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是近十几年来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新兴事物,它正以世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延伸至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在网络面前也难以置身事外,不得不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对自身工作开展的强烈影响。事实证明,充分尊重网络载体的存在与功能价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网络环境中保持生命力大有裨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面对的网络环境是近十多年兴起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环境相比,网络环境的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较为堪忧,而且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也更为直接和强烈。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环境充斥了大量不稳定的、复杂的乃至消极的因素,使网络环境的现状堪忧,具体来说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黄色、暴力信息泛滥。在自由虚拟的网络中,黄色、暴力信息的传播几乎难以阻止而迅速蔓延、泛滥。网络环境的多媒体化和全球化,给色情贩子提供了绝好的兜售色情内容的良机。据美国某研究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国际互联网中存在有五十多万个色情网站,有接近50%的网络信息与色情有关,而且这两个数字还在不断上涨。尽管各个国家通过法律或行政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网络色情的泛滥,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自由化,治理往往捉襟见肘。此外,暴力信息也通过网络环境四处传播。例如黑社会信息、邪教组织信息、反社会信息等大量信息在论坛、网文中肆无忌惮地鼓吹暴力、鼓动人们与政府及整个社会对抗。
第二是垃圾信息泛起。全球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提速让错位信息、过时信息、虚假信息、盗版信息、冗余信息等网络垃圾信息在网络世界无孔不入。有权威机构估算过,学科文献中的垃圾信息占总文献信息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个别学科文献中的非垃圾信息甚至不足20%。这些垃圾信息堆积起来的数字废墟给网络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堵塞,若不及时清理,网络环境的整治将无从谈起。
第三是网络文化冲突、语言霸权和信息垄断丛生。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环境都受西方价值观内容的主导,80%以上的信息源自美国的网络,而且英语是网络语言的执行标准,这一状况致使非英语民族的语言文化不得不面对无法消除的威胁。特别是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控制权、技术优势和带有强烈诱惑内容的信息向发展中国家大量传播西方价值观、文化观、历史观和生活方式,渗透人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政治、文化领域,侵蚀它们传统的民族文化精髓,甚至威胁它们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四是网络安全在网络犯罪此起彼伏中越来越不容乐观。诸如网络破坏、网络洗钱、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种类繁多、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早已跳出了网络环境而危及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网络黑客入侵和网络病毒传播严重干扰了网络环境的正常秩序,给各国网络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当然,网络环境现状的不尽如人意不可能掩盖网络带给人们带来的众所周知的便利,因而也产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受教育者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首先从正面影响来看,网络环境在整体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素质。网络环境提供开放的信息条件,拓展了受教育者的视野,有助于他们享受信息交流服务、更新知识、调节自身,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网络环境还强化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各种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传播的便捷性无形中会放大虚拟社会中的大个人行为对现实社会环境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加上网络生活的匿名性、隐蔽性特点,都要求受教育者自觉提高道德和心理上的可靠性,强化主体意识、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此外,网络环境还改善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条件。受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摆脱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除了课堂、教师、教材之外,他们可以在网络中寻求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而且当今社会的网络化发展,给学习者提供了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条件,让他们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之后还可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继续享受再教育的权利。
再从负面影响来看,网络环境在使受教育者接受多元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容易被搞乱思想。网络的开放让人们比过去更容易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标准、商业理想和社会文化,其间充斥的大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内容进入受教育者的思想领域,致使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出现混乱。此外西方国家有意识地通过电子游戏、电影电视、电子书刊等网络文化产品挑战和干扰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信仰和传统观念,使之在人们的思想中制造冲突、诱发混乱。网络环境还容易引起道德行为失范和法律观念的淡化。由于针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在技术和法律层面尚未成熟,导致受教育者在网上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道德责任感和自律,但现实的道德约束在网络环境中几乎形同虚设、功能弱化明显,因此出现了网络环境道德与法律缺失的真空状态。此外,网络环境会造成受教育者难以协调不同层次的自我认知。网络的虚拟性和超时空性,自然地触发了人们在网络中展现真实自我的冲动,诱使受教育者放下生活中有时不得不带着的面具,但它又不具有将现实生活的面具重新带上受教育者脸庞的功能,从而造成了不少受教育者在网上、网下不同层次的自我认知难以协调的情况发生。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载体
从上述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网络环境现状及其影响可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完全摆脱网络环境已然是天方夜谭,要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和正面影响,避免它的劣势和负面影响,继续不断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唯有将网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载体范畴,主动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1.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载体功能
首先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覆盖范围。这里所言的覆盖范围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地域范围上的扩大。网络媒体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其涵盖的信息容量是无可比拟的,其信息发布方式的立体感也是以线性平面叙事方式为主的传统媒体难以超越的。因此网络载体无疑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再者,网络载体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跨区域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关信息传播到各地。所以从理论上说,网络所到之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开展的地方。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面对的网络环境是近十多年兴起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环境相比,网络环境的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较为堪忧,而且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也更为直接和强烈。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环境充斥了大量不稳定的、复杂的乃至消极的因素,使网络环境的现状堪忧,具体来说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黄色、暴力信息泛滥。在自由虚拟的网络中,黄色、暴力信息的传播几乎难以阻止而迅速蔓延、泛滥。网络环境的多媒体化和全球化,给色情贩子提供了绝好的兜售色情内容的良机。据美国某研究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国际互联网中存在有五十多万个色情网站,有接近50%的网络信息与色情有关,而且这两个数字还在不断上涨。尽管各个国家通过法律或行政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网络色情的泛滥,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自由化,治理往往捉襟见肘。此外,暴力信息也通过网络环境四处传播。例如黑社会信息、邪教组织信息、反社会信息等大量信息在论坛、网文中肆无忌惮地鼓吹暴力、鼓动人们与政府及整个社会对抗。
第二是垃圾信息泛起。全球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提速让错位信息、过时信息、虚假信息、盗版信息、冗余信息等网络垃圾信息在网络世界无孔不入。有权威机构估算过,学科文献中的垃圾信息占总文献信息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个别学科文献中的非垃圾信息甚至不足20%。这些垃圾信息堆积起来的数字废墟给网络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堵塞,若不及时清理,网络环境的整治将无从谈起。
第三是网络文化冲突、语言霸权和信息垄断丛生。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环境都受西方价值观内容的主导,80%以上的信息源自美国的网络,而且英语是网络语言的执行标准,这一状况致使非英语民族的语言文化不得不面对无法消除的威胁。特别是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控制权、技术优势和带有强烈诱惑内容的信息向发展中国家大量传播西方价值观、文化观、历史观和生活方式,渗透人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政治、文化领域,侵蚀它们传统的民族文化精髓,甚至威胁它们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四是网络安全在网络犯罪此起彼伏中越来越不容乐观。诸如网络破坏、网络洗钱、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种类繁多、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早已跳出了网络环境而危及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网络黑客入侵和网络病毒传播严重干扰了网络环境的正常秩序,给各国网络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当然,网络环境现状的不尽如人意不可能掩盖网络带给人们带来的众所周知的便利,因而也产生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受教育者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首先从正面影响来看,网络环境在整体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素质。网络环境提供开放的信息条件,拓展了受教育者的视野,有助于他们享受信息交流服务、更新知识、调节自身,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网络环境还强化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培养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各种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传播的便捷性无形中会放大虚拟社会中的大个人行为对现实社会环境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加上网络生活的匿名性、隐蔽性特点,都要求受教育者自觉提高道德和心理上的可靠性,强化主体意识、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此外,网络环境还改善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条件。受教育者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摆脱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除了课堂、教师、教材之外,他们可以在网络中寻求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而且当今社会的网络化发展,给学习者提供了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条件,让他们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之后还可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继续享受再教育的权利。
再从负面影响来看,网络环境在使受教育者接受多元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容易被搞乱思想。网络的开放让人们比过去更容易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标准、商业理想和社会文化,其间充斥的大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内容进入受教育者的思想领域,致使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出现混乱。此外西方国家有意识地通过电子游戏、电影电视、电子书刊等网络文化产品挑战和干扰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信仰和传统观念,使之在人们的思想中制造冲突、诱发混乱。网络环境还容易引起道德行为失范和法律观念的淡化。由于针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在技术和法律层面尚未成熟,导致受教育者在网上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道德责任感和自律,但现实的道德约束在网络环境中几乎形同虚设、功能弱化明显,因此出现了网络环境道德与法律缺失的真空状态。此外,网络环境会造成受教育者难以协调不同层次的自我认知。网络的虚拟性和超时空性,自然地触发了人们在网络中展现真实自我的冲动,诱使受教育者放下生活中有时不得不带着的面具,但它又不具有将现实生活的面具重新带上受教育者脸庞的功能,从而造成了不少受教育者在网上、网下不同层次的自我认知难以协调的情况发生。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载体
从上述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网络环境现状及其影响可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完全摆脱网络环境已然是天方夜谭,要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和正面影响,避免它的劣势和负面影响,继续不断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唯有将网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载体范畴,主动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1.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网络载体功能
首先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覆盖范围。这里所言的覆盖范围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地域范围上的扩大。网络媒体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其涵盖的信息容量是无可比拟的,其信息发布方式的立体感也是以线性平面叙事方式为主的传统媒体难以超越的。因此网络载体无疑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再者,网络载体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跨区域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有关信息传播到各地。所以从理论上说,网络所到之处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开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