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要拓展教学思路,不断探索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出学校体育教育的多功能特征。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能力;意义;方法
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生理活动),也是脑力活动(心理活动)。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要使学生主动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改进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充分体现出学校体育教育的多功能特征。要拓展教学思路,不断探索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此,本文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研究。
一、体育教学中创造能力的特点
创造学习是心理学等领域经长期探索而提出来的,它是创造教育的一种形式。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和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特征一是学生学习的未来性,二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体育学科理解,学习的未来性是走终身体育之路,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并具备相匹配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其中包括能选择性地安排自己的体育活动内容,在大量的信息面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析整理,对出现的问题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自我调控,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等。学习的主动性是指学生对体育能有目的地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有所认识和评价,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活动内容。体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亲身体验、参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自己在认识上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提高和发展。在不断的活动中促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提高和飞跃。
二、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动个体。传统教育的师生之间只有灌输,缺乏交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毫无创造性可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参与学生活动,了解、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教师还要处处表现出关怀、尊重、信任学生的情感,与他们交朋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交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生理活动),也是脑力活动(心理活动)。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要使学生主动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用“强迫性”的教育对待学生,虽然上课秩序井然,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要改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所产生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落后教学方法,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切实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到首要位置上,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由原来的被动思维,变为主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深层动机,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发现引导法
创新贵在发现,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创新的萌芽状态,把他们的随意创新转变为有意创新。学生经常爱自发性地开展游戏创新活动,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发现肯定,热情支持,积极引导。精心培育。例如,在跳绳活动中,学生基本掌握跳绳的方法技巧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大胆创造其他用绳锻炼身体的方法,可自行寻找练习伙伴,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双人跳、一人摇绳两人跳,跳长绳、用绳跳高、拔河、开火车等练习方法。学生对于这种活动热情高涨,此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团体教学法
团体教学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是一种团队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如学习某一技术动作,可让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分组对技术动作的要领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新的锻炼和学习手段,促进技术动作的学习。
4.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强调借助各种暗示手段,发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力,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自身直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如前滚翻、侧翻、斜台滚翻,暗示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动作。跳跃可暗示为跳过小河,跳过障碍;变速跑、长跑可安排适量的学生急行军等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
5.问题教学法
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难。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的途经,各种体育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练习方式、场地器材等,老师应鼓励、诱导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方法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研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中学女生体育课难上,教师可在学期初或期末的体育理论试题中出几道这样的题目:假如你是体育老师,将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活泼的女生课?同學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提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方案,从而使女生体育课有了特色,此方式也能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
6.探究健身法
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创造性学习倡导的是自主学习。体育教学的目标是终身体育,让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养成锻炼的习惯。也就是学会锻炼,学会健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能最终摆脱“束缚”,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对某一个动作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会做这个动作,还要使学生知道这个动作的技术结构、作用,并使学生明理,通过对这个动作还会创造出哪些动作,采用不同方法使学生明白技术内在的联系,并能创造出新的动作,通过运用灵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但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力求使单调的教学内容具新意,以不断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使他们在学、练中达到人趣、人情、人境,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教学法是指创设问题情景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展现情景,以图画、录音、录像、多媒体再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情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更好实现的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创新意识,并注意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再庆.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子乐园,2018(02)
[2]郭荣.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能力;意义;方法
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生理活动),也是脑力活动(心理活动)。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要使学生主动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改进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充分体现出学校体育教育的多功能特征。要拓展教学思路,不断探索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此,本文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研究。
一、体育教学中创造能力的特点
创造学习是心理学等领域经长期探索而提出来的,它是创造教育的一种形式。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和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特征一是学生学习的未来性,二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体育学科理解,学习的未来性是走终身体育之路,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并具备相匹配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其中包括能选择性地安排自己的体育活动内容,在大量的信息面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析整理,对出现的问题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自我调控,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等。学习的主动性是指学生对体育能有目的地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有所认识和评价,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活动内容。体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亲身体验、参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自己在认识上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提高和发展。在不断的活动中促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提高和飞跃。
二、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活动个体。传统教育的师生之间只有灌输,缺乏交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毫无创造性可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参与学生活动,了解、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教师还要处处表现出关怀、尊重、信任学生的情感,与他们交朋友,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交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生理活动),也是脑力活动(心理活动)。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要使学生主动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用“强迫性”的教育对待学生,虽然上课秩序井然,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要改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所产生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落后教学方法,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切实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到首要位置上,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由原来的被动思维,变为主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深层动机,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发现引导法
创新贵在发现,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创新的萌芽状态,把他们的随意创新转变为有意创新。学生经常爱自发性地开展游戏创新活动,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发现肯定,热情支持,积极引导。精心培育。例如,在跳绳活动中,学生基本掌握跳绳的方法技巧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大胆创造其他用绳锻炼身体的方法,可自行寻找练习伙伴,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双人跳、一人摇绳两人跳,跳长绳、用绳跳高、拔河、开火车等练习方法。学生对于这种活动热情高涨,此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团体教学法
团体教学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通过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是一种团队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如学习某一技术动作,可让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分组对技术动作的要领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新的锻炼和学习手段,促进技术动作的学习。
4.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强调借助各种暗示手段,发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力,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自身直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如前滚翻、侧翻、斜台滚翻,暗示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动作。跳跃可暗示为跳过小河,跳过障碍;变速跑、长跑可安排适量的学生急行军等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
5.问题教学法
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难。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的途经,各种体育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练习方式、场地器材等,老师应鼓励、诱导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方法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研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中学女生体育课难上,教师可在学期初或期末的体育理论试题中出几道这样的题目:假如你是体育老师,将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活泼的女生课?同學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提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方案,从而使女生体育课有了特色,此方式也能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
6.探究健身法
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创造性学习倡导的是自主学习。体育教学的目标是终身体育,让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养成锻炼的习惯。也就是学会锻炼,学会健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能最终摆脱“束缚”,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对某一个动作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会做这个动作,还要使学生知道这个动作的技术结构、作用,并使学生明理,通过对这个动作还会创造出哪些动作,采用不同方法使学生明白技术内在的联系,并能创造出新的动作,通过运用灵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但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力求使单调的教学内容具新意,以不断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愿望,使他们在学、练中达到人趣、人情、人境,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教学法是指创设问题情景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展现情景,以图画、录音、录像、多媒体再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情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更好实现的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创新意识,并注意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再庆.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子乐园,2018(02)
[2]郭荣.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