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建筑设计实践,反思和探讨一种基于身体和生活世界的建筑设计空间思路。
关键词:建筑现象学;记忆与空间体验;建构与材料呈现;公众仪式事件与日常生活容器
Abstract: This paper reflects and probes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architecture designing space on the basis of body and lived world with the reference of the pract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of 45th Middle School in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memory and space experience; tectonic and material presence; public ritual event and daily life container
建筑现象学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共同形成“环境的特征”。人的参与,使得场所和环境产生意义,即由原来抽象、匀质的“场所”变成现实、具体的人类行为发生的“场所”。这就是建筑存在的目的。正如建筑现象学创始人诺伯格舒尔茨所指出,人要栖居,就必须能在环境中辨认方向,并与环境认同。因此,场所、场所精神和存在空间是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范畴。[1]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辨,建筑师在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建筑设计中试图回到建筑事物本身,强调建筑本质的审美价值,主张建筑的材料、构造、结构方式和建筑过程都应成为建筑表现的主题和建筑批评的价值取向,从而强调“场所”的决定作用。从关注建筑的形式转向关注建筑的逻辑以及更深的本体论,这种基于建筑现象学的空间思路有两个基本路径:其一,是要在概念上将建筑与其所表现的现象学经验结合起来;其二,是将建筑自身“锚固”在场所中。
一功能与场所:
项目作为全国集约利用土地试点城市合肥市旧城更新战略中的一部分,位于老城区原师范附小场地内,在满足基地内新老建筑采光日照、防噪消防等一系列要求下,最大限度实现第四十五中学建筑高密度的功能配置,通过建筑设计塑造该中学独有的场所氛围成为建筑师与甲方共同努力的目标,而如何寻找中学生活这一特定生活经验在建筑本体上的锚固点,成为了开拓建筑空间思路的切入点。
由此,空间格局生成于一个“悬浮”于二层的公共圆形平台,这个被建筑师称作“露天剧场”的场成为了这个紧密的、城市性的、聚落性的建筑群基准控制点。东西轴向两条平行的条形体量有如传统集市,在分别完成了教学区和实验区这两个物理质量要求最严格的功能配置的同时,使整个群落呈现出某种内向性,以圆形平台为场所核心,类同于传统书院的场所格局。围合的房子本身又像墙,作为空心的边界,这种有着聚心力、虚空的中心与边界的格局经营力图重建校园场所精神。
格局中的“露天剧场”虚空和竖向层叠盒体以一种内在的必然性投射到建筑群构的立面上。一方面形成老球场、基座式看台、升旗台、空中阶梯平台、古树和风雨操场入口空间在立面上的视线通廊,另一方面也令传统意义上的沿水平方向展开的聚落街巷空间模式转化为沿垂直方向展开,如同葡萄牙建筑师西扎的“可居住立面”,学生和老师的行为活动由此成为建筑表面的一部分,进一步完成功能使用对场所精神的锚固。
二记忆与空间体验: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而记忆则与情景有关,情景则包括事件与场所、空间和环境。记忆,尤其是童年的记忆总被人们现时现地地重新加以体验。正如墨西哥建筑师巴拉干在回忆乡间自家农舍的童年时说乡村“散发出一种如同童话般的气氛 。不,那里没有照片,只有对它的记忆。”
在场所、空间和环境创造中如果没有将过去体驗之记忆加入当下的场所和氛围中,没有在心理和意识中重现和重建体验之现象,就无法真实和具体地把握建筑之本质,无法营造那种形而上的建筑、场所和空间的精神,那种被诺伯格舒尔茨称作“场所精神”,被卒姆托称之为“气氛”的东西。因此,结合体验、记忆、想象和视像所呈现的现象就是一种最本质的建筑内容。[2]
由此,记忆似乎也需要一个锚固之点,需要能够引导我们进入空间和影像记忆的具体情节和事件。在第四十五中学建筑设计中,具有原型意义的“露天剧场”将承载以上所需。正是这个嵌入建筑群中的空中活动平台,模糊了或者更确切说否定了城市空间、中庭空间和庭院景观之间原有的秩序关系,赋予了公共空间新的含义与活力,给予中学师生一种全新的富有情趣的空间序列体验。这种空间体验将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编织使用者随着时间而加深的场所记忆。
三建构与材料呈现:
德国建筑理论家森佩尔将强调功能和材料制作的观点被荷兰建筑师贝尔拉格继承,并发展成为对建造的虔诚信仰;关于材料的物质性要素的驾驭也引发了建筑师们诸如“砖想成为什么?”的思考。这两种思想正是当今建筑材料讨论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寻求材料的呈现与表达。而这种表达不仅仅是自身属性的呈现,同时也是工艺技术的再现。
芬兰建筑现象学家帕拉斯玛对这种建筑材料两个阶段的话语转换有过精辟描述:他认为第一阶段现代主义渴望那种非物质的、轻的建筑形象的创造,而第二阶段现代主义则频繁表达重力以及稳定性,表达建筑的物质性及其与大地的联系。在对于纯粹的造型表达的诉求中,第一阶段去除了象征主义、暗示和隐喻,却倾向于某种永恒性的追求与表达,现今的第二阶段则通过物质(材料)、记忆和隐喻来寻求一种对于时间性的体验。
在四十五中设计中,材料的物质性呈现与非物质性表达自始至终是建立建构逻辑的主线。而一个趋向城市的“超平的背景”是建筑师第一直觉反应。
一个动态的、非物质化的表面效果,隐匿了材料的具体,才能成就了材料的“透明”。合肥城市地域气候特质并不明显,然而天气及光线的细微变化均可在“超平”的表面上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身体体验。而后者更是直指建筑空间知觉体验层面的核心。在重新思考图像和构筑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后,建筑师希望,这个中学建筑不再纠缠于为理想或不理想的形式,而应呈现一种层叠化的气质,一面校园公共空间动人的背景,一种翻阅纪念册般身体性的现象,一种深深锚固在安徽本地方的气氛、情绪、生活状态。
现实建构层面,“超平”的气质需要干净统一的构造做法。“露天剧场”地面采用200×1200mm防腐竹板形成细密温暖的体触感,教学楼立面主要围护部分采用390×90mm混凝土砌块与玻璃砖混砌以及600×900mm预制混凝土面板干挂的策略,不同材料之间直接、“超平”连接,强化材料表面张力而削弱材料的重量感,形成一种自主张力的表皮与结构逻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砌块和玻璃砖这两张材料与传统粘土砖,混凝土板与传统抹灰粉刷墙面在视觉尺度、身体触感上表现出强烈的隐性传承,它们物质性的呈现对最终场所空间氛围的展开与锚固起到决定性作用。
四公众仪式事件与日常生活容器:
建筑学的空间绝不等同于物理学、数学纯粹的理性空间,它历来是与事物场所的观念相联系的,建立在场所的日常性内涵基础上。正如功能作为建筑学的基础观念意味着建筑空间是以对日常生活的支撑为基础的,建筑与日常性周边世界的事务性和实物性的联系,恰恰是建筑本真性的基础。[3]
建筑学无法回避建筑实体与围绕这实体展开进行的活生生的事件,个体意识需要某种纽带使之依附于建筑实体和事件。在真实、具体的生活面前,建筑师坚信四十五中建筑能够通过退隐自身来换来仪式性与日常性的呈现。
对于中学校园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来说,仪式性与日常性本身就是一对共生体。前者可体现在运动会、家长会、升国旗等活动形式中,而后者则消解于日复一日的上学放学、做集体广播体操及课间休息交往中。
校园主入口仪式性地向西后退,并非仅为形成一个完整的入口集散广场,建筑师希望这里成为一个“社区舞台”,即便是过路的人也可以在这里得到遮蔽,他们可以在伸出的屋顶下漫步,也可以透过建筑局部架空部分看到足球场里面的情景。
从路径的角度来看,这个建筑拥有多达数种不同的进入路径。从上抬1.5米的基座经大阶梯进入圆形“戏台”的方式是最具仪式性的一种,提供了超越日常经验的空间体验,正如进入每个徽州传统聚落所必经的那片水口场。这个满载地域想象力的空间,或许能成为每个学生每天在“进入”这个场所之后,再分别到各自的教室的必经之路。此外,作为具有极强可识别性的多义的公共空间,它也与一层庭院共同激发并可容纳使用者多样复合的仪式行为与日常生活,如露天表演舞台、公共演讲辩论场、室外教学场地、乒乓球训练场、毕业留影场地、寒暑假社区公益活动场地等。
从地下层孤植一棵四季常青的古树,冲出圆形平台中央,不仅在夏日为学生提供荫蔽,建筑师更希望它是整个校园的场所精神之源:每天清晨上学和傍晚放学时,学生们在各自走向或走出各自教室之前或之后,都需要从洒满雨露和阳光的这里聚集、穿越、分散,当每个人穿越公共平台的那一刻,他或她就已经成为了校园场景中不可或缺的演员,从而为平台赋予某种仪式性,更是一种基于身体体验的日常生活场所记忆--若干年后,长大后的孩子们依然会想起,记忆中的那棵好大的树,以及那棵树周围发生的青葱故事……
没有了过多杂念与纷扰,围绕空间内外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哪怕是一声惊叹、一个表情、一句言语,都是建筑师所想要营造的场景――所有的一切参与进来,如同一个个鲜活的道具,在这片珍贵的白纸上共同讲述这个属于此时此地的青葱故事。
建筑師王澍曾说,对一座建筑来说,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场所结构启动事件的可能性,或者说,让多重事件空间可能重叠的方式。建筑师虽然正在创造一种假定的意义形式,但这意义形式是未决定的,就像一个空的戏剧舞台,功能上、体验上、事件上的可能性与多样性,将造成一种震撼的效果。[4]
建筑师只是提供了一种暗示着多种可能性的场所,而使用者的不同使用和阅读才是建筑日常生活的本真呈现。在这里,氛围和礼仪将取代秩序和图像成为建筑设计的主角。如同一个满载了怀旧与温情的碗,盛满了青春时年少时的生活记忆。
五结语:
建筑现象学大师帕拉斯玛曾总结到,“建筑是沉静在物体、空间和光线中营造戏剧的呈现。”[5]确实,当建筑师抑制了自我表现的形式,重新寻找材料的原初本性,建筑的空间即会呈现出一种寂静的特质,这种深刻的建筑体验会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人们的真实存在上,即重返日常的生活世界。建筑师希望,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建筑空间的记忆特质是通过多种感觉系统所获得的感知而交织的,材料、质感、光影、质感、想象、体验――因为它们才是这个房屋与所在环境的最终锚固点。
参考文献
[1]卢永毅.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沈克宁.时间记忆空间. [J]时代建筑2008(06)
[3]彭怒,支文军,戴春.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澍.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 [J]时代建筑2006 (05)
[5]沈克宁.建筑现象学.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