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化太极拳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以A高校为例,调查其太极拳运动的开展情况。研究表明,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后,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文化和内涵、锻炼效果具有一定的认识与认同,对太极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喜欢,对坚持练习太极拳表现出一定的意愿,身体健康状况得到一定改善。A高校太极拳开展出现的问题有学生对待太极拳课程的态度消极化、太极拳的难学与课时数的较缺相冲突、教师专业技能有限、太极拳的“形式功能”被放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优化对策:加大社团扶持力度,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与检查工作;延长对学生太极拳掌握程度的考核。
1 前言
太极拳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至今,门派、套路多样,具备颐养身形、击技防身、文娱表演等功能。大学生练习太极拳:一是发挥太极拳健身价值,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二是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三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现全国已有不少高校开设太极拳课。部分学校将太极拳课程设置为基础必修课,要求学生在规定学年里必须修够一学分的太极拳课程。若是强制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太极拳的学生上太极拳课,会影响太极拳在高校内普及的效果。在这种带有强制性色彩的课程安排下,如何更好有效促进太极拳在校园里普及,使得此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在校园里实现传承与发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校一品”背景下,某省某市A高校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体育特色项目,要求全体大一新生在第一个学期进行二十四式太极拳学习。本研究以A高校为例,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该校太极拳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审视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太极拳运动在高校中的开展提供优化途径。
2 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认知情况调查
2.1 学生对太极拳文化认同和特征认知
调查显示,98.7%的学生认为太极拳属于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只有91.9%的学生认为太极拳课有利于学生接触了解中国文化。对太极拳门派的了解,一般了解以上学生的比例仅为29.5%。关于太极拳运动特点,76.5%的学生对此了解。可以看出A高校大部分学生认同太极拳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2.2 学生对太极拳项目的喜爱程度
调查显示,一般以上喜欢太极拳的学生比例占到88%,一般以上對学校太极拳课程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为85.9%。被调查的学生在选修过太极拳课以后对太极拳运动仍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喜爱。学生在太极拳课程结束后,可以持续保持对太极拳运动的喜爱,反映出在A高校普及太极拳运动获得成效。学生把对太极拳的喜爱从课内带到课外,是整个普及过程的伊始,只有自己先热爱太极拳,才有可能将其推介给他人,才得以助力太极拳在校园内普及。在被调查的学生里,也不缺少对太极拳与其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在竞技体育日趋流行的当下,学生更喜欢的运动项目往往是足球、篮球、羽毛球和慢跑等,缺乏对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与认同影响其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2.3 学生对太极拳课程锻炼效果的认知
太极拳课程能否起到其他体育课程的锻炼效果?调查显示,71.4%的学生持有肯定观点,能够正确认识到学校太极拳课程的价值功能。太极拳要求动作与呼吸协调一致。练习太极拳,可以促进血气运行、疏通经络,能够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增强肌肉力量,有利于关节、韧带的放松与拉伸,提高人体柔韧性。太极拳具有非常强的健身价值,带给学生身体锻炼的效果不亚于其他体育课程。
2.4 学生学习太极拳后健康状态的改变
调查显示,太极拳课能够带给学生学习态度、睡眠质量、学习效率、精神、情绪和适应力等健康状态的改善,被选次数排前三的方面分别是情绪、精神和睡眠质量,三者的选择频率分别是89.7%、88%和86.8%。对以上六个方面按重要顺序进行排列,35.2%的学生将学习态度放在第一位,说明A高校太极拳课带给学生最明显的改变是学习态度的改善。调查显示,A高校学生在选修过太极拳课后健康状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此类状态偏向于心理方面。学习态度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从抵触学习太极拳向愿意并且认真学习太极拳的情绪状态的转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态度改善将加速太极拳在校园的普及速度。
2.5 学生长期练习太极拳的意愿
调查显示,62.8%的学生愿意长期练习太极拳,并且有48.7%的学生尚记得二十四式动作套路。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泛化、分化到自动化,整个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练习,需要身体形成特定的肌肉记忆、本体感受等。学生在一学期的课程内可以掌握整套二十四式太极拳,如果后续不进行持续的练习,结局必然是所学技能还给老师,太极拳普及过程就此中断。诱导学生持续性进行太极拳练习才能保证普及过程的延长和连续,而大部分学生表露出长期练习太极拳的意愿。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与手段,帮助学生长期进行太极拳运动的练习。
3 太极拳运动在高校开展出现的问题
3.1 学生对待太极拳课程的态度消极化
所谓态度消极化,体现在学生在课上表现出枯燥、厌烦、懒散等影响自身学习新知识的情绪和身体表现。在基础必修课的背景下,所有学生都要选修太极拳课,硬性要求迫使对太极拳无感的学生学习太极拳,这不符合大学体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埋没了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导致部分学生不是真正感兴趣、带有应试目的参加太极拳课程,学期结束便再不会主动接触太极拳。既然A高校把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特色项目去开展,就应该把激活学生对此项目的兴趣爱好的任务放在首位。
3.2 太极拳的难学与课时数的较缺
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功有手型、步法和腿法等,基本动作有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倒卷肱揽雀尾、揽雀尾、云手、左右穿梭和搬拦捶等,技术规格有姿势正确、虚实分明和速度均匀等,老师把尽可能多的技术要点教给学生,学生要尽可能做出更好的动作细节,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进行教与学。除此之外,讲解理论知识同样需要占用课上时间,学生学习与练习技术动作的时间遭到压缩。一个学期下来,必然会出现课上知识传授不全面的现象。 3.3 教师专业技能有限
通过访谈与实地调查发现,A高校的体育教师大多并非武术专业出身,但在经过多年的太极拳课教学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知识,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采用的热身活动没有专项特性,如绕操场跑两圈、进行基本的准备活动如头部运动和胸部运动等。热身活动做完,便开始教太极拳动作套路,开始整节课的太极拳练习,从上课铃响到下课铃响,一整节课都在打太极,期间偶尔穿插个别动作攻防含义的解读。太极拳最初的核心应用是击技,随着时代变迁,为了迎合大众,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才被推向极致。教学过程中保持太极拳的传统特征,并结合时代与学生主体要求,在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授过程中融入新元素,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严格要求。太极拳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对课程教学总结、反思与优化的缺失,使得教师不能上好太极拳课,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与热情。
3.4 太极拳的“形式功能”被放大
在校园内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常有价值,但不能让此举沦为形式。A高校主要的普及路径是课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好的普及方式。学生可以在课下自愿参加太极拳社团,但是社团活动没有得到学校体育部门的看重与支持。课上老师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故步自封,容易使得学生学习太极,只是学习其表面功夫,还有很多关于太极拳的内涵都没能领悟。太极拳增强学生体质、减少疾病隐患、培养健全人格等功能为能发挥,太极拳运动在校园的普及受阻。学生喜欢其他体育项目加上对体育活动的不重视,在课后更愿意打篮球、打羽毛球、跑田径场等,缺少引导很难使学生持续学习太极拳。缺少课下活动的配合和对学生自主练习的引导,A高校对太极拳的普及很难不沦为形式主义。
4 太极拳运动在高校开展的优化路径
4.1 加大社团扶持力度,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人类是群居动物,具有社会属性,日常生活不能缺少社交活动。学生在课后进行太极拳锻炼,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陪伴,会更有动力。此时社团便可发挥其作用。规范太极拳社团的运作,配备技能过硬的指导教师,让参加进社团的学生感受到舒适的校园太极拳运动氛围;同时在课后积极开展太极拳运动相关活动如专家讲座和形式多样的太极拳比赛等,共同助力太极拳走进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太极拳在校园的普及程度。另外,实施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上的太极拳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可以知识输出的地方,增强学生的自信程度和对自身掌握太极拳技能的荣誉感。
4.2 定期开展老师培训与检查工作
老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决定了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与效率。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及能力不容懈怠。定期开展太极拳知识技能考核,检查老师对太极拳动作套路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定期展开教师培训工作坊,强化老师在太极拳方面的知识技能,鼓励老师采用创新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学生课下认真学习,课上多与老师互动、多展示自己。做到课上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相互协调,既保证学生接触学习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保证学生通过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得到较好的身体锻炼、提高身體素质。
4.3 延长对学生太极拳掌握程度的考核
延长对学生太极拳掌握程度的考核,以保证其长期掌握太极拳技能与知识。在每个学期的体育课中安排太极拳动作套路与背景知识考核。长期间歇性考核学生,让学生越来越重视太极拳,引导学生持续不断练习太极拳。在两年的体育课结束后,可以将太极拳考核纳入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环节,尽最大可能彰显太极拳在A高校特色项目的地位。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必修课的背景下,要想在高校内有效开展和普及太极拳运动,仅靠教师、课堂是不够的。要做到太极拳运动在校园普及,首先是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努力实现“终身太极拳”;最后是丰富课外活动,为学生开拓接触太极拳的途径。让学生爱上太极拳,延长学生练习太极拳的时间,让太极拳在高校的普及有成效,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在校园里实现传承与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1 前言
太极拳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至今,门派、套路多样,具备颐养身形、击技防身、文娱表演等功能。大学生练习太极拳:一是发挥太极拳健身价值,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二是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三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现全国已有不少高校开设太极拳课。部分学校将太极拳课程设置为基础必修课,要求学生在规定学年里必须修够一学分的太极拳课程。若是强制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太极拳的学生上太极拳课,会影响太极拳在高校内普及的效果。在这种带有强制性色彩的课程安排下,如何更好有效促进太极拳在校园里普及,使得此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在校园里实现传承与发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校一品”背景下,某省某市A高校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体育特色项目,要求全体大一新生在第一个学期进行二十四式太极拳学习。本研究以A高校为例,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该校太极拳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审视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太极拳运动在高校中的开展提供优化途径。
2 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认知情况调查
2.1 学生对太极拳文化认同和特征认知
调查显示,98.7%的学生认为太极拳属于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只有91.9%的学生认为太极拳课有利于学生接触了解中国文化。对太极拳门派的了解,一般了解以上学生的比例仅为29.5%。关于太极拳运动特点,76.5%的学生对此了解。可以看出A高校大部分学生认同太极拳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2.2 学生对太极拳项目的喜爱程度
调查显示,一般以上喜欢太极拳的学生比例占到88%,一般以上對学校太极拳课程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为85.9%。被调查的学生在选修过太极拳课以后对太极拳运动仍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喜爱。学生在太极拳课程结束后,可以持续保持对太极拳运动的喜爱,反映出在A高校普及太极拳运动获得成效。学生把对太极拳的喜爱从课内带到课外,是整个普及过程的伊始,只有自己先热爱太极拳,才有可能将其推介给他人,才得以助力太极拳在校园内普及。在被调查的学生里,也不缺少对太极拳与其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在竞技体育日趋流行的当下,学生更喜欢的运动项目往往是足球、篮球、羽毛球和慢跑等,缺乏对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与认同影响其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2.3 学生对太极拳课程锻炼效果的认知
太极拳课程能否起到其他体育课程的锻炼效果?调查显示,71.4%的学生持有肯定观点,能够正确认识到学校太极拳课程的价值功能。太极拳要求动作与呼吸协调一致。练习太极拳,可以促进血气运行、疏通经络,能够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增强肌肉力量,有利于关节、韧带的放松与拉伸,提高人体柔韧性。太极拳具有非常强的健身价值,带给学生身体锻炼的效果不亚于其他体育课程。
2.4 学生学习太极拳后健康状态的改变
调查显示,太极拳课能够带给学生学习态度、睡眠质量、学习效率、精神、情绪和适应力等健康状态的改善,被选次数排前三的方面分别是情绪、精神和睡眠质量,三者的选择频率分别是89.7%、88%和86.8%。对以上六个方面按重要顺序进行排列,35.2%的学生将学习态度放在第一位,说明A高校太极拳课带给学生最明显的改变是学习态度的改善。调查显示,A高校学生在选修过太极拳课后健康状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此类状态偏向于心理方面。学习态度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从抵触学习太极拳向愿意并且认真学习太极拳的情绪状态的转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态度改善将加速太极拳在校园的普及速度。
2.5 学生长期练习太极拳的意愿
调查显示,62.8%的学生愿意长期练习太极拳,并且有48.7%的学生尚记得二十四式动作套路。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泛化、分化到自动化,整个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练习,需要身体形成特定的肌肉记忆、本体感受等。学生在一学期的课程内可以掌握整套二十四式太极拳,如果后续不进行持续的练习,结局必然是所学技能还给老师,太极拳普及过程就此中断。诱导学生持续性进行太极拳练习才能保证普及过程的延长和连续,而大部分学生表露出长期练习太极拳的意愿。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与手段,帮助学生长期进行太极拳运动的练习。
3 太极拳运动在高校开展出现的问题
3.1 学生对待太极拳课程的态度消极化
所谓态度消极化,体现在学生在课上表现出枯燥、厌烦、懒散等影响自身学习新知识的情绪和身体表现。在基础必修课的背景下,所有学生都要选修太极拳课,硬性要求迫使对太极拳无感的学生学习太极拳,这不符合大学体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埋没了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导致部分学生不是真正感兴趣、带有应试目的参加太极拳课程,学期结束便再不会主动接触太极拳。既然A高校把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特色项目去开展,就应该把激活学生对此项目的兴趣爱好的任务放在首位。
3.2 太极拳的难学与课时数的较缺
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功有手型、步法和腿法等,基本动作有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倒卷肱揽雀尾、揽雀尾、云手、左右穿梭和搬拦捶等,技术规格有姿势正确、虚实分明和速度均匀等,老师把尽可能多的技术要点教给学生,学生要尽可能做出更好的动作细节,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进行教与学。除此之外,讲解理论知识同样需要占用课上时间,学生学习与练习技术动作的时间遭到压缩。一个学期下来,必然会出现课上知识传授不全面的现象。 3.3 教师专业技能有限
通过访谈与实地调查发现,A高校的体育教师大多并非武术专业出身,但在经过多年的太极拳课教学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知识,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采用的热身活动没有专项特性,如绕操场跑两圈、进行基本的准备活动如头部运动和胸部运动等。热身活动做完,便开始教太极拳动作套路,开始整节课的太极拳练习,从上课铃响到下课铃响,一整节课都在打太极,期间偶尔穿插个别动作攻防含义的解读。太极拳最初的核心应用是击技,随着时代变迁,为了迎合大众,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才被推向极致。教学过程中保持太极拳的传统特征,并结合时代与学生主体要求,在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授过程中融入新元素,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严格要求。太极拳专业知识的缺乏和对课程教学总结、反思与优化的缺失,使得教师不能上好太极拳课,从而影响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与热情。
3.4 太极拳的“形式功能”被放大
在校园内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常有价值,但不能让此举沦为形式。A高校主要的普及路径是课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好的普及方式。学生可以在课下自愿参加太极拳社团,但是社团活动没有得到学校体育部门的看重与支持。课上老师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故步自封,容易使得学生学习太极,只是学习其表面功夫,还有很多关于太极拳的内涵都没能领悟。太极拳增强学生体质、减少疾病隐患、培养健全人格等功能为能发挥,太极拳运动在校园的普及受阻。学生喜欢其他体育项目加上对体育活动的不重视,在课后更愿意打篮球、打羽毛球、跑田径场等,缺少引导很难使学生持续学习太极拳。缺少课下活动的配合和对学生自主练习的引导,A高校对太极拳的普及很难不沦为形式主义。
4 太极拳运动在高校开展的优化路径
4.1 加大社团扶持力度,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人类是群居动物,具有社会属性,日常生活不能缺少社交活动。学生在课后进行太极拳锻炼,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陪伴,会更有动力。此时社团便可发挥其作用。规范太极拳社团的运作,配备技能过硬的指导教师,让参加进社团的学生感受到舒适的校园太极拳运动氛围;同时在课后积极开展太极拳运动相关活动如专家讲座和形式多样的太极拳比赛等,共同助力太极拳走进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太极拳在校园的普及程度。另外,实施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上的太极拳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可以知识输出的地方,增强学生的自信程度和对自身掌握太极拳技能的荣誉感。
4.2 定期开展老师培训与检查工作
老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决定了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与效率。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及能力不容懈怠。定期开展太极拳知识技能考核,检查老师对太极拳动作套路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定期展开教师培训工作坊,强化老师在太极拳方面的知识技能,鼓励老师采用创新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学生课下认真学习,课上多与老师互动、多展示自己。做到课上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相互协调,既保证学生接触学习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保证学生通过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得到较好的身体锻炼、提高身體素质。
4.3 延长对学生太极拳掌握程度的考核
延长对学生太极拳掌握程度的考核,以保证其长期掌握太极拳技能与知识。在每个学期的体育课中安排太极拳动作套路与背景知识考核。长期间歇性考核学生,让学生越来越重视太极拳,引导学生持续不断练习太极拳。在两年的体育课结束后,可以将太极拳考核纳入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环节,尽最大可能彰显太极拳在A高校特色项目的地位。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必修课的背景下,要想在高校内有效开展和普及太极拳运动,仅靠教师、课堂是不够的。要做到太极拳运动在校园普及,首先是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努力实现“终身太极拳”;最后是丰富课外活动,为学生开拓接触太极拳的途径。让学生爱上太极拳,延长学生练习太极拳的时间,让太极拳在高校的普及有成效,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在校园里实现传承与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