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文写话”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它就文取材,把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它是阅读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寻找最适合小学生随文写话的方法,对随文写话有帮助,有效提高随文写话的质量。
随文写话 方法探究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已成为普遍现象。低段学生一句话、几句话写不完整,中段不会谋局部篇,高年级学生缺乏构段成篇的能力,但所写的内容往往空洞枯燥,缺乏个性。单靠每单元一次的作文训练,是不可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于永正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很显然,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提高随文写话的有效性。我觉得要寻找最适合小学生随文写话的方法,对随文写话有帮助,有效提高随文写话的质量。
一、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
郭沫若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开展小练笔,仿写“佳句”,从中体味到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如:学习了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后,要求学生用“只要”“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几个词语,仿写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一个孩子写到:“只要我看见妈妈下班回到家,我就马上跟过去,和妈妈问东问西,目不转睛地盯着妈妈的袋子,眼里闪着惊喜的光芒。”另一个孩子写到:“只要我看见别人在玩芭比娃娃,我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孩子们都有写的,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得栩栩如生。学完了三年级上册《风筝》,我就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回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做的活动,如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有主角和配角,还有观众,他们各自的表现不一样,配角和观众都是围绕主角转的。
二、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把课内小练笔的训练当做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因文而宜,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看到一片新天地,获得一种新认识,养成一种好习惯,为今后在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
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巧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开放、主动思维的空间,给学生的想象留有充分的余地。教师可以巧用文中的某些特殊的标点符号让学生开展“小练笔”。
(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巧抓关键词语开展“小练笔”,让学生展开想象,将会触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
小学课文有许多“佳句”,教师若能让小学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奇思妙想开展“小练笔”,就有助于培养小学的发散思维。
(5)做课文“思考.练习”开展“小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一部分课文后的“思考.练习”中有学生“小练笔”项目,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小练笔”,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加强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丑小鸭》学完了课文,你想对谁说什么呢?
三、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以无目的性观察,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大量重复繁杂的表象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以至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學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难怪赞可夫这样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这样,学生在此活动中,在此情况下,有话可说,有话要写,在此动力下,经过长期开展小练笔,相信学生的作文会妙笔生花的。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小摄影师》最后写到一切准备妥当,但是他却忘记了带胶卷。我就一个问题让学生续写,他还会回来吗?回来后他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他如果不会回来,那又是为什么?
四、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
即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可以转换体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的“小练笔”。如《陶罐和铁罐》学完了课文,我让孩子改写把陶罐和铁罐换一下,骄傲的陶罐看不起谦虚的铁罐……
通过实践研究,随文写话能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丁有宽与读写导练》
[2]教育科学出版社,肖川主编《名师备课经验》
[3]《窦桂梅的作文教学法》
[4]《贾志敏作文教学札记》
[5]《支玉恒习作典型课例全辑》
[6]《可以这样教作文:24位名师的小学作文教学经验》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随文写话 方法探究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已成为普遍现象。低段学生一句话、几句话写不完整,中段不会谋局部篇,高年级学生缺乏构段成篇的能力,但所写的内容往往空洞枯燥,缺乏个性。单靠每单元一次的作文训练,是不可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于永正老师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很显然,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提高随文写话的有效性。我觉得要寻找最适合小学生随文写话的方法,对随文写话有帮助,有效提高随文写话的质量。
一、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
郭沫若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开展小练笔,仿写“佳句”,从中体味到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如:学习了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后,要求学生用“只要”“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几个词语,仿写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一个孩子写到:“只要我看见妈妈下班回到家,我就马上跟过去,和妈妈问东问西,目不转睛地盯着妈妈的袋子,眼里闪着惊喜的光芒。”另一个孩子写到:“只要我看见别人在玩芭比娃娃,我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孩子们都有写的,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得栩栩如生。学完了三年级上册《风筝》,我就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回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做的活动,如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有主角和配角,还有观众,他们各自的表现不一样,配角和观众都是围绕主角转的。
二、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把课内小练笔的训练当做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因文而宜,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看到一片新天地,获得一种新认识,养成一种好习惯,为今后在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1)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
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巧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开放、主动思维的空间,给学生的想象留有充分的余地。教师可以巧用文中的某些特殊的标点符号让学生开展“小练笔”。
(3)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巧抓关键词语开展“小练笔”,让学生展开想象,将会触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4)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
小学课文有许多“佳句”,教师若能让小学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奇思妙想开展“小练笔”,就有助于培养小学的发散思维。
(5)做课文“思考.练习”开展“小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一部分课文后的“思考.练习”中有学生“小练笔”项目,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小练笔”,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加强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丑小鸭》学完了课文,你想对谁说什么呢?
三、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以无目的性观察,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大量重复繁杂的表象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以至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學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难怪赞可夫这样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这样,学生在此活动中,在此情况下,有话可说,有话要写,在此动力下,经过长期开展小练笔,相信学生的作文会妙笔生花的。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小摄影师》最后写到一切准备妥当,但是他却忘记了带胶卷。我就一个问题让学生续写,他还会回来吗?回来后他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他如果不会回来,那又是为什么?
四、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
即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可以转换体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的“小练笔”。如《陶罐和铁罐》学完了课文,我让孩子改写把陶罐和铁罐换一下,骄傲的陶罐看不起谦虚的铁罐……
通过实践研究,随文写话能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丁有宽与读写导练》
[2]教育科学出版社,肖川主编《名师备课经验》
[3]《窦桂梅的作文教学法》
[4]《贾志敏作文教学札记》
[5]《支玉恒习作典型课例全辑》
[6]《可以这样教作文:24位名师的小学作文教学经验》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