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对比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渊明和华兹华斯分别是中西方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二人皆以田园诗而闻名于世。尽管身处不同时空,其诗歌仍有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背后隐藏着不同的动因,人生经历、社会背景等都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浅析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同与异。
  关键词:陶渊明;华兹华斯;自然观;哲学观
  一、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相似之处
  (一)人生经历
  陶渊明出生于官僚家庭,其父去世后,家境没落。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通读儒家《六经》,以及老、庄之学,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再加上陶侃(曾祖父)、孟嘉(外祖父)的影响,他怀有了“大济于苍生”的志向。然而,他所处的东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官场黑暗腐败,一切想要革新进步的思想都没有可实现的空间。陶渊明的济世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无法克服,由此,他发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感叹,辞去官职,开始了往后余生长达二十多年的隐逸生活。
  华兹华斯出生于英国坎伯兰郡的一个律师家庭。和陶渊明一样,华兹华斯的早年也充满了不幸。八岁丧母,十三岁丧父,他和弟兄及妹妹只得寄人篱下,依靠亲戚的救济勉强生活。1787年,华兹华斯进入剑桥大学深造,并于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时值法国大革命,亲眼见证了大革命风暴中心的华兹华斯对革命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和向往。然而,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之下,英国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统治阶级残酷镇压工人民主革命运动。面对黑暗的现实,在一位朋友遗赠的财产的帮助下,华兹华斯选择回到湖畔地区,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
  对比二人的生平,我们可以发现,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人生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二人皆生活在动荡的社会时期,皆遭受了幼年丧亲的痛苦,皆是通读书籍的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尽管人生遭遇了许多挫折,他们仍未丧失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诗歌主题
  陶渊明善于描绘生活中最平凡的景物,并将它们与自身情感结合起来,赋予自然景物强烈的感情色彩。陶渊明在刻画田园风光时,不追求华丽,而重神韵,如同中国水墨画一般,随意地挥洒:“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中的意象无一不是最常见的乡村景物,在他的笔下却充满诗意。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田园色彩,也是通过描写最常见的自然景物而展现出来的。华兹华斯的诗中,常常以赞美自然及自然生物为主题,有时可以是一只小动物,有时可以是一枝花。在《致雏菊》中,华兹华斯写道:“她(雏菊)教我神圣的技能/看到的每一事物/都有一些教诲可借鉴/她(雏菊)殷殷滋润我的心田/胜过浩瀚大自然的美景奇观/将一些其他更聪明人的心拨亮”。 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在这首诗中,他以雏菊为描写对象,这一意象是乡村常见的景物,但他凭借自己敏锐的感受性,深层挖掘这一意象给予他的情感刺激。
  二、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不同之处
  (一)自然观
  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洗礼之后,二人都选择了回归自然,但动因是有所不同的。陶渊明回归田园生活是出于对世俗生活的厌恶,及对黑暗官场的鄙夷。在《归田园居》中,陶渊明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他视自己进入官场为“误入沉网”,把自己回归大自然比做鸟儿归林和鱼儿归水。陶渊明的自然观认为,人类回归大自然,是一种天性,主张人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和陶渊明的经历近似,华兹华斯回归湖畔地区生活,也有很大一部分出自政治因素。法国大革命给年轻的华兹华斯带来了憧憬与希望,然而革命的失败使他的幻想逐渐破灭。华兹华斯主张回归自然,也与其对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厌恶有关。他在十四行诗《这个世界让我们受不了》中写道:“这个世界让我们受不了/睡迟起早/挣钱花销/我们是在摧毁自己的能力/大自然是我们的/我们却不太注意/我们出卖了心血、只获得肮脏的回报… … ”。华兹华斯把自然当成是自己对现实不满的慰藉,把自然当成神来敬畏。他寄情于大自然,以摆脱自身的孤独感,寻找真正的自我。
  (二)哲学观
  陶渊明认为人回歸自然是天然的选择,主张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将自我融入自然,达到一种“无我”之境。陶渊明的哲学观源自于其接受的教育,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出生于官僚家庭的陶渊明,自幼便将儒家六经和《老子》、《庄子》等烂熟于心,这造就了他儒道杂糅的哲学观(袁行霈,2001)。儒家思想对自然的理解包括天和人两个方面,主张世间万物都应该相爱,这种爱即为“仁”。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无不体现其对自然万物的爱,正是这份爱,使得最平凡的事物在他的笔下都具有了诗意的色彩。老庄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以达到一种“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体现出了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华兹华斯的哲学观深受“泛神论”的影响。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认为“神即自然”(斯宾诺莎,2012)。“… …因为有时候我心绪茫然或冥思苦愁地躺在榻上/这水仙会在我眼前闪现/把孤寂的我带进极乐乡/这时我的心便充满欢欣… …”在这首诗中,水仙已经不只是植物学意义上的水仙,而是具有上帝神性的水仙。因为华兹华斯的哲学观认为大自然是至善至美的,体现着最高真理,能为人提供灵魂的慰藉。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身处不同的时空,但出于同样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他们最后皆选择投入了田园生活的怀抱。二人拥有相似的悲惨的童年经历,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也都见证了各自所处时代的动荡。尽管二人有着不同的自然观和哲学观,其田园诗歌都表现出对自然的憧憬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在中西方诗歌史,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分别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陶渊明田园诗中传达出的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恬淡闲适的生活场景,还是华兹华斯田园诗中所蕴含的对自然的敬畏,以及自然给人提供的心灵上的慰藉,都将继续跨越时空的界限,抚慰着世人的心。
  参考文献
  [1]黎历译
  [2]Donald Wesling, Wordsworth and the Adequacy of Landscape, New York, 1970, 37页
  [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荷)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对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进行了论述,然后就护理人员在其过程中的重要性做出了分析,旨在通过文章所述,推动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为我国医疗事业提供些许参考建议。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护理人员;医院  引言  药物临床试验在新药物研发全过程中是最重要的阶段,为了确保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科学、试验结果客观可靠,必须有完善的专业研究团队,而在此研究团队中研究护理人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临床药
期刊
摘要:“放管服”改革是我国新时代简政放权、不断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地方立法中的“放管服”改革同样意义重大。此次湖南省地方法规清理活动密切联系自身实际,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法规进行大刀阔斧地修改、清理,正是“放管服”改革精神中“放”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积极发挥地方立法机构主动性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法规清理;放管服;改革  一、概述:从“放管服”改革本身谈起  2015年5月12日
期刊
摘要:人民群众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其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文化活动策划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还应不断地丰富活动的方式。本文就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展开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文化活动的满意度。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活动策划;活动创意  引言  当下,群众文化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文化活动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群众文化在提升群
期刊
摘要: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民生与工业日常中时常提起的生活与作业方式,而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本文从民间参与科技创新程度、科技创新政策与法令的协调性、低碳科技创新短期效益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导民间力量推动低碳科技创新、积极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令体系、加政府对低碳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等科技创新发展措施,希望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低碳经济模式的正常运
期刊
摘要:东西方绘画经历了若干年的发展,早已经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优秀作品和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试论,若我们探讨东西方绘画哪个更高一筹,或者为了体现消此涨彼的态度,结果显然是徒劳的……绘画形式本无高低贵贱,因为人的介入,艺术家的介入,才使得艺术品得以升华。艺术品是艺术家意志的最终体现,也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作用。因此,艺术绘画形式本无高低之分,是艺术家的经历、思想、技法、修养等诸多因素,亦或者是由欣赏者的经历
期刊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被视为现实主义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折射出英国18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反映出早期文化殖民现象。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文化殖民在当代社会逐渐演化为文化霸权和文化渗透。该文将首先对文化殖民的历史做简单介绍,并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文化殖民现象;最后,结合我国国情,给出促进文化发展的个人观点。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文化殖民;现实意义  丹尼尔·笛福,被誉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期刊
摘要: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近代作曲家中,最早注意将中西文化相融合的作曲家,他不仅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更是在中国语言学界被尊称为“语言学之父”。在艺术歌曲方面也有非常高的成就,更是重视传统音乐的精髓,按照中国语言的特点来处理歌词和曲调的关系,使曲调和歌词更加完美的结合。本文将对赵元任先生的艺术歌曲做一些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演唱风格;研究  我国艺术歌曲产生于20世纪20
期刊
作者简介:胡斌(1993.07-)男,漢族,四川内江人,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专业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创作研究
期刊
摘要:《春秋公羊传》是一部专门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传述,包含了许多丰富的儒家思想。其中,“复仇”思想在《春秋公羊传》中被推崇,这似乎与儒家所讲求的“仁爱”思想相悖,其实不然。《春秋公羊传》中的“复仇”思想实际上与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相吻合,是讲求一定的道义的,本文将从“复仇”所讲求的原则,对《春秋公羊传》中的“复仇”之道进行探析。  关键词:《公羊传》;复仇;国君一体  复仇之道,主要是指《
期刊
摘要:哈罗德·布鲁姆是当代美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他独特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受到学界的普遍赞扬。《西方正典》一书体现了他以审美价值和原创性为核心的西方文学经典观,本文通过布鲁姆对文学经典的捍卫以及书中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对“经典”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与思考。  关键词:《西方正典》;文学经典;审美性;原创性  在布鲁姆眼中当今学界多元文化主义盛行,处在一个中心消解的、杂乱无章的、破碎的境况,他把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