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民生与工业日常中时常提起的生活与作业方式,而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本文从民间参与科技创新程度、科技创新政策与法令的协调性、低碳科技创新短期效益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引导民间力量推动低碳科技创新、积极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令体系、加政府对低碳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等科技创新发展措施,希望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低碳经济模式的正常运转。
关键词:低碳经济;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采用了大力开采、使用能源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这一举措获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当前能源消耗速度加快和气候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观所提倡的长远发展理念,此时将采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成为了应有之义[1]。低碳经济的发展内容是通过提高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利用率或者开发新型能源,从而在保证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于此,科技创新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就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研究。
2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问题
2.1民间参与科技创新程度比较低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民众都应当有责任与义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践行,而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民间力量实际上也是不可小觑的。但是,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出台实施的科技创新政策,大部分都是由政府各个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商议、决策,这些政策的制定鲜少有企业、商会、社会团体等参与,导致其科技创新积极性不够高,对于低碳经济的作用也就有限。
2.2科技创新政策与法令不够协调
为了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将更多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与生产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均出台了许多政策法令,但这些政策与法令却不够协调,有些甚至还存在着互相冲突的情况,比如在广东省政协《关于我省科技创新政策面临“落地难”的困境与对策的提案》中曾言明,广东省、市地区中的部分科技创新政策与《房地产管理法》、国家收紧投资类企业注册登记、私募基金设立等存在矛盾,导致政策法令难以有效实施[2]。这些不够协调之处不仅阻碍了科技创新发展,同时也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
2.3低碳科技创新短期效益比较低
企业是以利益作为发展目标的经济组织,低碳科技创新研发工作虽然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其短期所能获得效益一般来说比较小。与此同时,关于新能源等低碳科技研发初期所需要的资金和承担的风险都是巨大的,有的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有革新发展方式的想法,但苦于资金问题而无法实施,有的企业则是更为追求利益,对于短期无法见效的低碳经济弃之如敝履[3]。此外,还有部分企业虽然投入大量资金来研发新的技术与新产品,但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优势垄断市场,其敝帚自珍的心态也无益于低碳经济发展。
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措施
3.1引导民间力量推动低碳科技创新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科技创新助推低碳经济发展,就需要政府与民间力量的通力合作。企业、商会和民间团体这些民间力量可以说是低碳经济的最终执行者,如果能够正确引导这些民间力量来进行科技创新,并通过各种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让民间力量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同时满足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低碳经济的践行,此双赢的境况也就能为后来者提供榜样,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
3.2积极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令体系
科技创新政策原本意图推动科技创新,奈何思虑不周之下导致与原有政策法令产生冲突,要想达到其本来目标,就需要积极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令体系。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在发现政策冲突第一时间进行研讨,对不合适的条文进行修订,使政策能够与就有政策法令相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应当注意科技创新政策的时效性,对于在当前已经不适用的政策予以废止,避免浪费行政资源与财政资金,通过科技创新政策的通达来达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
3.3加强政府对低碳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科技创新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明显,而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是不遗余力,针对低碳科技创新短期效益比较低的问题,政府在此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应当一如既往,从而保持企业在新能源等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热度。比如政府可以居于主导地位,联合企业投资研发技术,为企业提供资金与技术上的支持,同时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便利,让企业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进行研发,从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4结论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赛场上,我国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依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体现在国民的低碳经济意识和企业低碳技术手段上。如今,科技创新成为经濟发展的动力源泉已经得到了众多国家与地区的共识,通过科技研发来获得各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不谋而合,由此也可以将技术创新比作低碳经济的核心驱动因素。因此,政府、企业、公众应该合力做好科技创新,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煜州.低碳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8(4):9.
[2]曾凯华,王富贵,李妃养,等.广东省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师,2018(9):137-139.
[3]姚艺鑫.中国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J].青春岁月,2018(35):469.
关键词:低碳经济;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采用了大力开采、使用能源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这一举措获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当前能源消耗速度加快和气候环境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观所提倡的长远发展理念,此时将采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成为了应有之义[1]。低碳经济的发展内容是通过提高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利用率或者开发新型能源,从而在保证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基于此,科技创新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就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研究。
2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问题
2.1民间参与科技创新程度比较低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民众都应当有责任与义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践行,而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民间力量实际上也是不可小觑的。但是,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出台实施的科技创新政策,大部分都是由政府各个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商议、决策,这些政策的制定鲜少有企业、商会、社会团体等参与,导致其科技创新积极性不够高,对于低碳经济的作用也就有限。
2.2科技创新政策与法令不够协调
为了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将更多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与生产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均出台了许多政策法令,但这些政策与法令却不够协调,有些甚至还存在着互相冲突的情况,比如在广东省政协《关于我省科技创新政策面临“落地难”的困境与对策的提案》中曾言明,广东省、市地区中的部分科技创新政策与《房地产管理法》、国家收紧投资类企业注册登记、私募基金设立等存在矛盾,导致政策法令难以有效实施[2]。这些不够协调之处不仅阻碍了科技创新发展,同时也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
2.3低碳科技创新短期效益比较低
企业是以利益作为发展目标的经济组织,低碳科技创新研发工作虽然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其短期所能获得效益一般来说比较小。与此同时,关于新能源等低碳科技研发初期所需要的资金和承担的风险都是巨大的,有的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有革新发展方式的想法,但苦于资金问题而无法实施,有的企业则是更为追求利益,对于短期无法见效的低碳经济弃之如敝履[3]。此外,还有部分企业虽然投入大量资金来研发新的技术与新产品,但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优势垄断市场,其敝帚自珍的心态也无益于低碳经济发展。
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措施
3.1引导民间力量推动低碳科技创新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科技创新助推低碳经济发展,就需要政府与民间力量的通力合作。企业、商会和民间团体这些民间力量可以说是低碳经济的最终执行者,如果能够正确引导这些民间力量来进行科技创新,并通过各种政策保障其合法权益,让民间力量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同时满足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低碳经济的践行,此双赢的境况也就能为后来者提供榜样,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
3.2积极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令体系
科技创新政策原本意图推动科技创新,奈何思虑不周之下导致与原有政策法令产生冲突,要想达到其本来目标,就需要积极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法令体系。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在发现政策冲突第一时间进行研讨,对不合适的条文进行修订,使政策能够与就有政策法令相融。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应当注意科技创新政策的时效性,对于在当前已经不适用的政策予以废止,避免浪费行政资源与财政资金,通过科技创新政策的通达来达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
3.3加强政府对低碳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科技创新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明显,而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是不遗余力,针对低碳科技创新短期效益比较低的问题,政府在此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应当一如既往,从而保持企业在新能源等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热度。比如政府可以居于主导地位,联合企业投资研发技术,为企业提供资金与技术上的支持,同时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便利,让企业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进行研发,从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4结论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赛场上,我国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依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体现在国民的低碳经济意识和企业低碳技术手段上。如今,科技创新成为经濟发展的动力源泉已经得到了众多国家与地区的共识,通过科技研发来获得各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与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不谋而合,由此也可以将技术创新比作低碳经济的核心驱动因素。因此,政府、企业、公众应该合力做好科技创新,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煜州.低碳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8(4):9.
[2]曾凯华,王富贵,李妃养,等.广东省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师,2018(9):137-139.
[3]姚艺鑫.中国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J].青春岁月,2018(35):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