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中学生学习中出现错别字,不能正确掌握常用汉字的现象十分严重。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为此,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寻原因,找方法;而作为学习的主角,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改错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改错活动,强化自己对我国常用汉字的正确掌握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常用汉字;正确掌握
汉字的正确书写,自古以来为人们所重视,但是错别字的出现却屡禁不止。且不说社会上那些文字功底很薄的人,也不说那些正处于识字黄金阶段的小学生,单说我们已过了识字黄金阶段的在校中学生,他们出现错别字的情况堪忧。不妨对中学生字词差错之大观稍叙如下:中学生作文,一半以上学生有错别字。查阅札记,十篇中至少有五篇存在错别字。除语文外的其他学科,作业中出现错别字更成家常便饭。
以上现象就为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重要任务:师生应共同努力,改正错别字,消灭错别字。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两大方面入手:
一、教师做好主导,摸规律,找方法
(一).别字归因,加强教学
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因字形相似而误写。两个字笔画相似,是很容易相混的。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针砭时弊的"砭"和不加褒贬的"贬";"柝"比"析"多一点,"折"比"拆"少一点,"己已巳""戊戌戍"这些字差别都非常细微,稍不小心就会张冠李戴写成别字。
二是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写。汉字字数多而音节少。汉字字数庞大,基本音节才411个,造成了大量的同音词,有的读音多达六十多个同音词,只有"能""给"极少数几个汉字没有同音词。两个字读音相同,学生作文时一不留心就写了读音相同的别字。古文中所谓的通假字很大一部分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貌合神离的"合"很容易被写成"和";食不果腹的"果"很容易被写成"裹";挑肥拣瘦与捡破烂中,"拣""捡"同音易混。
三是因字义相近而误写。有些词语中的某个词素意思跟另一个词的意思相近,不假思索,容易弄混。山清水秀的"清"稍不留心就写成了青山绿水的"青";震耳欲聋的"震"也很容易写成振聋发聩的"振";原因是"清"和"青","震"和"振"它们的意思很相近。
四是因字音相同且字形相近而误写。两个字不但读音相同,意思也差别不大,很容易相互用混。金榜题名的"题"很容易写成"提",蜂拥而上的"拥"很容易写成"涌";销声匿迹的"销"很容易写成"消";因为这些词不仅字音相同,而且字义区别也不大。
五是同音词造成的误写。一个双音节词语往往和一个四字成语中某两个音节是同音词,结果造成混用。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如直接,直截了当;风声,谈笑风生;陈规,墨守成规;剧增,与日俱增;直言,仗义执言;变换,风云变幻。
以上从五个方面归纳了学生写别字的客观原因。再加上学生主观上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原因,致使写错别字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针对学生这种会认不会写的情况,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非常重视对这些易错字的教学。
(二)识别字形,常用方法。
为了增强辨识别字,防止写别字的能力;,以下几中方法可以使用:
1、明确字义记忆。了解字义,从根本上辨识别字,即以义为纲,据义别形。弄懂字的意思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有些字本身含义隽永,根据字的意思记字形,会添许多趣味。产生巧记的效果。比如了解"为虎作伥"的"伥"是伥鬼,就知道不能写成"帐"了;了解"破釜沉舟"的"釜",是"锅",就不会写成"斧"了;了解"汗流浃背"的"浃"是沾湿的意思,就知道不能写出成"夹"了。
2、推断归纳记忆。将容易写错的字归在一起,便于正确认读记忆。很多形声字,很多音同音近形体也相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别义取字,就不会错。比如:躁燥澡,从火就是"干燥,燥热";从足就是"急躁,暴躁",从水就是"洗澡";呕讴沤组成词语呕吐,讴歌,沤肥。
3、探究词源记忆。有些词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特定的意义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忆。如再接再厉,记载古代斗鸡游戏中,为了斗鸡获胜,在磨刀石上磨斗鸡的嘴喙,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啄伤对方,制敌于死命,"厉"通"砺",不能写成"砺""励";又如名列前茅,"前茅"指春秋时期楚国行军,有人拿着茅草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所以"茅"不能写成"矛"。
4、结构推断记忆。有些词语结构特殊,内部相对应的字有一定的互证关系,或者相反相对,或者相互比照,这就可以通过其中一字推出另一个字。如挑拨是非中的"是、非",振聋发聩中的"振、发",青山绿水中的"青、绿"。
5、趣味记忆。对形体相近的字,可以把它的细微差别找出来编成歌诀,便于记忆。
如:巳已己,"巳是全封闭,已经半封闭,完全开放是自己"。戊戍戌戎,"横戌点戍戊中空,划个十字就读戎(rong)"。子孑孓,"末笔一横健康子,末笔一提孑然身,末笔为捺小虫子"。掇缀辍啜,"用手拾掇房子,用线缀裙子,用车接回辍学的孩子,用口啜泣伤心的日子。"。
二、学生担当主角,改错误,提效果
(一)学生拥有查找错别字的过程
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教师可稍加引导,比如在出现错别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个标记,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并加以改正。这样做,学生参与了整个过程,培养了他们寻找错别字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为少写或不写错别字打下了基础。
(二)学生建立错别字档案
一般来说,学生写作业,每个人所用的词库都是相对固定的。将以往的作业拿出来,对那些易错的字词进行反复强化,就能减少错别字的出现。在具体方法上,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建立错别字档案本,将自己作业、听写、习作中的错别字及时记录下来,经常翻看,以防再错。
古老的汉字之河满载古老而又新鲜的中华文化不知疲倦地破浪前行,这条长河能够历经千百年不遭淤塞,有赖于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它的维护、疏浚。作为当代中学生,应正确把握汉字字形。出现错别字,讲究方法,及时改正,可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参考文献】
[1]许正元.常见错读错写错用字词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牛春字,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河北省雄县职教中心任教
【关键词】中学生;常用汉字;正确掌握
汉字的正确书写,自古以来为人们所重视,但是错别字的出现却屡禁不止。且不说社会上那些文字功底很薄的人,也不说那些正处于识字黄金阶段的小学生,单说我们已过了识字黄金阶段的在校中学生,他们出现错别字的情况堪忧。不妨对中学生字词差错之大观稍叙如下:中学生作文,一半以上学生有错别字。查阅札记,十篇中至少有五篇存在错别字。除语文外的其他学科,作业中出现错别字更成家常便饭。
以上现象就为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重要任务:师生应共同努力,改正错别字,消灭错别字。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两大方面入手:
一、教师做好主导,摸规律,找方法
(一).别字归因,加强教学
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因字形相似而误写。两个字笔画相似,是很容易相混的。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针砭时弊的"砭"和不加褒贬的"贬";"柝"比"析"多一点,"折"比"拆"少一点,"己已巳""戊戌戍"这些字差别都非常细微,稍不小心就会张冠李戴写成别字。
二是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写。汉字字数多而音节少。汉字字数庞大,基本音节才411个,造成了大量的同音词,有的读音多达六十多个同音词,只有"能""给"极少数几个汉字没有同音词。两个字读音相同,学生作文时一不留心就写了读音相同的别字。古文中所谓的通假字很大一部分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貌合神离的"合"很容易被写成"和";食不果腹的"果"很容易被写成"裹";挑肥拣瘦与捡破烂中,"拣""捡"同音易混。
三是因字义相近而误写。有些词语中的某个词素意思跟另一个词的意思相近,不假思索,容易弄混。山清水秀的"清"稍不留心就写成了青山绿水的"青";震耳欲聋的"震"也很容易写成振聋发聩的"振";原因是"清"和"青","震"和"振"它们的意思很相近。
四是因字音相同且字形相近而误写。两个字不但读音相同,意思也差别不大,很容易相互用混。金榜题名的"题"很容易写成"提",蜂拥而上的"拥"很容易写成"涌";销声匿迹的"销"很容易写成"消";因为这些词不仅字音相同,而且字义区别也不大。
五是同音词造成的误写。一个双音节词语往往和一个四字成语中某两个音节是同音词,结果造成混用。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如直接,直截了当;风声,谈笑风生;陈规,墨守成规;剧增,与日俱增;直言,仗义执言;变换,风云变幻。
以上从五个方面归纳了学生写别字的客观原因。再加上学生主观上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原因,致使写错别字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针对学生这种会认不会写的情况,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非常重视对这些易错字的教学。
(二)识别字形,常用方法。
为了增强辨识别字,防止写别字的能力;,以下几中方法可以使用:
1、明确字义记忆。了解字义,从根本上辨识别字,即以义为纲,据义别形。弄懂字的意思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有些字本身含义隽永,根据字的意思记字形,会添许多趣味。产生巧记的效果。比如了解"为虎作伥"的"伥"是伥鬼,就知道不能写成"帐"了;了解"破釜沉舟"的"釜",是"锅",就不会写成"斧"了;了解"汗流浃背"的"浃"是沾湿的意思,就知道不能写出成"夹"了。
2、推断归纳记忆。将容易写错的字归在一起,便于正确认读记忆。很多形声字,很多音同音近形体也相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别义取字,就不会错。比如:躁燥澡,从火就是"干燥,燥热";从足就是"急躁,暴躁",从水就是"洗澡";呕讴沤组成词语呕吐,讴歌,沤肥。
3、探究词源记忆。有些词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特定的意义决定的,因此必须探究该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忆。如再接再厉,记载古代斗鸡游戏中,为了斗鸡获胜,在磨刀石上磨斗鸡的嘴喙,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啄伤对方,制敌于死命,"厉"通"砺",不能写成"砺""励";又如名列前茅,"前茅"指春秋时期楚国行军,有人拿着茅草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所以"茅"不能写成"矛"。
4、结构推断记忆。有些词语结构特殊,内部相对应的字有一定的互证关系,或者相反相对,或者相互比照,这就可以通过其中一字推出另一个字。如挑拨是非中的"是、非",振聋发聩中的"振、发",青山绿水中的"青、绿"。
5、趣味记忆。对形体相近的字,可以把它的细微差别找出来编成歌诀,便于记忆。
如:巳已己,"巳是全封闭,已经半封闭,完全开放是自己"。戊戍戌戎,"横戌点戍戊中空,划个十字就读戎(rong)"。子孑孓,"末笔一横健康子,末笔一提孑然身,末笔为捺小虫子"。掇缀辍啜,"用手拾掇房子,用线缀裙子,用车接回辍学的孩子,用口啜泣伤心的日子。"。
二、学生担当主角,改错误,提效果
(一)学生拥有查找错别字的过程
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教师可稍加引导,比如在出现错别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个标记,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并加以改正。这样做,学生参与了整个过程,培养了他们寻找错别字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为少写或不写错别字打下了基础。
(二)学生建立错别字档案
一般来说,学生写作业,每个人所用的词库都是相对固定的。将以往的作业拿出来,对那些易错的字词进行反复强化,就能减少错别字的出现。在具体方法上,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建立错别字档案本,将自己作业、听写、习作中的错别字及时记录下来,经常翻看,以防再错。
古老的汉字之河满载古老而又新鲜的中华文化不知疲倦地破浪前行,这条长河能够历经千百年不遭淤塞,有赖于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它的维护、疏浚。作为当代中学生,应正确把握汉字字形。出现错别字,讲究方法,及时改正,可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参考文献】
[1]许正元.常见错读错写错用字词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牛春字,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河北省雄县职教中心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