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预防为主的教育模式对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有着重大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等因素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多样而残酷。面对如此现状,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却依旧流于形式无从突破。因此,本文从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出发,分析传统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公民警校模式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希望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及技能,为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公民警校;大学生;高校安全教育模式
基金項目:湖南警察学院校级课题(2014YB09,公民警校项目建设初探——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
G64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校园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现象日趋明显,由此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也愈发增多。而高校安全教育对维护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及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给高校的安全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加大安全教育投入已刻不容缓。自2010年以来,公民警校在上海取得的成就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作为社区警务创新治理的新探索,凭借其独特而新颖的培训模式博得了世界的好评。本文由此出发,创新性的提出运用公民警校模式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及效果。
一、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将“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纳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战略,加大安全教育,高校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体有着义不容辭的责任。但往往许多高校并没有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安全教育体制,安全教育工作存在零散、无序、不系统、成效低等情况,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致使安全教育的效果始终不如人意。而学校安全主管部门也因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条件有限等主客观原因难以全盘顾及,进而造成高校安全教育徒有其形而无实际效果。
(二)高校安全教育效果甚微
当前许多高校往往将“安全日”、“消防日”、“形势报告会”等节日及典型安全事件作为教育契机进行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趋于零散化、任务化。采取的方式往往以授课为主,既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方面的老师,也缺乏系统性的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体系。且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空洞,使得大学生厌学情绪愈加浓厚,以致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无从突破。
二、公民警校模式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到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是安全意识培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加之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面临的诱惑与思想冲击更加猛烈,因此我们的安全教育模式也应从体制、内容、渠道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如将公民警校模式引入到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利用警校资源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安全教育课程,并通过“教、学、练、战”四维一体的培训方式,能切实增强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一)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化与专业化
公民警校模式,即利用各地区警校特有的、特色的优质课程与师资资源,为普通高校大学生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安全教学培训服务,如提供交通安全、防网络诈骗、防身术、消防安全、危机事件应对等方面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机会。这样一方面使得高校安全教育机制更加完善,类似于外包培训的方式,引入专业的教学团队资源,增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度,切实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公安院校与地方其他院校的沟通与交流,使高校间得以优势互补、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形成合力。针对当下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安全问题,制订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已成为时代所需。
(二)教学内容丰富化
许多大学生将安全教育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空洞与形式单一,无法及其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提出公民警校模式下的大学生教育方式,即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增加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视频教学等环节内容。使安全知识能得到及时充分的运用,并得以巩固、强化、拓展、迁移。同时在实践教学中,组织开展知识竞赛、逃生技能比赛、安全宣传设计等,通过与警校资源的结合运用,走出校外,观摩学习消防、交警、公安等部门日常执勤,切身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且通过这个过程,使广大大学生理解警察工作的艰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深化安全教育成果。
(三)教学平台多样化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加宽泛,由此也为课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平台,运用公民警校模式,更大幅度的获取警校优质资源,可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学生教育网页,在网站上展现案例分析、安全知识自测题库、安全教育优质视频课程、公开课等。同时也可通过当下流行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创造互动教育空间,举办相应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并为学生开辟网络指导咨询服务,以便及时解决高校学生面临的困扰和疑难。
三、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下,国内外公民警校的创办并非偶然,其不仅是新时期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传播法律知识、创建和谐社会的运行平台。而将这一模式运用到大学生安全教育上,同样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公民警校模式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警校的特有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真正的使大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用。另一方面,警务知识与严格的纪律意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遵法守法的意识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技能。强化并激发大学生维护社会治安、防范犯罪侵害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大学生整体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骏 论人格发展导向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N]浙江工业大学.2012.3
[2]华小丽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探析[J]宁波大学保卫处. 2013.3
作者简介:
周锋(1985——),男,湖北咸宁人,湖南警察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蒋莹颖(1996——),女,湖南湘乡人,湖南警察学院管理系14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关键词:公民警校;大学生;高校安全教育模式
基金項目:湖南警察学院校级课题(2014YB09,公民警校项目建设初探——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
G64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校园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现象日趋明显,由此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也愈发增多。而高校安全教育对维护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及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给高校的安全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加大安全教育投入已刻不容缓。自2010年以来,公民警校在上海取得的成就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作为社区警务创新治理的新探索,凭借其独特而新颖的培训模式博得了世界的好评。本文由此出发,创新性的提出运用公民警校模式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及效果。
一、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将“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纳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战略,加大安全教育,高校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体有着义不容辭的责任。但往往许多高校并没有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安全教育体制,安全教育工作存在零散、无序、不系统、成效低等情况,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致使安全教育的效果始终不如人意。而学校安全主管部门也因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条件有限等主客观原因难以全盘顾及,进而造成高校安全教育徒有其形而无实际效果。
(二)高校安全教育效果甚微
当前许多高校往往将“安全日”、“消防日”、“形势报告会”等节日及典型安全事件作为教育契机进行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趋于零散化、任务化。采取的方式往往以授课为主,既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方面的老师,也缺乏系统性的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体系。且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空洞,使得大学生厌学情绪愈加浓厚,以致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无从突破。
二、公民警校模式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到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是安全意识培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加之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面临的诱惑与思想冲击更加猛烈,因此我们的安全教育模式也应从体制、内容、渠道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如将公民警校模式引入到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利用警校资源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安全教育课程,并通过“教、学、练、战”四维一体的培训方式,能切实增强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一)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化与专业化
公民警校模式,即利用各地区警校特有的、特色的优质课程与师资资源,为普通高校大学生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安全教学培训服务,如提供交通安全、防网络诈骗、防身术、消防安全、危机事件应对等方面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机会。这样一方面使得高校安全教育机制更加完善,类似于外包培训的方式,引入专业的教学团队资源,增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度,切实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公安院校与地方其他院校的沟通与交流,使高校间得以优势互补、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形成合力。针对当下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安全问题,制订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已成为时代所需。
(二)教学内容丰富化
许多大学生将安全教育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空洞与形式单一,无法及其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提出公民警校模式下的大学生教育方式,即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增加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视频教学等环节内容。使安全知识能得到及时充分的运用,并得以巩固、强化、拓展、迁移。同时在实践教学中,组织开展知识竞赛、逃生技能比赛、安全宣传设计等,通过与警校资源的结合运用,走出校外,观摩学习消防、交警、公安等部门日常执勤,切身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且通过这个过程,使广大大学生理解警察工作的艰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深化安全教育成果。
(三)教学平台多样化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加宽泛,由此也为课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平台,运用公民警校模式,更大幅度的获取警校优质资源,可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学生教育网页,在网站上展现案例分析、安全知识自测题库、安全教育优质视频课程、公开课等。同时也可通过当下流行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创造互动教育空间,举办相应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并为学生开辟网络指导咨询服务,以便及时解决高校学生面临的困扰和疑难。
三、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下,国内外公民警校的创办并非偶然,其不仅是新时期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传播法律知识、创建和谐社会的运行平台。而将这一模式运用到大学生安全教育上,同样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公民警校模式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警校的特有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真正的使大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用。另一方面,警务知识与严格的纪律意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遵法守法的意识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技能。强化并激发大学生维护社会治安、防范犯罪侵害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大学生整体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骏 论人格发展导向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N]浙江工业大学.2012.3
[2]华小丽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探析[J]宁波大学保卫处. 2013.3
作者简介:
周锋(1985——),男,湖北咸宁人,湖南警察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蒋莹颖(1996——),女,湖南湘乡人,湖南警察学院管理系14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