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教师把学案作为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在学案中感觉问题、发现问题,师生共同确定一个中心问题,把该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整个学习过程的驱动力。通过学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说、自练的方法和机会,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與施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乐学、易学、活学、会学。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主体
一、“学案导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所谓“学案导学”(学案)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编)写学习方案,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的内容,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让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并应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继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并适时予以交流、评价与反馈;最后结合课末小结与阶段小结加以总结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喜欢讨论、探究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明白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思维有较大的发展,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完全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还需要教师的有力指导。一般年级越低,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强,年级越高,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弱。这为我们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
二、“学案导学”教学设计策略
1.不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如从简单到复杂、感性到理性,体现主体性。
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在研究活动的设计时要有所侧重,有的要侧重教师的活动,有的要侧重于学生,但要尽量以学生为主。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师要真正清楚学生已知什么,不知什么;相知什么,想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
2.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元素、化合物、概念和原理,要有选择性。
在选择研究内容时,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内容和学生自身教学环境等因素,一些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如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原子结构等就没有必要用这种程序开展教学。但有的抽象内容如果材料准备充分、得当,也可以进行的。
物质的性质、用途、制备、组成、物质间的关系等,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可以用“学案导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在学习中,问题尽可能由学生提出,探索过程尽量由学生完成。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作用的发挥,可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和知识内容,作用应调整,各有侧重。我们在乙醇、氨气、钠、硝酸的性质教学时都采用了这种方法的流程,概念、原理性的内容有的也用该模式教学,如原电池原理、电解质理论等。
3.不同的开放研究层次——问题的方向由定向到不定向,体现发展性。
问题的产生也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师提出学案中的问题,激起学生兴趣,师生共同进行猜想、提出假设,由学生根据都是提出的程序、通过不同途径如实验、观察、信息收集等找证据,初步得出结论,由老师对结论分析、评价。第二个层次是由师生共同提出问题或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共同设计探索方案,共同分析结果。教师的作用相当于第一个层次要小,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第三个层次对学生要求较高,完全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假设、制定方案,搜索证据,解释得出的结论,进行反思和评价。教师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给以必要的点拨和指导。作为三个层次的流程各有利弊,第一个层次由于问题由教师提出,容易形成教师独台戏,但课堂容易调控,课堂中心突出,教学效果好,适合开展课堂教学;第二个层次师生交流多,学生有一定的主体性,但学生的思维受教师牵引和限制,学生思路不开阔,提出的问题不开放;第三个层次由于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或合作完成为主,教师只是参与或帮助,因此需要的时间长,结论也不一定正确,教学任务难完成,调控难度大,课堂教学难把握。
4.不同的组织形式——小组、个人;单堂、连堂;课内、课外,注重有效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一般2-4人,每小组的一个小组长。小组中开展的讨论、交流、协作活动有利于学生完善对情景的观察,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探索方案也是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提出的,有时出是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对有些教学内容,一节课完成不了,我们就把多节课连起来上。能形成课题研究的内容,可把课题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统一起来实施,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计划组织实施研究,部分内容可在课堂外完成,将结论汇报、交流、评价等在课堂上完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把课堂内的学习向课外的延伸探索结合起来是比较容易实施的一种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5.不同的呈现方式——实验、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让学生具有可接受性。
学案应根据化学问题和镶嵌的环境,以学生容易接纳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用模仿的情景或真实的事实,如学生现场参观,感受生产实际的设备、流程,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四、“学案导学”的教学实践
(一)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将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要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
课前预习阶段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二)课堂讨论、探索阶段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综合程序问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学生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它声像材料及时进行诱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当然,作为新授课,无论教师对教材内容怎样挖掘,最终都应回到课本这一层面,所谓深入而浅出。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主体
一、“学案导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所谓“学案导学”(学案)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编)写学习方案,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的内容,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让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并应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继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并适时予以交流、评价与反馈;最后结合课末小结与阶段小结加以总结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现象、动手实践、思考问题。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喜欢讨论、探究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明白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尽管中学生思维有较大的发展,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完全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还需要教师的有力指导。一般年级越低,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强,年级越高,教师的导学作用越弱。这为我们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依据。
二、“学案导学”教学设计策略
1.不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如从简单到复杂、感性到理性,体现主体性。
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在研究活动的设计时要有所侧重,有的要侧重教师的活动,有的要侧重于学生,但要尽量以学生为主。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师要真正清楚学生已知什么,不知什么;相知什么,想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
2.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元素、化合物、概念和原理,要有选择性。
在选择研究内容时,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内容和学生自身教学环境等因素,一些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如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原子结构等就没有必要用这种程序开展教学。但有的抽象内容如果材料准备充分、得当,也可以进行的。
物质的性质、用途、制备、组成、物质间的关系等,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可以用“学案导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在学习中,问题尽可能由学生提出,探索过程尽量由学生完成。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作用的发挥,可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和知识内容,作用应调整,各有侧重。我们在乙醇、氨气、钠、硝酸的性质教学时都采用了这种方法的流程,概念、原理性的内容有的也用该模式教学,如原电池原理、电解质理论等。
3.不同的开放研究层次——问题的方向由定向到不定向,体现发展性。
问题的产生也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师提出学案中的问题,激起学生兴趣,师生共同进行猜想、提出假设,由学生根据都是提出的程序、通过不同途径如实验、观察、信息收集等找证据,初步得出结论,由老师对结论分析、评价。第二个层次是由师生共同提出问题或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共同设计探索方案,共同分析结果。教师的作用相当于第一个层次要小,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第三个层次对学生要求较高,完全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假设、制定方案,搜索证据,解释得出的结论,进行反思和评价。教师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给以必要的点拨和指导。作为三个层次的流程各有利弊,第一个层次由于问题由教师提出,容易形成教师独台戏,但课堂容易调控,课堂中心突出,教学效果好,适合开展课堂教学;第二个层次师生交流多,学生有一定的主体性,但学生的思维受教师牵引和限制,学生思路不开阔,提出的问题不开放;第三个层次由于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或合作完成为主,教师只是参与或帮助,因此需要的时间长,结论也不一定正确,教学任务难完成,调控难度大,课堂教学难把握。
4.不同的组织形式——小组、个人;单堂、连堂;课内、课外,注重有效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一般2-4人,每小组的一个小组长。小组中开展的讨论、交流、协作活动有利于学生完善对情景的观察,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探索方案也是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提出的,有时出是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对有些教学内容,一节课完成不了,我们就把多节课连起来上。能形成课题研究的内容,可把课题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统一起来实施,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计划组织实施研究,部分内容可在课堂外完成,将结论汇报、交流、评价等在课堂上完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把课堂内的学习向课外的延伸探索结合起来是比较容易实施的一种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5.不同的呈现方式——实验、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让学生具有可接受性。
学案应根据化学问题和镶嵌的环境,以学生容易接纳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用模仿的情景或真实的事实,如学生现场参观,感受生产实际的设备、流程,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四、“学案导学”的教学实践
(一)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将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要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
课前预习阶段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二)课堂讨论、探索阶段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综合程序问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学生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它声像材料及时进行诱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当然,作为新授课,无论教师对教材内容怎样挖掘,最终都应回到课本这一层面,所谓深入而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