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市现代农业是指存在于城市间隙和近郊,依托和服务于城市发展,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到较高程度的产物。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打造主城郊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明确了方向。
一、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重庆直辖十几年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都市现代农业形态已初具雏形,在“三化”同步进程中走在全市前列。
(一)圈层布局大致形成。可区分为“一中心两圈层”。中心区域包括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东南部、沙坪坝区西部,城市化程度高,农用地面积有限且零星分布,主要发展花卉、草坪、林果等绿色园艺产业。中圈区域包括江北区、沙坪坝区余域和大渡口区、九龙坡区东部、渝北区东部及南部,农地有一定规模,以发展为主城提供生鲜农产品的种养业和实现生态优化的湿地森林、水体开发为主。外圈区域包括主城余下区域,连片地域面积适合较大规模发展名特优土产、特色农产品,果林、茶园、苗木等产业比较兴旺。
(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水果、蔬菜、花卉苗木、茶叶等一批具有都市特色的农业产业在主城周边兴起,已成为都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市比值均超过10%。休闲观光农业由零星分布逐渐向农业旅游区、主题乐园等高端形式发展,以季节性特征为主题的乡村游活动已广为市民接受并成为时尚。
(三)现代都市农业园区不断发展。主城各区以项目为载体,重点谋划和筛选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都市农业园区项目。如北碚区建成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重庆农谷”、“多彩园艺”、“乡村嘉年华”等10个项目。巴南区建成了天天茶叶长廊基地、光大城市生态奶业基地等10个基地,打造了二圣天坪、木洞长坪、跳石圣登山等8大观光农业园区。
(四)科技支撑更加坚实。充分发挥西南大学等高校及社会科研机构的农业科研优势,搭建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平台,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经营新模式,促进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形成技术集约优势。
(五)农民培训有力推进。深入推进农民职业教育,通过大专院校、职业院校培训,为农村培养输送了大量的管理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阳光工程”等培训,建成一批农民田间学校,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育。推行专家科技大院服务模式,结合不同季节生产需要开展现场培训、农技指导,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六)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以主城农产品交易中心、特色产业基地批发市场、乡镇农贸市场为主的三类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广泛推行农超对接直销,开办农产品展销节会,推行订单农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初级产品消化能力、加工能力, “卖难”问题进一步解决。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产业整体布局缺乏统筹规划。一方面,主城涉农区作为一个整体缺乏统筹规划。都市现代农业分布呈现出自发性和无序性,各自为政、一哄而上、同质发展。另一方面,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往往没有预留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空间,没有被作为大城市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已经成熟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往往不得不因为城市扩张而被“赶出”城市。
(二)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一是城郊乡村道路路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多数还是机耕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二是现有水利设施老化严重、控制性工程少,尤其是用于农田灌溉的大型水库缺乏,兴利除害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抗旱体系。三是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并且小型机具较多,结构不合理,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四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尚不健全,各种保护站、检测站等基础设施短缺等等。
(三)整体规模偏小,档次偏低,特色不突出。都市现代农业总体规模偏小,缺乏亮点特色,发展层次较低,经营方式单一,没有突出本区域的乡土人情特质。乡村旅游景点布局散乱,环境不优,难以让人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
(四)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现有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产品科技含量低,深加工、高附加值企业少,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主城区各种农民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但农户参与度低,获益较少,参加合作社积极性不高。三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完善。龙头企业等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产业链不大不长。
(五)农业生产附加值低,产出效益总体不高。一是初级农产品标准化率低。名特优新品种占比还比较低,产品质量标准不高,不利于规模化的精深加工。二是文化创意附加值不高。“地方特色”发挥不够,停留在向特色品种要效益的初级阶段,以特色文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空间未充分打开,同时对优质产品的文化包装、宣传不够,导致好产品在低端市场徘徊。三是品牌推广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现有品牌续建能力不足,有牌无名的现象突出。
(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劳动力要素面临结构性短缺。一是结构不尽合理。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人才较少,复合型人才紧缺。二是整体素质不高。都市农业从业人员具有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和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才,现代农业知识储备不足。三是实用人才流失严重。主城区一批技能带动型人才、青壮年实用人才大量流向外地发展就业,留在当地的所剩无几。四是高端人才引进比较困难。现阶段都市现代农业的比较效益尚未充分显现,难以对城市高素质人员产生吸引力。
(七)农业服务体系功能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设施和手段还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向基层农村延伸不足、覆盖率较低,尤其是在市场信息传递、科技推广创新与应用等环节显得薄弱,影响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找准功能定位,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一是立足市情找准功能定位。都市功能拓展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首先必须找准与重庆城市功能定位相契合、与重庆总体发展战略及其结构布局相协调的都市农业功能定位。结合重庆市情,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应该是偏重生产、经济功能,兼顾生态和社会功能的模式,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既能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外,又能不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满足人们精神层面和生态保护的需求。二是科学合理规划。将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纳入到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功能互补式规划方案,并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让农业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长期存在并得到不断发展。三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市级层面,可以借鉴农业圈层理论,在城市近郊、中郊和远郊地区分别建设不同区域、不同功能定位、不同规模的都市农业区,合理布局产业,引导差异化协调发展。主城各区应按照重庆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眼于市场动态需求,明确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确定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合理摆布产业区带,确定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以农田水利灌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安全保障为中心,突出抓好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整治、水库除险加固以及水资源保护开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土壤改良,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强休闲旅游设施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地区要优先保证水、电、路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尤其是提高乡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对重点休闲观光线路要纳入交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郊区旅游专线,为市民到郊区旅游提供便利。三是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建设基地成规模、优势较明显、产品有特色、示范内容多、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创业和科技示范园区,为从事都市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搭建好成长平台。四是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三)探索推行有利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制度。一是通过立法和规划加强对主城区农用地的保护和利用。严厉禁止擅自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避免引起土地不合理地“农转非”;除基本农田保护外,可以将部分其他土地如城市范围内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等用地纳入保护范围,不应将农业全部排斥在城市之外。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在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前提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耕地向种养大户、科研机构、产业化基地、龙头企业等流转,促进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三是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管理制度。在加强总量控制和规划管制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综合利用,充分保障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四是探索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在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大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按照“同地、同价、同权” 原则纳入城乡土地统一市场体系,把土地非农化带来收益全部留给农民,用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四)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一是采取综合措施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通过法律规范、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办法,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壮大一批大规模、高起点、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聚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影响力。二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建成都市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切实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各项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做到“帮生、帮长、帮规范”。“帮生”就是要加强指导,制定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入社或创办合作社;“帮长”就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和金融、流通、人才、科技、信息的服务力度,帮助合作社健康茁壮成长;“帮规范”就是要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工作,提升合作社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推进各方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使之与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关系更紧密。规范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探索“公司+基地+投资者+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采取风险基金、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搭建起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龙头企业竞争淘汰机制,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对主营业务脱离农业、带动能力明显不足,甚至欺农害农的企业,取消“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四是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在都市型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当龙头企业与联结农民发生利益冲突时,当农民因经营农业的高风险而导致收入不稳定时,政府应承担起责任,通过制订相应政策,采取相应扶持或补贴措施,保护农民合法利益。
(五)建立都市现代农业的投融资机制。一是改革财政对都市农业的投入方式。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建立农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都市农业发展。二是鼓励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创业。采取合作开发、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通过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和贷款贴息、担保等措施,吸引农业龙头企业或社会资金投资都市现代农业,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三是探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出台相应的金融政策支持下乡发展创业人员,地方金融机构也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支持措施。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一是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品牌保护制度。强化区域品牌的商标注册、建立区域品牌许可证制度等措施,加强区域品牌管理,做好区域品牌的法律保护。二是制定农产品品牌培育政策。加强对品牌企业财政、资金、税收等优惠以及出口补贴、信息交流、管理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有效地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三是强化区域品牌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监控。重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不断提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四是制定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制度。制定完善标准,做好特色品牌的评价、管理和宣传推广,借助市场化运作手段,帮助企业推广品牌,提高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
(七)改革创新都市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创新涉农院校都市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机制。明确涉农高校办学定位,加大对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适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二是培养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新型农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提高都市农业从业人员的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水平。将培植种养加大户与开发乡土人才有机结合起来,把大户培养成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化经营的致富带头人。三是完善都市现代农业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市、区县、镇乡三级网络人才市场体系,发布农业人才就业指导目录,优化农业人才配置,让优秀人才充实到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来。
(八)建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开展科技攻关,扶持科技创新,鼓励农科院所、院校和主城各区和镇街开展技术合作。二是打造以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和村级信息服务基地为核心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涉农企业提供商业服务,为农民提供更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当前最紧迫的是,强化镇街农业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认真做好规模化经营规划以及技术服务,健全农业规模化经营纠纷的调解、仲裁机制;及时为广大农户免费提供农业规模化经营项目推介、政府咨询、土地登记、信息发布、权属变更、纠纷仲裁、法律援助等服务。
一、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重庆直辖十几年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都市现代农业形态已初具雏形,在“三化”同步进程中走在全市前列。
(一)圈层布局大致形成。可区分为“一中心两圈层”。中心区域包括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东南部、沙坪坝区西部,城市化程度高,农用地面积有限且零星分布,主要发展花卉、草坪、林果等绿色园艺产业。中圈区域包括江北区、沙坪坝区余域和大渡口区、九龙坡区东部、渝北区东部及南部,农地有一定规模,以发展为主城提供生鲜农产品的种养业和实现生态优化的湿地森林、水体开发为主。外圈区域包括主城余下区域,连片地域面积适合较大规模发展名特优土产、特色农产品,果林、茶园、苗木等产业比较兴旺。
(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水果、蔬菜、花卉苗木、茶叶等一批具有都市特色的农业产业在主城周边兴起,已成为都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市比值均超过10%。休闲观光农业由零星分布逐渐向农业旅游区、主题乐园等高端形式发展,以季节性特征为主题的乡村游活动已广为市民接受并成为时尚。
(三)现代都市农业园区不断发展。主城各区以项目为载体,重点谋划和筛选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都市农业园区项目。如北碚区建成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重庆农谷”、“多彩园艺”、“乡村嘉年华”等10个项目。巴南区建成了天天茶叶长廊基地、光大城市生态奶业基地等10个基地,打造了二圣天坪、木洞长坪、跳石圣登山等8大观光农业园区。
(四)科技支撑更加坚实。充分发挥西南大学等高校及社会科研机构的农业科研优势,搭建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平台,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经营新模式,促进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形成技术集约优势。
(五)农民培训有力推进。深入推进农民职业教育,通过大专院校、职业院校培训,为农村培养输送了大量的管理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阳光工程”等培训,建成一批农民田间学校,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育。推行专家科技大院服务模式,结合不同季节生产需要开展现场培训、农技指导,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六)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以主城农产品交易中心、特色产业基地批发市场、乡镇农贸市场为主的三类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广泛推行农超对接直销,开办农产品展销节会,推行订单农业,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初级产品消化能力、加工能力, “卖难”问题进一步解决。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产业整体布局缺乏统筹规划。一方面,主城涉农区作为一个整体缺乏统筹规划。都市现代农业分布呈现出自发性和无序性,各自为政、一哄而上、同质发展。另一方面,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往往没有预留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空间,没有被作为大城市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已经成熟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区,往往不得不因为城市扩张而被“赶出”城市。
(二)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一是城郊乡村道路路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多数还是机耕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二是现有水利设施老化严重、控制性工程少,尤其是用于农田灌溉的大型水库缺乏,兴利除害能力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抗旱体系。三是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并且小型机具较多,结构不合理,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四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尚不健全,各种保护站、检测站等基础设施短缺等等。
(三)整体规模偏小,档次偏低,特色不突出。都市现代农业总体规模偏小,缺乏亮点特色,发展层次较低,经营方式单一,没有突出本区域的乡土人情特质。乡村旅游景点布局散乱,环境不优,难以让人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
(四)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现有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产品科技含量低,深加工、高附加值企业少,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主城区各种农民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但农户参与度低,获益较少,参加合作社积极性不高。三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完善。龙头企业等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产业链不大不长。
(五)农业生产附加值低,产出效益总体不高。一是初级农产品标准化率低。名特优新品种占比还比较低,产品质量标准不高,不利于规模化的精深加工。二是文化创意附加值不高。“地方特色”发挥不够,停留在向特色品种要效益的初级阶段,以特色文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空间未充分打开,同时对优质产品的文化包装、宣传不够,导致好产品在低端市场徘徊。三是品牌推广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现有品牌续建能力不足,有牌无名的现象突出。
(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劳动力要素面临结构性短缺。一是结构不尽合理。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人才较少,复合型人才紧缺。二是整体素质不高。都市农业从业人员具有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和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才,现代农业知识储备不足。三是实用人才流失严重。主城区一批技能带动型人才、青壮年实用人才大量流向外地发展就业,留在当地的所剩无几。四是高端人才引进比较困难。现阶段都市现代农业的比较效益尚未充分显现,难以对城市高素质人员产生吸引力。
(七)农业服务体系功能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设施和手段还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向基层农村延伸不足、覆盖率较低,尤其是在市场信息传递、科技推广创新与应用等环节显得薄弱,影响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找准功能定位,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一是立足市情找准功能定位。都市功能拓展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首先必须找准与重庆城市功能定位相契合、与重庆总体发展战略及其结构布局相协调的都市农业功能定位。结合重庆市情,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应该是偏重生产、经济功能,兼顾生态和社会功能的模式,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既能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外,又能不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满足人们精神层面和生态保护的需求。二是科学合理规划。将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纳入到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的功能互补式规划方案,并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让农业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长期存在并得到不断发展。三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市级层面,可以借鉴农业圈层理论,在城市近郊、中郊和远郊地区分别建设不同区域、不同功能定位、不同规模的都市农业区,合理布局产业,引导差异化协调发展。主城各区应按照重庆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眼于市场动态需求,明确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确定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合理摆布产业区带,确定发展重点、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以农田水利灌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安全保障为中心,突出抓好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整治、水库除险加固以及水资源保护开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土壤改良,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强休闲旅游设施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地区要优先保证水、电、路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尤其是提高乡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对重点休闲观光线路要纳入交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郊区旅游专线,为市民到郊区旅游提供便利。三是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建设基地成规模、优势较明显、产品有特色、示范内容多、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创业和科技示范园区,为从事都市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搭建好成长平台。四是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三)探索推行有利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土地制度。一是通过立法和规划加强对主城区农用地的保护和利用。严厉禁止擅自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避免引起土地不合理地“农转非”;除基本农田保护外,可以将部分其他土地如城市范围内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等用地纳入保护范围,不应将农业全部排斥在城市之外。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在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前提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耕地向种养大户、科研机构、产业化基地、龙头企业等流转,促进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三是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管理制度。在加强总量控制和规划管制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综合利用,充分保障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四是探索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在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大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按照“同地、同价、同权” 原则纳入城乡土地统一市场体系,把土地非农化带来收益全部留给农民,用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四)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一是采取综合措施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通过法律规范、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办法,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壮大一批大规模、高起点、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聚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影响力。二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建成都市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切实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各项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做到“帮生、帮长、帮规范”。“帮生”就是要加强指导,制定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入社或创办合作社;“帮长”就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和金融、流通、人才、科技、信息的服务力度,帮助合作社健康茁壮成长;“帮规范”就是要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工作,提升合作社运行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推进各方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使之与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关系更紧密。规范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探索“公司+基地+投资者+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采取风险基金、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搭建起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龙头企业竞争淘汰机制,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对主营业务脱离农业、带动能力明显不足,甚至欺农害农的企业,取消“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四是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在都市型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当龙头企业与联结农民发生利益冲突时,当农民因经营农业的高风险而导致收入不稳定时,政府应承担起责任,通过制订相应政策,采取相应扶持或补贴措施,保护农民合法利益。
(五)建立都市现代农业的投融资机制。一是改革财政对都市农业的投入方式。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建立农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都市农业发展。二是鼓励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创业。采取合作开发、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通过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和贷款贴息、担保等措施,吸引农业龙头企业或社会资金投资都市现代农业,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三是探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出台相应的金融政策支持下乡发展创业人员,地方金融机构也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支持措施。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一是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品牌保护制度。强化区域品牌的商标注册、建立区域品牌许可证制度等措施,加强区域品牌管理,做好区域品牌的法律保护。二是制定农产品品牌培育政策。加强对品牌企业财政、资金、税收等优惠以及出口补贴、信息交流、管理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有效地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三是强化区域品牌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监控。重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不断提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四是制定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制度。制定完善标准,做好特色品牌的评价、管理和宣传推广,借助市场化运作手段,帮助企业推广品牌,提高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
(七)改革创新都市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创新涉农院校都市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机制。明确涉农高校办学定位,加大对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适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二是培养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新型农民。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提高都市农业从业人员的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水平。将培植种养加大户与开发乡土人才有机结合起来,把大户培养成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化经营的致富带头人。三是完善都市现代农业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市、区县、镇乡三级网络人才市场体系,发布农业人才就业指导目录,优化农业人才配置,让优秀人才充实到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来。
(八)建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开展科技攻关,扶持科技创新,鼓励农科院所、院校和主城各区和镇街开展技术合作。二是打造以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和村级信息服务基地为核心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涉农企业提供商业服务,为农民提供更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当前最紧迫的是,强化镇街农业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认真做好规模化经营规划以及技术服务,健全农业规模化经营纠纷的调解、仲裁机制;及时为广大农户免费提供农业规模化经营项目推介、政府咨询、土地登记、信息发布、权属变更、纠纷仲裁、法律援助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