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敬琏和许小年同台献“技”,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而浙江省工商联却创造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日前,由浙江省工商联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共同主办的“2004浙江民营企业CEO圆桌会议”在杭州世贸中心举行。虽然事先并未张扬,但因为有了吴敬琏和许小年及其他经济界专家学者的参与,会议开得有声有色。
吴敬琏:三大挑战 三大对策
素有“吴市场”之称的吴敬琏的演讲令人印象深刻。“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浙江民营企业吃体制‘老本’的油水不大,需要再创新优势。”吴敬琏再一次重申了近日在省政府学习会上的观点,给浙江的企业家们敲响了警钟。此前,他已在浙江实地考察了9天,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着体制优势弱化,完善企业管理、处理好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等三大挑战。
吴敬链着重阐述了他对体制优势弱化的看法。他指出,1998年以前浙江“多种所有制的经济体制”在全国充当了一个榜样的角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浙江的这种体制优势正在弱化。现在浙江邻近地区及中,西、东北地区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改革,浙江曾经领先全国的基本制度优势正在弱化,与后进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这种优势的减弱并非说明浙江倒退了,而是别人在前进。对浙江来说,如果继续吃体制老本,就是“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因此,浙江民营企业对自身现状要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加入WTO是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中国WTO的过渡期一半已经过去了,未来2年半如果浙江民企再不迅速行动,当机立断改善自己的话,马上会落后。吴敬琏认为这个挑战是浙江民营企业面临最严峻的一个。加入世贸组织后,浙江民企的竞争对手将是世界强手,与这些发展了几百年、制度战略都很成熟的世界强手相比,浙江民企还有相当差距。在这次考察的企业中,他发现有许多浙江民企为前不久公布的去年世界首富宜家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有很多家具是中国做的,”但因为没有自己的牌子,浙江企业只能赚1元,而他们却能赚7—8元。吴敬琏指出,浙江民营制造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将重蹈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覆辙,因为即使规模再大的工厂搬迁也只需半年。
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原材料——能源的紧缺。吴敬琏认为,这个问题看似短期因素,却会长期影响民企的发展。在民营企业能源效率、土地利用效率、投资效率等都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再靠资源投入增长这种“粗放方式”发展,企业肯定支撑不了。民营企业要靠效率增长来发展,但现在这个增长值在我们企业中是个负数 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面对问题与挑战,——浙江民营企业如何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吴敬琏自问自答地为浙江民企开出了一张药方——做好三件事。对企业来说,首先要完善经营战略,提升浙江民企的核心竞争力。过去因处于卖方市场,当时的数量扩张、价格竞争的战略是对的。但如果大家都挤在一起打价格战,直到没有利润,外面稍有好的产品进入,就会马上被打垮。温州灯具产业就因此遭遇“滑铁卢”。吴敬琏认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最终还是要开发自己特有技术、特有产品,盯住一个领域将其做精。不要期望在别人已经很成熟的领域做得比别人更好,而应该形成差异化竞争观念,要“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现在市场诱惑力太大,诸如房地产等行业,吴敬琏认为如果企业为吃“夜草”而丢掉自己的主业,长期看是得不偿失。二要完善企业制度,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改变企业管理。吴敬琏说,这三层是递进关系,一层比一层严密,浙江民企要逐步向公司制过渡。他在考察中发现,一些强强联合的公司,因为各种原因而保持着松散状态,像一个诸侯联盟,这对企业发展不利。要实现公司制必须处理好核心问题——职业经理人间题。提升他们的地位是非常复杂同时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三件事是要处理好企业自己的发展;壮大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关系。吴敬琏将企业视为强势群体,而对于这个强势群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应该保持远距离,如果政府不能冷静对待这层关系,则会不恰当进入,而企业又希望政策倾斜,这样将引来社会问题。“靠权力致富不是企业家本色,拉关系不是经营企业的正道。”吴敬琏提醒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们要与完全靠权力发财致富的人划清界限。
“运用之善,存乎一心”。吴敬琏并不认为自己开出的药方就是灵丹妙药,他认为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企业要找到各自的突破口,处理得好,持续发展是有可能的。
徐善长(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副司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即将出台
徐善长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策演变趋势给与会企业家带来了很有用的信息。他说,个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关注。预计最快今年六、七月国家将出台有关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调研报告。他透露,正在调研的报告包含了七大内容,包括私有财产权与非公有制企业保护问题,做好刑法、民法和宪法在保护私有财产上的衔接。此外,还有民营企业融资难、非公有制企业税赋问题。对企业家关心的市场准入制和公平待遇问题,徐善长透露,垄断、专营专卖领域今后将陆续允许民企进入。据介绍,报告还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保障,加大政策引导建立执行规则,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努力消除非公有制企业与中小企业管理体制问题。
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过热
“我认为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过热,而且很过分,”许小年语出惊人。他指出,所谓的过热是“不可持续”的意思,判断经济是否已经出现“不可持续”,要从效益上来看,就是看整个社会的生产所取得的效益是否大于成本,如果大于成本的话,那就可持续,否则就是过热。许小年用一套详实的推理和数据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剖析了自己的这一观点。他认为,我国GDP的增长,已经越来越多的依靠投资来拉动,并且我们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下,现在又陷入了缺电,缺煤等资源瓶颈阶段,这样的增长“已经走不了多久,是强弩之未了,”因此,他提醒浙江的企业家,现在必须要考虑“是靠投入还是靠技术创新来带动发展”的问题了。
杨绍红(上海浦发银行杭州分行行长):商业银行与民企互动才能双赢
民营经济是浙江在全国的一张“金名片”,民营企业发展至今,外源性融资一直以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为主。央行近年来开展的多次抽样调查表明,民营经济贷款约占我浙江省银行机构贷款总额的66%。他认为,民营经济如离开金融支持,会导致发展受阻,同样浙江商业银行若脱离民营经济,意味着失去2/3以上的市场,将陷入发展困境。
他说,最近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金融宏观调控措施。民营企业要获得商业银行进一步的金融支持,应当高度重视增长过快、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避免陷入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误区,谨防资金链断裂造成被动。
与会专家的观点引起了现场CEO们的强烈共鸣。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 如何完成战略规划,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自我内涵,这是企业家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认为,民营企业现在的确是困难重重.浙江到了改变经济增量方式的时候了,但这种改变如何进行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他们的话代表了众多CEO的心声,面对新的挑战,这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企业巨头们雄心勃勃,但他们也迫切需要理支持和自我素质的提升,他们正在走向更进一步的成熟。
吴敬琏:三大挑战 三大对策
素有“吴市场”之称的吴敬琏的演讲令人印象深刻。“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浙江民营企业吃体制‘老本’的油水不大,需要再创新优势。”吴敬琏再一次重申了近日在省政府学习会上的观点,给浙江的企业家们敲响了警钟。此前,他已在浙江实地考察了9天,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着体制优势弱化,完善企业管理、处理好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等三大挑战。
吴敬链着重阐述了他对体制优势弱化的看法。他指出,1998年以前浙江“多种所有制的经济体制”在全国充当了一个榜样的角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浙江的这种体制优势正在弱化。现在浙江邻近地区及中,西、东北地区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改革,浙江曾经领先全国的基本制度优势正在弱化,与后进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这种优势的减弱并非说明浙江倒退了,而是别人在前进。对浙江来说,如果继续吃体制老本,就是“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因此,浙江民营企业对自身现状要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加入WTO是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中国WTO的过渡期一半已经过去了,未来2年半如果浙江民企再不迅速行动,当机立断改善自己的话,马上会落后。吴敬琏认为这个挑战是浙江民营企业面临最严峻的一个。加入世贸组织后,浙江民企的竞争对手将是世界强手,与这些发展了几百年、制度战略都很成熟的世界强手相比,浙江民企还有相当差距。在这次考察的企业中,他发现有许多浙江民企为前不久公布的去年世界首富宜家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有很多家具是中国做的,”但因为没有自己的牌子,浙江企业只能赚1元,而他们却能赚7—8元。吴敬琏指出,浙江民营制造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将重蹈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覆辙,因为即使规模再大的工厂搬迁也只需半年。
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原材料——能源的紧缺。吴敬琏认为,这个问题看似短期因素,却会长期影响民企的发展。在民营企业能源效率、土地利用效率、投资效率等都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再靠资源投入增长这种“粗放方式”发展,企业肯定支撑不了。民营企业要靠效率增长来发展,但现在这个增长值在我们企业中是个负数 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面对问题与挑战,——浙江民营企业如何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吴敬琏自问自答地为浙江民企开出了一张药方——做好三件事。对企业来说,首先要完善经营战略,提升浙江民企的核心竞争力。过去因处于卖方市场,当时的数量扩张、价格竞争的战略是对的。但如果大家都挤在一起打价格战,直到没有利润,外面稍有好的产品进入,就会马上被打垮。温州灯具产业就因此遭遇“滑铁卢”。吴敬琏认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最终还是要开发自己特有技术、特有产品,盯住一个领域将其做精。不要期望在别人已经很成熟的领域做得比别人更好,而应该形成差异化竞争观念,要“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现在市场诱惑力太大,诸如房地产等行业,吴敬琏认为如果企业为吃“夜草”而丢掉自己的主业,长期看是得不偿失。二要完善企业制度,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改变企业管理。吴敬琏说,这三层是递进关系,一层比一层严密,浙江民企要逐步向公司制过渡。他在考察中发现,一些强强联合的公司,因为各种原因而保持着松散状态,像一个诸侯联盟,这对企业发展不利。要实现公司制必须处理好核心问题——职业经理人间题。提升他们的地位是非常复杂同时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三件事是要处理好企业自己的发展;壮大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关系。吴敬琏将企业视为强势群体,而对于这个强势群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应该保持远距离,如果政府不能冷静对待这层关系,则会不恰当进入,而企业又希望政策倾斜,这样将引来社会问题。“靠权力致富不是企业家本色,拉关系不是经营企业的正道。”吴敬琏提醒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们要与完全靠权力发财致富的人划清界限。
“运用之善,存乎一心”。吴敬琏并不认为自己开出的药方就是灵丹妙药,他认为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企业要找到各自的突破口,处理得好,持续发展是有可能的。
徐善长(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副司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即将出台
徐善长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策演变趋势给与会企业家带来了很有用的信息。他说,个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关注。预计最快今年六、七月国家将出台有关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调研报告。他透露,正在调研的报告包含了七大内容,包括私有财产权与非公有制企业保护问题,做好刑法、民法和宪法在保护私有财产上的衔接。此外,还有民营企业融资难、非公有制企业税赋问题。对企业家关心的市场准入制和公平待遇问题,徐善长透露,垄断、专营专卖领域今后将陆续允许民企进入。据介绍,报告还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保障,加大政策引导建立执行规则,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努力消除非公有制企业与中小企业管理体制问题。
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过热
“我认为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过热,而且很过分,”许小年语出惊人。他指出,所谓的过热是“不可持续”的意思,判断经济是否已经出现“不可持续”,要从效益上来看,就是看整个社会的生产所取得的效益是否大于成本,如果大于成本的话,那就可持续,否则就是过热。许小年用一套详实的推理和数据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剖析了自己的这一观点。他认为,我国GDP的增长,已经越来越多的依靠投资来拉动,并且我们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下,现在又陷入了缺电,缺煤等资源瓶颈阶段,这样的增长“已经走不了多久,是强弩之未了,”因此,他提醒浙江的企业家,现在必须要考虑“是靠投入还是靠技术创新来带动发展”的问题了。
杨绍红(上海浦发银行杭州分行行长):商业银行与民企互动才能双赢
民营经济是浙江在全国的一张“金名片”,民营企业发展至今,外源性融资一直以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为主。央行近年来开展的多次抽样调查表明,民营经济贷款约占我浙江省银行机构贷款总额的66%。他认为,民营经济如离开金融支持,会导致发展受阻,同样浙江商业银行若脱离民营经济,意味着失去2/3以上的市场,将陷入发展困境。
他说,最近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金融宏观调控措施。民营企业要获得商业银行进一步的金融支持,应当高度重视增长过快、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避免陷入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误区,谨防资金链断裂造成被动。
与会专家的观点引起了现场CEO们的强烈共鸣。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 如何完成战略规划,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自我内涵,这是企业家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认为,民营企业现在的确是困难重重.浙江到了改变经济增量方式的时候了,但这种改变如何进行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他们的话代表了众多CEO的心声,面对新的挑战,这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企业巨头们雄心勃勃,但他们也迫切需要理支持和自我素质的提升,他们正在走向更进一步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