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打造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时代,教学可以说是插上了一双翅膀,但有了翅膀不是终点,教师应该思索如何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特点合理利用这对翅膀,以帮助学生遨游。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使抽象的内容易于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更高效地批改作业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学的效率以及品质,让小学数学教育与时俱进,给教育注入活力。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感悟,从激发、协同、提升三个角度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数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提升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思考数学教育的新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如今正是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是各行各业都在思索的问题,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呢?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呢?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希望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这个问题有一些帮助,当然,个人能力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指导。
   一、信息技术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一直以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都是一个十分令教师头疼的问题,尤其是数学,一直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很难对此产生兴趣,再加上一直以来一些教师采用灌输式教育,使学生对数学有了不好的印象。像是之前曾提出的诸如实物教学等手段又不是十分实用,教师很难将十分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信息技术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这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手段。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本节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帮助教师引导出教学内容,一举多得。比如说,在学习“多位数乘以一位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一些与乘法相关的动画,很多动画里都會有与购物有关的片段,要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片段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动画中所涉及的乘法,这样一来,不仅帮助学生进入课堂状态,而且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氛围大大活跃。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化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化的学科,学生在理解一些知识时难免会碰到问题,信息技术有时可以简化这些问题,将一些抽象化内容变得具体而易于理解。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一些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同物体,毕竟教师能带到课堂上的实际物体数量有限,体积有限,信息技术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再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内容中,教师免不了要展示正方形以及长方形,但无论是用纸板制作,还是在黑板上画都会有不妥当的地方,毕竟教师无法画出标准的正方形,但是在多媒体上制作的正方形却是标准的。
   二、信息技术是各方面协同的有效工具
   在今天的教育中,家长与学校的合作越来越被重视。之前,家长只能通过询问学生或找老师了解的方式得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教师也很难得知学生在家自习的情况,教师和家长作为在教育中起到最突出作用的两个方面却被分割开来。但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渠道越来越多。最为典型的就是班级群——班级内全体学生的家长与教师共同创建的群聊,教师可以在班级群中通知家长班级内的相关事宜,也可以通知每天的上课内容、作业等,以便家长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预习、自习、复习等。
   同时,一些信息技术也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协同。之前,教师一般都是或者说只能布置一些书面作业,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后,第二天上课后交给教师,教师在课后批改后,第三天上课时才能把作业发给学生并对作业里的错误进行点评,有时这之间的时间间隔会拖得更长,不仅影响教学进度,而且影响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可以即刻查看并批改,不仅简化了程序,也缩短了中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更好地发挥作业的作用,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设置样板,减轻批改作业的负担,以便把精力投入其他方面。
   三、信息技术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以往的备课过程中只能借鉴自身的教学经验,想要有所创新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很多教师在这方面没有做好,以至于讲课时“千堂一律”。但今天,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他人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备课内容做出改进,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获取知识。比如在讲解“时、分、秒”这一内容时,很多教师感到无从下手,即使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也很难讲解得十分透彻。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在网上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比如观看相关教学视频、下载一些在这一小节上讲解得十分精彩的课件等。这样一来,教师得到了自我提升,在讲解这一小节时便有了新的突破,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节中的内容。
   其次,一些教师在重难点把握上存在着问题,大数据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大数据,学生在哪里经常犯错误,在哪些知识点的掌握上有较大的问题可以十分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教师在知道这些数据后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每一节的重点、每一册书的难点,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更有目的性地带领学生复习。
   小学数学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教育应适应时代要求,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是每一位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赵晶凤.浅析通过信息网络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9.
   [2]刘芸,金红梅.利用网络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初探[J].新课程,2013(9).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课堂导入、课堂讲解以及课堂结尾三个环节入手,针对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手段的恰当融合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之下,信息化社会对学生素质情感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介绍信息化社会中素质情感教育在小
背景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重要的有形成分之一,其在止血、伤口愈合及炎症反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临床的许多相关疾病都可导致血小板的减少,其中血液系
摘 要:作文教学对于健听生来说都很难,对于听障生来说就是难上加难了。就怎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听障生语言水平、写作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听障生;写作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一门学科。作文教学对于健听生来说都很难,对于听障生来说就是难上加难了。怎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培养他们的语言水平、写作能力是每一个特教老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一、听障生学习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素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微课的教学方式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小学课
摘 要:个别化学习,是指在班级授课模式下,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从而达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围绕这一主题,研究在数字化背景下,结合小组互学的模式,实现学生的个别化学习。研究发现,小组互学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对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数字化;小组互学;个别化学习;班级授课模式   个别化学习,是一对一教学吗?当然不是。个别化学习就是在班级授课模式下,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
当前,伴随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实践,一线教师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有效课堂的构建是每一个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的最终回归点和教育本源.当下比较流行的“创客”学习,正
摘 要:独特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空间事物的想象能力,是学习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计算机技术学科的主要学习内容。情境教学是教师通过设立教学场景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让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继而提升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技术;情境教学;应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计算机电子技术不断革新,经过多个阶段性的突破以后,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