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美术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健康审美观念、创新实践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重要美育课程。有效运用凸显美术课堂本质的教育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注重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对培养学生增强自觉审美意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批判性思维,从而提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策略;高中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6B-0063-03
在高考政策出现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大多数高级中学的硬件设施良好,师资配备也有了明显改善与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日益得到重视。但依然有很多学生、家长认为美术课不是主课,对美术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学习态度马虎草率。部分美术教师也不重视自身观念的更新,依然以较为陈旧的教学模式施教。高中美术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当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课程计划执行不规范
高中美术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课程,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但是,高中的美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挤占美术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和家长认为,美术课不重要,是副课,对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美术课可有可无;其他的任课教师,在需要时,总会“借用”美术课,学生也见怪不怪。高中的美术课堂重点在于鉴赏与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美术课对于学生来说更像是高强度学习之余的轻松一刻。美术课频繁被挤占,或者即使按照规定开齐、上足美术课,现有的美术教育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養的目的也较难达成。
(二)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强
美术教育未必会直接带给我们分数,未必会带来直达高等学府的通行证,只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提升了我们的素养,起到了艺术的熏陶作用。这样的作用,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就约等于无用。即便是艺考,让美术学习在高中教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部分高中生并不是因为兴趣的驱使而走上学习美术的道路;另一方面,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专业素质本就参差不齐,艺考中的美术教学主要根据专业考试内容进行专门的训练,考什么就练什么,希望通过强化训练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能在统考中取得高分,至于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则明显不够,更不用说综合素质的提升了。
(三)教师教学方式陈旧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是参与其中的引导者。主角对课堂不感兴趣,那引导者再怎么卖力,也无法将课继续下去。要引起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现阶段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略显单一的教学手段,略显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的确会提不起兴趣。美术课程大多包含鉴赏课与实践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上课方法,内容深浅亦不同,而实践课则普遍以范画临摹为主,评价标准也是看画得像不像,缺乏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美术教育的价值学习美术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高中的美术教育,到底能带给学生什么呢?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有人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美术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每一位学生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我们的课堂如何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并运用这种美丽的语言去传达自己的感悟?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是真正开展有效的素质教育仍举步维艰。个性的、创新的美术创作依旧离学生比较遥远。美术的专业知识并不复杂,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悟、思考、获得,所学的知识才会变成智慧。美术教师应该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留出空间,使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更要利用美术课堂,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现他们的创新才能。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学生受益一辈子的事情。美术课堂氛围的渲染,教师的有效引导,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抒发,激活他们对美的感悟,提升他们美术学习的效果。对于高中生来说,在高中阶段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极大的好处,也更有利于他们对其他艺术形式内涵的理解和表达。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李剑锋教授认为: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获得的知识为创新提供平台,批判性思维是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前提,批判性思维是突破思维定式的关键,批判性思维为甄选评估创新结果提供技术手段"。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了美术课有着人文学科特性,美术的课堂除了对于作品技能性的学习,更应该对作品有深层、多维的理解。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答案,就像“一百人的心中,可能有着一百个哈姆雷特。”美术作品内在的这种没有答案的理解,给了学生很好的自我判断和探究的机会。这样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看问题,看世界,会更具有客观性,对将来走人社会,成为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公民,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凸显美术本质的教育教学策略
朱青生先生说:“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所有人生来都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由于对课程认识的偏差和科学训练方法的缺夫,大部分学生的思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僵化。新时代的高中美术教师要善用教育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能力、自己的文化底蕴。那到底该如何实施呢?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需要学校创设一个合适的环境。美术教育想要获得学校重视,美术教师首先要让美术作品发出自己的声音,亮出自己的魅力,比如开展校内外各类美术大赛、摄影大赛,在井盖上作画,在文化墙上创作……用美术作品装点校园,让学校发现并重视美术课程的存在,感受校园生活中所蕴含的美。 美术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学生共同感受、探讨和创作,与时俱进,努力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前几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给了广大教师新的教育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需要从“知识、技能取向”转向“解决问题取向”。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如果跟不上新时代的教学思想,并将之融合在自己的教学中,势必会遭到淘汰。而就教学来说,美术教育富含文化、历史等多种元素,不可仅当成一门副课。美术教育过程可以也应该以培养个人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和创造创新的能力为要义。美术教育是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一种方式,它唤醒、培育学生的自觉审美意识,塑造、美化他们的心灵。它指向的是人的精神领地,而不只是停留于技能与技巧之上。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更有利于践行国家颁布的教育政策,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美术是一个]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艺术,它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我们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生活实践活动,争取将家长和社会资源整合到美术教学之中,比如户外写生活动、摄影活动、实地参观活动、人物访谈活动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登山中认真观察沿途风景,引领他们独立绘制景点分布图和线路图;带领学生观察美丽的校园,开展校园景点绘画大赛,引导他们将自己独特的想法融进美术作品中;让学生通过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来装点教室,开展校园摄影大赛等表达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这些教学方式突破了美术教学固有的知识框架和传统的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契合他们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控间及丰富的学习内容。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更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感悟近在身边的艺术元素。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其在课堂上敢想敢說,敢于实践,敢于创新。教师应秉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理念,带领学生拓展思路,在美术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美术教师还应该主观筛选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还要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感知不同工具与材料,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从知识被授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自主地、互动地的进行学习和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渐渐步人美术的殿堂。
(三)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作为高中美术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除了教学,也要勤于创作自己的作品。领画、带画、示范等显露的业务功底和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获得学生敬佩,也将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拓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而且帮助我们转变了原有的教育思想观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通过各种创造性的、新颖的图像形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教材上的图片受教材尺寸和印刷质量的影响,篇幅、色彩的还原度与原作相去甚远,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美术学习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运用现代媒体,将动态的影像与图画结合展示,更好地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清楚的感知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创造力的诱发,生命感、价值感的唤醒。新时代的美术教师要改变当前高中美术教育的部分不良现状,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学生共同感受、探讨和创作,使美术课程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李剑锋,张明霞.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素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0-33.
[2]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