得·蒂尔在他那本著名的《从0到1》中说的“秘密”。
“秘密”,作为创业和创新的关键,其首要特点是总处在平常的视线(常识)触不到的某一点上。秘密就像长有草一样叶子的春笋,更像是深埋在地下,只能通过隐秘、侧面的碎片化信息方能判断其位置的冬笋。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创业之路上的我们,就像是去挖冬笋的人,都大大低估了失败率。原因是媒体上持续不断地将成功的故事,像讲述一个“常识”般告诉我们。而我们也绝无可能、更没心情领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真实情形。
其实,失败是符合自然法则的。当我们看到一株植物和一个动物时,我们知道这平平常常的植物和动物,其实是千万甚至上亿分之一的成功概率中的超级幸运者。与它们的生长同时发生的,是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种子、精子悄然消失。
创业成功率比这个数字大不了多少。
在彼得·蒂尔看来,绝大多数创业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驱使他们去创业的,不是常识,就是幻想。那么幻想又是如何阻挡我们找到通往成功之门的“秘密”?
止于“幻想”
常识固然难以成就独特而有效的商业模式,但如果对常识的反叛过了头,就会堕入一种可怕的迷梦。
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都有过突发奇想的时候,而且突发奇想很可能对创业起到了“第一推动”的作用。看多了创业成功故事的人更会夸大那些异想天开的点子和创意的作用,因为成功故事总是告诉他们,那些听起来极不靠谱的梦想后来都被证明是多么靠谱。
梦想导致的迷狂有两种。
一种是“望山跑死马”式的迷狂。创业者受激情蛊惑,往往低估目标与现实的距离。即使目标是真实存在的,但目标与当前位置的距离过大,就有可能在夸父逐日般的奋斗中死于中途。
远见并没有骗人,骗人的是看起来并不遥远的距离。
很多创业者的确有惊人的行业远见,但很少在时间轴和公司资源有限性上考量这种远见的价值。如果把公司的未来押在这个看似不远的行业的未来,就极可能陷入险境。
狂热的梦想还可能导致另一种迷狂,一种对“海市蜃楼”的迷狂。望着远处的山跑,山还是存在的,而海市蜃楼却完全是幻像。对这种“目标”的追逐会更加危险,更加致命。
一年多前,我和数十位我的热心听众到撒哈拉沙漠去旅行,亲眼看见海市蜃楼。我们坐的越野车队在沙漠里驰骋,向导突然喊起来:“快看,远处的大湖!”在我们的正前方,的确出现了一大片水域。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个人徒步行走在沙漠里,又热又渴,看到这个大湖该有多么兴奋。即使地图和指南针告诉他如何走出沙漠或走近沙漠居民点,已经饥渴难耐、疲惫不堪的他也会使出最后的力气,奔向那片致命的“湖水”。
我想起某些创业者。
他们不知道如何寻找真正的“水源”,在常识与幻觉之间疲命奔波。就像“互联网+”,既导致一批人成了常识的信徒,也让另一些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幻觉。而彼得·蒂尔口中的“秘密”,却隐藏在常识和幻觉之间,只有那少之又少的人才能准确将其定位——超越常识,又规避幻觉。
彼得·蒂尔说,在当今时代,真正在市场上得以成功的,一定不是有10%提升而是有10倍提升的产品,因为只有这样的产品能够实现从0到1的突破。而所有的突破,都取决于你能否在常识和幻想的密集干扰中,独具慧眼地发现秘密。
“互联网+”已经成为行业口头禅了。
好消息是,互联网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得到了从官方到民间的认可,“与互联网无关就是自绝于未来”成了普遍的共识。当洗脚与按摩都开始“O2O”的时候,人们明白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我的地盘,听我的”了。
但“互联网+”显然不是点石成金的神器,而且即使是神器,也要看它在谁手里。别人手里的神器对我来说很可能是可怕的凶器,即使神器在我手里,如果我不会用,也可能连烧火棍也不如,甚至擦枪走火,伤及自身。
任何一种思想、思路,当它被无节制谈论和传播时,都会导致“话语通胀”——话语“纸币”的滥发让“纸币”含金量骤降,最后沦为廉价的话语标签,顶多只能是正确到没有多大用处的常识。
常识很重要,但常识很难为我们带来优势。如果你要创业、创新,那么常识是你必须绕过的第一个巨大而无形的陷阱,一个看上去很不像陷阱的陷阱。
彼得·蒂尔说,如果你是基于常识去创业,那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越过“常识”
几个月前,《冬吴相对论》里讲到的“黄鳝王”吴良清邀请我到莫干山挖春笋。
在一个长满翠竹的山坡上,我看到拔地而起的竹笋,就抡起镢头准备开挖。“黄鳝王”阻止我,说这样的笋是没法吃的。在竹林深处,我看到一个刚从地里冒出头的笋,又要抡镢头,“黄鳝王”再次阻止我,说这样的笋也是老到不能吃。
最终,他指着一株“草”说,这才是我们要挖的笋。我仔细看这株“草”,才注意到这与我的“常识”相悖:“草叶”偏宽,颜色也不是绿色,而是赭色的。“黄鳝王”告诉我,这是尚未露出地面的春笋笋叶,只有这样的笋才是鲜嫩可口的。
我立刻想到,创业也是如此。我们自以为是的“常识”,其实并不能导向成功,有时反而是成功路上需要逾越的陷阱。
从吴良清那里,我还得知,春笋尚有迹可循,冬笋藏在地下,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依据竹子的长势和分布,判断其藏身地。挖掘冬笋的难度,较春笋不可同日而语。
这颇像彼得·蒂尔在他那本著名的《从0到1》中说的“秘密”。
“秘密”,作为创业和创新的关键,其首要特点是总处在平常的视线(常识)触不到的某一点上。秘密就像长有草一样叶子的春笋,更像是深埋在地下,只能通过隐秘、侧面的碎片化信息方能判断其位置的冬笋。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创业之路上的我们,就像是去挖冬笋的人,都大大低估了失败率。原因是媒体上持续不断地将成功的故事,像讲述一个“常识”般告诉我们。而我们也绝无可能、更没心情领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真实情形。
其实,失败是符合自然法则的。当我们看到一株植物和一个动物时,我们知道这平平常常的植物和动物,其实是千万甚至上亿分之一的成功概率中的超级幸运者。与它们的生长同时发生的,是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种子、精子悄然消失。
创业成功率比这个数字大不了多少。
在彼得·蒂尔看来,绝大多数创业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驱使他们去创业的,不是常识,就是幻想。那么幻想又是如何阻挡我们找到通往成功之门的“秘密”?
止于“幻想”
常识固然难以成就独特而有效的商业模式,但如果对常识的反叛过了头,就会堕入一种可怕的迷梦。
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都有过突发奇想的时候,而且突发奇想很可能对创业起到了“第一推动”的作用。看多了创业成功故事的人更会夸大那些异想天开的点子和创意的作用,因为成功故事总是告诉他们,那些听起来极不靠谱的梦想后来都被证明是多么靠谱。
梦想导致的迷狂有两种。
一种是“望山跑死马”式的迷狂。创业者受激情蛊惑,往往低估目标与现实的距离。即使目标是真实存在的,但目标与当前位置的距离过大,就有可能在夸父逐日般的奋斗中死于中途。
远见并没有骗人,骗人的是看起来并不遥远的距离。
很多创业者的确有惊人的行业远见,但很少在时间轴和公司资源有限性上考量这种远见的价值。如果把公司的未来押在这个看似不远的行业的未来,就极可能陷入险境。
狂热的梦想还可能导致另一种迷狂,一种对“海市蜃楼”的迷狂。望着远处的山跑,山还是存在的,而海市蜃楼却完全是幻像。对这种“目标”的追逐会更加危险,更加致命。
一年多前,我和数十位我的热心听众到撒哈拉沙漠去旅行,亲眼看见海市蜃楼。我们坐的越野车队在沙漠里驰骋,向导突然喊起来:“快看,远处的大湖!”在我们的正前方,的确出现了一大片水域。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个人徒步行走在沙漠里,又热又渴,看到这个大湖该有多么兴奋。即使地图和指南针告诉他如何走出沙漠或走近沙漠居民点,已经饥渴难耐、疲惫不堪的他也会使出最后的力气,奔向那片致命的“湖水”。
我想起某些创业者。
他们不知道如何寻找真正的“水源”,在常识与幻觉之间疲命奔波。就像“互联网+”,既导致一批人成了常识的信徒,也让另一些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幻觉。而彼得·蒂尔口中的“秘密”,却隐藏在常识和幻觉之间,只有那少之又少的人才能准确将其定位——超越常识,又规避幻觉。
彼得·蒂尔说,在当今时代,真正在市场上得以成功的,一定不是有10%提升而是有10倍提升的产品,因为只有这样的产品能够实现从0到1的突破。而所有的突破,都取决于你能否在常识和幻想的密集干扰中,独具慧眼地发现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