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氏县第一中学 河北 元氏 051130)
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施中,我深刻体会到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而语文就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我非常注意在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就以《琵琶行》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琵琶行》乃千古绝唱,字字珠玑,丝丝缕缕都浸染了诗人心灵深处最深沉炽烈的情感,它始终闪耀着语言、文学、音乐三位一体的真美之艺术光芒,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美趣的文本载体再好不过,因此我设想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品味、想象、迁移等途径来达到熏陶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应是可行的教学构思。
于是,我首先读了近年有关白居易研究的一些文章,重温了白居易的诗歌,认真看了《唐之韵》等资料,以期对盛唐诗歌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影响有更新更深的感受。因为教师的文学文化底蕴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针对学生实际,我将其定位为文学欣赏课,并大胆取舍,摒弃传统的窠臼,摒弃逐字逐句的解说,而是抓住“情”与“美”,抓住音乐描写和几处名句,突出重难点,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纳入理性,让学生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化而获得美的享受。
上课时,我先在低沉幽婉的古乐曲背景中用形象深情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那个凄清冷落的深秋:秋天的傍晚,浔阳江畔。秋风瑟瑟,枫叶簌簌,荻花零乱。江岸上,两匹瘦马;江岸边,一叶小船。主客两人,相对无言,默默举酒,可惜无乐相伴,真是举杯消愁愁难断!只见江水茫茫,如愁思不断;月光凄冷,令人举目伤感……这幽婉低徊、如泣如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让学生脑中渐渐浮出“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场景。学生渐渐地进入了角色,都沉浸在语言、乐曲描绘的情境中,体验、领悟作者的心境。这就是美的境界。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始受到美的熏陶。创设情境这一手段荡起了学生情感的浪花,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诗歌描写的特定情境中。教师艺术化的开场白就像打破坚冰的航船,让下面的教学过程左右逢源,扬帆前进。
然后我再让学生听配乐诵读,感受“秋夜惨别图”,感受笼罩全诗的沉郁、凄凉的气氛。有了这些铺垫,再让学生寻找诗中有关音乐的描写,品味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在欣赏音乐描写一节时,我用《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加深学生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诗句的理解,比如“十面埋伏”这个历史故事的视觉形象和乐曲本身激昂紧张的节奏和情调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身临其境,其所见所闻也成为了理解和欣赏的主要心理依据。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这充分说明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体的关系。我与学生在乐曲声中诵读诗歌,一同进入想象的音乐空间,学生似乎亲耳听到了琵琶乐声由舒缓流畅到冷涩阻塞再到激越雄壮,最后戛然而止,这一切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到琵琶女“似诉平生不得志”的情感起伏。这种借助音乐形象调动审美想象的过程对学生的情感无疑是一种强烈的震撼!这挖掘美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美。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同时又是审美活动,语文课的审美活动,与名画、名曲的审美活动有着相通之处,就是都必须完成二度审美。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赞美它的构思、语言、色彩、形象的美,这只是浅层次的美;当我们进而探究艺术家是如何捕捉构思、语言、色彩、形象的美,这又是一次审美活动,而且是更富内容、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这就是二度审美。《琵琶行》一课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设计的可贵之处就是运用“蓄势”进行二度审美活动,不是只停留在朗诵或对诗歌语言的表层分析上,而是深入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层次中去理解作者创造审美意象的过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审美的天地。比如:开场蓄势——背景音乐,低沉、缓慢而又凄楚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凄凉、悲伤的氛围;过渡蓄势——听配乐诵读,进入凄凉、悲伤的意境;高潮蓄势——体会“诗眼”,作者为何这样写,理解主题及作者感情。
当学生的情绪进入“愤”、“悱”状态,当学生理解到全诗凄凉、悲伤的感情基调,进而理解到琵琶女的漂沦憔悴与作者的迁谪失意是同病相怜的,这时来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何这样写”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及时抛出本诗“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体会作者何以生出此感,抓住“同”字进行比较:同为京城人,同为失意人,同为沦落人!由此,学生很容易就能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触摸到作者跳动的灵魂。从而使学生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把握作品塑造的美,学生的情感素养也由此得到升华。
至此,浔阳江头的琴声,琵琶女的不幸,作者的人生感慨,优美的诗句,已激起了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极大兴趣。我又将准备好的一些描写音乐的名句的资料投影给学生,让他们比较阅读,作出一定的评价。最后我布置了两项作业,要求任选一题完成。一是听古乐曲《高山流水》,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仿写一段描写音乐的文字,二是想象在“江洲司马青衫湿”之后的情景续写《琵琶行》,要求在原诗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丰富的想象。结果学生欣然接受并完成得较好。
以前教《琵琶行》,至少也要用三节课,还不算处理作业。而新的教学设计加上作业评讲才用三课时,而学生的欣赏理解能力、评析能力、听说读写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这说明语文教学如能抓住“情” 与“美”为切入点进行情境教学,既有精美的导语诱发,又有声情并茂的范读与音乐的双重影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观此课,注重将审美融于语文教学,吸引学生走进文学的艺术世界。课堂结构安排也合乎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先是教师创设美的情境,然后师生一起感受美,共同赏析品味美,最后是迁移、运用,再创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既有激情又得其法,师生都体会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带给我们的美妙。
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施中,我深刻体会到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而语文就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我非常注意在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就以《琵琶行》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琵琶行》乃千古绝唱,字字珠玑,丝丝缕缕都浸染了诗人心灵深处最深沉炽烈的情感,它始终闪耀着语言、文学、音乐三位一体的真美之艺术光芒,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美趣的文本载体再好不过,因此我设想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品味、想象、迁移等途径来达到熏陶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应是可行的教学构思。
于是,我首先读了近年有关白居易研究的一些文章,重温了白居易的诗歌,认真看了《唐之韵》等资料,以期对盛唐诗歌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影响有更新更深的感受。因为教师的文学文化底蕴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针对学生实际,我将其定位为文学欣赏课,并大胆取舍,摒弃传统的窠臼,摒弃逐字逐句的解说,而是抓住“情”与“美”,抓住音乐描写和几处名句,突出重难点,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纳入理性,让学生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化而获得美的享受。
上课时,我先在低沉幽婉的古乐曲背景中用形象深情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那个凄清冷落的深秋:秋天的傍晚,浔阳江畔。秋风瑟瑟,枫叶簌簌,荻花零乱。江岸上,两匹瘦马;江岸边,一叶小船。主客两人,相对无言,默默举酒,可惜无乐相伴,真是举杯消愁愁难断!只见江水茫茫,如愁思不断;月光凄冷,令人举目伤感……这幽婉低徊、如泣如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让学生脑中渐渐浮出“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场景。学生渐渐地进入了角色,都沉浸在语言、乐曲描绘的情境中,体验、领悟作者的心境。这就是美的境界。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始受到美的熏陶。创设情境这一手段荡起了学生情感的浪花,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诗歌描写的特定情境中。教师艺术化的开场白就像打破坚冰的航船,让下面的教学过程左右逢源,扬帆前进。
然后我再让学生听配乐诵读,感受“秋夜惨别图”,感受笼罩全诗的沉郁、凄凉的气氛。有了这些铺垫,再让学生寻找诗中有关音乐的描写,品味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在欣赏音乐描写一节时,我用《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加深学生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诗句的理解,比如“十面埋伏”这个历史故事的视觉形象和乐曲本身激昂紧张的节奏和情调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身临其境,其所见所闻也成为了理解和欣赏的主要心理依据。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这充分说明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体的关系。我与学生在乐曲声中诵读诗歌,一同进入想象的音乐空间,学生似乎亲耳听到了琵琶乐声由舒缓流畅到冷涩阻塞再到激越雄壮,最后戛然而止,这一切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到琵琶女“似诉平生不得志”的情感起伏。这种借助音乐形象调动审美想象的过程对学生的情感无疑是一种强烈的震撼!这挖掘美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美。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同时又是审美活动,语文课的审美活动,与名画、名曲的审美活动有着相通之处,就是都必须完成二度审美。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赞美它的构思、语言、色彩、形象的美,这只是浅层次的美;当我们进而探究艺术家是如何捕捉构思、语言、色彩、形象的美,这又是一次审美活动,而且是更富内容、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这就是二度审美。《琵琶行》一课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设计的可贵之处就是运用“蓄势”进行二度审美活动,不是只停留在朗诵或对诗歌语言的表层分析上,而是深入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层次中去理解作者创造审美意象的过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审美的天地。比如:开场蓄势——背景音乐,低沉、缓慢而又凄楚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凄凉、悲伤的氛围;过渡蓄势——听配乐诵读,进入凄凉、悲伤的意境;高潮蓄势——体会“诗眼”,作者为何这样写,理解主题及作者感情。
当学生的情绪进入“愤”、“悱”状态,当学生理解到全诗凄凉、悲伤的感情基调,进而理解到琵琶女的漂沦憔悴与作者的迁谪失意是同病相怜的,这时来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何这样写”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及时抛出本诗“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体会作者何以生出此感,抓住“同”字进行比较:同为京城人,同为失意人,同为沦落人!由此,学生很容易就能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触摸到作者跳动的灵魂。从而使学生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把握作品塑造的美,学生的情感素养也由此得到升华。
至此,浔阳江头的琴声,琵琶女的不幸,作者的人生感慨,优美的诗句,已激起了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极大兴趣。我又将准备好的一些描写音乐的名句的资料投影给学生,让他们比较阅读,作出一定的评价。最后我布置了两项作业,要求任选一题完成。一是听古乐曲《高山流水》,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仿写一段描写音乐的文字,二是想象在“江洲司马青衫湿”之后的情景续写《琵琶行》,要求在原诗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丰富的想象。结果学生欣然接受并完成得较好。
以前教《琵琶行》,至少也要用三节课,还不算处理作业。而新的教学设计加上作业评讲才用三课时,而学生的欣赏理解能力、评析能力、听说读写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这说明语文教学如能抓住“情” 与“美”为切入点进行情境教学,既有精美的导语诱发,又有声情并茂的范读与音乐的双重影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观此课,注重将审美融于语文教学,吸引学生走进文学的艺术世界。课堂结构安排也合乎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先是教师创设美的情境,然后师生一起感受美,共同赏析品味美,最后是迁移、运用,再创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既有激情又得其法,师生都体会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带给我们的美妙。