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时诗人李商隐在《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中有这样一句诗,流传千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百年来,它历久弥新,表述着人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对《我的老师》这个题目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在二十多年的学生生涯里,多個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如浩瀚大海中的一盏盏灯光,指引着我,照耀着我,让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其中有几个老师,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我步入学堂后的第一个老师,姓黄。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那时因条件限制,几乎都不开设幼儿园,一上学就直奔一年级。
小孩入学的标准有两条:一是超过7岁;二是手臂伸过头顶能摸到另一边耳朵。我当时6岁,两个条件均不达标。用母亲的话说“送我上学纯粹是为了长厚脸皮,省得今后怕生”。
不料掌握录取大权的黄老师听了,竟笑着答应了,安排座位时,还特意将我搁在前排。
回首第一年的校园生活,毕竟过去多年,记忆甚是模糊。只记得班里学生非常多,教室里摆满了高矮不一的课桌,学生们挤挤挨挨坐着。有的同桌甚至还是叔侄或姑侄关系。
心不在焉的我,每天上课几乎都是神游四海八荒。可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竟然都及格了,至今我仍怀疑那是黄老师对我无声的鼓励。及格,给我注入了莫大的信心和勇气。
第一次感到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是从二年级开始的。由于学习不认真,成绩差,内心很不自信。忏愧的是,关于我后来加倍努力学习的事情我已没了印象,倒是记得黄老师上课的两件趣事。
对山村教师来说,教二年级的孩子面临一个尴尬:孩子们讲土话,普通话是从“a、o、e”开始学的。因此,课堂上黄老师必须教两遍,第一遍用土话教,第二遍用普通话复述。如此两轮下来,学生们对课文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了。
记得学习《王二小》这篇课文时,黄老师为了使课文生动有趣,在描述王二小的机智勇敢时,他以王二小的身份用土话说:“我家有玉米粥,我领你们去尝尝,最终把日本鬼子骗进包围圈……”
还有一次课堂聊到“英国是日不落帝国”时,我们都感到讶异,因为农村一到晚上便是黢黑一片,而“日不落”意味着每天都是白天,有充足的时间可以玩耍。当我们正沉浸在无边无际的想象海洋时,黄老师似乎有所察觉,赶忙解释道:所谓日不落,打个比方说就是我们这个村是天黑的,但在另一个村却是太阳高照。待到学了历史后,我才真正知晓了“日不落帝国”的含义。
小学为五年制,黄老师教了我五年。从二年级起,我每年都评为班里的三好学生。在最后那个学期的学生评语上,黄老师这样写道: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如能持之以恒,前程似锦……无奈当时愚钝,体会不到黄老师对我的期望。倒是父母看见评语后,高兴地告诉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别辜负黄老师的一片赤诚期望。
时光如梭,再次见到黄老师已是三十年。我成为大队里第一个在省府工作的人。有几年春节只要回家,我都会登门拜访他。岁月不饶人,黄老师越来越老,身体清瘦,身体一年比一年差:瘦黄的面额,病弱的个子,脸上皱纹如沟壑。
得知我的现状时,他满意地说:“当年我预言挺准吧,继续努力啊,给乡亲们争口气!”
几年前,噩耗传来,黄老师走了。遗憾的是,我未能为他送别。
愿黄老师在天堂里继续为人师表,一切安好。
桃礼不言,下自成蹊
让我印象深刻的第二位老师姓冯,与我同姓,是我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教语文。
或许是天生表达欲较强,每当面对作文题目时,我便娓娓道来,笔下生风。但在我看来,这一切皆得益于冯老师教授给我的写作技法。
农村孩子,很多人上初中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大多同学是胸中有千言,笔下写不出。
那时,每两个星期写一篇作文,题目无非就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我最难忘的一个人》之类。尽管我们平时都做过农活,但就是写不出文字。
为了让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冯老师特意安排我们去工地体验。当时,有村民在渡口修石桥,他便让我们一起搬石头,一起运石车。半天下来,大伙累得气喘吁吁,倦意缠身,有的人手脚还被刮伤。回头大伙写《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时,出人意料的是都能写出参加劳动的切身体会和心理收获。可见,写不出,是我们体会太浅薄。
有一次,冯老师布置了题为《记一次野炊》的作文。大伙都愣住了,农村孩子没少在野外干活时吃饭,但真正意义上的野炊却没有经历过。于是,冯老师决定组织一次野炊活动。离得太近,大伙觉得不新鲜,离得太远,往返又成问题。冯老师最终选了一个有3公里远的水库周边。湖水潋滟,万物葱茏,风景旖旎,让人赏心悦目。野炊当天,同学们心情激动,气氛欢悦,有的拿油,有的带盐,有的拿米,有的拿锅。在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的引领下,我们列队出发。
来到目的地后,大伙分头行动,有的捡柴火,有的钓鱼,有的煮饭,有的炒菜,度过了快乐的一天。那次写野炊的作文,平时叫苦连天的学生也下笔如有神,尽管语言不够丰富,也没那么多表达技巧。李老师点评作文时特别得意,他高兴地说:你们都出色的写出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用冯老师的话来说:写作并不难,只要用掌握的词汇准确地写出最熟悉生活,就是好文章。我在想,我对写作的热忱,或许就是源自于冯老师当年教授的作文技法,它真的让我终身受益。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第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初中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姓庞。
由于严重偏科,我初中一年级升二年级考试时考试失利,瞬间坠入人生的第一次低谷。
前面几年顶着“好孩子”的光环,每学期为三好学生,此时成绩不好,自然感觉被人嘲讽,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数学学不好,初中升高中的门槛便会难以逾越。
初中二年级开始,我转至乡上的初中。没见庞老师前,我便知道他的威名,他所教的毕业班数学年年全镇第一。在他的底下,如果我的数学水平还停滞不前,估计呆不了多久。
那时时庞老师年近半百,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镜,嗓门大,脾气火爆。
庞老师是一名“暴力狂”,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他总会又各种方法让他心悦诚服。会过用他的话说“如果受不了我的教学方法,尽可以转班级”。他确实有能力,所以家长都很信任他。有些孩子顽皮得家长都管不住,经庞老师教育后开始热爱学习,变化很大。
初升高在当年竞争异常激烈,如果连高中都升不上去,这意味着倒在人生的第一起跑线了,遑论前途。
庞老师教数学确有一套:朗读公式——背诵公式——牢记公式——做习题——讲解题目——复习题目。
一有不满意的地方,黄老师就拿着木棍敲打讲台,“嘭嘭嘭”,吓得听课的学生不敢开小差。一个学期下来,木棍都被黄老师敲坏了几根。所谓严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用心听,老师认真讲,可想而知,这数学成绩还能坏到哪里去呢。
我几乎是从头开始学除三角函数的,然后学解答应用题,学图形解答。或许是摄于他的威严吧,那一年我的数学成绩在每次大小考中从来不低于90分,加上原本不错的语文,我的总分总是排在整个年级前三名。
庞老师跟我最亲近的一次交流是,有一天晚上上楼时刚好跟他同行,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当初你刚进来时,我还不看好你,偏科太严重,去年你语文考得80多分分,数学才40分。现在看来,我可能看错你了。好好学!别的我也不敢打包票,至少上高中没问题!”
此后,我对庞老师由惧怕变成感激。我顺利考上了高中,是全班三个考上高中的其中之一个。上了高中后,再没他的消息。
如果当年没有庞老师将我从数学的泥淖里捞出来,后面的路我定会走得异常艰难。
人生如走路,每当来到十字路口,我们难免会无所适从,束手无策,这时只要背后有人推一下,也许前方就会阳光灿烂,就会走上坦途。
曾在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位恩师,对于他们的传道授业和解惑,我心存感恩,永生难忘。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人,对《我的老师》这个题目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在二十多年的学生生涯里,多個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如浩瀚大海中的一盏盏灯光,指引着我,照耀着我,让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其中有几个老师,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我步入学堂后的第一个老师,姓黄。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那时因条件限制,几乎都不开设幼儿园,一上学就直奔一年级。
小孩入学的标准有两条:一是超过7岁;二是手臂伸过头顶能摸到另一边耳朵。我当时6岁,两个条件均不达标。用母亲的话说“送我上学纯粹是为了长厚脸皮,省得今后怕生”。
不料掌握录取大权的黄老师听了,竟笑着答应了,安排座位时,还特意将我搁在前排。
回首第一年的校园生活,毕竟过去多年,记忆甚是模糊。只记得班里学生非常多,教室里摆满了高矮不一的课桌,学生们挤挤挨挨坐着。有的同桌甚至还是叔侄或姑侄关系。
心不在焉的我,每天上课几乎都是神游四海八荒。可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竟然都及格了,至今我仍怀疑那是黄老师对我无声的鼓励。及格,给我注入了莫大的信心和勇气。
第一次感到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是从二年级开始的。由于学习不认真,成绩差,内心很不自信。忏愧的是,关于我后来加倍努力学习的事情我已没了印象,倒是记得黄老师上课的两件趣事。
对山村教师来说,教二年级的孩子面临一个尴尬:孩子们讲土话,普通话是从“a、o、e”开始学的。因此,课堂上黄老师必须教两遍,第一遍用土话教,第二遍用普通话复述。如此两轮下来,学生们对课文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了。
记得学习《王二小》这篇课文时,黄老师为了使课文生动有趣,在描述王二小的机智勇敢时,他以王二小的身份用土话说:“我家有玉米粥,我领你们去尝尝,最终把日本鬼子骗进包围圈……”
还有一次课堂聊到“英国是日不落帝国”时,我们都感到讶异,因为农村一到晚上便是黢黑一片,而“日不落”意味着每天都是白天,有充足的时间可以玩耍。当我们正沉浸在无边无际的想象海洋时,黄老师似乎有所察觉,赶忙解释道:所谓日不落,打个比方说就是我们这个村是天黑的,但在另一个村却是太阳高照。待到学了历史后,我才真正知晓了“日不落帝国”的含义。
小学为五年制,黄老师教了我五年。从二年级起,我每年都评为班里的三好学生。在最后那个学期的学生评语上,黄老师这样写道: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如能持之以恒,前程似锦……无奈当时愚钝,体会不到黄老师对我的期望。倒是父母看见评语后,高兴地告诉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别辜负黄老师的一片赤诚期望。
时光如梭,再次见到黄老师已是三十年。我成为大队里第一个在省府工作的人。有几年春节只要回家,我都会登门拜访他。岁月不饶人,黄老师越来越老,身体清瘦,身体一年比一年差:瘦黄的面额,病弱的个子,脸上皱纹如沟壑。
得知我的现状时,他满意地说:“当年我预言挺准吧,继续努力啊,给乡亲们争口气!”
几年前,噩耗传来,黄老师走了。遗憾的是,我未能为他送别。
愿黄老师在天堂里继续为人师表,一切安好。
桃礼不言,下自成蹊
让我印象深刻的第二位老师姓冯,与我同姓,是我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教语文。
或许是天生表达欲较强,每当面对作文题目时,我便娓娓道来,笔下生风。但在我看来,这一切皆得益于冯老师教授给我的写作技法。
农村孩子,很多人上初中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大多同学是胸中有千言,笔下写不出。
那时,每两个星期写一篇作文,题目无非就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我最难忘的一个人》之类。尽管我们平时都做过农活,但就是写不出文字。
为了让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冯老师特意安排我们去工地体验。当时,有村民在渡口修石桥,他便让我们一起搬石头,一起运石车。半天下来,大伙累得气喘吁吁,倦意缠身,有的人手脚还被刮伤。回头大伙写《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时,出人意料的是都能写出参加劳动的切身体会和心理收获。可见,写不出,是我们体会太浅薄。
有一次,冯老师布置了题为《记一次野炊》的作文。大伙都愣住了,农村孩子没少在野外干活时吃饭,但真正意义上的野炊却没有经历过。于是,冯老师决定组织一次野炊活动。离得太近,大伙觉得不新鲜,离得太远,往返又成问题。冯老师最终选了一个有3公里远的水库周边。湖水潋滟,万物葱茏,风景旖旎,让人赏心悦目。野炊当天,同学们心情激动,气氛欢悦,有的拿油,有的带盐,有的拿米,有的拿锅。在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的引领下,我们列队出发。
来到目的地后,大伙分头行动,有的捡柴火,有的钓鱼,有的煮饭,有的炒菜,度过了快乐的一天。那次写野炊的作文,平时叫苦连天的学生也下笔如有神,尽管语言不够丰富,也没那么多表达技巧。李老师点评作文时特别得意,他高兴地说:你们都出色的写出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用冯老师的话来说:写作并不难,只要用掌握的词汇准确地写出最熟悉生活,就是好文章。我在想,我对写作的热忱,或许就是源自于冯老师当年教授的作文技法,它真的让我终身受益。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第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初中二年级的数学老师,姓庞。
由于严重偏科,我初中一年级升二年级考试时考试失利,瞬间坠入人生的第一次低谷。
前面几年顶着“好孩子”的光环,每学期为三好学生,此时成绩不好,自然感觉被人嘲讽,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数学学不好,初中升高中的门槛便会难以逾越。
初中二年级开始,我转至乡上的初中。没见庞老师前,我便知道他的威名,他所教的毕业班数学年年全镇第一。在他的底下,如果我的数学水平还停滞不前,估计呆不了多久。
那时时庞老师年近半百,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镜,嗓门大,脾气火爆。
庞老师是一名“暴力狂”,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他总会又各种方法让他心悦诚服。会过用他的话说“如果受不了我的教学方法,尽可以转班级”。他确实有能力,所以家长都很信任他。有些孩子顽皮得家长都管不住,经庞老师教育后开始热爱学习,变化很大。
初升高在当年竞争异常激烈,如果连高中都升不上去,这意味着倒在人生的第一起跑线了,遑论前途。
庞老师教数学确有一套:朗读公式——背诵公式——牢记公式——做习题——讲解题目——复习题目。
一有不满意的地方,黄老师就拿着木棍敲打讲台,“嘭嘭嘭”,吓得听课的学生不敢开小差。一个学期下来,木棍都被黄老师敲坏了几根。所谓严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用心听,老师认真讲,可想而知,这数学成绩还能坏到哪里去呢。
我几乎是从头开始学除三角函数的,然后学解答应用题,学图形解答。或许是摄于他的威严吧,那一年我的数学成绩在每次大小考中从来不低于90分,加上原本不错的语文,我的总分总是排在整个年级前三名。
庞老师跟我最亲近的一次交流是,有一天晚上上楼时刚好跟他同行,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当初你刚进来时,我还不看好你,偏科太严重,去年你语文考得80多分分,数学才40分。现在看来,我可能看错你了。好好学!别的我也不敢打包票,至少上高中没问题!”
此后,我对庞老师由惧怕变成感激。我顺利考上了高中,是全班三个考上高中的其中之一个。上了高中后,再没他的消息。
如果当年没有庞老师将我从数学的泥淖里捞出来,后面的路我定会走得异常艰难。
人生如走路,每当来到十字路口,我们难免会无所适从,束手无策,这时只要背后有人推一下,也许前方就会阳光灿烂,就会走上坦途。
曾在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位恩师,对于他们的传道授业和解惑,我心存感恩,永生难忘。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