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一部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英雄人物——鲁滨孙。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人物形象
1.一个不安分的冒险者。鲁滨孙出生于中等家庭,父亲曾以过来人的身份劝他留在家中,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可是他不安于现状的性格决定了他违背父母的意愿,去实现遨游四海的梦想。第一次远行经历的海上风暴虽然使他动摇过,但不久非洲海岸的成功冒险,使他更坚定了再次出海的决心。第三次航海到巴西,蒸蒸日上的種植园并不能使他满足,他还想另辟新天地。这样,鲁滨孙开始了新一轮的冒险历程。
2.一个勇敢的实践者。鲁滨孙不是一个幻想家,也并非在困难面前消极退缩的懦夫。他注重的是实际,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于是,在28年的孤岛生活中,生存成了他整日整夜“劳心劳力”的主题。搬运船上用品、营造住处、驯养山羊、种麦植稻、置办桌椅、烤制面包等,都在他的手脚并用中施展开来。苦变成了乐,艰辛成为了享受,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克服的,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到的呢?
3.艺术和思想上是合一的。笛福用第一人称“我”来称谓鲁滨孙,赋予他不同时期不同的角色。在家里,鲁滨孙置父亲的劝诫于不顾,私自出海,扮演的是一个不同于父辈的“叛逆者”的角色;而在孤岛上——一个完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地方,就鲁滨孙一人而已,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需要展现的是乐观进取的个人主义精神。但是也应该看到,笛福塑造的这个人物,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比如,鲁滨孙在海岛上生活的经历,实际上也是早期资产阶级殖民史的缩影,它并非春风化雨、和风送暖,而是伴随着血与火、刀与剑。
阅读思考
1.下面是从《鲁滨孙漂流记》中摘录的一则“鲁滨孙日记”: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1)在这则日记中,鲁滨孙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
(2)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孙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鲁滨孙)尽量自勉自慰。我把当前的祸与福一一加以对比,以使自己知足。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借方”和“贷方”,把我的幸运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客观地罗列出来:
(1)鲁滨孙当初流落荒岛时,“孤苦伶仃”“与世隔绝”“无人交谈”,而“星期五”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境况。请简述“星期五”被解救的情节。
(2)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勉自慰”给了你哪些启示?
精彩片段
种田的好手
我大约有三十颗稻穗和二十颗麦穗。当时,雨季刚过,太阳逐渐向南移动,我认为这该是播种的时机了。
于是,我用木铲把一块地挖松,并把这块地分成两部分播种。在播种时,我忽然想到,不能把全部种子播下去,因为我尚未弄清楚什么时候最适宜下种。这样,我播下了三分之二的种子,每样都留了一点下来。
值得庆幸的是,我做对了。我这回下的种子,一颗也没长出来。因为种子下地之后,一连几个月不下雨,土壤里没有水分,不能滋润种子生长,一直到雨季来临才冒了出来,好像这些种子刚播种下去似的。
发现第一次播下去的种子没有长出来,我料定是由于土地干旱之故。于是我想找一块较潮湿的土地再试一次。二月份的春分前几天,我在茅舍附近掘了一块地,把留下的种子通通播下去。接下去是三四月份的雨季,雨水滋润了种子,不久就欣欣向荣地长了出来,获得了一个好收成。但因为种子太少,所收到的大麦和稻子每种约半斗而已。
这次试验,使我成了种田好手,知道什么时候该下种。现在我知道一年可播种两次,收获两次。
◆读后涟漪
因为勤劳、善于思考、永不放弃,鲁滨孙有了生活的口粮。这也告诉我们:生活中即使面临再大的困境,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都能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和方法,从中磨炼意志,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造船成功
我真是思船心切,立即着手工作。我砍倒了一棵大柏树。我相信,连所罗门造耶路撒冷的圣殿时也没有用过这样大的木料。靠近树根的直径达五英尺十英寸,在二十二英尺处直径也达四英尺十一英寸,然后才渐渐细下去,并开始长出枝杈。我费尽辛苦才把树砍倒:用二十二天时间砍断根部,又花了十四天时间使用大斧小斧砍掉树枝和向四周张开的巨大的树顶。这种劳动之艰辛真是一言难尽。然后,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又砍又削,最后刮出了船底的形状,使其下水后能浮在水上。这时,树干已砍削得初具船的形状了。接着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把中间挖空,做得完全像只小船。在挖空树干时,我不用火烧,而是用槌子和凿子一点一点地凿空,最后确实成了一只像模像样的独木舟,大得可乘26个人。这样,不仅我自己可以乘上船,而且可以把我所有的东西都装进去。
这项工程完成后,我心里高兴极了。这艘小船比我以前看到过的任何独木舟都大。
◆读后涟漪
一个人完成一项大工程,对常人来说可能不可思议,但鲁滨孙却做到了。这种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乐观的精神品质,让深陷孤岛的鲁滨孙生存了下来。这也说明:事业能否成功,在于是否有不折不挠的斗志;做事能否成功,在于是否能锲而不舍!
《鲁滨孙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一部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英雄人物——鲁滨孙。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人物形象
1.一个不安分的冒险者。鲁滨孙出生于中等家庭,父亲曾以过来人的身份劝他留在家中,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可是他不安于现状的性格决定了他违背父母的意愿,去实现遨游四海的梦想。第一次远行经历的海上风暴虽然使他动摇过,但不久非洲海岸的成功冒险,使他更坚定了再次出海的决心。第三次航海到巴西,蒸蒸日上的種植园并不能使他满足,他还想另辟新天地。这样,鲁滨孙开始了新一轮的冒险历程。
2.一个勇敢的实践者。鲁滨孙不是一个幻想家,也并非在困难面前消极退缩的懦夫。他注重的是实际,关注的是自己的生存。于是,在28年的孤岛生活中,生存成了他整日整夜“劳心劳力”的主题。搬运船上用品、营造住处、驯养山羊、种麦植稻、置办桌椅、烤制面包等,都在他的手脚并用中施展开来。苦变成了乐,艰辛成为了享受,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克服的,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到的呢?
3.艺术和思想上是合一的。笛福用第一人称“我”来称谓鲁滨孙,赋予他不同时期不同的角色。在家里,鲁滨孙置父亲的劝诫于不顾,私自出海,扮演的是一个不同于父辈的“叛逆者”的角色;而在孤岛上——一个完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地方,就鲁滨孙一人而已,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需要展现的是乐观进取的个人主义精神。但是也应该看到,笛福塑造的这个人物,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比如,鲁滨孙在海岛上生活的经历,实际上也是早期资产阶级殖民史的缩影,它并非春风化雨、和风送暖,而是伴随着血与火、刀与剑。
阅读思考
1.下面是从《鲁滨孙漂流记》中摘录的一则“鲁滨孙日记”: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1)在这则日记中,鲁滨孙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
(2)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孙在荒岛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鲁滨孙)尽量自勉自慰。我把当前的祸与福一一加以对比,以使自己知足。我按照商业簿记的格式,“借方”和“贷方”,把我的幸运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客观地罗列出来:
(1)鲁滨孙当初流落荒岛时,“孤苦伶仃”“与世隔绝”“无人交谈”,而“星期五”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境况。请简述“星期五”被解救的情节。
(2)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勉自慰”给了你哪些启示?
精彩片段
种田的好手
我大约有三十颗稻穗和二十颗麦穗。当时,雨季刚过,太阳逐渐向南移动,我认为这该是播种的时机了。
于是,我用木铲把一块地挖松,并把这块地分成两部分播种。在播种时,我忽然想到,不能把全部种子播下去,因为我尚未弄清楚什么时候最适宜下种。这样,我播下了三分之二的种子,每样都留了一点下来。
值得庆幸的是,我做对了。我这回下的种子,一颗也没长出来。因为种子下地之后,一连几个月不下雨,土壤里没有水分,不能滋润种子生长,一直到雨季来临才冒了出来,好像这些种子刚播种下去似的。
发现第一次播下去的种子没有长出来,我料定是由于土地干旱之故。于是我想找一块较潮湿的土地再试一次。二月份的春分前几天,我在茅舍附近掘了一块地,把留下的种子通通播下去。接下去是三四月份的雨季,雨水滋润了种子,不久就欣欣向荣地长了出来,获得了一个好收成。但因为种子太少,所收到的大麦和稻子每种约半斗而已。
这次试验,使我成了种田好手,知道什么时候该下种。现在我知道一年可播种两次,收获两次。
◆读后涟漪
因为勤劳、善于思考、永不放弃,鲁滨孙有了生活的口粮。这也告诉我们:生活中即使面临再大的困境,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都能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和方法,从中磨炼意志,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造船成功
我真是思船心切,立即着手工作。我砍倒了一棵大柏树。我相信,连所罗门造耶路撒冷的圣殿时也没有用过这样大的木料。靠近树根的直径达五英尺十英寸,在二十二英尺处直径也达四英尺十一英寸,然后才渐渐细下去,并开始长出枝杈。我费尽辛苦才把树砍倒:用二十二天时间砍断根部,又花了十四天时间使用大斧小斧砍掉树枝和向四周张开的巨大的树顶。这种劳动之艰辛真是一言难尽。然后,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又砍又削,最后刮出了船底的形状,使其下水后能浮在水上。这时,树干已砍削得初具船的形状了。接着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把中间挖空,做得完全像只小船。在挖空树干时,我不用火烧,而是用槌子和凿子一点一点地凿空,最后确实成了一只像模像样的独木舟,大得可乘26个人。这样,不仅我自己可以乘上船,而且可以把我所有的东西都装进去。
这项工程完成后,我心里高兴极了。这艘小船比我以前看到过的任何独木舟都大。
◆读后涟漪
一个人完成一项大工程,对常人来说可能不可思议,但鲁滨孙却做到了。这种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乐观的精神品质,让深陷孤岛的鲁滨孙生存了下来。这也说明:事业能否成功,在于是否有不折不挠的斗志;做事能否成功,在于是否能锲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