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的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反映了知识的综合运用。显而易见,活动性是它的特征之一,要想活动成为教育的载体,就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综合实践课程过程。综合实践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有效指导,教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闹中取静”,让学生的快乐不止步于浅层的活动,而直达思维深层,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思考并解决的命题。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教学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教师需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出一定的改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教育改革中,现代教育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活动内容和主题。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和其他的课程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这门课程更加重视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探究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和社会有更加深入的联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身心特点,而不是单一地开展实践活动。同时,该门课程的开展要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要从这个角度出发落实教学活动。但是目前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很多教师在落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应对,不了解课程的要点和具体的规范,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无法保证课程内容和体系的完整性,这些都影响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创新策略
(一)提升教师素养,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新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肯定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够对教学理念进行及时更新,挖掘可用的教学资源,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顺利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目的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教师应从以往的传授学生知识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所以教学应该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教师要通过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力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另外,为了更好地保证课程顺利开展,教师要注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通过有效指导进行实践课程教学
1、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创造和设计。和学科教学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前准备往往需要 教师和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综合实践课的内容主要 来自学生的生活,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炼出好的问题成为活动的主题,围绕问题和主 题进行全面活动。教师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组织 学生展开研究讨论,明确问题的性质、方向。2、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组织以及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在具体的实践活 动中经历与体验。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组织他们需要进行的实践活动,并帮助学生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做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要及时对学生们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践行玩应该是有意义的游戏,而不是放羊 式或者表演式的花架子,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既没有科学的指导也没有适时的 点拨,从而使得活动课成了“游戏课”,学生如何进课堂的也如 何出课堂,收获鲜少。课堂中的每分每秒都很珍貴,教师应对 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观察,避免因盲目的活动而导致课堂“翻车”。作为教师,我们应有掌舵人清醒的头脑,能够在备课时 考虑到活动难点,预设解决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方能提高活动质量。并且,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研究的成果进 行梳理整理成文,并且将优秀的实践活动进行成果展示,一方面让孩子们感知到自身的成长,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提 高学生评价、反思、总结的水平。因为大家在展示后,总会有一些看法,而这些看法不仅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更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小学综合活动的总结交流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 己整理,也可以列出条目式要求,让孩子们根据要求系统整理档案。 从综合实践的计划制定,到开展活动的准备、过程、方法等,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教师整理成经验性文章,作为成果表述展示。
(三)利用社会资源,拓展课程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好玩好动,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事物并且发现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具备创新意识,利用周围的社会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课内外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加强学生和社会、自然的交流、接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联系社区管理者,借助社区的公园开展一些团体活动或者野外拓展的项目训练,让学生可以真正地亲近大自然,感受社区文化,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路线,比如在公园中设计更多的关卡,学生到了每一个关卡需要回答一个和自然社会相关的问题,借助一个个关卡问题的思考,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认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学生体验到了实践的乐趣,从而能有效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结束语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情况开展实践活动,要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创新,改革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参与到合作探究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洪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52.
[2]孙卫红.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67.
[3]朱昊.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及实施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20(47):128-129.
松山区牤牛营小学 024024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教学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教师需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出一定的改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教育改革中,现代教育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到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活动内容和主题。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和其他的课程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这门课程更加重视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探究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和社会有更加深入的联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身心特点,而不是单一地开展实践活动。同时,该门课程的开展要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要从这个角度出发落实教学活动。但是目前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很多教师在落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应对,不了解课程的要点和具体的规范,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无法保证课程内容和体系的完整性,这些都影响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创新策略
(一)提升教师素养,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新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肯定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够对教学理念进行及时更新,挖掘可用的教学资源,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顺利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目的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教师应从以往的传授学生知识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所以教学应该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教师要通过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力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另外,为了更好地保证课程顺利开展,教师要注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通过有效指导进行实践课程教学
1、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创造和设计。和学科教学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前准备往往需要 教师和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综合实践课的内容主要 来自学生的生活,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炼出好的问题成为活动的主题,围绕问题和主 题进行全面活动。教师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组织 学生展开研究讨论,明确问题的性质、方向。2、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组织以及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在具体的实践活 动中经历与体验。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组织他们需要进行的实践活动,并帮助学生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做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要及时对学生们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践行玩应该是有意义的游戏,而不是放羊 式或者表演式的花架子,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教师既没有科学的指导也没有适时的 点拨,从而使得活动课成了“游戏课”,学生如何进课堂的也如 何出课堂,收获鲜少。课堂中的每分每秒都很珍貴,教师应对 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观察,避免因盲目的活动而导致课堂“翻车”。作为教师,我们应有掌舵人清醒的头脑,能够在备课时 考虑到活动难点,预设解决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方能提高活动质量。并且,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研究的成果进 行梳理整理成文,并且将优秀的实践活动进行成果展示,一方面让孩子们感知到自身的成长,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提 高学生评价、反思、总结的水平。因为大家在展示后,总会有一些看法,而这些看法不仅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更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小学综合活动的总结交流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 己整理,也可以列出条目式要求,让孩子们根据要求系统整理档案。 从综合实践的计划制定,到开展活动的准备、过程、方法等,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教师整理成经验性文章,作为成果表述展示。
(三)利用社会资源,拓展课程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好玩好动,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事物并且发现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具备创新意识,利用周围的社会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课内外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加强学生和社会、自然的交流、接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联系社区管理者,借助社区的公园开展一些团体活动或者野外拓展的项目训练,让学生可以真正地亲近大自然,感受社区文化,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路线,比如在公园中设计更多的关卡,学生到了每一个关卡需要回答一个和自然社会相关的问题,借助一个个关卡问题的思考,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认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学生体验到了实践的乐趣,从而能有效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结束语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情况开展实践活动,要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创新,改革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参与到合作探究中,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洪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52.
[2]孙卫红.综合实践活动课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67.
[3]朱昊.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及实施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20(47):128-129.
松山区牤牛营小学 02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