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来说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质上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途径包括利用学生主体作用、生活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鼓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01-01
众所周知,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其他的学科的学习基础,小学数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使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成为小学教育事业及整体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一、利用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因长期“灌输式”教学,使很多小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没有完全实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而作为教育体系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是深受“灌输式”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这要求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进入正式教学时要做好课前引导工作,激起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好奇心;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支持学生、鼓励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思考问题,摆脱对课本的依赖,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向某一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去思维,解决问题,像过去所说的超越教材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往往能达到抓耳挠腮,搜肠刮肚的效果。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明显。例如,《距离》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关“距离”的图片、视频等展现给学生,先让学生了解距离的基本理论,然后引导学生拿出自己与距离有关的物品,如铅笔、数量尺及绳索等,最后让学生用手中的工具测量两张桌子之间的距离,单位不限制,可以是铅笔的根数、可以是尺子的总数值数,也可以是绳索的长短等,并支持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测量比较,看看不同工具测量距离后结果有什么不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二、利用生活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生活教学法也可以称为情境教学法,是指将生活中与课本相关的案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所以生活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老师要将与小学数学相关的生活案例应用课堂教学中。即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映象,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加减运算》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总结归纳出,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与“加减运算”相关的生活案例,如买蔬菜、水果及小吃等;然后选出出现频率最高的生活案例,将之设计成数学案例,如买蔬菜可以设计成“一斤蔬菜1元钱,小明妈妈先买了三斤蔬菜,但到最后因身上带的现金不够,退回了一斤,请问小明妈妈买了几斤蔬菜和花了多少钱?”,老师在案例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使用加法怎么算?使用减法怎么算的?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积极计算结果,对计算吃力的学生给予指导,这样既可以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原理是老师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及喜欢游戏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数学游戏,从而实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游戏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选择简单易懂的游戏,以便于学生很快了解并参与到游戏中;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传到游戏规则,避免学生因误解游戏规则,导致学生游戏失败,致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瞎子猜物”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應用,老师可以将该游戏应用于《图形》课程教学中,老师要在课前准备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及圆形等相似的图案模型,如用纸折叠的三角板、四角板等,或者使用正方形、长方形及圆形塑料板,然后放进只有一个小孔(刚好够小学手放进)的纸盒里。让小学将手伸进去摸,但不让取出,最后问学生摸到是什么图形,如果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答出正确答案,则让学生回到座位上;学生如果在回答上有些迟疑,老师可以适当提醒和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学生如果完全回答不上来个,则直接让学生将手中的图形模块拿出,并教学生认识图形,将“瞎子猜物”的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再如,老师可以将“指令动作”游戏应用到《数字》课堂教学中,即老师先根据学生数学基础以及学生对数字的了解程度,结合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数字》教学的“数字”;然后制定一个动作游戏规则,如在1、2、320数字中,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即双数和单数,在此基础上选出20名学生,并将20名学生排号,即1~20号,当喊道单数时,排号为单数的学生起立,当喊道双号时,排号为双数的学生起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又能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四、利用鼓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鼓励教学法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之所以没有被淘汰,是因为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谁都喜欢被鼓励。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使用鼓励教学法,使用鼓励的眼神、语言及动作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例如,在《乘除法》教学中,该课程对小学来说是学习难度系数较大的的课程,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并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乘除法”学习方法,同时赞美的语言与肯定的眼神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乘除法”的学习,老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的去安慰学生,并继续鼓励学生学习“乘除法”,用行动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这样一来,再顽皮的学生也会在老师的鼓励、信任和带动下,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并对数学产生了学习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不同教学方法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包括生活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及鼓励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兰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77-78.
[2]刘建花.浅谈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53.
[3]张淑颖.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生物技术世界,2015,02:144.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01-01
众所周知,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其他的学科的学习基础,小学数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使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成为小学教育事业及整体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一、利用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因长期“灌输式”教学,使很多小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没有完全实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而作为教育体系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是深受“灌输式”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这要求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进入正式教学时要做好课前引导工作,激起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好奇心;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支持学生、鼓励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思考问题,摆脱对课本的依赖,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向某一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去思维,解决问题,像过去所说的超越教材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往往能达到抓耳挠腮,搜肠刮肚的效果。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明显。例如,《距离》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关“距离”的图片、视频等展现给学生,先让学生了解距离的基本理论,然后引导学生拿出自己与距离有关的物品,如铅笔、数量尺及绳索等,最后让学生用手中的工具测量两张桌子之间的距离,单位不限制,可以是铅笔的根数、可以是尺子的总数值数,也可以是绳索的长短等,并支持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测量比较,看看不同工具测量距离后结果有什么不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二、利用生活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生活教学法也可以称为情境教学法,是指将生活中与课本相关的案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所以生活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老师要将与小学数学相关的生活案例应用课堂教学中。即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映象,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加减运算》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总结归纳出,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与“加减运算”相关的生活案例,如买蔬菜、水果及小吃等;然后选出出现频率最高的生活案例,将之设计成数学案例,如买蔬菜可以设计成“一斤蔬菜1元钱,小明妈妈先买了三斤蔬菜,但到最后因身上带的现金不够,退回了一斤,请问小明妈妈买了几斤蔬菜和花了多少钱?”,老师在案例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使用加法怎么算?使用减法怎么算的?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积极计算结果,对计算吃力的学生给予指导,这样既可以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利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法的教学原理是老师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及喜欢游戏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数学游戏,从而实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游戏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选择简单易懂的游戏,以便于学生很快了解并参与到游戏中;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传到游戏规则,避免学生因误解游戏规则,导致学生游戏失败,致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瞎子猜物”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應用,老师可以将该游戏应用于《图形》课程教学中,老师要在课前准备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及圆形等相似的图案模型,如用纸折叠的三角板、四角板等,或者使用正方形、长方形及圆形塑料板,然后放进只有一个小孔(刚好够小学手放进)的纸盒里。让小学将手伸进去摸,但不让取出,最后问学生摸到是什么图形,如果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答出正确答案,则让学生回到座位上;学生如果在回答上有些迟疑,老师可以适当提醒和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学生如果完全回答不上来个,则直接让学生将手中的图形模块拿出,并教学生认识图形,将“瞎子猜物”的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再如,老师可以将“指令动作”游戏应用到《数字》课堂教学中,即老师先根据学生数学基础以及学生对数字的了解程度,结合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数字》教学的“数字”;然后制定一个动作游戏规则,如在1、2、320数字中,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即双数和单数,在此基础上选出20名学生,并将20名学生排号,即1~20号,当喊道单数时,排号为单数的学生起立,当喊道双号时,排号为双数的学生起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又能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四、利用鼓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鼓励教学法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之所以没有被淘汰,是因为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谁都喜欢被鼓励。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使用鼓励教学法,使用鼓励的眼神、语言及动作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例如,在《乘除法》教学中,该课程对小学来说是学习难度系数较大的的课程,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并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乘除法”学习方法,同时赞美的语言与肯定的眼神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乘除法”的学习,老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的去安慰学生,并继续鼓励学生学习“乘除法”,用行动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你,这样一来,再顽皮的学生也会在老师的鼓励、信任和带动下,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并对数学产生了学习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不同教学方法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包括生活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及鼓励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兰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77-78.
[2]刘建花.浅谈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53.
[3]张淑颖.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生物技术世界,2015,0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