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以来,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倍受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青睐,但审视、反思一些操作活动,会发现有很多是没有效果或收效甚微。本文是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几个教学小镜头为载体,对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有效性进行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思考;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74-01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为广大一线教师所青睐。以下几个教学镜头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让动手操作与数学思考共舞。
【鏡头一】二下《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应用提高”环节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某教师上《角的初步认识》这堂课,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用一张圆形纸片创造角。教师在学生拿出纸片后马上说:“请和老师这样对折,这样会出现角吗?”学生说没有,接着教师说:“小朋友再折一下,看看能出现角吗?”在学生折的时候,教师自己高高地举起手也折了一下问:“现在呢?”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举着和教师折的一模一样的角说“有角了”,接着教师请学生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说说有什么发现。
【反思】似创非创
在这一片段中,或许老师是为了让学生能快点创造出角;也许老师是担心学生思维一发不可收,出现教学意外而令人尴尬;又或许是担心困难学生很难跟上等等。于是,教师煞费苦心地一板一眼地教学生创造角。殊不知,这样的模仿对折,对学生来说,只是老师增加课堂教学情景的一个环节而已。这本是自由发挥想象,独立创造的机会,但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这样做。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只是停留在学生亦步亦趋的模仿式操作的话,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根本不可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镜头二】三下《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探索规律”环节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教学片段:教师在引导学生用相同的长方形纸折出1/4和1/8,并比较得出1/8<1/4后,问:“你们还能用同样的长方形纸折出分子是一,又比1/8小的分数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折出了1/10、1/16、1/32等等。教师马上小结:“看来,分子是一,又比1/8小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就这样结束了本教学环节。
【反思】蜻蜓点水
“让学生用同样的长方形纸折出分子是一,又比1/8小的分数”,乍一听,充分利用学具(长方形纸),这样的安排倒是独具匠心啊!没想到,老师接下去并没有请孩子说说想法,而是以“这样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结束。数学课不是手工课。与其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寻找分数”,还不如将时间花在对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讨论上,让学生多说,或许说着说着,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就体悟到了。
【启示】
几个不太起眼的小镜头,带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一、“适当的时空”是动手操作活动的基本前提
“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机会”是《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也是动手操作活动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1.欣赏“冷场”
要留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首先要懂得欣赏“冷场”。在组织动手操作后,学生一开始没什么反应或反应不强烈,这都很正常,教师需要有足够耐心,懂得“于无声处听惊雷”,学会欣赏学生在操作中面对问题时愁眉不展的表情。
2.学会等待
“等一等”的策略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它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加深体验,在手指尖上产生智慧,获得“蜕变”般的成长。
3.合理把握时间
留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空还需教师合理把握操作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学生会把操作仅仅作为一种活动,就很难将动手操作与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联系起来。
二、“适时的引导”是动手操作活动的重要保障
如果说适当的时空是动手操作中必不可少的前提,那么,适时的引导则是操作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只有教师的引导适时、适度,处理好“放”与“扶”,才能使操作活动落到实处,才能创建扎实、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真正的主人。
1.要到位,但不能越位
数学课上,我们经常不知不觉地犯着这样的错误:为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为了让学生少出差错,安排活动时会进行十分“到位”甚至“越位”的提示或暗示。
2.是引導,不是告诉
新课程理念主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这种“自主”并非不要教师的指导,因为学生在毫无目的的“瞎乱”操作中是不会有新发现的。但要注意教师引导并不等于把最简捷、最简单的方法、结果直接告知学生,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而是要侧重于方法、策略上的点拨。
三、“及时的提升”是动手操作活动的价值追求
提升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尺。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在积累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操作所获得的具体感知和表象,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提升认识。
诚然,动手操作活动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处理,即便是相同的内容也会呈现不同的课堂姿态。仅以几个简单的教学镜头来折射动手操作活动,诠释的只能是冰山一角,浅陋和局限是不言自明的。但倘若这“冰山一角”能让我们有所触动、有所捕捉,抑或是更深入地探讨,那么我想,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能够更富张力、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梅建伟:《“动手操作”有效性缺失现象刍议》.《中小学数学》.2009年第11期.
[2]鲁丽华:《小学数学操作活动中的现象与思考》.《小学教学》.2009年第12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思考;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74-01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为广大一线教师所青睐。以下几个教学镜头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让动手操作与数学思考共舞。
【鏡头一】二下《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应用提高”环节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某教师上《角的初步认识》这堂课,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用一张圆形纸片创造角。教师在学生拿出纸片后马上说:“请和老师这样对折,这样会出现角吗?”学生说没有,接着教师说:“小朋友再折一下,看看能出现角吗?”在学生折的时候,教师自己高高地举起手也折了一下问:“现在呢?”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举着和教师折的一模一样的角说“有角了”,接着教师请学生摸一摸自己折出的角说说有什么发现。
【反思】似创非创
在这一片段中,或许老师是为了让学生能快点创造出角;也许老师是担心学生思维一发不可收,出现教学意外而令人尴尬;又或许是担心困难学生很难跟上等等。于是,教师煞费苦心地一板一眼地教学生创造角。殊不知,这样的模仿对折,对学生来说,只是老师增加课堂教学情景的一个环节而已。这本是自由发挥想象,独立创造的机会,但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这样做。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只是停留在学生亦步亦趋的模仿式操作的话,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根本不可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镜头二】三下《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探索规律”环节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教学片段:教师在引导学生用相同的长方形纸折出1/4和1/8,并比较得出1/8<1/4后,问:“你们还能用同样的长方形纸折出分子是一,又比1/8小的分数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折出了1/10、1/16、1/32等等。教师马上小结:“看来,分子是一,又比1/8小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就这样结束了本教学环节。
【反思】蜻蜓点水
“让学生用同样的长方形纸折出分子是一,又比1/8小的分数”,乍一听,充分利用学具(长方形纸),这样的安排倒是独具匠心啊!没想到,老师接下去并没有请孩子说说想法,而是以“这样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结束。数学课不是手工课。与其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寻找分数”,还不如将时间花在对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讨论上,让学生多说,或许说着说着,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就体悟到了。
【启示】
几个不太起眼的小镜头,带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
一、“适当的时空”是动手操作活动的基本前提
“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机会”是《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也是动手操作活动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1.欣赏“冷场”
要留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首先要懂得欣赏“冷场”。在组织动手操作后,学生一开始没什么反应或反应不强烈,这都很正常,教师需要有足够耐心,懂得“于无声处听惊雷”,学会欣赏学生在操作中面对问题时愁眉不展的表情。
2.学会等待
“等一等”的策略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它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加深体验,在手指尖上产生智慧,获得“蜕变”般的成长。
3.合理把握时间
留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空还需教师合理把握操作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学生会把操作仅仅作为一种活动,就很难将动手操作与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联系起来。
二、“适时的引导”是动手操作活动的重要保障
如果说适当的时空是动手操作中必不可少的前提,那么,适时的引导则是操作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只有教师的引导适时、适度,处理好“放”与“扶”,才能使操作活动落到实处,才能创建扎实、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真正的主人。
1.要到位,但不能越位
数学课上,我们经常不知不觉地犯着这样的错误:为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为了让学生少出差错,安排活动时会进行十分“到位”甚至“越位”的提示或暗示。
2.是引導,不是告诉
新课程理念主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这种“自主”并非不要教师的指导,因为学生在毫无目的的“瞎乱”操作中是不会有新发现的。但要注意教师引导并不等于把最简捷、最简单的方法、结果直接告知学生,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而是要侧重于方法、策略上的点拨。
三、“及时的提升”是动手操作活动的价值追求
提升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尺。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在积累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操作所获得的具体感知和表象,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总结,提升认识。
诚然,动手操作活动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处理,即便是相同的内容也会呈现不同的课堂姿态。仅以几个简单的教学镜头来折射动手操作活动,诠释的只能是冰山一角,浅陋和局限是不言自明的。但倘若这“冰山一角”能让我们有所触动、有所捕捉,抑或是更深入地探讨,那么我想,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能够更富张力、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梅建伟:《“动手操作”有效性缺失现象刍议》.《中小学数学》.2009年第11期.
[2]鲁丽华:《小学数学操作活动中的现象与思考》.《小学教学》.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